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业布置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教师检查教学效果,指导学生的重要手段。作业的布置并非简单劳动,恰如其分地布置作业,不但能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在系统疏理的基础上得以升华,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主动参与学习。
【关键词】创新英语 作业布置 主动学习
一、英语作业布置的原则
1.作业总量适度。过多的作业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使其产生厌学心理,从而消极应对,导致效率低下;过少的作业往往达不到巩固提高的目的,也很难反应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确保作业内容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真实高效反馈学生课上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注重趣味性与层次性相结合。趣味性是指作业布置要尽可能形式多样,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灵活敏捷的思维。这种方式不但避免了将同一作业对应各层次学生,导致个别学生抄作业现象,还使作业布置的反馈具有动态效果,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3.具有一定延伸性与拓展性。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将英语作为一种应用能力和交流工具,适应各种典型工作任务下的语言交流需要,是当前阶段学习的重点。因此,对作业内容进行延伸与拓展,横向拓宽专业知识,纵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对培养技能型人才至关重要。
二、作业布置的种类及具体方法
1.词汇类作业。“语法如骨骼躯干,词汇似血肉万千。”没有词汇作为基础,英语学习就成为了空中楼阁。根据中职学生特点,教师在词汇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简单重复抄写。
(1)用新词编写故事。学习生词后,教师组织学生充分利用小组,用新词串联故事,从而达到掌握新词的目的。在操作过程中,组内可以展开竞争,小组间也可以展开竞争,以此提升学生掌握词汇的效率。
(2)熟词描述生词。这一方法主要引导学生用自己所熟悉词汇对新词进行界定,即下定义,训练学生描述事物的能力,体现英语思维。需要说明的是,熟词描述生词不是简单同义词替换,教师需要在前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介绍下定义的方法和描述要点。
(3)画图进行说明。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引导下,不但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更能加深对词汇的记忆。在笔者所任教的班级,经常布置通过画图来对词汇进行掌握的应用作业。
2.会话类作业。会话能力是学生利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落脚点。能否用语言进行顺利沟通,直接反应课堂教学的效果。笔者在会话作业的布置上主要通过表演、改编和描述图片来实现。
(1)表演对话。顾名思义,表演即在背诵的基础上分角色对对话进行展示。这一方法使用较为普遍,既能检验学生掌握情况,又能模拟真实情境。
(2)自编对话。在现有关键句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编写对话任务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提高。自编对话的实现有教师指定和学生自选两种形式。
(3)描述图片。描述能力是中职学生一项重要能力。通过对事物进行恰当地描述,不但可以解决“是什么”这一问题,而且可以解决“为什么”与“怎么样”的问题。教师需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预先布置图片,在班内展示,课后将该图片放在班级空间内,便于学生查找完成。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通过对话、故事、报告等形式在班级进行展示,达到提高口语能力的目的。
3.课文类作业。该作业主要针对篇章进行听、说、读、写全面训练、巩固。对中职学生来说,篇章学习不但需要具有一定词汇量,还要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因此,中职学校英语课堂的课文作业主要集中在扩展阅读和复述课文两种形式上。
(1)扩展阅读。教师可以课上给学生阅读材料,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单元背景知识和相关内容,拓宽知识面。也可给学生指定若干网络内容,让学生利用互联网自行学习。
(2)复述课文。该作业不同于简单背诵,是基于引导关键词基础上的小组合作活动。教师可预先给出6-10个关键词,让学生课后准备,课上合作展示。
三、作业布置中的创新
1.“写”和“做”结合。中职英语教学更多地体现“做中学”、“做中教”,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是落实在书面,甚至可以落实在行动上。
2.个人完成与小组合作合作完成结合。随着合作学习不断深入,学生之间在合作中竞争,竞争中又体现合作,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效率。相应地,作业也应由起初的独立完成发展为独立完成与合作完成相结合。学习不再是个体的事,而是小组的事。这对于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具有积极作用。
3.注重电子作业与媒体作业的运用。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布置学生课后进行PPT制作,针对某一内容进行讨论,课堂展示;安排学生利用手机录制会话视频,课堂进行播放、展示。将学生从单一的手写作业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利用信息手段参与、体验,实现效率的提升。
综上所述,作为课堂教学效果的巩固与延伸,作业布置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发展,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也在发生变化。中职学校英语教师应主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把握好布置作业的原则,有针对性、分层次地布置作业,注重合作学习模式下信息化手段在作业中的运用,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念,将“写”与“做”结合,个人完成与小组合作完成结合,书面作业与电子作业、媒体作业结合,真正发挥作业巩固重点,运用知识,提升能力的作用。
【关键词】创新英语 作业布置 主动学习
一、英语作业布置的原则
1.作业总量适度。过多的作业会成为学生的负担,使其产生厌学心理,从而消极应对,导致效率低下;过少的作业往往达不到巩固提高的目的,也很难反应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确保作业内容具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真实高效反馈学生课上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注重趣味性与层次性相结合。趣味性是指作业布置要尽可能形式多样,从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灵活敏捷的思维。这种方式不但避免了将同一作业对应各层次学生,导致个别学生抄作业现象,还使作业布置的反馈具有动态效果,便于教师掌握学生知识掌握情况。
3.具有一定延伸性与拓展性。对于中职学生来说,将英语作为一种应用能力和交流工具,适应各种典型工作任务下的语言交流需要,是当前阶段学习的重点。因此,对作业内容进行延伸与拓展,横向拓宽专业知识,纵向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对培养技能型人才至关重要。
二、作业布置的种类及具体方法
1.词汇类作业。“语法如骨骼躯干,词汇似血肉万千。”没有词汇作为基础,英语学习就成为了空中楼阁。根据中职学生特点,教师在词汇作业布置的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简单重复抄写。
(1)用新词编写故事。学习生词后,教师组织学生充分利用小组,用新词串联故事,从而达到掌握新词的目的。在操作过程中,组内可以展开竞争,小组间也可以展开竞争,以此提升学生掌握词汇的效率。
(2)熟词描述生词。这一方法主要引导学生用自己所熟悉词汇对新词进行界定,即下定义,训练学生描述事物的能力,体现英语思维。需要说明的是,熟词描述生词不是简单同义词替换,教师需要在前期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指导,介绍下定义的方法和描述要点。
(3)画图进行说明。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兴趣的引导下,不但使整个学习过程充满趣味,更能加深对词汇的记忆。在笔者所任教的班级,经常布置通过画图来对词汇进行掌握的应用作业。
2.会话类作业。会话能力是学生利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落脚点。能否用语言进行顺利沟通,直接反应课堂教学的效果。笔者在会话作业的布置上主要通过表演、改编和描述图片来实现。
(1)表演对话。顾名思义,表演即在背诵的基础上分角色对对话进行展示。这一方法使用较为普遍,既能检验学生掌握情况,又能模拟真实情境。
(2)自编对话。在现有关键句的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编写对话任务练习,帮助学生巩固提高。自编对话的实现有教师指定和学生自选两种形式。
(3)描述图片。描述能力是中职学生一项重要能力。通过对事物进行恰当地描述,不但可以解决“是什么”这一问题,而且可以解决“为什么”与“怎么样”的问题。教师需利用多媒体及网络资源,预先布置图片,在班内展示,课后将该图片放在班级空间内,便于学生查找完成。学生通过小组合作,通过对话、故事、报告等形式在班级进行展示,达到提高口语能力的目的。
3.课文类作业。该作业主要针对篇章进行听、说、读、写全面训练、巩固。对中职学生来说,篇章学习不但需要具有一定词汇量,还要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因此,中职学校英语课堂的课文作业主要集中在扩展阅读和复述课文两种形式上。
(1)扩展阅读。教师可以课上给学生阅读材料,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单元背景知识和相关内容,拓宽知识面。也可给学生指定若干网络内容,让学生利用互联网自行学习。
(2)复述课文。该作业不同于简单背诵,是基于引导关键词基础上的小组合作活动。教师可预先给出6-10个关键词,让学生课后准备,课上合作展示。
三、作业布置中的创新
1.“写”和“做”结合。中职英语教学更多地体现“做中学”、“做中教”,学生完成作业不再是落实在书面,甚至可以落实在行动上。
2.个人完成与小组合作合作完成结合。随着合作学习不断深入,学生之间在合作中竞争,竞争中又体现合作,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课堂效率。相应地,作业也应由起初的独立完成发展为独立完成与合作完成相结合。学习不再是个体的事,而是小组的事。这对于培养学生职业精神具有积极作用。
3.注重电子作业与媒体作业的运用。教师根据课堂教学情况,布置学生课后进行PPT制作,针对某一内容进行讨论,课堂展示;安排学生利用手机录制会话视频,课堂进行播放、展示。将学生从单一的手写作业中解放出来,更多地利用信息手段参与、体验,实现效率的提升。
综上所述,作为课堂教学效果的巩固与延伸,作业布置是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随着教育理念与教学方法的发展,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也在发生变化。中职学校英语教师应主动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把握好布置作业的原则,有针对性、分层次地布置作业,注重合作学习模式下信息化手段在作业中的运用,体现“做中学”、“做中教”的理念,将“写”与“做”结合,个人完成与小组合作完成结合,书面作业与电子作业、媒体作业结合,真正发挥作业巩固重点,运用知识,提升能力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