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室可溶性微针基质材料的筛选

来源 :山东化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tonmar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筛选合适的基质材料,确保双室可溶性微针针尖针形良好、具有足够的硬度,背衬柔韧、平整。方法:以微针综合性能(基质流动性、阵列完整性、针尖硬度、背衬韧性、背衬平整性等)为考察指标,对单一的水溶性高分子材料、复合高分子材料进行初步筛选,进一步通过体内溶解性考察确定双室可溶性微针的基质材料。结果:初步筛选出针尖材料为80%CS-20%HPMC与80%CS-20%PVP K90,体内溶解情况考察结合评价总分确定最优针尖材料为80%CS-20%HPMC;初步筛选出背衬材料为PVP K90-CS(1∶2,质量比)、PVP K30-PVA(1∶2,质量比),体内溶解情况考察结合评价总分确定最优背衬材料为PVP K30-PVA 1∶2(质量比)。结论:成功筛选出制备双室可溶性微针的基质材料,为载药双室可溶性微针的开发奠定基础。
其他文献
在“大单元”视域下,教师要根据不同课文的主题组织开展写作教学活动,让学生运用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内容开展创作,在课堂中根据习作教学的目标开展学习,在浓厚的学习情境中发挥个人潜在能力。教师利用单元教学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能让学生充分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开展习作练习,在习作练习中呈现个人写作特点。一、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现状1.教学手段单一现阶段,教师在习作教学中存在教学手段单一的问题。教师在进行单元习
期刊
在"双减"背景下,如何针对教师教学有效进行减负提质则成为关键问题。语文作业设计打破传统概念,在大单元学习中精炼出单元精华内容与主题,构建新的任务体系,形成大单元作业监控,系统性的监测与掌控学生学习,形成在作业内容和数量的高度关注,在有限的条件下凝练语文作业精华,达到"双减"要求。
为进一步提高芳纶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的界面粘合性能,在传统“二浴”法浸渍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的基础上,分别在预处理液、RFL浸胶液中加入芳纶纳米纤维(ANF),研究ANF的添加工艺和用量对芳纶纤维/橡胶复合材料界面粘合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预处理液中仅添加0.05wt.%ANF,H抽出力为209.0 N,剥离力为19.8 N/根,动态粘合疲劳寿命9829次,比未增强体系分别提高18.1%
以2,4-二甲基苯胺为原料,经乙酞化、硝化、脱乙酸基和重氮化脱氨基得至3,5-二甲基硝基苯,再经催化加氢还原得3,5-二甲基苯胺.产品总收率65%以上,含量98、5%以上.
期刊
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并没有将各级政府部门开展的信息服务活动定位为征信活动,政府机关提供的信息服务活动不受征信制度约束信用信息共享是征信的本原国务院2013年颁布的《征信业管理条例》首次将"信用信息"这个概念引入我国成文法中,并对利用独立第三方征信机构在放贷人之间实现企业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共享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制度规定。我国现代征信制度主要涉及个人、企业和金融机构之间的信用交易活动,这种典型的民事或私权特点
期刊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单元内容的呈现具有整体性,教学要关注整体,加强单元组整合教学。我们可以依托习题进行大单元教学视域下的教材解读,用语文要素这根藤,把一个个瓜果——课后习题、习作以及语文园地中出现的知识、能力训练点等有机地串起来,以藤串瓜,整体施教。
学位
随着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爆发,人造石墨已逐步成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首选,在人造石墨的制备过程中,造粒工艺是提高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关键环节。本文以高软化点煤系沥青为粘结剂,对针状焦生焦进行造粒加工处理,制备具有高能量密度、低膨胀的二次颗粒人造石墨负极材料。详细研究了粘结剂量分别为5wt%、8wt%、12wt%时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的理化指标和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当粘结剂量为8wt%时造粒工艺效果最为理
2014年,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研究开发了深度学习教学改进项目。该项目主张以学习单元落实核心素养,并提出构成学习单元的四个核心"引领性学习主题、素养导向的学习目标、挑战性学习任务、持续性学习评价",以及两个支持要素"开放性学习环境、反思性教学改进"。2019年全覆盖的小学语文统编本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并进的组元方式。其中,语文要素是语文训练的基本要素,主要内容包括"必备的语文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