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怪事多

来源 :中国校外教育·读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url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云南因地处低纬度、高海拔区,受纬度位置和垂直高差的双重影响,气候类型多样,南方是热带季风区形成的河谷盆地,东部是被形容成“万紫千红永不凋”的冬暖夏凉气候。云南还是中国少数民族成分最多的省份,除了汉族以外还聚居着彝、白、壮、傣、纳西、藏、瑶等其他25个民族,占了全省总人口的近三分之一。正是由于其独特的地理风貌,特殊的气候状况,多彩的民族风情,奇特的风俗习惯,产生了许多不同于其他地方的奇异现象。随着远来的游人、匆匆的过客们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留下短暂的足迹并离开之后,他们所耳闻目睹的那些奇闻异趣也逐渐流传开来,并每每被冠以“怪”字,也因而流传下“云南十八怪”、“云南二十八怪”、“云南八十一怪”等说法。
  
  精彩摘录:
  云南第一怪,鸡蛋用草串着卖。
  云南众多民族聚居地都是在边远地区,交通不发达,货物通常靠人背马驮,鸡蛋易碎要买卖很不方便,于是机灵的人就把鸡蛋用草裹起来,拴成串,这样既方便又安全。
  云南第二怪,粑粑饼子叫饵块。
  云南第三怪,三只蚊子炒盘菜。
  云南第四怪,石头长到云天外。
  云南石头如同树木般栽在地上,高耸入云,成片成林。实则乃大自然的风雨如雕刻刀般塑造出石头的森林。
  云南第五怪,摘下草帽当锅盖。
  云南少数民族多用干草制作样子像斗笠一样的锅盖,这种锅盖保温好,而且做出来的饭菜还有一股草香,实在是方便实惠。
  云南第六怪,四季衣服同穿戴。
  长年温度不变的气候造就了人们衣着的多姿多彩。一方面是在同一时间内,人们分别穿着四季的衣服,即“一天穿四季”;另一方面是在一年当中,可以穿着同样的衣服度过四季,即“穿戴无四季”。
  云南第七怪,种田能手多老太。
  云南第八怪,竹筒能做水烟袋。
  云南第九怪,袖珍小马有能耐。
  云南第十怪,蚂蚱能做下酒菜。
  云南许多地区的人都有吃虫的爱好,变害虫为佳肴,化昆虫为美味,所以蚂蚱、蝗虫等昆虫经油煎后,焦脆鲜香、而成为了美味的下酒菜。
  云南十一怪,四季都出好瓜菜。
  云南十二怪,好烟见抽不见卖。
  云南十三怪,茅草畅销海内外。
  云南十四怪,火车没有汽车快。
  善于在平直之路驰骋的火车,到了山高坡陡的云南也只能干着急。桥隧多,弯道多,如何快得起来?机动灵活的汽车抢先在前也在情理之中。
  云南十五怪,娃娃出门男人带。
  云南十六怪,山洞能跟仙境赛。
  云南十七怪,过桥米线人人爱。
  滚烫的鸡汤配以生肉、生菜和用米浆做成的米线构成了云南最有名的风味:“过桥米线”。
  云南十八怪,鲜花四季开不败。
  美丽的云南,祖国的边疆,永远盛开的鲜花迎接着更灿烂的明天!
  云南十八怪在民间还有其他一些说法,如:四个竹鼠一麻袋,有话不说歌来代,这边下雨那边晒,草会咬人真奇怪……
  
  责编/邝平
其他文献
有一群青蛙组织了一场攀爬比赛,比赛的终点是一个非常高的铁塔的塔顶,有一大群青蛙围着铁塔看比赛,给它们加油。   比赛开始了,老實说,群蛙中没有谁相信这些小小的青蛙会到达塔顶,他们都在议论:“这个太难了,它们肯定到不了塔顶!”   听到这些,一只接一只的青蛙开始泄气了,而那些情绪高涨的青蛙继续向上爬。   群蛙继续高喊着:“这太难了,没有谁能爬上塔顶的!”   越来越多的青蛙累坏了,退出了比赛,但有
编者按:程思远是著名的无党派爱国民主人士,杰出的社会活动家,中国共产党的亲密朋友,曾任第八、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2008年9月21日,纪念程思远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兼秘书长李建国,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杜青林,全国政协副主席、民革中央常
亲爱的宝贝:  爷爷和你玩过很多次捉迷藏,每次都一下子就被你找出来。
母亲向来是个念旧的人,因此家中许多东西都有点历史,连日历也一样,还是上世纪那种过一天撒一天式的。
我有一位好友,从小怕虫子。不论什么虫子都怕。大家不止一次地想办法治她这毛病,那么大的人了,看到一条小小虫子,大呼小叫的,多丢人啊!一次,男生把一条青虫偷偷夹在她的书页里。她翻开书,眼皮一翻,身子一软,就悄无声息地瘫到桌子底下了。  从此再不敢锻炼她。  许多年过去了,各自都成了家,有了孩子。一天,她到我家做客,我下厨,她在一旁帮忙。择青椒的时候,我突然看见一条青虫从一只青椒蒂旁钻出,胖如蚕豆,背上
渐露锋芒    去比赛多了,能见识各国选手的一流水平,也能切身体会到黄种人在短距离田径赛项目上的落后。有时候,你甚至会感受到一种歧视。  我永远也忘不了2000年11月的法国里昂室内田径大奖赛。  那次比赛,有6名选手进入了60米栏的决赛,其中有3名是美国选手,我站在第5道,我旁边第6道上的,也是一位美国选手。  发令枪响了,起跑,发力,我根本无暇顾及周围发生的一切,但我听到身旁有几声异响,我的直
《西行漫记》一书,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帕克斯·斯诺的力作。美国著名记者白修德曾评价说:“《西行漫记》是经典性报告文学的样本,斯诺对中国共产党的发现和描述,与哥伦布对新大陆的发现一样,是震撼世界的成就。”  《西行漫记》一书的封面,是一位英姿焕发的红军小号手,迎着朝阳,吹奏着前进的号角。  他是谁?为什么斯诺偏偏选中了他?这张照片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拍摄的?红军小号手与《西行漫记》究竟有着怎样的关
广西武宣县二塘镇大琳村,1920年代出过一位留学欧洲的学子,名叫覃仲霖。  根据覃仲霖本人在1960年代留下的一份个人简历显示:覃仲霖,1900年生,于1915年至1919年在武宣中学就读,19岁时,凭着自己的聪明勤奋,考取了上海法文专修学校。在法文专修学校人读1年多后,于1920年11月由上海赴法国实行勤工俭学。后又于1925年11月转学到俄国。  覃仲霖其人  几经查找,直到2018年4月,我
从老师说开始准备朗诵比赛开始,同学们就开始选诗,朗诵……一切都是为了迎接这个特别的日子。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个新鲜事。对于这个第一次,我有太多太多的感慨。  第一次朗诵比赛,这是我们人生中的一个闪光点。通过这次比赛,我学会了许多。刚刚分了班,分了宿舍,于是在我的宿舍里就有好几个不同的派别。有以前同一宿舍的,有新同学关系特别好的。总之,这些都是我所不愿看到的。我梦想着我们彼此可以没有田可界限,让我们的宿
九月的黄昏,街道影影绰绰,已可嗅出秋凉的味道。我就坐在这扇落地窗前喝酸涩的青柠茶。然后给你写信。  城市在平缓均匀地呼吸。天还是蓝的,薄云是玫瑰金色的。你一定在看天吧……你,还好吗?  孩子,从你出生,最熟悉你的人便是妈妈了。你是个海一样的孩子,坦荡,澎湃,激昂,有时又忧郁落寞,一浪一浪地退去快乐。然而,某种意义上,正是因为我太熟悉你了,却恰成了最不理解你、宽恕你的人。  一直以来,在妈妈眼里,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