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醋酸纤维素接枝聚乳酸合成及表征

来源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j12345678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降低二醋酸纤维素(CDA)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并提高其塑化能力,通过开环共聚方法,以L-丙交酯为接枝单体,以CDA为骨架,在辛酸亚锡的催化下制备二醋酸纤维素接枝聚乳酸(CDA-g-PLA)共聚物,并考察L-丙交酯与CDA投料比(x)对CDA-g-PLA的化学结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和热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乳酸链段被成功接枝到二醋酸纤维素骨架上;CDA-g-PLA的Tg和热稳定性随着x的增加而降低;综合考虑CDA-g-PLA的热性能,最终确定L-丙交酯与CDA的最优投料比为4:1,此时,聚乳酸的接枝率为42%,与CDA相比,CDA-g-PLA的Tg由195℃降到86℃,初始分解温度由345℃降低到250℃,热稳定性良好.
其他文献
科学有效的气井分类有利于厘清气井生产状况、掌握其生产特征,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单井精细管理策略.为进一步指导气井管理策略的实施并提升分类工作的时效性,从气井的生产状况评价及管理策略制定出发,以大量的现场气井生产数据为基础,引入LDA算法(Linear Discriminant Analysis,线性判别分析),建立了基于生产资料分析的气井分类方法.该方法以排液能力和产液强度两个分类项目对气井类型进行描述,并以易获取的生产数据为基础,分析其特征提出了两个分类项目各自的评价指标,建立了气井分类特征指标体系;基于
针对现有的注水井生产监控系统中重复报警、误报漏报率高、重点警情不突出等问题,提出了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定量确定注水井风险严重程度,以提高注水井预报警准确率.基于实时监测数据建立注水压力、注水量、水质三类主控因素的预报警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出各因素的相对权重,构建确定各项指标的隶属函数集,建立注水井在线预报警指数模型,编制注水井在线预报警软件.通过现场注水井应用验证表明:在线预报警指数模型在渤海油田具有良好的适应性,解决了注水井安全运行的预报警问题,提高了注水井实时工况监测的智能化水平.
在工业4.0背景下,企业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对比数字原生企业,非数字原生(传统)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具有数据基础薄弱、技术路线适应性差、保障能力不足的特点.在阐述企业数字化转型基本认识基础上,从基层实践认识出发,系统地论述非数字原生企业数字化转型难点、数据管理、技术路线、组织保障,总结了“3专+3A”数据治理方法,明确以“云化+平台化+云边协同+敏捷开发与交付”的技术路线,引入V&V“第三只眼”做质控保障,并建议组建专职队伍,以协助公司决策层推动、质控、巩固、优化数字化转型成果.应用实践表明,研究成果可为
为解决酸性品红染料和氨氮对水资源污染的问题,将绿色环保的无机矿物电气石(TM)粒子通过共混的方式加入到聚乙烯醇(PVA)/聚丙烯酰胺(PAM)水凝胶中,制备了一系列PVA/PAM/TM水凝胶,并探究了TM含量对PVA/PAM水凝胶去除染料和氨氮废水以及净化水质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PVA/PAM水凝胶相比,负载TM质量分数为2.0%时,水凝胶的水接触角从60.6°降低到41.9°,拉伸强度从1.01 MPa增加到1.05 MPa,说明在PVA/PAM水凝胶中掺入电气石可以提高水凝胶的亲水性和力学性能;并
针对光催化剂二氧化钛(TiO2)的载体材料不稳定问题,以聚乙烯醇(PVA)为牺牲模板,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聚苯硫醚(PPS)/PVA/TiO2初生复合纤维膜,之后经过烧结得到具有光催化功能的PPS/TiO2复合纤维膜,并对亚甲基蓝染料进行光催化降解实验;通过形貌观察以及孔径、孔隙率和光催化性能等测试,分析TiO2的加入对纤维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TiO2纳米粒子后,PPS纤维变的不均匀,出现了节结结构;复合纤维膜的孔径从0.73μm增大到1.08μm,孔隙率从83%减少到80%;光催化降解亚甲
为进一步提高纳滤膜在使用过程中的渗透通量和无机盐截留率,以碱解的聚丙烯腈超滤膜(HPAN膜)为基膜,以聚乙烯亚胺(PEI)为水相单体,以均苯三甲酰氯(TMC)为有机相单体,通过界面聚合制备了一种聚酰胺复合纳滤膜(PEI-TFC膜),并对其表面化学结构组成、形貌、亲水性、荷电性和分离性能进行了测试表征.结果表明:在HPAN膜表面形成了连续、低粗糙度、荷正电的PEI-TFC分离层,此膜的纯水渗透通量达到15.0 L/(m2·h·bar)(1 bar=0.1 MPa);同时对不同无机盐也具有较高的截留率,R(C
为提升聚丙烯腈(PAN)中空纤维膜对亚甲基蓝染料(MB)的去除率,以聚丙烯腈为成膜组分,以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采用湿法纺丝法制备中空纤维膜,以所得中空纤维膜为基膜,经氢氧化钠溶液水解以及Fe2+络合处理,制得改性中空纤维膜,并将其用于处理含亚基蓝水体;利用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改性前后中空纤维膜形貌和元素变化进行分析,利用X-射线衍射仪鉴别内表面颗粒状物质的成分.结果表明:改性处理可降低中空纤维膜的孔隙率,由改性前的72.4%降至39.1%;同时赋予中空纤维膜催化过氧化氢氧化
为了开发工业高温气体过滤材料,对合成聚酰亚胺(PI)的前驱体聚酰胺酸(PAA)溶液进行静电纺丝,通过单因子实验探寻工艺参数对电纺膜中纤维直径的影响规律,再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两组纤维直径差异较大的较佳电纺工艺参数,用以制备平均直径相差约50 nm、孔径相差约132 nm的两组PAA电纺膜,采用这两组参数制备孔径差别化错层复合电纺膜,再经过热亚胺化处理得到PI电纺膜,并对其进行热稳定性和过滤性能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纺丝液质量分数14%、纺丝电压26 kV、接收距离17 cm、喂液速率1.0 mL/h和纺丝液质量
为进一步去除污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以双酚A(BPA)为代表,采用吸附与生物降解耦合工艺,研究双亲改性后的聚丙烯纤维(PP-g-GMA-OA)球应用在活性污泥法中对BPA去除效果的影响.采用对比实验研究改性纤维球挂膜前后对活性污泥中BPA的吸附效果;研究附着生物膜后球表面聚集大量微生物的生物降解作用,以及同纤维表面双亲基团对BPA的吸附作用耦合对持续进水BPA的去除效果.实验结果表明:改性纤维球挂膜后在活性污泥中经过24 h对BPA的去除效果为83%,具有生物膜的改性纤维球由于改性纤维表面功能基团的吸附作用
为了提高对肺部呼吸运动进行连续监测的精确性,针对二维成像不能满足人体结构成像需求的问题,利用三维电阻抗断层成像技术(electrical impedance tomography,EIT)对肺部呼吸过程进行成像,采用总变差正则化(total variation,TV)算法与Tikhonov正则化算法实现肺部三维EIT成像,并对2种算法在不同呼吸状态下的图像重建结果的误差与肺区域比(lung regional ratio,LRR)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表明:与传统Tikhonov正则化算法相比,仿真数据中,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