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在危难中升华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nche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39岁的杰森是美国犹他州的一位知名网络大亨,他不仅拥有一家规模庞大的国际网路服务公司,拥资数千万。还经常出现于当地各新闻媒体上,他的名字在当地几乎家喻户晓。
  事业发达的杰森在很多州都开设了分公司,为了缩短往来的时间和行程,他决定花巨资申请购买一架私人直升飞机。
  几个月后,一架白色嵌有明亮橘色条纹的小型直升飞机,稳稳地降落在了杰森的豪华别墅的大露台上。一时间,这架飞机在当地引起了不小轰动。与此同时,杰森也为自己能够拥有一架飞机而感到骄傲。工作之余,他常独自驾驶着心爱的飞机,去勘察百英里之外的神秘峡谷和壮观的岩层。
  不久,杰森居住的乡间小镇遭遇了多年不遇的特大洪灾。一连三个月的暴雨,让河水快速上涨。泥石流将小山上的野花和植被全部冲刷到山下的公路上。
  洪水很快淹没了杰森住所的第一层楼。杰森的飞机限载4人,他只带了三名贴身保镖,驾机钻进了暴风雨中。杰森从未有过在如此恶劣的天气里飞行的经验,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不安。
  中途,飞机穿过一个农场的上空。他俯视看到,这里所有的农舍已全部被洪水淹没了:水面上大型拖车、房车随处可见;几头奶牛和一群群的小鸡在浅水里奔跑。到处是一片凄惨景象。
  突然,杰森看到在农场附近的一个小山坡上,有一些西瓜子大小的人影在蹒跚晃动,他知道那是从农场向山上转移逃生的人们……
  但是,他没有办法停下来去解救他们。
  在强烈的颠荡中,几十分钟后,飞机终于在一片平坦的高坡上安全降落了。
  天逐渐黑了,逃生出来的杰森从广播中听到关于水灾的报道,突然,那些仍然在洪水中挣扎的身影不停在他的脑海中闪现。他决定驾飞机返回农场营救被困的人们。
  保镖劝阻杰森说:“天就要黑了,强风和暴雨没有丝毫减弱,实在是太危险了。”
  然而,杰森已经顾不上这些了。见他执意要去,保镖要陪同他一起去。他说:“飞机的限载人数是4人,如果你们上了飞机,就意味着每次将有一个甚至几个人失去被营救的机会。”
  杰森的飞机再次轰鸣着升空了。灾区上空,阴云越发的厚重,风暴也在肆虐着。能见度很低,气流让这架小型直升机强烈颠簸着。杰森把握着操纵杆极力分辨飞行的方向。
  靠近灾区,杰森开始低空飞行,尽管他知道在恶劣的天气下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但是此时他没有选择,因为只有缩短与地面的距离,才能发现正处于危险中的被困人员。
  在农场附近的小山坡上,他终于发现了那些逃生的人们,他立即将飞机缓慢降落在山坡的一片空地上。
  杰森跳出驾驶仓,终于,他在半山腰的一棵大树下发现了那些惊惶失措的人们。
  他们共有26人,其中有一对是中年夫妻,其余的都是年龄不一的孩子。孩子们穿着同样的外套,外套上标注着“菲儿之家”的字样。杰森意识到,这些是儿童福利院的孩子们。于是,他立即迎着中年夫妇说道:“不要害怕,我可以带你们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然而,杰森的热情并没有得到回应,中年夫妇用疑惑的目光看着他说:“你一个人怎么能帮助我们这么多人呢?”
  “请放心,你们马上和我一起离开这里。我的飞机就停在附近。”杰森诚恳地说。
  “哦!抱歉,杰森先生,我们没有认出您!谢谢您的好心,我们已经打电话通知了救援队和警察,相信他们马上就要到了。况且,也许再过几天,洪水就退去了。”中年男子说。
  “可是,这几天,你们怎么生活呢?”
  “别担心,我们准备了足够的食物。”
  见他们不愿接受自己的帮助,杰森感到无可奈何,但是他并没有拔腿离去,而是给他们留下了自己的移动电话号码,并且告诉他们说:“如果救援队不能及时到达,你们一定要给我打电话。”
  杰森登上飞机,继续搜寻需要帮助的人。
  此时,天色已经彻底暗下来,疾风暴雨依旧无情地袭击着这个城市。这里的电力已经被破坏,到处漆黑一片。几乎接近于零的能见度使得杰森不得不放弃救援,驾机返回安全地区。
  第三天的黄昏时分,正在开会的杰森的手提电话突然响起,接通电话的瞬间,一个男子的求救声从听筒另一端传来:“杰森先生,我是马龙,两天前您在山上给了我您的电话号码,您还记得吗?”
  “当然,你们那边的情况怎么样?你们都好吗?”杰森关切的问。
  “不,糟透了。此次受灾的区域太大,救援队和警方忙得透不过气来,根本顾及不到我们,尽管我们已经拨打了无数次的求救电话,但是电话的那一端总是占线。现在,我们已经登上了山顶,洪水还在不断上涨,这里快变成一座孤岛了……”
  电话突然断了,杰森按照来电显示的号码拨打回去,电话回应的是一串盲音。杰森意识到,这一定是由于灾区的通讯设施也遭到了破坏。困在山顶的人已失去了和外界的联系……
  杰森不敢再想下去,他再次不顾众人的劝阻登上飞机。
  飞临灾区的时候,杰森开始低空盘旋,透过很低的能见度,他看到他曾经的住所现在已经被一片汪洋所淹没。
  猛地,飞机开始上下颠动、左右摇晃,杰森知道,一定是自己遇到了危险的风切变,这是由于雷暴雨引起的空气突然剧烈下降而导致的,对于像他这样低空飞行的飞机尤其危险。
  杰森并非职业飞机驾驶员,在这样危机的紧要关头,他除了牢牢地抓着操纵杆极力不让飞机失速之外,再没有其他可用的办法。他开始在心中默默地为自己和那些受困的人们祈祷。
  三小时后,杰森终于发现了水面上的那座“孤岛”。此时天色已经擦黑,“孤岛”上有些星星点点的光亮跳动闪烁着。他小心翼翼地降低飞机的高度,最后缓缓地降落了。
  杰森跳出飞机,朝发光的方向寻去。这时,一行人正朝飞机降落的方向走来。没错,他们正是“菲儿之家”的人。马龙夫妇此时已显得非常憔悴和疲惫,二十几个孩子的身上滚满了泥浆,年幼一点的孩子被吓坏了,在中年夫妇的怀中不停地哭着。
  “谢谢您能来……”马龙激动得不知该说些什么以表感谢。
  “先别说这些了,”杰森说:“我的飞机只能载4人,小孩子体重轻一些,我可以一次带走5人。”
  在杰森的安排下,5个最小的孩子很快就坐上了飞机,开始向充满安全和希望的地方飞去。杰森把孩子们带到另一个州的分公司,并让两个女职员精心照顾这些孩子。然后,他再次钻进暴风雨中……
  紧张与体力的消耗,让杰森感到周身疲乏,第三次返回途中,他抱着孩子行走的时候,不慎被一块玻璃透过鞋的底,扎破了他的脚心,钻心的疼痛让他险些摔倒,但杰森知道,每一秒钟的延误极可能失去一个生命,他忍着疼痛将孩子抱上飞机。驾驶中,他感到鞋子里很粘,每挪动一下都让他大汗淋漓,但是他咬着牙努力坚持着……
  三次,四次……六次,所有被困在山上的人终于全部被转移到安全地带,“奋战”了一夜的杰森此时已无力再走出驾驶舱……
  两个月后,大水终于退去,人们纷纷重新修建自己的家园,在杰森的资助下,一个漂亮的“菲儿之家”修建完工。然而,这里又多了几十名小成员,他们都是在这次洪水中失去父母的孤儿。
  在一次电视采访中,被救者马龙激动地说:“至今我仍然不敢相信,一个千万富翁能够在我们最危机的时刻,不顾生命危险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是什么力量在支撑他?”
  当人们问及杰森在危难关头如何看待生命和他的飞机时,杰森沉默了片刻,然后他说:“富翁与贫困者的生命是同样宝贵的。此时,我只觉得它更加珍贵了——我的这架直升机,因为,它给了那么多人生的希望,它让我的财富真正得到了升华……”
其他文献
1925年,正值诗人里尔克50岁的生日。里尔克昔日的好友,为托尔斯泰作品插图的画家列昂尼德·帕斯捷尔纳克向他发来了贺信。画家在信中介绍了自己的大儿子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并说他这位已经成为俄国知名诗人的儿子是里尔克“最热烈的崇拜者”。就这样,两位诗人开始相识,并互通了书信。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在信中激动地表达了对里尔克的崇拜。用他的话说:“我爱您,犹如诗可能而且应当被爱,犹如活的文化颂扬其顶峰、欣
编者按:今年8月11日,适奉著名俄罗斯文学研究家、翻译家,鲁迅先生挚友曹靖华教授110周年诞辰。北大、对外友协等相关部门,将于10月底举行纪念与学术研讨会。本刊特选载彭龄、章谊正撰写之《曹靖华传》中的一节,以飨读者,并表纪念。    鲁迅先生的健康每况愈下,特别是进入1936年后,3月24日他给父亲的信中说:  月初的确生了一场急病,是突然剧烈的气喘,幸而自己早有一点不好的感觉,请了医生,所以这时
公元536年可能算是人类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年。据《资治通鉴·梁纪》记载:“是岁,魏关中大饥,人相食,死者什七八。”与此同一时期,远在中东的拜占庭的历史也记载有太阳变暗的过程。据记载,直到100多年后,世界各地文明的经济才开始复苏。  那么,公元536年这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  2018年末,科学家对从阿尔卑斯山一座冰川钻取的冰芯进行分析,发现公元536年的冰层中含有火山灰。这表明,南欧当年有火山爆发
与素不相识的人相遇,在熙熙攘攘的大千世界是太过寻常的事。每一天,在街头,在校园,在水边,在山林,在剧场,在……我们能说出无数与陌生人相遇的地点与时间。相遇又如何?视而不见就是了,擦肩而过就是了,按部就班过自己的日子就是了。不过,仔细思量,或许我们的内心深处有一点点期待,期待和谁谁在相遇的刹那擦出火花,改变命运……  那就来看看《冲浪企鹅》告诉我们的关于相遇的故事。    第一次相遇:“他的到来是史
在我的一生中,这个梦总是在不经意间出现,把我从沉睡中唤醒,而每次醒来之后,我总觉得真是不可思议。在梦中,我又变成了一个小女孩,在家里四处乱窜,一会儿卧室,一会儿厨房,慌里慌张地准备着去上学。  “快点儿,杰恩,你上学要迟到了。”每当这时,我妈妈就会向我喊道,催促我抓紧时间。  “我正在抓紧,妈妈!我的午餐盒在哪里?我的书都到哪里去了?”  其实,在我的内心深处,我知道我为什么会做这样的梦。而且,我
四  我去找徐赞的部队。因为目前我无处可去,所以先去见徐赞,然后再决定下一步该怎么办?李柳安已经不在万福寺了,我是个假出家人,要是继续留下看人家的脸色,我也受不了。徐赞听到李柳安已经自焚的消息后,应该会很吃惊。再怎么说,在这个战争年代,李柳安对徐赞来说,是一个可以依靠的人,就像袋鼠的怀抱一样。我觉得这次徐赞去芽庄出差会很长时间。  因为是战场,无法约定任何事情,但是徐赞已经有一个月杳无音讯了,一想
编译/黄秀敏    结识克里斯多弗·里夫是在他一跃就能跳过高楼大厦的时候。那是1977年,他25岁,正在拍摄影片《超人》——一个会使他成为全美国人的偶像的角色。当时我是一名摄影师,为杂志拍名人照片,为电影拍剧照。在为《超人》拍摄剧照期间,我开始喜欢上了这位身材高大、魁梧的演员。但是,我并没有想到他会对我今后的人生产生如此大的影响。  第二年,当《超人》发行的时候,我被杂志社派去为他拍照,我们在一起
但愿我们能够找到一处纯粹、安宁的  人类之地,一处河流与岩石之间  属于我们自己的果园。因为我们的心总会超赿我们,  就像他们的心。我们终将不能再跟随它,  只能抚慰它梦想的图景和神一样的形体:  那里有更大的尺度,能让它获得更高的平衡。   ——里尔克《致杜依诺哀歌》    《致约翰·邓恩的大哀歌》,二百多行的长诗,接近于巫术、祈祷、预言和神话。写作这首诗歌的布罗茨基(1940—1996),20
“你问我在做些什么”,高更到大溪地五个月后写到,此时刚好是九月份,“真的很难说,我自己都不知道这里有什么值得做的。有时,我觉得这里很好,但同时又觉得很糟……我仅仅满足于挖掘自己的内心世界,而不喜欢探索自然,当然偶尔也试着画一点儿……”  其实,高更不仅注意到了他周围的世界,而且被这新的环境所触动,尤其是那种久违的宁静和永恒的感觉。在他看来,这与欧洲那充满活力但艰难紧张的生活截然相反。“我感到周围的
英国国民保健服务(NHS)机构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约四分之一的英国人有 “危险的饮酒习惯”,因酒精原因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人数与5年前相比有了急剧的增加。  根据该项调查的统计,英国有33%的男性和16%的女性有危险的饮酒习惯,这种饮酒习惯有可能对肉体或精神带来危害。特别是有6%的男性和2%的女性在饮酒后发生问题,他们的饮酒属于“有害的饮酒”。  此外,2007年英国由于酒精原因而在医院接受治疗的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