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树PR10基因应答杨树叶枯病与非生物胁迫表达

来源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wa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小黑杨(Populus simonii×P.nigra)为试验材料,从小黑杨cDNA中克隆得到477 bp的PR10基因(Potri.008G212500.1)片段,编码158个氨基酸.结果表明:PR10基因含有P-环和Bet v 1家族保守结构域,属于稳定的亲水蛋白,无信号肽.系统进化树分析显示,杨树PR10蛋白与毛果杨、毛白杨遗传距离较近,说明其亲缘关系较近.亚细胞定位结果显示,GFP-PR10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PR10基因表达具有组织特异性,并受胁迫诱导表达.PR10基因在根中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叶片中的表达水平.在杨树叶枯病病原菌(Alternaria alternata)胁迫48 h时达到初始表达量的8.86倍;高盐胁迫PR10基因表达量在根中变化显著,在12 h时达到初始表达量的15.25倍.PR10基因受到水杨酸(SA)和茉莉酸甲酯(MeJA)胁迫时,其表达量也发生显著变化,证实PR10基因受到水杨酸通路与茉莉酸通路调控.
其他文献
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松北区设置3个10 m×10 m的样方,选取长势相近、健康的薰衣草(Lavandula angustifolia Mill.)30株;于生长初期(6月上旬)、旺盛期(8月中旬)、生长末期(11月下旬),每株随机选取10个当年生枝条,测量每个枝条的叶片数量、总叶面积、枝条和叶片质量,计算枝条和叶片功能性状;分早晨、中午、傍晚3个时段,在样方区域按5点法监测环境因子.依据试验统计监测数据,应用方差分析法、显著性差异法、相关性分析法、冗余分析法等,分析薰衣草枝叶功能性状在生长初期、旺盛期、生长
针对浆果连续式微波干燥过程中花青素降解显著、含量不易控制等问题,文章通过探究不同微波强度(2、4、6、8、10 W·g-1)对浆果干燥过程中温度、含水率和花青素保留率的影响,以构建温度、含水率和花青素保留率间关系模型,获取花青素降解临界温度,进一步设计连续式微波干燥机参数控制系统,提高花青素保留率.结果表明,适合浆果干燥微波强度为6 W·g-1,预测临界温度可保证高花青素保留率和较快干燥速率.与无控温系统相比,控制系统在微波强度6 W·g-1、风速1 m·s-1时,花青素保留率由32.48%提至68.21
在近代统计模型中的似乎不相关模型为理论基础上,用林分、气象因素、地理位置因子等比较容易取得的自变量集,以森林的各种生态效益为因变量,构造出森林生态效益的似乎不相关模型,然后用整体扩散模型估算了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涵养水源、固土、吸收二氧化碳、净化大气、抑制风沙等森林生态效益.帽儿山国家森林公园每年的森林生态效益为18827万元人民币.
利用大孔树脂分离纯化桤叶唐棣花色苷,通过吸附—解吸试验确定纯化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显示:将pH=2.0、花色苷质量浓度为0.100 g/L的粗提液按2柱体积/h通入XDA-8大孔树脂柱,再用体积分数为30%、50%、70%、90%乙醇以3柱体积/h各冲洗4柱体积,花色苷纯度从2.13%增加到39.55%,提高了18.57倍.结合UPLC-MS对纯化物进行鉴定分析,确定主要含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葡萄糖苷和锦葵素-3-葡萄糖苷3种成分.经抗氧化和抑菌试验,发现纯化物具有还原性,能有效清除
环状RNA(circRNA)是一类呈环状结构的内源性非编码RNA.通过对3只雄性梅花鹿鹿茸间充质组织的小鞍子时期和快速生长期进行高通量测序,根据测序结果鉴定其中的环状RNA,分析不同发育阶段环状RNA表达量差异,对差异表达的环状RNA来源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功能注释分类,最终构建了与鹿茸生长发育相关差异最显著的circRNA-miRNA-mRNA调控网络.结果表明:鉴定得到7790个环状RNA,其中,从鹿茸发育前期到鹿茸的快速生长期鉴定得到208个显著差异表达的环状RNA,包括39个显著上调差异
利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新鲜珠兰叶中的挥发油,通过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对其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ABTS)、抑制酪氨酸酶法、抑菌圈法对挥发油的抗氧化和抑菌活性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从珠兰叶挥发油中共检测出化合物55个,占挥发油总量的82.60%;其中以烯类化合物相对百分比最高(60.46%),其次是醇类化合物(14.52%),其主要成分为1,5,5-三甲基-6-亚甲基-环己烯(14.58%
以2002年定植于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场三队的巴西橡胶树(Hevea brasiliensis Muell.Arg.)热研73397的枝条和叶片为研究对象,采用安捷伦1260II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叶片和枝条中的生长素、玉米素、赤霉素、脱落酸,分析高效液相色谱(HPLC)技术在植物激素检测中的应用,优化植物激素提取方法,建立了一种同时检测巴西橡胶树叶片和枝条中生长素、玉米素、赤霉素、脱落酸的检测方法.结果表明:4种激素洗脱的先后顺序为玉米素、赤霉素、生长素、脱落酸,洗脱时间分别在2.166、3.871、8
以神农架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为例,根据长时间序列声音数据,提取多种声音指数,并评估这些声音指数与该地鸟类物种丰富度之间的相关性,同时分析相关性良好的声音指数在长时间范围内的表现差异,探究神农架不同季节鸟类活动变化情况及每日变化的关键时刻.结果表明:声音复杂度指数、生物声学指数、归一化声景指数与神农架鸟类物种丰富度相关性显著.神农架鸟类声学活动在春夏秋季都表现出相似的日变化规律.在夏季时鸟类声音活动强度及持续时间均大于其余2季,冬季鸟类声音活动较少.在神农架进行被动声学监测时,需要注意排除天气、人类活动、其他
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仁扇舟蛾(Clostera restitura)5龄幼虫前、中、后肠细菌的16S rDNA V4区序列进行测序,分析不同肠段细菌群落结构组成,比较细菌群落结构的差异性.结果表明:仁扇舟蛾5龄幼虫前、中、后肠细菌共归属于26个门,78个纲,142个目,267个科,392个属.其中,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在属水平上,
以林口县作为基本空间单元,展开22个绿化示范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的研究,运用了无人机多视图影像三维重建技术获取资料,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技术,从高程、坡度、坡向、流域、交通和区域环境等因素特征,量化分析绿化示范村与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各影响关系,对绿化示范村聚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展开科学理性思维探讨,客观认知黑龙江地域典型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量化与分析结果表明:样本村落聚合程度与地貌特征关系较突出,地势直接影响着村落的分布,低海拔洪积平原低海拔冲积洪积台地、低海拔丘陵和低海拔小起伏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