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之悲与其重阳诗之美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dastud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一想到杜甫,眼前就会浮现一个干瘦的小老头,满脸褶子,沟壑纵横,旁边是一匹同样枯瘦的小毛驴。杜甫在中年之后,染上风湿、糖尿病、肺炎等慢性疾病,身材干瘦,头童齿豁,两眼昏瞀,面相格外显老。杜诗似也老气横秋。
  杜甫最擅写秋,以致春天在他的笔下,有时也写得像秋。如《春望》,意味便有若《秋兴》;《江南逢李龟年》,写春暮犹似迟秋,满幅苍凉,意兴阑珊。这不免令人遐想,如果没有秋天,没有深秋的风急天高,渚清沙白;没有万状苍茫,无边萧瑟,还会有沉郁苍茫的杜诗么?可以说,是秋天,成就了一代诗圣。据笔者初步统计,杜诗题面上关涉秋的,就不下60首,如果算上内容实际写秋,或与秋相关的,可能在200首上下。老杜的不少名篇,像《秋兴》八首,《咏怀古迹》部分篇章,《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都因为三秋之助,而传颂千古。
  秋天最能打动老杜,他喜欢在秋天里写诗,尤其喜欢在深秋,就着重阳前后的菊花、浊酒、落叶来写诗。这也不奇怪,很多诗人也都喜欢重阳。早在先秦,人们就有在重九“大飧帝,尝牺牲”的习俗;至迟在西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已衍成流俗。黄花美酒当高秋,既悲概,又爽朗,很容易就捕获了古往今来的无数诗人。于是,重阳理所当然地成为古代的诗歌节。唐诗中,以重阳为主题的名篇,比比皆是。那么,老杜的重阳,特殊在哪里呢?比较之下,不难发现,老杜重阳诗的特色在其干戈之痛,社稷之忧;在其多病之苦,垂暮之悲;在其对人情世味的透骨体验。既有如水之秋凉,更有解不开的郁结,化不了的艰难苦痛。此其深广沉博,动人心魄,难与并能者。
  搜检杜集,重阳诗约十四五首,大多写于安史乱起之后,诗人年龄也在不惑开外。重阳已届秋深,木落天凉,一年眼看过去大半,加上诗人年近半百,因此,诗中对时光流逝,年衰体弱,尤其敏感。“季秋时欲半,九日意兼悲”(《九日曲江》),“伊昔黄花酒,如今白发翁。追欢筋力异,望远岁时同”(《九日登梓州城》),“苦遭白發不相放,羞见黄花无数新”(《九日》),“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九日五首·其一》),“即今蓬鬓改,但愧菊花开”(《九日五首·其二》),“旧采黄花胜,新梳白发微”(《九日诸人集于林》)……重阳于诗人的第一感受,便是韶光流逝,半生蹉跎。萧疏白发对黄花,成为最经典的意象,映照着诗人的潦倒和落魄;而诗中屡云“羞”“愧”,沉重如铅,饱含着人间失意者的无尽辛酸、苦涩。
  安史乱起,狼烟遍地,多少家庭因之离散,多少人走上颠沛流离的逃亡路,老杜一家也不例外。他的重阳诗,又因此背负着苦难的大时代,交织、缠绕着节序之哀、时世之悲与身世之叹。“世乱郁郁久为客,路难悠悠常伴人”(《九日》)“弟妹悲歌里,朝廷醉眼中”(《九日登梓州城》)“弟妹萧条各何往,干戈衰谢两相催”(《九日五首·其一》),“北阙心长恋,西江首独回” (《九日五首·其二》)“系舟身万里,伏枕泪双痕……佳辰对群盗,愁绝更堪论”(《九日五首·其四》)本当乐享天伦的节庆,弟妹远隔,故旧凋零,恰恰提示了万方多难、天涯漂泊的处境。重阳的黄花浊酒不足消其忧,而登高所见,破碎的山河却足以断人肠。在这些诗中,悲战伐,怨流离,思家国,忧黎庶,诚所谓“一饭未尝忘君国”,充分展现了老杜深广浩阔的圣哲情怀。
  如果按赵次公的意见,《登高》(风急天高)也是作于重阳的话,在老杜十几首重阳诗中,有三首堪称千古名篇。除《登高》外,另两首即《九日蓝田崔氏庄》与《九日五首·其一》,较能代表老杜,也代表历代重阳诗的绝高水准,不妨取来一读。
  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
  —九日蓝田崔氏庄
  这首诗的写作时间,旧编皆谓没贼时作,即至德元载(756)重阳。黄鹤以为在贼营不应更能远至蓝田,将该诗系于乾元元年(758)为华州司功时至蓝田作。明清以来,黄说得到较多认同,现当代陈贻焮、莫砺锋等先生亦谓该诗作于贬官华州时,陈先生称其“哀而不伤而别饶情趣”;莫先生谓之“悲喜交集”。而笔者读来,感受却大不相同,以为此乃老杜极为伤心之作,写作时间或许也值得再商榷。古人既谓诗无达诂,且容后学斗胆献曝,以就正于方家。
  盖杜甫乱后重阳诗,一般都会涉及干戈、战伐等信息,此诗未见。以诗意揆之,也有可能作于其困守长安的后半段,诗云“老去”,当在40岁之后,即天宝十载至十四载之间。王维在天宝中经营辋川,并与崔兴宗、裴迪、卢象等往还酬唱。由王维、裴迪《与卢员外象过崔居士兴宗林亭》可知,崔兴宗也有庄园在附近。王维《送崔兴宗》“方同菊花节,还待洛阳扉”,与崔氏订重阳之约,足见他们此前的重阳聚会,非止一次。杜甫天宝中困守长安,与王、崔、裴等皆有来往,不排除这就是其中的某次聚会。如是,该诗就是杜甫少数安史乱前的重阳诗之一。崔氏,一云崔季重,一云崔兴宗,皆王维内兄弟。崔季重天宝十二载后罢濮阳太守,隐居蓝田山庄,与王维相邻,维有《崔濮阳兄季重前山兴》赠之。如为崔季重,杜诗作年可更推至天宝十二载至十四载之间。
  该诗艺术价值较高,杨万里谓之字字句句皆奇,乃至推为杜律第一。故历来论此诗者甚夥,可参萧涤非、廖仲安、张忠纲等主编《杜甫全集校注》之集评,兹不赘。
  如果把该诗放在老杜困守长安的背景中,就会读出另一番滋味。这是京城上层文士的重阳雅集,地点在崔氏的蓝田别墅,居住在城南杜曲的老杜,忝列其中。作为一个资深京漂,年逾不惑仍沉沦草泽,赍志难申,厕身鲜衣怒马的京城名流间,其状便如《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所述:“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居长安,欲出头,不得不周旋于京城的交际圈,“悲辛”,可谓诗人旅食京华最鲜明的生活烙印。明乎此,读该诗,便须留意首联“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此为一篇立意之关键。方回谓“强自”“尽君”为诗句之骨、之眼,诚然。老而悲秋,是重阳带给诗人的真切感受,但在长安的交际场,重要的不是自己的感受,也没有人在意一个京漂的感受。尽管因秋而悲,因老而叹,却也只好“强自宽”。不然,又能怎样呢?诗人在聚会中,是助兴的角色,理应屈己以就人,顾及朋友们的兴致。“强自宽”乃为了“尽君欢”,二者互文,写出诗人勉力支撑,在人前拼尽全副精神的情状,也写尽了旅食京华的苦涩和艰难。眼泪压进肺腑,笑容挤上枯颜,老杜笨拙地扮演着他的社会角色。   “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用晋人孟嘉落帽的典故,其事见《世说新语》注引《孟嘉别传》:孟嘉参加桓温九月九日的龙山宴会,风吹帽落,桓温使孙盛作文嘲之,孟嘉从容作对。《世说新语》中,类似的事如庾翼炫耀骑术,却不慎落马;谢鲲遭邻家女投梭折齿,皆为名士风度的表现。名士遭遇尴尬局面,却能不改常色,是其具有自得自负的心理优势,故无惧也不屑他人的眼光。唐人用孟嘉典,多有反用其意的,如王贞白“谁能思落帽,两鬓已添愁”;严维“宿酲犹落帽,华发强扶冠”,该诗亦然。老杜旅食京华,仰人鼻息,尤需看重的,正是他人的眼光。他强以自宽,陪着小心,不惟不能表现真性情,甚至连真心情,都得掩藏起来。如果风吹帽落,露出霜白萧疏的短发,惹人讥笑,在社交场上就减分了。孟嘉落帽是晋人的风流,老杜怕落帽,却让人酸楚如割。
  颈联荡开一笔,由眼前人、事转向玉山蓝水,笔力拔山,景象壮阔。不思心头事,且看眼前景,尽君今日欢,从某种程度上说,这正是落实了首联的“强自宽”“尽君欢”。尾联醉看茱萸,忧生叹世,与首句老去悲秋相呼应。“强自宽”而终难“自宽”,做实一“强”字,将悲慨意味推进一层。刘禹锡曾将老杜“醉把茱萸”一句与王维“遍插茱萸少一人”、朱放“学他年少插茱萸”相比较,认为老杜最优。愚谓其所以忧者,便是写出了人生的沉痛与悲凉。茱萸本以祈寿,而世事无常,老病相摧,谁敢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醉看茱萸”,将人生悲剧,写出了沉甸甸的质感。古人注杜,有以为“仔细看”是指“看”山水,而非茱萸,实为误读。且不论“看茱萸”切合重阳之主题,含义深微,便是从诗感、语感来揣摹,也断无第二义之可能。此本不足辩,然至今仍有人郑重讨论,或谓看茱萸、看山水两可,其真昧于诗者!
  鲜有人注意到,该诗还可与鲍照《冬日》并观,二者似有所关联。鲍诗结尾四句:“瀚海有归潮,衰容不还稚。今君且安歌,无念老方至。”既是宽慰朋友,也是在告诫自己,生老病死乃人生常态,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忧之无益,也无用,因此不必想得太多,倒不如顺应自然、安歌行乐。老杜的诗,意思翻过一层。没有人来宽慰自己,诗人便只好“自宽”,收敛内心的悲凉,作自我告解。于他人而言,这个“自宽”便是“尽君欢”,即附和着朋友的兴致,做出欢乐的样子。诗人强作欢颜,认真而又吃力地在人群中寒暄、应对,那满脸褶皱,因之该显得更深、更醒目吧!鲍诗劝友,杜诗自宽;读鲍诗终觉泛泛,而读杜诗几欲泪下。
  上述讨论,以困守长安为背景。即如前贤所见,该诗写在陷贼前后,或被贬华州司功之际,老杜与崔氏等相比,无论年辈、社会地位与现实处境,均贵贱悬殊。在崔氏的雅会中,老杜也都是附庸承欢的角色,故其心情与心态,大致也能合于以上之分析。
  《九日五首·其一》是老杜又一写重阳的名篇:
  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
  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
  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
  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
  《九日蓝田崔氏庄》虽然辛酸,毕竟还有拥挤的人群,生活五味杂陈地向前过。而这首诗,干戈未歇,老病相摧,诗人漂泊西南,弟妹阻隔,家山万里,晚境萧条,可谓触目凄凉。宋人黄鹤系之于大历二年(767),作于夔州。“起登”,亦有作“岂登”,即不登台。有谓此乃杜甫卧病之作,重阳独酌,勉强饮酒以应节,而抱病之身,却不能登台远望。不过,细味全诗,曰“岂登台”,“不登台”,似不合诗意。颈联的殊方日落、霜前白雁,便是登台所见。虽抱病,仍登台,正如独酌无趣,还是端起了酒杯。首联两句,每句前后都呈现一种矛盾关系:独酌无趣,是反饮酒,而接“杯中酒”;抱病在身,是反登台,而接“起登台”。只有矛盾,才有曲折,才能写出丰富的精神世界。
  颔联的意思也比较复杂。可以理解成承接首联,发挥重阳独酌之义,一是为了应节,另一层原因当是以酒浇愁。只是抱病在身,实不宜饮酒。但诗人偏偏又要饮,他在耍小脾气呢:“竹叶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竹叶”是指四川的美酒竹叶青。诗人的意思是,不喝酒,还过什么节;不喝酒,菊花也不要开啦;不喝酒,活着还有个什么劲!诗作愤激语,却极富戏剧性,一个倔强的、不听话的、可愛的小老头的形象,生动地浮现在读者眼前。此句可与《登高》“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并读。艰难苦恨,潦倒飘零,正需借酒消愁,而年迈多病,又不得不停杯止饮。那么,悲愁袭来,何以解忧!没有了酒,诗人所承受的痛苦,少了分担与依托,恐怕也要倍增吧。难怪赵次公把《登高》补入组诗,二者确实有密切的关联。
  颈联写景,为登台所见。“殊方”,见诗人处江湖之远,所居乃蛮荒之地;“日落”,暮色映衬,愈见其地荒僻;这还不够,又以猿啼渲染之,猿声似哭,其实是人悲欲哭。此亦即《登高》之“风急天高猿啸哀”也。“旧国霜前白雁来”,“旧国”,与“殊方”相对,即诗人念兹在兹的“北极朝廷”,“每依北斗”所望之“京华”。“白雁”,北方的一种雁,比一般大雁体型要小,秋深方来,来则霜降。故诗云“霜前白雁来”,见出时令与节候。雁在古代,还是信使,这旧国的白雁,理应传来朝廷的信息,或是亲人的问候。然而,除了寒霜,其他的,它什么也没有带来。
  诗由此自然过渡到尾联:“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只见白雁飞来又飞去,战乱中离散的亲人,却没有任何消息,也不知他们在哪里,是否平安。“干戈”在此指大历二年九月,吐蕃侵袭邠州、灵州。寇盗相侵,战乱频仍,而自己年已老,体正衰,百病缠身,恐怕亲人相聚,今生已然无望。“干戈”“衰谢”,一为国事,一为自身,个人与国家,家事与国事,在老杜的诗中,总是水乳交融在一起,既呈现一种因果关系,又互为依存。清人张世炜《唐七律隽》云:“少陵一生不外忠、爱二字……此种诗,他人鲜能及者。文笔可以修饰,性情不可假伪也。”杜甫的家国情怀,化为性情,已成为一种无意识,渗透在他的所有写作中。杜诗境界之大,精神之崇高,便是将国家、民族与历史的苦难,都担负在他瘦削的肩头,包容在他江湖漂泊的行囊之中。
  重阳作为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本身就富含诗情画意,引得无数诗人争相题咏。然而,能如老杜这般,写出历史、社会与人生的温度与深度,情感诚挚充沛,思想崇高博大,又富有深邃的哲理意蕴,实不多见。
  (作者系文学博士,上海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中国唐诗学会理事。)
其他文献
读陈鹤先生的文章《(启功讲学录)订误》(《博览群书》2010年第一期),受益良多。其中一段讲:“舒学”代指“王重民、王尧”,似觉不妥。此事在敦煌学界早已解决。今将我以前写的一篇小稿重新刊出,以明原由。此文最早发表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敦煌吐鲁番学通讯》上,后收入2005年出版的《人海栖迟》。  “舒学”是个代号,但它牵涉到学术界几位先辈与前辈。而且,已经引起了一些小误会。笔者与“舒学”始终有缘,愿
唐诗中写友情者可谓汗牛充栋,美不胜收,而意义涵盖最广者似当推王勃名句: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不难发现,这句的“出处”是曹植《赠白马王彪》:“丈夫四海志,万里犹比邻。恩爱苟不亏,在远分日亲。”  同样的意思,曹诗表达略显散乱重沓,而王诗借助唐代已成熟的格律,将曹诗的意思压缩在十字之中,更为显豁,且朗朗上口。再者,曹诗是写给弟弟的,表达的是血缘亲情;而王诗是送给同为宦游的朋友杜少府,用的则是《
我国的少数民族文学不仅历史悠久,而且也有优秀的作品。从存世文献来看,能够确定属于两汉时期少数民族书面文学的作品共有31篇,分别为《朱鹭》《思悲翁》《艾如张》《上之回》《拥离》《战城南》《巫山高》《上陵》《将进酒》《君马黄》《芳树》《有所思》《雉子班》《圣人出》《上邪》《临高台》《远如期》《石留》《养亲诗》《祭祀诗》《好古乐道诗》《咏谯君黄诗》《伤三贞诗》《巴人歌陈纪山》《巴人为吴资歌》《讽巴郡太守
2012年12月4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关于“轻车简从”、“厉行勤俭节约”等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又据2013年1月28日新华社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在《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材料上做出批示,要求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接下来以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之风和奢侈之风为核心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倡导节俭、反对浪费也是重要内容
卢仝的《月蚀诗》,是唐诗中一篇奇作,记述的是宪宗元和五年(810年)八月十五的那次月食的整个过程。其中说:“新天子即位五年,岁次庚寅,八月十五夜”,刚开始月亮升起来,“烂银盘从海底出,冰光交贯寒曈曨。”但不久月食发生,“摧环破璧眼看尽,当天一搭如煤炱。磨踪灭迹须臾间,便似万古不可开”。天地一片黑暗。這时候,群星大放光明,“星如撒沙出,争头事光大”;室内的灯光从窗缝里透出来,显得耀眼,“今夜吐焰长如
如何讲好新时代文艺理论学术话语体系构建的故事,一直是近年来文艺学界比较关注的热点话题。随着21世纪以来文化地位和作用的全球性凸显,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在现代化目标诉求中出现了文化复兴的迹象,表现为一方面向着自身的文化传统回归,呈现为貌似“回返”的姿态;一方面立足信息文明特别是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而属意于文艺新业态,呈现出向前的展望姿态。随之相适应,文艺理论研究也是话语驳杂、各种研究范式轮流登场。伴随对
朱一玄先生(1912—2011)是中国小说史料学大师,他数十年如一日,锐意穷搜,辛勤笔耕,在一个相当贫瘠的基地上筑起一座中国小说史料的“长城”。壹  朱一玄先生是带着辛亥革命的余温呱呱落地的。在近一百年的生命历程中,他横跨了五个时代,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改革开放,朱先生在人生旅途中行走着,成长着,也成熟着,在他身后留下的一道道踪迹,有深有浅,汇聚起来,竟是一部大书。  我们当学生时,先后听
1937年之前,桂林是一座美丽而宁静的小城,清澈、灵秀的漓江缓缓流淌,穿城而过;一座座奇异峭拔的石山默默守护在漓江之畔,静听风声水语。1938年10月,这种宁静被打破了。随着广州、武汉相继沦陷,大批难民避难桂林,大批文化名人也撤退到桂林。小城桂林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喧嚣与热闹。战争是灾难,但如果不是战火的催逼,不会有那么多著名的文化人在1938年到1944年间会聚到桂林,会聚到漓江之畔,他们与桂林的缘
桥,连接着地理空间,也连接着心灵空间。  在路遥的经典小说《人生》中,那座架在清朗朗的大马河上的石桥,是黄土高原的城乡交叉点,连接着黄土高原上的农民与市民驿动的心,也联通着刘巧珍和高加林这两颗年轻炽热的心。路遥虽然坚持现实主义写作风格,但在《人生》中却流露着浓郁的浪漫主义情怀,大马河石桥即是《人生》这幅城乡交叉图景的浪漫意象。巧珍与加林的爱恋之花在大马河石桥萌发,在大马河石桥盛开,也在大马河石桥凋
壹  2005年9月5日,我作为中国内蒙古作家艺术家考察团的一员,来到了浪漫之都巴黎。记得那天,我慕名走进塞纳河左岸普罗科佩咖啡馆,在靠窗的一个角落里,寻找到那张椅背镶嵌有海明威铜牌的坐椅。我久久凝视,又把目光投向窗外:塞纳河左岸,一个在万里之遥的科尔沁草原,我曾魂牵梦萦的地方。今天,我来了。  也就在那一刻,我一闪念:是不是该为巴黎写一点东西了?转而一想,又有点可笑,半个多月的旅欧行程,在巴黎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