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大学英语教材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培养、训练。教材编写应兼顾理论TALO与TAVI,以有利于学生打好语言基础,发展沟通交际能力。开发21世纪新教材的主要指导思想应是:打好语言基础,发展交际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材编写 理论研究
根据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国家教委对大学英语课做了宏伟的战略规划,这无疑对新的大学英语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共同研究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原则和方法,力争开发出题材多样、体裁广泛的新版教材来,献给新世纪的莘莘学子。
一、大学英语教材内容的评价
对教材内容的评价可先从外观上入手,如教材的媒介形式、版面设计、开本大小、图文形式和色彩等。我们还可以从课文和练习两个方面着手,其一是课文。看课文体裁的类型、体裁的范围,课文主题的处理方式。文字是否准确,表达是否生动。其二是练习。观察练习的类型,语言理解和语言运用(输入和输出)练习的比重是否合适,语言形式和语言技能训练的比重是否合理。现代英语教材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字材料和课文,对教材内容展示的考查还要看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和多媒体教材的配置是否合理。教师用的参考书是否编写详尽,便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用的辅导材料和练习是否能配合教材内容,辅导材料编写是否生动、有趣,便于学生课外学习。英语课文部分重在导入新的语言知识,而练习部分则重在巩固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英语课文本身一般不需要教师做过多的调整。但教师在课文讲解时可视具体情况做补充、扩展等调整工作,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对教材练习部分,如发现在练习中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训练比例不当,就应该适当地删除和补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某一语言点的理解和运用把握不准时,就应该增加对该语言点的练习,反之,就可以减少该语言点的练习。对教材的调整既可以在宏观层次上进行,也可以在微观层次上进行。在对英语教材教学内容做调整时,教师在总体上应当注意保留教材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调整的内容不宜过多,否则可能会造成喧宾夺主的结果。如发现对教材教学内容的调整超过正常范围,就要考虑是否需要更换教材。
二、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理论
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交际能力赖以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坚实的语言能力基础。与发展交际能力脱节的语言知识教学是无的放矢、没有意义和没有效果的教学;离开了坚实的语言能力基础,交际能力的发展就成为纸上谈兵。交际能力与语言能力间的这些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已逐渐为我国大学英语界广大同仁所认同,已被近年来大学英语课的实践和成就所证实。因此,我们开发21世纪新一代教材的主要指导思想应是:打好语言基础,发展交际能力。过去十年间,对EFL教材编写影响最大的理论莫过于Johns和Davis提出的TAVI (Text as Vehicle for Information)方法了。他们把传统的教材编写与语言学习方法称为TALO方法(Text as linguistic Object)。TALO的主要目的是用课文来例示语言的句法结构与词汇用法;而TAVI首先要注意文章的内容和信息。TAVI理论的问世在EFL教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和反响,被视为语言教学和教材开发路子上的重大突破之一。TAVI第一次使教材开发从只注意语言知识转向语篇的意义。它提出的语言学习活动的设计模式:pre-reading task→during-reading task→post-reading task,已为众多的教材所采用,且经久不衰。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我们认为,在教材开发中,课文既是语言学习的实体,即它应能提供一定的语言点供学生学习,又是信息的载体,即教材要根据课文信息设计出合适的语言学习活动,使学生能扎实地学习语言知识、发展交际能力。大学英语界曾出现过关于信息教学与语言教学的争论。我们认为,不能将两者割裂和对立起来。教材编写在TALO与TAVI之间始终应兼顾二者,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忽视另一个方面是不足取的。
总之,大学英语教材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技能的训练要通过学习规范的语言和正确的用词,通过较新的训练项目和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反复操练关键词和重点句型,熟悉语言的运用规律。根据高校英语教学现状,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和培养方向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要适当淡化语法,同时又注意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英语的能力。在编写大学英语教材时,尤其注意不要受传统学术英语的影响,侧重突出应用英语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内容和模式,一是在听说教材中集中完成各种情景的对话训练,二是综合阅读中加强应用体裁的编排和写作训练。
(作者单位:辽宁沈阳农业大学)
[关键词]大学英语 教材编写 理论研究
根据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国家教委对大学英语课做了宏伟的战略规划,这无疑对新的大学英语教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共同研究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原则和方法,力争开发出题材多样、体裁广泛的新版教材来,献给新世纪的莘莘学子。
一、大学英语教材内容的评价
对教材内容的评价可先从外观上入手,如教材的媒介形式、版面设计、开本大小、图文形式和色彩等。我们还可以从课文和练习两个方面着手,其一是课文。看课文体裁的类型、体裁的范围,课文主题的处理方式。文字是否准确,表达是否生动。其二是练习。观察练习的类型,语言理解和语言运用(输入和输出)练习的比重是否合适,语言形式和语言技能训练的比重是否合理。现代英语教材并不仅仅局限于文字材料和课文,对教材内容展示的考查还要看文字教材、音像教材和多媒体教材的配置是否合理。教师用的参考书是否编写详尽,便于课堂教学指导。学生用的辅导材料和练习是否能配合教材内容,辅导材料编写是否生动、有趣,便于学生课外学习。英语课文部分重在导入新的语言知识,而练习部分则重在巩固语言知识、训练语言技能。英语课文本身一般不需要教师做过多的调整。但教师在课文讲解时可视具体情况做补充、扩展等调整工作,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对教材练习部分,如发现在练习中听、说、读、写、译等技能训练比例不当,就应该适当地删除和补充。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发现大部分学生对某一语言点的理解和运用把握不准时,就应该增加对该语言点的练习,反之,就可以减少该语言点的练习。对教材的调整既可以在宏观层次上进行,也可以在微观层次上进行。在对英语教材教学内容做调整时,教师在总体上应当注意保留教材整体结构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调整的内容不宜过多,否则可能会造成喧宾夺主的结果。如发现对教材教学内容的调整超过正常范围,就要考虑是否需要更换教材。
二、大学英语教材的编写理论
语言教学的目的是发展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交际能力赖以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坚实的语言能力基础。与发展交际能力脱节的语言知识教学是无的放矢、没有意义和没有效果的教学;离开了坚实的语言能力基础,交际能力的发展就成为纸上谈兵。交际能力与语言能力间的这些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已逐渐为我国大学英语界广大同仁所认同,已被近年来大学英语课的实践和成就所证实。因此,我们开发21世纪新一代教材的主要指导思想应是:打好语言基础,发展交际能力。过去十年间,对EFL教材编写影响最大的理论莫过于Johns和Davis提出的TAVI (Text as Vehicle for Information)方法了。他们把传统的教材编写与语言学习方法称为TALO方法(Text as linguistic Object)。TALO的主要目的是用课文来例示语言的句法结构与词汇用法;而TAVI首先要注意文章的内容和信息。TAVI理论的问世在EFL教学领域产生了巨大的震动和反响,被视为语言教学和教材开发路子上的重大突破之一。TAVI第一次使教材开发从只注意语言知识转向语篇的意义。它提出的语言学习活动的设计模式:pre-reading task→during-reading task→post-reading task,已为众多的教材所采用,且经久不衰。结合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实践,我们认为,在教材开发中,课文既是语言学习的实体,即它应能提供一定的语言点供学生学习,又是信息的载体,即教材要根据课文信息设计出合适的语言学习活动,使学生能扎实地学习语言知识、发展交际能力。大学英语界曾出现过关于信息教学与语言教学的争论。我们认为,不能将两者割裂和对立起来。教材编写在TALO与TAVI之间始终应兼顾二者,片面地强调一个方面忽视另一个方面是不足取的。
总之,大学英语教材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技能的训练要通过学习规范的语言和正确的用词,通过较新的训练项目和适当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反复操练关键词和重点句型,熟悉语言的运用规律。根据高校英语教学现状,由于教学时数的限制和培养方向的不同,在某种程度上要适当淡化语法,同时又注意发展学生独立学习英语的能力。在编写大学英语教材时,尤其注意不要受传统学术英语的影响,侧重突出应用英语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内容和模式,一是在听说教材中集中完成各种情景的对话训练,二是综合阅读中加强应用体裁的编排和写作训练。
(作者单位:辽宁沈阳农业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