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数学题组教学法之我见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zh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题组教学法" 是一个"教学模式",也就是说,它是一种教学结构,是一种教学程序。而不是"教无定法"所指的那种教学方法。"题组教学法"是一个完整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它不仅有指导思想、教学原则,还有结合教学实际而制定的基本策略以及课堂教学程序。特别是因为它有自己独特的教学程序,所以也就远远优于其它一些只有理念而没有具体操作模式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初中数学 题组教学法 浅议
  初三数学总复习是整个初中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有的教师认为:只要抓好初三总复习这段时间就可以了。其实不然,平时新授课也不能放松,新授比复习还要重要,新授课为总复习架起了桥梁,二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在新授的过程当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的、教学对象的不同,采用题组教学法。
  一、诊断题组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和奥苏泊尔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构成和重新组织。也就是说,旧知识是能够产生新知识的基础,而新知识的出现则是旧知识的发展以及重新组合。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新知识的传授时,必须要确认学生对于旧知识是否还有记忆。诊断题组并不单单是几道题那么简单,它要求我们教师要花心思把这一题组进行难易组合,从而确切地诊断出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诊断题组的题目不仅要有概括性,而且还要与新知有着一定的联系。例如,在讲授一元二次方程的公式法时,我课前给学生出了这样几道题:(5-8x)2=2;x2+8x=20;x2-3x+1=0。在学生利用配方法解出来的基础上,我又出了一道加深难度的题,ax2+bx+c=0(a≠0)要求用配方法解答,而得到的根就是公式法的公式。当然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诊断题组,在平时我们可以利用课下作业、课前练习以及小测验来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诊断和巩固。诊断题组所产生的作用主要是能够使得新旧知识取得一定的联系,并且扫清了在新知识传授过程中遇到的障碍,为学生的思维提供了一定的素材,并且为新知识的构成提供了必要的因素。同时,教师还可以此来发现学生对知识掌握的不足之处,从而因材施教。
  二、目标题组
  目标题组是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是对于教材的一种再创造。首先,教师要对这些教材进行分解,一直分解到学生掌握的旧知识为止。这樣学生才能够对其有一定的认识。其次,教师要做的就是引导学生综合已有的旧知识,将之转化为新知识,在最后的时候进行层层推进,进一步的深化新知识。目标题组的选题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在旧知的基础上,把新知一层一层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从而达到教学目标。那么,在每节新授课前,我们教师的选题、组题都很关键。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而且是面向不同学习成绩层次的学生。目标题组功能是:让学习者了解其知识的一个形成过程,对于新知识有一定的理解,使教学目标得到落实。
  三、形成题组
  学生学习新知的过程很重要,同时巩固的过程更重要。改造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会学习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形成题组主要具备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是检验学生对于教学目标的掌握程序,也就是对于新知识的识记、理解、掌握程度的一个综合性评价。二是将知识转变为技能的训练。在选择题目的问题时,教师要尽量避免盲目、重复。在训练场上,要让学生掌握其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准确性。在二元一次方程组内容讲授结束后,有的学生对解题方法混淆不清,针对这种情况,我对知识进行了梳理,有针对性地进行典题释解。例1,解方程组:当我们遇到的问题用一般方法不易解出时,可以采取一些特殊方法。在本题中,由题设条件知x、y、z的值不唯一确定,可视z为常数,解关于x、y的方程,再代入代数式求值。针对不同的问题应采用不同的解决手段和方法,并且在一些涉及到实际生活的题型中对于求出的未知数的值应根据问题的实际意义,检查它们是否合乎题意,方可确定问题的答案,这点应提醒学生注意。对于典型题目的知识梳理,大大提高了学生在解题方面的速度性和准确程度。
  四、矫正题组
  矫正题组是与各类题材组相关联的题组。它所起到的作用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再次学习以及联系的机会,以此来达到对于题组的一个整体掌握和提高的目的。这是“因材施教”与“个别化的矫正帮助”原则在题组教学法中的体现。我采取的是分级练习,分为a组、b组和c组,由浅入深,让学生尝试探究、体验成功为视角。
  五、巩固题组
  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标志就是知识的巩固。巩固题组主要解决“熟记与遗忘”“活用与死记”这两者之间的矛盾。因而,在这组题中,其迁移性、巩固性以及灵活性是其主要特点。
  总而言之,这几类题组是构成题组教学法的基本要素,每一类题组的形成并不是一些题目的随意组合,也更不是一堆题目的胡乱堆砌,而是一条线。这条线贯穿其始终,将教育规律、教育方法、知识联系融为一体,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联系的。整体效益是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主动地接受,并非是对于知识的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让学生对这里面的知识进行再认识、再创造、再探索,在这里面所提到的题组教学法中的课堂结构就是对于四个题组的一个灵活使用。在课堂上,教师对于学生不再是满堂灌,也不再是一种裁判员的角色,而是一名优秀的导演,指挥着学生在这里该如何灵活动脑动手。这样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欣赏数学的魅力,掌握数学的本质。
其他文献
21世纪需要的是富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高度责任意识的一代新人,这一点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总体目标中也明确指出。根据数学学科的这一总体目标,21世纪教材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我作为实验教师中的一员,更是把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放在了首要位置,在课堂教学时,大胆实践,合理使用教材。以下是我在教学工作中的几点尝试:  在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数学学习活动中要使学生能
[摘 要]教学效率低下,课堂教学疲软,少慢差费,是多少年来高中语文的一大弊端。而当今社会,人类已开始进入一个以快节奏,高效率为主要特征的信息时代,旧的教学方法已适应不了新的时代要求。如何改变弊端,提高语文教学的效率,用较少的时间取得较好的成绩,是新课程提出的问题,也是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师必须要面对的问题。新的课程改革对每一个教育工作者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新课改理念下,我们应如何应对高中语文教学
创新—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动力,是人类生存进化的内在客观需要,是经济发展的唯一路径,是人类社会文明与进步的必然选择。化学是一門重要的自然科学,与衣、食、住、行、能源、信息、材料、资源利用等都有密切的关系,是一门社会迫切需要的实用科学。如何适应时代要求,圆满完成化学基础教育”,是每一个化学教育者必须面对的问题。教学的关键在于培养能力,一种善于发现新知识,分析新知识,运用新知识的创新能力。下面是我在化学
高中物理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进一步学习现代科学技术所需的物理知识,了解这些知识的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及灵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此,提升教学质量显得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呢?我个人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建立物理模型  物理学的探索过程是通过观察和实验积累经验,在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建立物理模型,提出简洁的物理规律。物理
[摘 要]组织学生练习,做到提高练习的效率,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为此,教师在备课时需要认真研究,周密地进行练习设计。  [关键词]数学练习 有效练习 交替再现  数学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指导、有组织的学习活动,是学生掌握知识、形式技能、发展智力的基本途径。因而精心设计练习,提高练习的效率,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  传统的教学中,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课内不足课后补,造成教学上的恶
[摘 要]二十一世纪,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也在不断进步,人们对特殊儿童的关注度也在不断提升。在特殊儿童的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在儿童成长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一旦发现孩子在任何方面出现问题,家长应该及时地采取措施,尽量从最大程度上改善孩子的身心健康,促进他们的健康发展。本篇文章主要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部分地区特殊儿童父母的调查分析,了解了特殊儿童在成长过程中一些常见的问题,通过分析和研究,从而
[摘 要]总起来说,思维就是通过分析、综合来进行的。所谓分析就是把已经认识到的事物之间的 联系在认识中分解开来。分析的方法应用在数学教学中,就是由问题入手,逐层确定解决问题的条件。  [关键词]思维动机 思维脉络 分析与综合  数学教学主要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需要有一个长期的培养和训练过程 .数学教学的思维训练,是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结合教学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实现的。课
[摘 要]听力教学课内涵丰富,贯穿对听、说、读和写能力的培养。听既是学习的内容,也是学习的手段。要培养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和听力策略,必须依靠教师实施有效的课堂听力教学,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听的过程中体验并逐步形成听力理解能力和听力策略。听力教学可以是生动有趣的,听力形式也可以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在听力教学中要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情感,使学生喜欢听英语,喜欢学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