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瞳验光不会伤害眼睛

来源 :现代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bin15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辉仔刚上小学就近视了,妈妈带他去医院检查。医生建议,对孩子進行散瞳验光。散瞳验光就是用麻醉药物麻痹眼内的睫状肌,使其失去调节作用,然后在这种状态下验光。辉仔妈妈听说,有些孩子在做完散瞳验光后,看近物模糊或对稍强光线无法适应,感觉特别刺眼,所以她有些担心:孩子尚小,使用麻醉药物会不会对其眼睛造成伤害?
  那么,事实是怎样的呢?

做散瞳验光是为了让光度数更加准确


  为什么给近视的孩子验光时需要散瞳呢?这跟他们眼睛睫状肌的调节特点有关。青少年的肌肉弹性较好,张力性调节较高,加上青少年近视,很多不是真正的轴性近视,而是“假性近视”,如果验光时,睫状肌依旧保持一定的调节状态,就容易使测出的近视度数高于实际的屈光度数,或者使测出来的远视度数低于实际的屈光度数。如果戴上这种度数不合适的眼镜,必然会对青少年的眼睛造成损害。
  因此,为避免睫状肌调节的干扰,使验光度数更为准确,医生一般会建议孩子做散瞳验光,即应用睫状肌麻痹药物先麻痹眼球内的睫状肌,使其调节作用充分消除,以便让眼球的屈光度充分显露出来,让医生了解真实状态,从而给孩子配合适度数的眼镜。

做完散瞳验光,看东西模糊是正常现象


  做完散瞳验光后,由于药效未完全消失,孩子的瞳孔还处在放大状态,睫状肌仍然处于麻痹状态而暂停了调节作用,因此孩子看东西时会觉得视线有些模糊,或者对稍强一点的光线感觉刺眼,这些都是正常现象,不必担心。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般2~3周,药效就会慢慢消失,眼睛的不适感也就不复存在了。
  【编辑:杨子】
其他文献
孩子大多怕父母,而大多父母也希望在孩子面前树立权威,这样在管教孩子的时候,才能Hold住。但凡事都讲究一个度,如果孩子太怕父母,弊端也会随之而来。  弊端一:不把家长当依靠,遇事不敢面对父母  下午放学很久了,天都要黑了,罗昊妈妈田女士在班级群里问:“有没有同学见到罗昊?他到现在还没回家。”  班主任王老师告诉她,今天下午罗昊在学校举着凳子跟同学闹着玩时,把窗户玻璃砸碎了,她让罗昊回家告知家长联系
2006年11月15日,注定将在合肥城市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这一天,合肥城南、巢湖之滨打下第一根地桩,宣告着滨湖新区的建设正式启动。  从建国初期不足5万人的小县城,到现如今高楼林立、道路宽敞的现代化大都市,合肥的城市发展变迁幅度之大让人恍若隔世。而正在兴建的滨湖新区则让这种变迁有了实质性的提升:合肥正式从“环城”走向“滨湖”乃至“临江”,寄托着历代合肥人的滨湖梦正逐渐从梦想照进现实。  
政府职责的界定是建立有效问责制的前提和基础。只有界定好政府的职责,才有责可问、有责该问。否则,政府做了不该做的事,即使做得再好,也往往是治标不治本。    [案例]    3月26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城乡清洁工程”暗访组在北海市发现,合浦县城内河发黑发臭,银海区侨港镇菜市场和海城区北京路市场附近垃圾乱堆放现象严重,随即在当天晚上的广西电视台《新闻在线》栏目予以曝光。  这一报道犹如重磅炸弹,使得北
对于公务人员公车私用肇事的,适用惩罚性赔偿,又何尝不是重塑国家干部、国家机关形象的机会呢?    3月17日,湖北当阳市女市长范晓岚违规自驾公车,在经过玉泉办事处境内汉宜公路穿心路段时,将正在过马路的学童王继杨撞死。据报道,事后范晓岚和丈夫驱车来到死者家,登门向孩子的父母表示歉意。4月12日,中共宜昌市委作出决定,范晓岚离岗接受组织调查。  女市长撞人事件报道后,该事件持续升温,成为各大媒体报道的
2020年8月初,一则“湖南省高考文科第4名报考北大考古专业”的消息传遍全国。主人公钟芳蓉是一名留守儿童,父母在她不满1岁时便南下打工,她每年和父母只能见一两次面。她的父亲仅有小学文化,虽然很少陪伴她,却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和她沟通交流。  老爸虽然不在身边,却像长了千里眼一般,什么事情都逃不过他的眼睛  2005年7月的一天,在广东东莞一家家具厂打工的钟元位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接电话的是他的母亲。问过
15摄氏度的昆明温和、闲适。  这块尽得造物恩宠的坝子,非但膏腴沃壤,更有五百里滇池以滔天浴日的气派,吐纳怡然自得的氤氲之气。  “昆明需要100度的沸腾”,这句话出自一位政协委员之口,旋即在昆明民间广为流传。15度的“温吞水”如何沸腾?与民间的人心鼓舞纠结在一起的,还有昆明政坛的不适应以及城外嘈杂的弹赞之声。  此刻,在仇和仕途的第三站,“仇和现象”再次风生水起。距离两年前从宿迁市委书记擢升江苏
跳进二胎这个“坑”  5年前,我正在深圳出差,项目跟进一个月,忙完后准备赶回公司庆功,然后等待升职加薪。就在这时,我发现自己怀孕了!  回到家,看到迎面扑入怀里的大宝思思,我有点想哭。4岁的思思紧紧抱住我,腻腻地喊“妈妈”,粉嫩的小脸贴过来。我在心里痛苦地“断舍离”:肚里的孩子,到底要不要?如果拿掉,实在狠毒,她是跟思思一样活泼可爱的生命;可如果生下,我为之奋斗的新职位,很有可能泡汤。  老公回来
在新一轮城市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趋势下,合肥为什么要谋划构建区域性特大城市?合肥追梦大城崛起的背后。有什么样的支撑力?    一个新的城市发展定位,再次搅动起合肥,乃至整个安徽,甚至在更大范围的中部与长三角地区,也激起了层层涟漪。这一全新的战略定位是把合肥建设成为“在全国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  经过蓄积、进发,再到升腾,合肥在过去的5年里用一连串的惊叹号,生动诠释着“区域经济最活跃的改
儿子不吃饭,她不管;儿子割腕,她不管;儿子流浪,她还不管……  李雪梅是武汉餐饮界的一名企业家,也是一位单亲妈妈。不管创业还是教子,她从来都是“人狠话不多”,结果不仅创下江城第一拌面馆,还让儿子直面生活的残酷,并最终戒掉网瘾,以优异成绩考入华中科技大学。  自己因为文化程度低,才活得如此艰辛。李雪梅心想,不能让儿子走自己的老路,于是决定转让店面,同时将大部分精力放在陪儿子备战中考上  李雪梅是武汉
策划人语  4月11日,第24次江苏发展高层论坛在南京大学举行,这个已持续10年的决策咨询智囊团迎来了第四位江苏省委书记;4月17日,由上海决咨委参与咨询、调研和论证的大飞机项目,终于进入操作执行阶段。  虽然发生在江苏、上海两地的这些事情并没有必然联系,但其背后共同透露出的信息表明,一个改变中国决策模式的巨大力量已经开始产生作用。  此前,在2004年10月,国家发改委面向海内外公开招标“十一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