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问题·文化

来源 :思想战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ttyang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是本刊艰辛探索的一年.作为地方院校主办的期刊,跻身于教育部首批"名刊工程"之列,无疑是巨大的鼓舞和荣誉,同时也是强劲的鞭策和挑战.为了进一步提升质量和水平,编辑部上下求索,进北京,走西口,闯上海,下广东,访大漠,反复向学报界同仁讨教,不懈与学界朋友探讨,在交流中获取思维的灵感,在碰撞中点燃思想的火花.
其他文献
文化身份一直是亚裔美国文学中一个热议的话题。《慰安妇》中的两位女主人公的文化身份由于她们特殊的历史背景、种族和性别而显得特别复杂。本文运用斯图亚特·霍尔的"文化身份"理论,借用文本细读的方法,分别梳理《慰安妇》中两位女主人公如何在父权主义、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迫下丧失自己的声音,剖析她们身份剥夺背后的真正根源。同时解析和探索她们如何在历史的叙述和现实的和解中寻找文化的根,构建自己的文化身份。
2012年11月,王天玺、张鑫昌主编的《中国彝族通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是书全面、系统、立体地阐述了中国彝族的发展历史,观点新颖、材料繁富、论据充分,对彝族历史的研究可谓精、深、透。是书之出版,丰富了中国民族史的内容。
尽管有多个学科和不同背景的学术研究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社会记忆研究仍然是一个缺乏固定范式的、没有中心的、跨学科的事业。要纠正这种相对混乱的局面,我们有必要推进多项工作,将社会记忆视为一个有用的传统和一个可加工的范围,为将来的工作奠定基础。我们需要追溯这项事业的家世,回顾围绕社会记忆之基本定义产生的争论,勾勒出历史的视角,并评价与社会记忆静力学和动力学有关的社会学理论。
僢尼人是哈尼族10余个支系中的一支。普洱僢尼人主要聚居于澜沧县酒井、惠民、东朗、发展河、糯扎渡等5个乡镇,总人口45320余人。在僢尼人聚居的边远村寨,至今依然较为完好地保留着古老的埋藏胞衣习俗。僢尼人的埋藏胞衣仪式具体过程为:产妇临盆时,家人须准备一根白线,一把竹刀,一盆温水,由寨中富有接生经验的老妇人帮助接生。
2010年11月22日上午,云南大学呈贡校区落成典礼隆重举行。云南省委副书记、省长秦光荣,省委常委、昆明市委书记仇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保建,省政协副主席倪慧芳,省政府秘书长丁绍祥等领导和省级有关部门负责人,云南高校代表,云南大学党政领导、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师生代表等出席了落成典礼。
加拿大蒙特利尔地区的夏里寺是当地越南裔社区活动主要聚集地,它在越南新移民实现自身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在帮助新移民适应当地新的社会环境、居住环境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为适应移居国新环境,夏里寺中的组织架构也发生了变化,妇女成为宗教的创立者和领导者。
由云南大学,北京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山大学,上海大学的人类专业联合邀请主办,商务印书馆协办的“国际人类学大师乔治·E.马库斯教授中国行”系列学术活动于2006年6月26日至7月16日分别在广州,上海,昆明,北京四地五校隆重展开。
应云南大学经济学院邀请,2001年诺贝尔奖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前主席、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和高级副总裁、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经济学教授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 E.Stiglitz)于2007年3月13日出席了云南大学举办的“东陆经济高端论坛”,发表题为“中国新经济增长模式的制度框架”的演讲。演讲中,斯蒂格利茨博士阐述了自己多年来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些观点,特别针对中国的“十一五规划”作了深入浅出的分析。
对民族志进行反思的过程,包括了对田野研究中民族志学者与当地报告人之间的合作关系的重新思考和定位,对与民族志文本伴随始终的想象特质的正视和承认,以及对民族志所承担的任务和作用的重新认识。在全球化的当下,人类学的民族志是民族志学者和对自己的角色有主见、有认识的地方合作者共同制造的想象,而民族志的功能则是对这种合作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作为一个媒介而不是真理的知识,让人们能够了解、研究这种合作关系。
艺术品作为艺术家“意识延伸”的一部分,具有某种能动性。即,艺术被创造的目的是要服务于社会关系网络。艺术品不仅仅要表现其样貌与风格所传达的意义,更为重要的是要表现其在创作过程中所包含的社会文化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讲,艺术除了美感以外的能动性,超越了纯艺术与工艺品、个人与社会的界限。因此,在对人类的审美和艺术的研究中,最需要关注的不仅仅是审美和艺术本身,而是在创作过程中,艺术品所表现的社会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