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silen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初中的基础教育学科,对于促进学生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通过语文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掌握语言应用的能力,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为其它学科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也提出更多的要求,教师不能只是注重教学内容的讲述,还需要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本文就是对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进行深入探析,希望对相关教育人员有所启示,促进我国教育发展。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学生;审美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一、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入,对于初中语文教学也提出很多新的要求,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的培养必须要提升重视程度。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速度飞快,就业形势也越来越为严峻。企业在对人才进行聘用的过程,不仅会考察应聘者的学历,职业证书等,还会重点审查应聘者的素质。社会主义竞争市场呈现出了开放性、法制性的特点,这也要求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在激烈的人才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人才的培养需要满足社会主义经济市场发展的实际需求,只有不断强调学生的审美能力,才能为促进学生发展奠定良好基础。语文是初中院校的基础性课程,教师只有不断的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注重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才能使得学生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从中也能看出,中学语文教学中加强审美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二、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程度
  初中语文教师受到传统应试教学模式的影响,只是注重学生在考试过程中获得的分数,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并没有给予相应的重视程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也造成了一定的限制。教师的思想观念没有得到良好的转变,没有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只是死板的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讲述,不能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消减了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对于初中语文教学成效也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
  (二)审美能力培养目标过于模糊
  一些初中院校虽然对于学生审美能力培养有所重视,但是设置的培养目标过于模糊,对于课程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造成了非常的影响。教师只有科学、合理的设置审美能力培养目标,使之与课堂教学内容进行良好的融合,才能有目的性的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得学生发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三、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途径
  (一)转变教学理念
  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理念进行转变,明确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一切教学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以学生为主,尊重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不仅要使得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者,还需要成为现实生活中的朋友。教师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只有自己具有良好的审美能力才能更为良好的引导学生。教师需要对自身高标准、严要求,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多读书、读好书,积累丰富的人文教学素材,并且将其与教学内容进行良好的融合。
  (二)通过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培养审美感受力
  初中语文教材中的文学作品,大都是文质兼美、情文并茂的经典之作,作者用优美的语言为我们塑造了一系列美的形象和意境。由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通过文学作品中的相关形象,在学生的脑海中树立起作品中的图画形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感受力,从而使学生的语文成绩从根本上得到提高。
  (三)利用多媒体,培养审美感受力
  语文新教材对学生施行审美教育应当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把信息资源、设备资源优化组合起来,制作学生喜闻乐见的课件,形象化、动态化地呈現教学内容,丰富课堂信息容量,营造审美情境,受到情感体验、美文欣赏、语言积累等立体化的审美效果。例如:在学习毛泽东的《沁园春·雪》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优势,在朗读的过程中,穿插一些相关的图片背景,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文章的感情及作者的抱负。同时在其观看后及时地让学生写读后感,再由教师对其进行总结、点评,将会比教师单纯的讲述好得多。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来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
  (四)通过比较鉴别,培养审美鉴赏力
  比较,是人们在认识、鉴别事物中获得新知识的一种方法。比较是人们最常见的思维方式,通过比较,人们对事物的感知由片面到全面,不但可以看到事物本身的本质属性,而且能够揭示事物相互间的关系或异同。因而教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比较鉴别来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例如在学习《变色龙》时,多数学生会对文章中奥楚蔑洛夫的性格产生疑问。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将《变色龙》与《我的叔叔于勒》进行比较,学生通过自己的比较,清楚地认识到俄国沙皇统治时期的黑暗。与此同时,通过学生的比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审美鉴赏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成绩。
  (五)通过诱发想象,培养审美鉴赏力
  想象是审美活动的灵魂。美育的重点就是不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想象力。教师在教学中可利用课文文质兼美的特点,把讲解、启发有机地结合起来,诱发学生对课文产生审美联想、想象,去体会课本所包含的美(如对生活美、形象美、情感美和艺术美产生积极的心理反应),激发他们对生活和祖国的热爱之情。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在阅读后,闭上眼睛,结合着课文想象,那么一副唯美的图画就会表现在学生的脑海中,从而达到学生审美鉴赏力的培养。
  结语:综上所述,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不仅使学生在今后语文的学习中,更好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以及提高学生的自我素质。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就需要教师能够从学生的实际水平出发,通过学生的日常生活及相应的教学辅助工具,对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养。在提高学生语文成绩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的语文教学质量。
  结论:
  通过语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对于语言的应用能力,提升自己的人际交往水平。还能让学生在文化的海洋中畅游,不断充实学生具有的文化底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人生观、价值观。语文课程不能只是作为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工具,而是需要对语文课程具有的教学价值重新审定,注重学生的素质教育。所以对于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培育进行研究,是具有深远意义的。
  参考文献
  [1]李立萍.论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4).
  [2]赖秀金.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01(1).
其他文献
摘 要:化学是一门学科,也是一门科学,既是一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科学,更是一门蕴藏着深刻的哲学道理的科学。化学实验装置折射出人生的哲理,或提醒我们要谦虚,或要求我们要努力。化学的产物给社会发展、人类生活带来便利;化学原理指引着我们一步步的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诚然化学也产生了一些危害,而面对这些危害,我们需要的不是恨化学,需要的是合理合法的运用化学,让化学成为一门真正具有普适性和科学性的科学。  关键
摘要:当前,思品试卷评讲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就提高思品试卷评讲的教学效果提出了五点具体的策略,一是做好课前备课,二是把握课堂的动静关系,三是追求合理答案,四是合理使用追问方式,五是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初中思品 试题评讲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当前,试卷评讲课是初中思品课的一个重要类型,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每个思品老师必须高度重视试题评讲课。从初中思品试卷评讲的实
摘要:课程改革的教育理念中,着重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从“学会”发展为“会学”。 而数学知识具有的抽象性和严谨性,决定了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善于对自我思维活动进行调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对学生自我监控意识进行培养。重在引导学生经历必要的数学思维活动(比如猜想、验证、应用等),提高学生自我监控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与效率。  关键词:数学学习;自我监控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摘要】古代诗歌鉴赏已成为高考考核的重要内容。。教授学生掌握鉴赏古代诗歌的一般步骤以及鉴赏古代诗歌的技巧也就势在必行。学生掌握了鉴赏古代诗歌的一般步骤和鉴赏技巧就能够自如的应对关于古代诗歌鉴赏的题目了。本文从鉴赏古代诗歌的一般步骤和相应的技巧方面谈一下自己的体会。  【关键词】古代诗歌 教学体会 鉴赏步骤 鉴赏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3  鉴赏古代诗歌的一般步骤:  一、审诗歌的题目,把握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