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炎症反应标志物对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测价值

来源 :护理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en_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基于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单核细胞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MHR)开发新型炎症反应标志物评分并构建Nomogram模型,预测老年转子间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风险。方法:选取行手术治疗的315例老年转子间骨折病人,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构建新型炎症反应标志物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老年转子间骨折术后下肢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将独立危险因素作为构建Nomogram模型的预测指标并在内部数据集中进行验证。结果:315例病人中,67例病人出现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为21.3%。NLR、PLR、LMR及MH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6,0.716,0.731,0.716;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32,189.58,2.57,0.29。年龄、吸烟、术前卧床时间、D-D阳性及NLR-PLR-LMR-MHR评分(NPLMS)是老年转子间骨折术后发生下肢DV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校正分析结果显示一致性指数为0.879,ROC分析结果显示AUC为0.882;当预测下肢DVT发生风险阈值为0.06~0.78时,Nomogram模型提供显著临床净收益且收益程度均高于其他临床指标。结论:NPLMS结合年龄、吸烟等危险因素构建的Nomogram模型可以用于指导老年转子间骨折术后下肢DVT的一级预防决策。
其他文献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发展清洁能源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核能具有无温室气体排放、全生命周期碳足迹低的特点,是一种重要的清洁能源。伴随着核能需求提升,核电站原料铀的需求也日益增大,如何高效处理在铀矿冶过程中产生的含铀地下水已成为制约铀矿采选的重要问题之一。硝酸地浸法是目前最常见的铀矿开采方法之一,但地浸开采后产生的反酸地下水中含有U(VI)和3-,常规方法难以同时去除上述两类污染物
近年来,地下水中硝酸盐的含量持续增加,硝酸盐水污染已成为世界面临的一个紧迫难题。饮用硝酸盐含量过高的水,会损害人体肝脏,产生高铁血红蛋白血症等,尤其对婴儿伤害极大。为了尽量减少硝酸盐对健康的影响,开发了生物脱硝化、化学/电催化还原、离子交换/反渗透、电透析等技术去除地下水中的硝酸盐,其中电催化还原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设备安装占地面积小等优势。但是传统的电化学法存在硝酸盐去除效率较低、氮气的选择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在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对水体环境和人类健康均会带来一定的危害,生物反硝化法因其具有经济、有效且不易产生二次污染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地下水硝酸盐污染修复。一般,反硝化菌适用于中性或偏碱性条件,有关酸性条件下进行生物反硝化的报道尤为少见。因此,分离筛选出具有一定耐酸性的反硝化细菌,对于解决酸性矿山废水硝酸盐污染的治理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研究自某铀矿水冶厂尾矿堆尾渣样及渗滤液样品开展反硝化
本文通过系统实验,采用气溶胶辅助原位合成法,制备了一种碳负载纯纳米零价铁(Fe~0/C)复合材料,同时测试了Fe~0/C对有机物的吸附效果和还原硝酸盐的性能。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制备过程可以有效防止Fe~0表面发生氧化,新制备的Fe~0/C复合材料为球形直径为0.8μm到4.3μm之间,其中Fe~0为中心立方体结构,直径为80~120 nm成颗粒状镶嵌在碳球内外,平均晶体厚度为43.6 nm,F
硝酸盐氮污染成为全球性的普遍问题,对人类健康以及生态环境产生了严重威胁。因此,去除硝酸盐氮并将其转化为附加值更高的氨氮以便资源化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广泛使用的修复材料普遍存在宽p H还原活性不稳、持久稳定性不强以及二次污染问题。本文基于镁和铝的化学活性和两性金属特性,提出铝镁合金水滑石核壳结构材料还原水中硝酸盐氮的新方法。在铝镁合金表面原位自组装铝镁水滑石,制备微纳核壳结构材料AlMg@LDH,
在“众声喧哗”的舆论环境下对于“爱国主义”议题的深入探讨是一项具有理论价值和实践参照意义的工作。本文将学界研究者所构建的爱国主义学理框架与新闻舆论呈现的爱国主义表达框架相互对照,运用文献计量、主题分析等方法,建构更为严整的爱国主义议题的理解维度,探索爱国主义议题的话语实践共振和架构体系。本文认为,在未来的传播实践和舆论形成中,探索来自不同代际的群体,或者异质性社群、多模态传播形式对国家、民族、集体
Y系列小型三相异步电动机是由一机部电工总局组织设计的全国统一系列,该系列设计于今年初完成,并确定由全国有关电机厂试制三套。上海市电机公司所属跃进、五一、革新和先锋电机厂承担了一套试制任务,九月初各厂均完成了样试任务,下面是本刊采访编辑的试制简况。
期刊
直立圆柱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开发海洋资源而设计和建造的海洋结构物中,波浪作用下圆柱表面的波浪爬升和波浪荷载一直被海洋工程界密切关注和研究。随着水深的逐渐增加,垂荡运动圆柱结构的波浪爬升由于其重心的竖向运动而需要分开考虑为绝对爬升高度和相对爬升高度,同时需要考虑波浪引起的非线性特征和垂荡运动的非线性。此外,此类问题还涉及到复杂的自由表面,采用传统的势流理论研究会在某些方面难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基于上述背
地下水中硝酸盐氮(NO3--N)污染是普遍现象,对生态环境、人体健康甚至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亟需引起高度重视。铁自养反硝化成本低、外加碳源需求量低,已成为地下水脱氮领域有应用前景的技术。然而,在铁基生物反硝化技术去除地下水NO3--N污染的过程中,零价铁(Fe~0)极易板结、钝化,从而限制反硝化过程,导致脱氮效率较低。为此,本文首先通过序批式实验研究验证碳纤维强化Fe~0生物反硝化去除地下
为探究小清河藻类密度变化及其与水质理化指标的关系,于2020年3月、7月、8月、11月分别在小清河上游采样,获得藻类密度和水质理化指标数据,分析了不同藻类密度时空变化特征,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了藻类密度与水质指标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时间上,四季浮游植物密度变化范围在108.1~304.1×10~5个·L-1,春季藻类密度最大,冬季密度最小。空间上,干流4点位浮游植物密度变化范围在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