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施用控失性肥料试验

来源 :安徽农学通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engha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通过开展控失性肥料与常规肥料对比试验,结果发现在同一水稻品种施用控失肥和常规肥料,两者生育期一致,使用控失性肥料分蘖力弱于对照区,结实率高于对照区,有效穗数变化不大,产量高于对照区。说明化肥控失性施肥技术虽然对水稻有一定的增产效果,但增产幅度不大,有待于进一步试验示范。
  关键词:水稻;控失性肥料;常规施肥
  中图分类号 S1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0-30-02
  化肥控失技术以控制化肥养分流失和挥发为切入点,通过对多种天然材料进行改性并与生物材料科学精准复配,创制出化肥养分控失剂产品。通过近几年化肥控失技术在水稻主产区的大面积试验示范,控失肥表现出肥效期长、养分利用率高、增产幅度大、施用方便、节约农业成本、投入产出比高等优势。为进一步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推广化肥控失技术在水稻产区的应用,笔者特开展了水稻控失性肥料对比试验。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水稻品种(组合):广两优1128;肥料:45%(24-8-13)控失性复合肥,由霍邱县磁化复合肥厂提供;对照常规肥料:46%尿素、12%过磷酸钙、60%氯化钾。
  1.2 试验设计 试验设在同一块大田,面积40 020m2,其中示范面积20 010m2,对照面积20 010m2,中间作埂,农膜覆盖,独立灌溉。
  1.3 试验方法 采用湿润育秧,统一播期安排在5月8日,播种量10kg/667m2、秧龄30d,统一田间栽培管理。试验方案:(1)控失性施肥区施肥方案。根据水稻生长需肥特性,结合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水稻示范区基施45%控失性复合肥40kg/m2(24-8-13);(2)对照处理区施肥方案。选择和控失性肥料示范区肥力水平较为一致的田块作为对照田,按照常规方法施肥,有效养分和控失性复合肥处理基本一致,尤其是有效养分氮必须保持一致。总施肥标准为:纯N13.3kg/667m2(尿素28.9kg/667m2)、P2O5 3.2kg/667m2(过磷酸钙22.8kg/667m2)、K2O 5.2kg/667m2(氯化钾l8.7kg/667m2)。在水稻移栽6d后施尿素10kg/667m2作返青肥。
  1.4 试验地概况 本示范试验设在安徽省霍邱县临淮岗乡莫店圩农场,试验田前茬作物为小麦。土壤为沙泥土,酸碱度中等偏酸,有机质含量中等,灌溉条件良好,交通方便。
  1.5 试验田管理
  1.5.1 秧田管理 2013年5月8日统一播种,播种前浸种24h后,捞出将水沥干,净秧田播种量10kg/667m2。基肥施45%复合肥40kg/667m2,二叶一心时施尿素10kg/667m2,移栽前5d施尿素5kg/667m2,秧龄30d。
  1.5.2 栽培密度 株行距为16.7cm×28cm,人工栽插,每穴单本移栽。
  1.5.3 本田期管理 于6月8日移栽到示范区和对照区,除了要按照上述示范区和对照区的施肥标准施肥,还要在栽后的6d左右施10kg/667m2的尿素作分蘖肥。分别于6月20日、7月1日集中防治一次稻蓟马,7月25日集中防治二化螟、纹枯病,8月8日防治纹枯病、稻纵卷叶螟、稻曲病和稻飞虱。
  1.5.4 水分管理 浅水栽插,5~7d后自然落干晾田,1~2d促根后复水;至25d(7月3日)排水烤田,7月11日复水后浅水湿润灌溉,后间歇灌溉。收获前7d左右断水。
  1.6 调查内容与方法
  1.6.1 生育进程调查 在水稻的移栽期、分蘖期、拔节期、始穗期、抽穗期、齐穗期、成熟期和收割期等关键生育期进行调查。
  1.6.2 茎蘖动态调查 选取3点,在离边行3~5行,每点10穴,并插上标记,栽后每5d调查一次茎蘖数。
  1.6.3 经济性状及产量结构调查 示范区和对照区各选3点具有代表行的样点地进行取样调查。
  1.6.4 产量调查 收割后分别收打调查实收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生育进程调查 由表1可以看出:控失性施肥相对于常规施肥对广两优1128的生育期影响较小。
  2.2 水稻茎蘖动态调查 由表2可以看出:控失性施肥示范区的茎蘖数低于常规施肥对照区的茎蘖数,这说明,同一水稻品种,控失性复合肥由于控释放,前期影响分蘖,而常规肥料更有利于促进较多的有效分蘖。
  2.3 经济性状及产量结构调查 由表3可以看出,不同施肥区的处理对株高和穗长影响的影响不大,对照区的穗总粒数略多于示范区,但是对照区的瘪粒数增加,结实率也低于控失性施肥示范区,有效穗数变化不大,控失性施肥示范区的考种产量高于常规施肥的对照区,但增产不显著。
  2.4 产量调查 由试验测得,控失性施肥示范区的平均实产为620kg/667m2,常规施肥对照区的平均实产为609kg/667m2,示范区比对照区增产1.8%。可见,化肥控失性施肥技术对同一水稻品种,在土壤肥力水平和栽培管理措施较为一致的环境条件下,虽有增产效果,但不显著。
  3 小结与讨论
  综合上述,同一水稻品种,控失肥料施肥区水稻的生育期和常规施肥对照区相当,但分蘖力弱于对照区;不同施肥区的处理,对照区的瘪粒数增加,结实率低于控失性施肥示范区,有效穗数变化不大,控失性施肥示范区的理论产量和实际产量都高于常规施肥的对照区的产量,这说明化肥控失性施肥技术对水稻增产可以起到一定的效果,但增产幅度不大。另外,由于控释肥价格高,从生产效益上比较使用控释肥优势不强。笔者建议,控释肥技术在水稻生产上应进行多点示范,然后大面积推广应用。 (责编:张宏民)
其他文献
为了探索推荐施肥与常规施肥对玉米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于2013年在利辛县永兴镇法堂村、永兴镇褚王村、马店镇姜郢村、望疃镇西许村、马店镇苏店村等5个点实施了夏玉米配方肥大
摘 要:为了解决地方性应用型高校在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资金资源短缺、理论实践脱节、学习交流互动不足、成绩考评制度落后、开放性管理不足等问题,本研究探索地方应用型大学从自身特色、校际间、研究院所间、校企间联合共享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建设创新实验实践平台,并且通过构建网络平台促进实验实践条件的管理和创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不仅可以解决已存在的问题,而且能充分跟踪了解社会的发展和需求,以及学生个体的发展和
摘 要:生物产业已成为国际竞争中的战略产业,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培养生物技术合格人才,已成为我国高校越来越迫切的任务。该文以生物技术专业学生在创新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基于CDIO的理念,从专业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人才评价体系几个方面,探讨了生物技术专业创新能力培养的措施,为提高高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提供理论和实际参考。  关键词:CDIO理念;生物技术;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
【目的】对三明市梅列区北山风景林进行综合评价,为其改造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景观效果、生态效能、保健功能等指标,在问卷调查和样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层次分
摘 要:阜麦8号于2011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具有高产、优质、早熟与抗寒等特点。该文对阜麦8号的特征特性及其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作了简要介绍,以期为阜麦8号的进一步推广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关键词:小麦;阜麦8号;特征特性;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6-41-02  阜麦8号是阜阳市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室于1999年
该文重点介绍了云南石屏烟区第一年组建烤烟烘烤分级示范户的经验,对今后通过培育示范户,破解烟叶生产组织管理难题进行了探讨。
【目的】研究牛膝总皂甙(TSA)对早孕小白鼠的繁殖毒性与适口性,为进一步开发利用牛膝植物资源、研制开发新型植物源性灭鼠药品奠定基础。【方法】采用1000,500和250 mg/kg剂量
【目的】探讨不同产区陈化香料烟中、上部烟叶感官质量的变化规律。【方法】选取云南保山、湖北十堰、新疆石河子3个地区分别作为香料烟陈化的南部、中部、北部试点,对这3个产
摘 要:水稻直播栽培是近几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下,农民自发兴起的一项新的栽培方式。该文介绍了水稻直播栽培的特点及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水稻;直播;栽培技术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03-04-45-02  水稻直播就是将种子直接播于大田的一种栽培方式,具有省工、省力、劳动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便于机械化操作等优点,对降低劳动强度,缓解劳力
摘 要:课程体系建设是高职教育的核心问题。该文通过对岗位典型工作任务的分析,以职业岗位能力要求为主线,根据行业社会发展需要,构建高职农村行政与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从而实现农村行政与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课程体系;农村行政与经济管理专业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17-154-03  The C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