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上的庞贝

来源 :新疆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lycas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尼雅遗址的文明,是一种特殊的丝绸之路文化现象,它吸收了多样的进步文化,显现着古河流文明、海洋文明、草原文明相互的撞击,出现了新疆沙漠绿洲的文明,它是一种了不起的文明。
  1901年英国人奥里尔·斯坦因第一次来到亚洲腹地,在和田一带进行考古调查,听说尼雅河下游沙漠深处有一座古城,老乡们谈的很神秘,在那儿出土了许多的文字小木板,上面的文字谁都不认识。当他来到尼雅河上的小村子,见到老乡手上的文字小木板时,他预感到这是一个惊人的世界。
  经过几天的沙漠苦行,斯坦因终于见到了古代的居址废墟。当天他把营地扎在佛塔的附近,天明开始搜寻有文字的木板,在NI(为斯坦因的编号,中日联合调查队编号是93A17)小台面上捡到3件小木板,在一间小房子里面发现了85件小木板。斯坦因盗掘了不少的小木板,带走了精美的木雕物品,也拍下了不少的居住遗址照片,将一个裸露的梦幻沙漠古迹展现给了全世界。尼雅由此成为一个震撼人心的名字,是丝绸之路庞贝的再现,代表着塔克拉玛干的神秘、传统的丝绸之路文化,古代绿洲的文明。
  尼雅,是一个古老的名字,是考古学者寻梦的地方
  尼雅遗址,在民丰县城向北直线100公里,尼雅河下游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的中间位置。百年来尼雅遗址的考察,无论是细读斯坦因四次考察的旅行日记、李遇春先生的考古发掘简报,还是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调查报告书,似乎走的都是这祥一条艰难而曲折的路线。从县城出发,沿尼雅河北上70公里就到了了喀帕克阿斯干村,这是一个很小的新村,村名显然是维吾尔语,因路旁的店铺或理发店屋门上挂有葫芦而得名。“喀帕克”是葫芦,“阿斯干”是挂的意思,维吾尔人称呼一个地方总是这样,简单明了。早先的考察都要留住在这村子,找向导,或雇佣民工。再向前走5公里就是大麻扎,这里有伊玛木·迦法沙迪克伊斯兰传教士的墓地,所以麻扎具有“圣人墓”的意思,年代已很久远了。
  尼雅,本是一个很古老的地名。大唐高僧玄奘去印度取经,公元644年的返途中经过了今天和田地区境内一个读音近似尼雅的城镇——尼壤城。它在大泽中,周长3.4里地,是于阗国东境的关防要镇,不少的学者肯定地指出,这就是尼雅。同时,不少学者认为《新唐书·地理志》中于阗毗沙都督府下辖十州,东境有兰城州,也称“兰城镇”,“兰城守捉”,这就是《大唐西域记》的尼壤城。然而,玄奘经过的尼壤城或是“兰城”,不可能是我们今天见到的尼雅遗址,在公元4世纪末叶尼雅居民就已放弃了家园,远离而去。玄奘到此的时候,这里早已荒芜,废墟一片。
  学者常常推测尼雅遗址是两汉时期(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精绝国都城所在。它始见于《汉书·西域传》:王治精绝城,户480,人口3600,胜兵500。并设有精绝都尉、左右将,译长,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绿洲小国。尼雅遗址出土的怯卢文简牍,记录着尼壤城附近有一个叫“凯度多”的地方,学者认为这个地名在发音上和汉语的“精绝”非常地相似,推测“凯度多”就是精绝,这似乎已是共识。今天的历史考古资料,还很难让学者完全搞清楚这些地名与尼雅遗址的特殊关系,但有一点似乎比较明确。自古以来,尼雅河的流动似有变化,尼雅遗址曾是尼雅河尾地带一片古老的沙漠绿洲,两汉时期的精绝邦国就座落在这条河上。
  尼雅遗址是考古学者寻梦的地方,一位学者曾戏言说道,新疆考古不入尼雅惘然考古人生,不入尼雅就尝识不到沙漠考古的精髓和乐趣。不过,早先进入尼雅确非易事,它处在“死亡之海”的深处,科学的大考察或发掘需要不少的资金,更有趣的是它会对人的意志、信念进行无情的考验。
  说起尼雅遗址今日考古的辉煌,不得不提到日本友人小岛康誉,是在他的发愿、建议和筹划下进行的。我们和他交谈过尼雅调查的起因,觉得他是一个颇具善心的人,以一种美好功德的心情来对待尼雅遗址的考察,并想达到一种圆满。1988年开始了新时期的尼雅考察,至1997年中日合作学术调查队进行了九次考察,并作了一些发掘,成果喜人的丰硕,大都集中在调查队1996年和1999年编辑的《中日/日中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调查报告书》第一、二、三卷中。调查的范围除了尼雅遗址外,还考察了尼雅遗址以北40公里青铜时代的遗迹。
  经历了百年后今天的尼雅考古,交通有了发展,考古更加趋向科学,同时,开始了多学科的考察尼雅遗址的局面。我细读了《中日/日中共同尼雅遗迹学术调查报告书》,先后有96位,包括考古在内的建筑、地理、植物、遥感测量、文物保护等专家,都参加了尼雅遗址的考察。合计调查天数不少于108天。调查使用了先进的科学手段,采用GPS全球测位系统准确地确定遗迹方位,在175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按着年度调查进行遗迹编号,并将编号和经纬度标牌拴在了各个遗迹的建筑上,记录了100个左右遗迹的情况。如果说,斯坦因的发现是天降奇迹,向世人告知了距今2000年前后丝绸之路上、沙漠深处披着面纱的神秘精绝古国,那么,今天则有可能将这个古国的面纱,一步一步地揭取,更为科学,颇为详实地告知人们尼雅遗址的秘密,让你进入尼雅河历史考古文化变迁的理想中。尼雅河,尼雅文明和尼雅考古的源头
  尼雅河发源于昆仑山北6公里高处,冰雪融水补给蜿蜒流淌,穿行在深山峡谷变成了一条不小的河流,出山经民丰绿洲北流。现今作为使用水引导到了喀帕克阿斯干村大麻扎一带,向前河水被沙漠吞食淹入地下。在尼雅遗址时代,河水从大麻扎可以不断流进沙漠,供给着居民的生活、生产。在青铜时代,河水则甚至到达尼雅遗址以北40公里的地方。我想顺着尼雅河而下,在这条河的流域范围之内,只要能找到古人活动遗迹的地方,尼雅河可能都曾流过,养育了世世代代的居民,以及他们的生存环境。
  尼雅河是尼雅居民的母亲河,大约在距今三、四千年前,全新世早、中期年代以前,尼雅遗址一带是大水期,河湖交替发育,这里不太适宜居民的居住,人们只好生活在昆仑山前尼雅河的阶地上。考古告诉大家,在距今7000~4000年前有一支狩猎人群从东面来到了尼雅河,居住在尼雅河上游紧贴山体的第1级、第3级高阶地上。他们会磨制细石核,打制细石叶以及其他的工具。细石叶加工的比较规整,呈长方形,有的一侧或两侧都经过人工的进一步修整。他们是现今所知生活在尼雅河上最古老的居民,当时,已是暖温的荒漠地带,气候干燥。这里生存着各种野生动物,如野骆驼、羊类、鹿、野猪,兔都不会少,还有虎等,居民过着非常艰辛的狩猎生活。他们活动了很长的时间,后来就消失了,可能追踪着一种狩猎动物,离开了尼雅河。   尼骓遗址一带适宜人们居住,大概是在距今3000年前考古的青铜时代、地史进入全新世晚期的时候。这里相对温干,湖泊变小,开始分散,河流侵蚀形成了许多的台面,在风沙切割作用下缩小了河湖间的地面。这时,从亚洲的北部草原带有一支农业居民渐渐地由北向南迁移,他们经过了新疆准噶尔盆地,来到了塔里术盆地。他们也来到了尼雅河的下游,尼雅遗址北40多公里的地方,距现尼雅河末端绿洲80多公里,迁移的原因、具体的路线并不清楚。1980年以来,水文地质和石油勘探人员先后在这一带发现了他们活动的遗迹,1993年和1996年中日学者两次联合考察了这一遗址,将它称作“北方地区”遗址。这里发现了居住的房址,墙体的木柱和编扎的苇草骨墙堆积,可惜在房址内外没有发现任何的遗物。考古队员在遗址的四、五个地点都发现了陶器、石器,青铜器和骨料器等,非常有意思的是陶器风格明显,多是素面、以戳印工艺制作图案,纹样有乳丁纹、弦纹、几何形折曲棱纹等,显示出亚洲北方草原文化的典型传统工艺及纹样特点。采集的石器有石镰、石斧、石磨盘、穿孔石器、石纺轮、石球等,其中石镰、石斧,石磨盘、穿孔石器,都与农业生产有关;石纺轮的出现,说明有了纺织业及存在养畜业的可能。直背斜刃铜刀的发现,无疑显示出居民进入了青铜时代。
  尼雅河流域上生活过的居民,经过了多次的变迁,进入了传统意义上的尼雅遗址时代,它是一个全新的有文字的文明时代。今天人们走进尼雅遗址所见到的房屋遗迹大都是这个时代的遗迹,这支考古文化表现出的文化特点也非常的明白。在埋葬上开始使用由木板制作的箱式棺,随葬的陶器大都是土黄色,器物以罐为主,还有壶,带流罐等,器物比较规整,虽然有不少仍然是手制的器物,但也有不少具有模仿轮制陶器的效果。有木器,如木碗,木盆,木杯之类的,也有漆器,漆奁等。居民的穿着丝织品增多,同时也有不少的棉织品。农业生产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木耜工具已普遍使用,有铁制的镰刀。这支考古文化出现在尼雅河的时间,可能是在东汉的中期以后,这一带发现过推测是东汉晚期的炭精官府印章“司禾府印”、五铢铜钱等,说明这里曾有过东汉政府的屯田府兵,汉铜钱是主要的交易货币。
  人们不会怀疑战国,西汉至东汉初期,在尼雅河流域生活居住的是精绝国臣民,历史进入了东汉明帝时期(公元58-76年),此时的塔里本盆地东部的罗布泊地区发生了一些历史变化。早在西汉年间统治着罗布泊地区的楼兰王国已更名为鄯善国,鄯善国势强大,此时对外扩张,吞并了且末、小宛,精绝和戎卢等国,随后的尼雅遗址就进入了鄯善国的时代。然而,事情并非这么简单,在尼雅遗址出土的隶书汉文馈赠礼品的木简,收受礼品的精绝国上层人物人中就有“王”,“大王”,“且末夫人”(是且末王女作了精绝王的夫人)等,同时,还出土过“汉精绝国承书从(事)……”的汉简。
  对此学者的解释,认为这是东汉末叶精绝国又独立了一段时间的反映。或许精绝远离鄯善中心,独立性还是比较地强,保留着王国的一些特权应是常事。
  不管怎么说,在尼雅遗址里发现了大量的有鄯善国王纪年的怯卢文简牍,此后的很长时间,精绝变成了鄯善王国统治下的一个州,这个州可能就叫精绝州,也就是怯卢文简牍中的“凯度多州”,今天我们在尼雅遗址见到的遗迹都是在这个时期废弃的,即公元4世纪末。
  尼雅遗址,通过考古透视出古老文明的一线光亮
  尼雅遗址是一个游离的自然形态聚落。遗迹分布相当地分散,南北长25、东西宽7公里,沿着尼雅古河道呈细长的形状分布,面积达175平方公里。如果人们将尼雅遗址作为同一时间的大聚落来观察,就会发现这是一个规模相当地大,相当繁盛的古代绿洲王国聚落,它可以和现代的任何一个地州,县市的街镇比大小,规模是惊人的。绿洲带居民住宅的分布一般就是这样,沿河而建,家家门前都有流水通过,尼雅遗址居住建筑的形成过程或许就是如此,不断地发展起来了。现今我们能看到各种遗迹100多处,有:佛塔和寺庙、房屋居址、陶窑和炼炉、田地和果园,畜舍和栅栏、木桥,道路和林带、涝坝、古城和墓地等,一个文明的群体生存生活的必需建筑似乎都可以找到,是一个完整的国家。许多遗存建筑在孤立的土台上,构成一个居址的小单元,同时,自北向南也有数座居住遗址单元构成一个居住遗址群,由此形成了尼雅遗址的大聚落。
  然而,尼雅遗址是在很长的时期里逐渐形成的一个大聚落,将全部遗迹放在一个时间平面上去研究,似乎并不科学,也不好理解。从今天获得的考古资料,考虑到各遗迹的空间和时间的平面关系,细细推敲它们形成的全过程,也是非常的困难。不过,人们要进入尼雅遗址没有必要像考古学家考虑的那样多,那样细致,由一条合理的时间通道走人就可以了。
  尼雅佛塔说起尼雅遗址,必须先认识尼雅佛塔。这不仅仅它在尼雅遗址中是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而且成为记录尼雅各遗迹方位座标的基点。说它最具代表性,首先它比较好辨认,在尼雅只发现一座。同时,大体上居于遗址的中央,是中部居住遗址的核心,许多考察队都把营地安扎在这里,附近有10多米高的红柳沙包,和一些沙埋的篱笆墙,早出晚归好辨清方向,防止在茫茫沙海里走失。
  塔的造型没有什么特别的,类似形制的佛塔在新疆早期佛教遗迹中多有发现,如喀什的莫尔佛塔、若羌的米兰佛塔、库车的苏巴什佛塔等,都极为地相似。佛塔是印度佛教流传到精绝王国的见证,或许可以看到印度早期佛塔对它影响的印迹。
  古桥在尼雅遗址的南部,有一座古桥,它存在的年代无疑很古老,与尼雅的许多居住遗迹是同时代的。这座桥在佛塔南7公里处,横跨在尼雅旧河床上,可惜大都被沙淹埋,看不出全貌。今天,人们可以看到的是从河岸向河心延伸的三根原木桥梁,形似独木桥状:其中岸边是两根,最头上的一根暴露出了长1米,是直径35厘米的原木;中间的一根是直径35厘米、长7.95米的原木;延伸至河里的一根是直径22.6厘米、长12.2米的原木,树梢一端朝河中央延展。另外,在中间那根原木的两侧各栽立着一根原木柱:一根长1.9米,已倒地;一根仍然直立着,高3.87米。两根立木柱无疑是原木桥的附属设施,或许能从中找到复原木桥的一些线索。   怯卢文简牍中提到了凯度多州的桥,提到:“二人看以桥逃至别国……”,“看桥人”,“桥旁祭牛”等。推想,在某一个时期桥是凯度多的南界,它不仅是外出的主要交通路口,而且这里有人守护,也是军事设施。目前,我们还不能断定这就是怯卢文文书中提到的那座桥,不过,在一定的时期这座桥也曾成为尼雅聚落的门户,大概不会有什么疑问。
  古城尼雅遗址中应该有城,这是不容置疑的,调查中也发现一些线索,学者们确实也找到了一座比较成形的古城。它位于佛塔南13公里,处于遗址区的南部。它并不太大,呈椭圆形,南北长185、东西宽150米,周长530米。城垣南部有宽3.2米的城门遗迹,经过发掘似可以看出是过梁式的木构门洞。
  垣墙由泥块垛积而成,大多已风蚀贻尽,残存高度0.5~2.5米,底基宽3米,上部残宽有1米。《汉书·西域记》记载精绝国“王治精绝城”,到了凯度多州时期也应该有城,而且不是一座。
  怯卢文简牍中有11件提到了城,如“来自苏毗人的严重威胁曾将州邦之百姓安置子城内”“城仍须防守”“城内所有官府”“余等将对城内居民进行清查”“从汝城带至空旷之地”“在城内调查”“汝处城镇官府现已征税”“环绕两城至死”、“送往城”、“进城”等等,还明确记载了毗陀阿瓦纳城。说明不仅有凯度多州城,其下的阿瓦纳也应该有城,而且具有比较坚固的防御设施。
  这座古城城内布满了大型的红柳沙包,洼地间有些枯死的胡杨,不见任何的遗迹遗物,它的年代并不好确定。有的学者认为,它的位置处于遗址的南部,年代可能会晚一些。
  居住遗址尼雅遗址中最吸引人建筑就是居住遗址,在目前所知的100处遗迹中居住遗址占到了多数,有70多处。居住遗址相互孤立地建在一个个台面上,台面大都风蚀严重,很难找到一处完整的。居住遗址有规模比较大的保存的也比较好,人们可以看到由密集的多间住室和过道组成,有的各住室间有门相通,形成住室相连的组合式套,人们通过对室内残留的建筑遗迹以及出土文物的分析,可以推测到它的功能。室内建有土炕或炉灶的可以认为是住室,只建造炉灶的可能是伙房(厨房),出土公文简牍的住室可以认为是官府。有的居址内还建有寺庙,出土了佛像壁画。有的房屋地上铺有枯树枝、麦草、骆驼刺和杨树叶等,一般推测是储藏室或为储藏冰块的“冰窖”。同时,有围墙、院门、院落、涝坝、林带、果园、圈栏等。居民用红柳、芦苇制作篱笆、栅栏,构筑围墙、饲养牲畜的圈栏。涝坝是居民存水的池子,大都呈圆形,周缘种植着杨柳树。
  尼雅居址建筑的构筑方法,最有特点是木结构建筑,非常地有意思,简朴而牢固,木建材料经过1千6、7百年的风风雨雨至今仍可以看到比较完好的立柱、梁架,一眼望去,让人感到不可思议,是一个奇迹。
  另外,尼雅遗址里还可以找到手工业区,在93A9(N14)附近发现一座窑址,在92A35(N5)南见到几十处窑址,散布着烧结的铁块、矿石、矿渣、坩锅等。这些能与凯度多州的“市镇”联系起来,开拓着集市贸易,互通有无。
  尼雅遗址的文明,是一种特殊的丝绸之路文化现象,它吸收了多样的进步文化,显现着古河流文明、海洋文明、草原文明相互的撞击,出现了新疆沙漠绿洲的文明,它是一种了不起的文明。许多物品的研究,学者在追踪它的起源地时,都会感到震惊,在这里我们能见到许多不同风格的东西寄于一件,或一类器物上,真是不可思议。许多的木器雕刻艺术都深深受到了犍陀罗文化的影响,一组建筑木雕构件,木雕柱顶的斗拱无疑源自中原传统木建工艺,而斗拱两侧的涡卷纹饰花则与深受希腊古典建筑文化影响的犍陀罗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尼雅遗址出土的毛、棉、丝织物,产地也各不相同,锦绢织物来自中原地区,花纹图案比较规范。毛织物一般都是本地的产品,然而,缀织工艺产生于两河流域,纹样也别有风格。棉织物则可能产自印度,图案则受到犍陀罗佛教文化艺术的一些影响,而印染技术则可能另有其主。尼雅遗址出土的珊瑚、琉璃饰珠,产地也有变化。精美的琉璃饰珠无疑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而质地略差一些的则有可能是贵霜的产品。尼雅珊瑚的产地虽有争议,一种比较新的观点认为,这些珊瑚产自地中海,是西方诸国的“贡赐贸易”品。尼雅文化似一个聚宝盆,丰富而多彩,深厚的文化沉积还需学者去细细的分解,好使人们更清楚,全面地了解丝绸之路文化的众多现象。
其他文献
翻开《世界历史》,公元1865年可以说是一个极为特殊诡异的一年,至今都令历史学家和术学家陷入深思。  那年的全球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充满了天灾人祸、血雨腥风:在太阳初升的日本,幕府征兵诸藩疯狂进攻长门、萨摩属地,英法美荷等舰侵入日本迫其开商埠;在朝鲜俄军入侵元山,大院君大杀天主教徒;在中国内地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彻底败亡于此年,数以十万计的太平军残部及捻军被绞杀;在越南六省大闹饥荒,海盗水匪盛行;
期刊
土尔扈特人并不生活在船上。然而游牧部落却总是以“行船”的方式带领着他们的畜群,找寻最合适的草场和水源地。假如每一座帐篷都作为一艘独立的舰船,那么这定然是一支规模庞大的“舰队”。因此承载着土尔扈特游牧部落信仰的庙篷,则无可厚非的作为这支舰队的旗舰。这艘旗舰意味着方向,意味着指示,意味着带领,与此同时还要真正的起到护佑的作用——在那场几乎覆灭的“东归”迁徙中,土尔扈特人一定得到了神灵的庇佑,否则这有可
期刊
盛夏,这些冰块看起来都让人觉得舒服。它们斜放在铁皮条盆上方的特制铁架子上,边融化,边等待铲取和食用。  这是一个彤红的摊位。清晨的太阳照在红布顶棚上,红色的光芒又映照在下面铺盖在长条桌上橘黄色的胶皮上,桌面上则是碎冰块、冰激凌、碗勺和玻璃杯等物什。  在7月暴烈的阳光下,由于红色顶棚和橘黄色桌面彼此呼应,玛丽亚姆的这个道哈甫摊位显得酷热难当。仿佛一个火星,就足以使这里的空气燃烧起来。但正是这种看似
期刊
最早统治阿勒泰克列依部落的库库岱从大清乾隆皇帝手中接过“镇国公”的封印回到卡尔巴山,站在山巅眺望雀跃欢呼的父老乡亲们的时候,他坚信自己的这个爵位和拥有的统治权会代代相传,直到永远。  这个家族究竟传袭了多少代,恐怕难以说清楚,但这个家族的显赫地位是不容置疑的。18世纪初,哈萨克斯坦的各部落中脱列的统治地位被沙俄帝国取消,到18世纪后半叶时已从中亚大地销声匿迹。中国大地上的这个哈萨克族克烈依部落中的
期刊
维吾尔族人家的餐桌,从来都是极具诱惑力的,一道道精美的饮食,仿佛盛开的花朵,绚丽多彩、芳馨扑鼻,养眼不说,还直吊人的胃口。  刚出炉坑的热馕、吃着过瘾的拌面、回味无穷的抓饭,被誉为我们传统饮食“吉祥三宝”,这两年我分别以《心爱的馕》、《拌面传奇》和《抓饭的味道》为题,进行过专门介绍。而另外三样,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面肺子、玉古尔和雅普玛,我则比喻为维吾尔族餐桌“三朵奇葩”,同样让人垂涎三尺、一“吃”为
期刊
长篇报告文学《卖烤羊肉串串的阿里木》用十三个章节26万字的篇幅为我们细致生动地勾勒出了一个信念坚定、勤劳朴实、满怀爱心、助人为乐的新疆汉子的形象。作品用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使我们走进了这个平凡人的内心世界,让阅读者心灵震撼、情操得到陶冶、精神得到升华。  作品有很强的思想性和时代性、作品紧紧扣住阿里木乐善好施、济贫帮困这一主线,展示了阿里木跨越民族、跨越时空的人间大爱,诠释了中华民族历久弥新的传统美德
期刊
哈密回王是清朝时统治哈密绿洲的维吾尔族王爷,前后九世,历时233年,是新疆最有势力最富有的王公贵族。在那动荡的岁月里,他们如何抉择,怎样固守来自紫禁城的使命,又如何成为回疆八部之首?透过戈壁烽燧连绵的狼烟,那段历史渐渐清晰。  王族后裔今何在  新疆在清朝时被称为回疆,新疆的维吾尔族被称为回部。哈密回王是指1697年到1930年,统治哈密绿洲233年之久的哈密维吾尔族王爷。  2005年,新疆维吾
期刊
天池“时光隧道”也称三工河谷,是指河谷进山口至石门,这大约20公里的范围内集中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的地质景观的地貌。人们通过这些地质景观,可以直观地了解到数亿年前地球上沧海桑田的地质巨变和生物进化的历史脚步。  荒原新生代  丝绸之路新北道开通之后,现在的阜康成为往来于这条古道,进入乌鲁木齐的门户。其中,在三工河谷谷口附近要经过一个名为九沟十八坡的黄土地带,这里距乌鲁木齐约40公里,过去,这个距
期刊
在新疆南部地区,淡灰色的戈壁滩上,村落色彩单调的土黄街巷之间,经常能看见闪过的一抹亮色,此时,你可以肯定那是一位身着艾德莱斯绸的维吾尔族女子袅袅走过。  艾德莱斯绸产生于元末明初,维吾尔族妇女喜欢用它来缝制连衣裙,她们还给这种丝绸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玉波甫能卡那提古丽”,维吾尔语意为布谷鸟的翅膀花,隐喻这种花绸能给人带来春天的气息。  据史书记载,公元10世纪时,于阗国王就曾带着大批艾德莱斯绸到中原
期刊
在历史长河里,特纳格尔城是个年轻的城市,可她的昙花一现,给后人留下众多猜测。与老年人谈及当地近代史,历经几代人口口相传,他们心中遗存的史实已很斑驳。然而,明清以来的历史文化,不可能如西王母与周穆王时代遥在云天,幻化为传说故事。前不久,笔者来到特纳格尔古城遗址,一截残垣诉说着古城的身后之谜。  “阜康”是乾隆的词汇吗  特纳格尔是阜康的旧称,蒙古语水草丰茂的地方,阜康是乾隆的词汇,但凡与阜康人接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