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地黄的茎尖组织培养和快繁技术研究

来源 :现代农业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zhong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研究怀地黄组织培养与快繁技术。以怀地黄茎尖部分为外植体,在以MS作为基本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不同浓度的NAA、IAA、2,4-D、6-BA,配制不同浓度的培养基,对怀地黄的茎尖进行分化与诱导、继代与增殖及生根培养试验,并对试管苗进行炼苗移栽。获得了怀地黄茎尖培养脱毒与诱导、增殖和生根的培养基,以及生长所需要的外部条件和配套技术。
  关键词 怀地黄;组织培养;快繁;培养基
  中图分类号 S656.23 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4)06-0104-01
  Study on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Propagation Technology of 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DING Fang HOU Qian-qian LIU Guang-qing SUN Xi-yun SUN Feng-ling
  (Shangqiu Academy of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in Henan Province,Shangqiu Henan 476000)
  Abstract The paper aimed to study thevirus-free tissue culture and the rapid propagation technology.With 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shoot tip as explants,MS was used as the basic medium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 of NAA,IAA,2,4-D and 6-BA to configure different media,the tests of differentiation and induction,subculture and proliferation as well as rooting culture on 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 were carried out and the test-tube plantlets were hardened and transplanted.In the experiment,the media of detoxification and induction,proliferation and rooting were obtained as well as the external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for the plant growth and the matching technology.
  Key words 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tissue culture;rapid propagation;culture medium
  地黄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抗衰老、抗肿瘤、降血糖等功效,影响内分泌系统、心脑血管系统、中枢神经系统、造血系统等的活性,有助于调节免疫功能。地黄在我国分布广泛,可见于山西、河南、陕西、内蒙古、山东、安徽、河北、四川等地,以河南的温县、孟县、博爱为地黄的道地产区。主要为大田栽培。
  怀庆地黄是指产于古怀庆府的地黄,是著名的“四大怀药”之一[1]。针对目前地黄病毒病尚无安全有效药物进行治疗的现状,通过植物茎尖脱毒技术,利用植物营养体进行快速繁殖,以保持原品种全部的遗传性,实现该品种种质的一致性。
  1 材料选择
  选择正在生长的怀地黄的茎尖。
  2 培养条件
  地黄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以MS为基本培养基,在此基础上添加萘乙酸(NAA)、6-苄基腺嘌呤(6-BA)、二氯苯氧乙酸(2,4-D)、吲哚丁酸(IBA)、吲哚乙酸(IAA)。其中,①诱导与分化培养基:MS 0.3 mg/L 6-BA 0.02 mg/L NAA 0.1 mg/L GA 30 g/L蔗糖 5.5 g/L琼脂;②继代与增殖培养基:MS 0.3 mg/L 6-BA 0.2 mg/L NAA 30 g/L蔗糖 5.5 g/L琼脂;③生根培养基:1/2 MS 0.05 mg/L IAA 30 g/L蔗糖 5.5 g/L琼脂。以上培养基的pH值为5.6~5.8,均分装于培养瓶中,封口后,高压灭菌20 min,待用。培养条件:温度(26±2) ℃,湿度65%~70%,光照强度为2 000~2 500 lx,光照时间12~14 h/d。
  3 无菌材料的获得和培养
  从正在生长的植株中,选择无病虫、健壮、长势强、具有品种特征、长2~3 cm的茎尖部,去掉可见叶,用10%洗洁精溶液浸泡8~10 min后,再用流动自来水冲洗20~30 min,吸干水分。在无菌室内,于超净工作台上用75%酒精溶液处理20~30 s,再用0.1%升汞溶液灭菌8~10 min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然后剪成0.5~1.0 cm长,含有1~2个腋芽的茎段,快速接种到诱导与分化培养基中诱导腋芽萌发。
  分化与增殖培养:接种到诱导与分化培养基中的生长点,1周后有芽萌动,30~40 d芽长到3~4 cm高时,即可将芽切下转入继代与增殖培养基中进行增殖培养,10~15 d后有丛芽长出,继代周期25~28 d,1年可快繁8~11次,芽增殖倍数3~6倍。
  4 壮苗与生根培养
  选取生长健壮、长势好的芽苗转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经过25 d培养的小苗生长健壮[4],该培养基7~10 d有根原基形成,10~15 d有根形成,25~35 d可形成3~5条2~4 cm的根。
  5 试管苗的移栽
  将培养了30 d左右大量生根且长势良好的怀地黄组培苗打开培养瓶炼苗5 d,炼苗时首先要打开瓶口[5],增加昼夜温差,使植株快速适应自然环境,提高试管苗的成活率。移栽前要洗净苗基部的培养基,以防污染。培养基质为腐殖质与珍珠岩(已灭菌,比例为1∶1)的混合基质,移栽后加塑料罩保水,15 d后去掉,前5~7 d适当遮荫,并保持湿度在85%~90%,以后湿度降至约65%,定期喷洒多菌灵2~3次,成活率超过93%[6-8]。
  6 参考文献
  [1] 路淑霞,涂荣涛,周春娥,等.怀地黄85-5叶片愈伤组织快速诱导和植株再生的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2007(11):148-149.
  [2] 邵春月,高山林,陈锋,等.怀地黄分生组织培养脱病毒及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J].药物生物技术,2008(15):258-261.
  [3] 薛建平,张爱民,李明军,等.怀地黄茎尖培养和植株再生技术的研究[J].新乡医学院学报,2000(17):20-21.
  [4] 王红娟,白自伟.怀地黄组织快繁[J].农家参谋,2002(12):41.
  [5] 丁亚君.怀地黄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06(6):33.
  [6] 白自伟,王红娟.怀地黄组织快繁[J].河南农业,2002(11):12.
  [7] 邢军.怀地黄栽培技术[J].农业知识:致富与农资,2009(12):7.
  [8] 李明军,张晓丽,杜琳,等.怀地黄试管苗脱毒技术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2):103-106.
其他文献
摘要 水提醇沉法提取阴地蕨多糖,以多糖得率为指标,考察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料液比及提取次数对多糖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参数;采用MTT法检测阴地蕨多糖对癌细胞CT-26、K562、WEHI-3细胞作用48 h后的增殖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提取时间和温度是阴地蕨多糖提取率最主要的影响因素,优化的最佳提取条件为:温度100 ℃,料液比为1∶40(mg/mL),提取时间4 h和提取次数3
摘要 以东方百合商业品种Viviana的花粉为材料,应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百合花粉,得到了4个分层,第1、2层花粉体积较小,第3、4层花粉较大,但每一层中都观察到了直径在150 μm以上的球形花粉,1、2层数量较少,3、4层数量较多。离心后的花粉分别置于培养基上培养,观察到花粉萌发率较低。  关键词 百合花粉;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花粉萌发  中图分类号 Q944.42
摘要 西藏很多地区农田灌溉条件差、干旱,严重影响了马铃薯的正常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为探索西藏马铃薯抗旱高产栽培配套技术,进行了不同起垄高度栽培技术研究与示范。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是垄高50 cm种植,其次是垄高30 cm种植,最低是平作种植,因此,在马铃薯生产中建议采用高垄栽培技术。  关键词 马铃薯;栽培;垄高;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
摘要 客观看待汉中柑桔发展,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设新桔园、发展新品种,经过了40年的发展历程,各个阶段各有侧重,又相互联系,对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浅析。  关键词 柑桔;发展;回顾;展望;陕西汉中  中图分类号 S66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08-0121-02  1 汉中柑桔历史与现状  1.1 栽培历史悠久  汉中柑
摘要 分析朝阳地区多种气象因子对当地大枣产量的影响,以为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提供参考。运用气候统计学方法和回归分析法,对朝阳市1981—2005年20年间的大枣产量和气象观测资料做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枣产量与5—8月降雨量、6月平均相对湿度、年日照时数、1月最低气温和6月平均气温都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当5—8月降雨量≥300 mm、6月平均相对湿度≥60%、4—9月日照时数≥1 450 h、1月最
摘要 结合湖南省永顺县种植香葱的实际情况,分析了香葱生长发育过程所需要的气候条件,并针对香葱生长中的气象灾害,提出了防御措施及香葱生产发展中的几点建议,以期提升香葱种植的产量和质量。  关键词 香葱种植;气候条件;防灾对策;湖南永顺  中图分类号 S162.5 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5-0234-01  永顺县地处中西部结合地带的武陵山脉中段,境内地貌以山地
摘要 辣木水肥管理及种植密度对其鲜叶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辣木鲜叶产量随浇水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其中5 d的浇水频率对辣木的生长促进作用最大;辣木鲜叶产量随施肥频率的增大而增加;随着栽培密度的缩小(行距增大)单株辣木鲜叶产量有增产趋势,但增产不明显。  关键词 辣木;水肥管理;种植密度;鲜叶产量  中图分类号 S792.9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7-0057-
摘要 为探明三七皱缩型病毒病的发生规律,采取系统调查法开展了历时3年的调查。结果表明:三七皱缩型病毒病在三七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表现出波浪式起伏、峰值多、峰期历时长的特点。高峰期出现时间、数量及峰值的大小因七龄及各年气候条件的不同而不同,峰值通常出现在4月下旬、5月中旬至5月下旬、6月下旬至7月下旬、8月、9月中旬至9月下旬、10月、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同龄七不同年可因气候变化而有所前移或后延
摘要 介绍玉门市苹果蠹蛾防控目标、防控策略、主要成效及主要做法,以为当地苹果蠹蛾的科学防控提供参考。  关键词 苹果蠹蛾;防控目标;防控策略;成效;做法;甘肃玉门  中图分类号 S436.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5)14-0136-01  苹果蠹蛾是严重为害苹果、梨、桃、杏等果实的毁灭性害虫,是我国重点植物检疫对象。该虫自1991年由新疆传入玉门市之后便快速蔓延
摘要 如皋地区小麦扬麦23不同播种方式种植表现试验结果表明,经过2年的试验,发现扬麦23的抗倒性比较强,穗型大,个头矮,加之良好的栽培措施导致这2年在品比试验中表现出出色的抗倒性。扬麦23后期熟相也好看,穗层整齐,穗形纺锤,表现出综合性状良好,生育期短,产量适中稳定,因此认为扬麦23适合在如皋当地种植。  关键词 小麦;扬麦23;播种方式;综合性状;生育期;产量;江苏如皋  中图分类号 S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