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沉默了半个小时

来源 :南方人物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360358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直琢磨这个话题,给人类的精神世界带来颠覆性影响的,有一群牧师的孩子。他们小时候跪在床边,为祖母的疾病、父母的离异或一个热切的愿望祷告。在得不到回应后,走往怀疑和悖逆的道路。他们的一生大多孤苦伶仃,总是傲慢和凄绝,尽管他们从未宣称自己的思想是一种福音,但奇怪的是,那些使他们一生飘零在劳苦愁烦中的声音,却仿佛另一种布道,深深打动了世界。直到怀疑成为怀疑者们的信仰,悖逆成为悖逆者们的偶像。
  如奠基了国家主义哲学的牧师之子霍布斯;在俄罗斯大地上播下革命种子的神甫之子车尔尼雪夫斯基;创始了近代社会学的拉比之子涂尔干。创立实用主义哲学的牧师之子詹姆斯,和以泛神论与神秘主义著称的牧师之子、自己也做过牧师的爱默生。或者再算上牧师的孙子卢梭,牧师的弟弟伏尔泰,等等。
  昨夜,我楼下有人搭起帐幕,祭奠亲人,哀乐不断,叫人无法入睡。一早起来,知道两位欧洲电影大师也在同一日去世,瑞典的伯格曼和意大利的安东尼奥尼。这个布满哀乐的日子,我想到另外两位牧师之子,一个是尼采,一个就是伯格曼。他们的父亲都是路德宗的牧师。二人的作品魅力、心灵的苦楚和糟得不能再遭的生活,都极为相似。这两个牧师的儿子,用了一辈子力气去怀疑和否定上帝,又用了一辈子力气去抗拒虚无。最后用了一辈子力气,把自己从尘世中放逐。
  25年前,伯格曼把自己流放到了费罗岛,从此与世隔绝,与电影隔绝。瑞典是千岛之国,当年康有为流亡斯德哥尔摩,也曾买下一个孤零零的小岛,打算在此终老。几十年来无数人将伯格曼当作大师中的大师顶礼膜拜,他却反复谈到自己一生“彻底的失败”。家庭、爱情和信仰,在他的电影里荒凉犹如“狼之时刻”。在自传《魔灯》里面,他说,“我不信任何人,也不爱任何人,我只关心自己。”“我的罪恶多得数不清,我决定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人,来弥补人生的失败。”这个不爱任何人的导演,一生结婚5次。在他60岁生日那天,他的第5任妻子邀请他的9个子女来到家里。这是伯格曼第一次见到自己的全体子女,而他竟然大部分都不认识,弟兄姊妹们彼此也不相识。这位牧师的孩子对他的孩子们说,“对不起,我不是一个合格的父亲。”一个孩子反驳,“不合格的父亲?对不起,你根本就不是一个父亲。”
  这一周,我重看了他的《第七封印》、《處女泉》和《沉默三部曲》。伯格曼童年时,听见父亲在教堂大讲基督的爱,回到家里却闭口不言,一家人彼此仇恨。母亲的婚外恋拆毁了这个家庭,他的信仰就这样破灭了。18岁那年,哥哥自杀,妹妹堕胎,他扇了父亲一个耳光,离家出走。直到晚年,伯格曼仍旧与他的兄妹充满敌意、怨恨和疏离。1957年拍摄《第七封印》时,他在怀疑中被信仰抓住,在信仰中被怀疑套牢。他说,“我夹在信靠和怀疑两种念头之间,进退不得。”正是这个进退不得,使《第七封印》成为了电影史上探讨信仰的伟大作品。14世纪布满瘟疫的欧洲大地,犹如二战后整个世界盼望重生。骑士布洛克与死神下棋,想在死亡之前,找到生命必有一死的意义。
  《第七封印》的伯格曼,或许是他一生中最接近希望的时期。布洛克犹如伯格曼的化身,十字军东征与欧洲的骷髅遍地,几乎夺走他的信仰。他的仆人琼斯一路唱着类似“路边的野花你不要采,不采自不采”的小调。对他来说,信仰破灭是一竿子到底的,他不能理解主人为什么那么痛苦。布洛克在教堂告解,说为什么上帝躲在无用的应许和看不见的神秘当中,为什么不以一种精确的方式显明,以面对面的方式说话呢?“我不要信仰,我要知识,我不要猜测,我要事实。”布洛克说,我要相信,可我做不到。
  理性主义的怀疑,只能在生命的活水里被释放。布洛克遇到了虔诚的信徒,到处流浪的马戏团小丑约瑟夫、玛丽亚和迈克一家。这显然是对逃往埃及途中的约瑟、玛丽亚和耶稣一家的隐喻。暗示着上帝的“道成肉身”仍在大地上继续。伯格曼以少见的温情镜头,描绘这一家人在颠沛流离中的喜乐。但约瑟夫的欢乐和琼斯不一样,不是投靠肉体的愉悦,而明明住在灵魂的安息与丰盛的生命里。一周前,研究东欧文学的朋友景凯旋对我说,没有喜乐,哪来的自由。贝多芬的《欢乐颂》就是自由颂,也唯有欢乐颂才是自由颂。我说是啊,可许多知识分子总是傲慢地以为,自由就是自由的痛苦,自由就是自由的怀疑。
  布洛克和他们坐在草地上午餐,他看着自己的手,感到生命里的恩典从未离开过。他对玛丽亚说,“我的手它还能动,我的血液在里面流淌,太阳还在头顶。你在微笑,迈克已经睡着了,约瑟夫弹着自己创作的赞美诗,这一刻我永远不能忘记。”
  我的伯格曼,难道你89年的生命,就不曾有过这样美好的、将一切怀疑都搂在怀里,就像父亲搂着孤儿的时刻吗。布洛克的妻子在晚餐前诵读《圣经·启示录》,说到世界的末日,复活的羔羊展开第七封印,在末日审判前,天堂沉默了约半个小时。但对马戏小丑约瑟夫来说,其实末日是好得无比的企盼。因为第七封印被展开之前的那句经文说,“宝座中的羔羊必收养他们,领他们到生命水的泉源;神也必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
  伯格曼死了。生前他说,“经由死亡,我即化为乌有,穿过黑暗之门。等着我的,全是我无法控制、预料和安排的东西,对我来说,有如无底的恐惧深渊。”我们不信,因为我们信无能。穿过黑暗的玻璃,或者听见,或者一无所有。
  无数影迷赞美和消费这位大师,我却为他不朽的灵魂哭泣。
其他文献
2008年12月,耀眼的灯光中,95岁高龄的杜老颤颤巍巍地被人扶到主席台上,领取建国以来首届经济学创新奖,此时他已经完全失聪    沿着农民的轨迹思考    老人谢滔有言,眼下的中国,老人勇敢,中年人保守,年轻人回避。比谢滔更老的老人杜润生,就是这样一个勇敢的人。  杜老的勇敢在于,他是一个一辈子都在为农民权利鼓与呼的人。  有一种观点认为,在中共党史中,是农民真正推动了中国的进步。如果说打土豪、
一直靠宰牛谋生的吕尚,突然宣布,要改行到渭水河上钓鱼。据《武王伐纣平话》披露,吕尚钓鱼,实为钓“职”。其“直钩钓渭水之鱼,不用香饵之食,离水面三尺”,口中还念念有词,说“负命者上钓来”。  这哪儿是垂钓?分明是吕尚为求职,蓄意制造“新闻事件”,意在引起周西伯关注。当时,决心要推翻商朝的周西伯,正四处招聘贤才。问题是,吕尚虽有本事,却被学历、年龄和从政经验三条硬杠杠生生挡在门外。  看来,不将名字炒
人物周刊:宋祖德的博客发言总有危言耸听的嫌疑,很多人都觉得他很恶俗。但我认为,大众的问题在于,看到别人的恶俗。看不到自己的恶俗。  魏英杰(媒体评论员):反省意识确实是当下知识界和媒体严重缺乏的品质,恶搞、批评别人总是容易的;而实际上,没有反省意识的批评,对理性和知识是一种伤害,对自己和当事人也是一种伤害。  我认为,精英和非精英分子的最大区别在于,是否具有强烈的公共意识。其内涵也包括反省意识在内
“摆谱”,源自东北话。十九世纪初期,东北移民屯垦时,老辈人家都有家谱,大家常坐到一块“摆谱”,看看谁家的“谱大”,出身显赫,有傲人资本。后来,“摆谱”引申为故意摆出某种姿态显示给别人看。譬如摆门面、摆架子、摆阵势,无非是证明自己是名人、显贵、阔佬,以满足可怜且可笑的虚荣心。  摆谱,看似高调嚣张,其实是对自己极端不自信,想通过外在的东西来证实自己的价值。摆谱,不仅其俗无比,丑陋不堪,而且还有点悬,
春节前夕,冰雪灾害袭击了南方各地。家在武汉的我,也因京广线受阻留在广州,同时留下的还有遗憾和愧疚。去年清明前一天,手足情深的哥哥因病去世,新年里我却未能在哥哥遗像前敬上一炷香。  4年之前,还在上班的哥哥突发脑溢血,造成半身不遂,两年后又引发其他疾病,药石罔效,66岁就终止了生命的旅程。在他弥留之际,守在病床前的我,任由泪水洗面,千呼万唤也没留住我至尊至爱的兄长,当时哭倒在地。  哥哥于我如父、如
(第一天)上午10点多钟,在台湾大学综合大楼听上海学者S君所作的关于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讲演。S君是我多年的朋友,谈的是传统知识分子在现代化过程中如何分化成为不同利益集团代言人的问题。他运用葛兰西的有机知识分子的概念,来说明现代化过程中,中国知识分子出现的向专业化发展的基本趋势,以及这种专业化对于人文关怀的影响。他讲完后,主持人要我发言,我接过话头谈了以下几点。    一、传统知识分子(以天下为
我想关于安葬大陆的问题,要等时机成熟——台湾的政局一定要稳定,两岸的关系要有所不同,大陆的情势也要考虑,三方面缺一不可。  在台湾“立法委员”大选前夕,蒋经国先生的哲嗣,“立法委员”蒋孝严接受了本刊的专访,他对近期以来,台湾当局蓄意挑弄的一连串去蒋事件,作出了严正的批判与点评。同时也对自己曲折的人生道路,作了画龙点睛式的自我剖白。      吕秀莲也要杜正胜道歉    人物周刊:台湾民进党方面近期
1940年1月22日,香港《大公报》头版全文刊登汪伪密约即《日支新关系调整要纲》,当日国内外众多报纸刊载了这一卖国条约全文,给汪精卫卖国逆流以沉重打击,震惊海内外,这一事件被称为“高陶事件”。关于“高陶事件”最为翔实的回忆来自陶希圣之子陶恒生所撰写的《“高陶事件”始末》一书,而日前出版的《刀口上的家族》同样聚焦于1939年至1940年间,陶希圣追随汪精卫,而后幡然醒悟、悬崖勒马,公布汪伪条约重返国
侯波    继提名拉姆伊曼纽尔为白宫办公厅主任后,美国当选总统奥巴马近十天内相继宣布了白宫其他最重要席位的人选:除了人们熟知的希拉里成为下届内阁的国务卿外,备受瞩目的还有新任财政部长蒂姆西盖特纳、司法部长埃里克霍尔德以及留任的国防部长罗伯特盖茨。  奥巴马带领的这套新政府班底,能否将美国从经济和国家安全双重危机的泥潭中拖曳出来?    财长盖特纳奥巴马的“兄弟”      在金融危機肆虐全球的不利
它们外观震撼,它们功能强大,它们攻城略地,它们进军海外。  它们不怕丢脸,只求创新,没有它们做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没有最雷的,只有更雷的。  它们的名字叫——山寨机。  它们甚至还被看成是一种对抗垄断的主流价值体系的民间力量。  至于它的质量,就要看你的运气,而它的前景,则要看山大王们如何自救了。    山寨机也会有春天    一台山寨机的出炉,甚至比你去配台兼容电脑还要容易    其实,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