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吟咏中濡染 在比较中体悟在拓展中提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lements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据调查,我们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方面存在两种极端。我们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要学会改变以往两种极端的教学方法,不仅引导学生在吟咏诗词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濡染,培养语感,还可引导他们学会在诗歌的比较与拓展中更好地理解诗意、体悟诗情,提升能力!
  关键词:古诗词;教学;吟咏;比较;拓展
  中华上下五千年,最美在诗词。诗词之于古人,是才气智慧的喷发,也是他们情志的承载。于逐日迈向成熟的初中生来说,阅读吟诵古诗词无疑可以触碰心智,攫取智慧,熏陶美感,在凝练的语言中感悟生命的价值。
  历史上无数文人墨客写诗作赋,留下了许多优秀的精神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意义和现实作用。
  基于此,部编版的初中语文课本里,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体裁从《诗经》到清诗,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这就意味着未来的语文教育将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传统文化素养。因此,古诗词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初中古诗词教学现状不容乐观!据调查,我们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方面存在两种极端。有的教师认为古诗词没有什么可教的,只需要读一读、背一背即可,还美其名曰:“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而有的教师认为古诗词教学至关重要。于是花很大的力气在这方面。他们从作者的创作背景、字词诗句翻译、名句赏析、主旨分析、常考题型等方面滔滔不绝地讲,不厌其烦地进行多方位强调。结果学生被炮轰得对古诗词的学习失去了那份热情。总之,在这两种教学极端下,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并没有往纵深方面发展,学习能力没有得到提升。
  面对如此尴尬的局面,我们语文老师是否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方法有无必要更新了呢?如果你还是按原来的套路来,你想过学生的感受吗?把这样的经验公式化,套用到每一首古诗词的教学上,简单是简单了,有效吗?学生的求知欲,学生阅读的乐趣,你想过吗?满足过吗?其实作为语文老师,应该用强大的知识储备(事前备足功课)、博学善辩(广搜博记资料)的口才征服学生,激活学生的灵性,主动理解、主动质疑,然后稳坐钓鱼台答疑、释疑,把学生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把学生变成自己的“铁粉”!具体来讲,就是:我们语文教师在古诗词教学中不仅应当引导学生在吟咏诗词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濡染,培养语感,还应当引导他们不仅要学习课内诗歌,还应当拓展知识面,学会在对不同诗歌的比较中更好地理解诗意、体悟诗情,提升诗歌鉴赏能力!
  一、 在吟咏中濡染
  “部编本”是由教育部直接组织编写的教材,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选篇原则回到“守正”立场,大幅减少尚未沉淀的“时文”,古诗文篇目大幅增加。那么,如何教好古诗文呢?我想:引导学生在吟咏古诗词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濡染,培养语感,这点至关重要!
  当然了,“吟咏古诗词”不是简单地读一读,而应通过多种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诵读古诗词的兴趣。那么,可以采取哪些活动形式呢?我想结合一个课例来谈谈我的做法。
  我在教八年级下册的《蒹葭》这首诗的时候,为了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我采取了多种形式的朗读方式。
  第一环节是“绝美诗歌大家读”。我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的成员在组长的组织之下讨论应该如何读好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体现情感),然后四个小组先后登台表演(可以辅助音樂、手势等,可以有领读、男女生分读等),评比出最佳朗读小组。
  第二环节是“美好诗句个性读”。在引导学生初步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让学生依据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进行朗读并说说他们喜欢诗中的哪些词语或句子。在学生五花八门的答案中,老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品读“苍苍”“萋萋”“采采”等词语的内涵;把握“伊人”形象;感受复沓手法的作用……
  第三环节“诗意画面我吟诵”。吟诵是诗文的传统诵读方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代代相传。吟诵者可以用基本调吟诵,只依字句和情绪做微调而已,也会有诗文爱好者,自成独特曲调。为了进一步引导学生品味诗歌意境,能在头脑中闪现这么一幅充满诗意的画面,我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着我的吟诵。当我刚吟诵完,学生感觉很有趣,给予了我热烈的掌声。他们也学着我的曲调打着节拍吟唱了起来。
  经过这多种形式的朗读,学生对这首诗印象特别的深刻,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传统文化的濡染,提高了文学修养!
  二、 在比较中体悟
  中国古诗词博大精深,如果只局限于某首诗的教学,也许难于做到“窥一斑而知全豹”。我个人认为:教师应引导学生不仅关注这首诗,而且也应该关注作者所写的其他诗、关注同一题材不同时代不同作者所写的诗……横向、纵向比较,在比较中更好地体悟诗歌的内涵,更全面地了解作者。那么,怎么在教学中体现这一理念呢?我想结合几个课例来谈谈我的点滴做法。
  我在教八年级上册的《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这首词的时候,不仅引导学生品读该词,而且还启发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思考并讨论:《一剪梅》与《渔家傲》都是李清照的名作,请试着比较它们的写作背景与写作风格有何不同。这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议论纷纷,在热烈的气氛中,学生也对李清照本人的生平以及不同时期的作品有了更深的了解与体悟。
  而我在教《蒹葭》这首诗时,不仅采取多种活动形式来激发学生诵读古诗的兴趣,而且也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进行比较阅读。比如:我在这堂课特地设计了一个环节“经典形象比较读”。当我分析完《蒹葭》中这一“伊人”的形象之后,我向学生补充了《孔雀东南飞》里有关刻画刘兰芝形象的相关语句:“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我向学生提问:“这两首诗都刻画了美人,你认为谁更美呢?”等学生七嘴八舌地发表完观点之后,我归纳总结:“写意的美和含蓄的美,体现了中国美学的民族特色。”这样的比较让学生对诗词有了更深的体悟与收获。   三、 在拓展中提升
  要想有效提升学生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我们语文教师在进行这方面的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时不单单关注诗歌本身,还应有意识地拓展诗歌的广度。
  比如:我们在教《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一诗时,就可以从多方面来解读诗歌。比如:(1)写作背景(2)题目含义(3)“杨花”“子规”“明月”等意象的含义……甚至可以拓展到李白如何把“明月”这一意象运用到诗词创作中。另外,我们还可以向学生补充:借明月以抒发旅思乡愁怀旧念远的感情,除了李白还有其他诗人(杜甫、张继、张九龄等),并顺便介绍这些诗人所写的诗词……这样就有效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同时也提升了他们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另外,我们在教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这首小令时,除了向学生补充介绍什么是白描手法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体悟这首小令是如何运用白描手法不加渲染地绘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当然了,我们还可以这样拓展:运用白描手法的还有很多诗。比如:《商山早行》(温庭筠)的第二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只有六个名词的组合,没有任何修饰语。它集中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再比如:《卖炭翁》作者以白描的手法,成功地塑造了卖炭老翁的感人形象。“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十四个字的肖像描写,不仅准确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职业和年龄特征,而且使人想到他的辛酸劳作和痛苦生活。長期受烟火熏烤使皮肤变色,终日扒摸木炭把十指沾黑,而“两鬓苍苍”又表现出卖炭翁的凄楚和衰老……通过种种方式来拓展诗歌的广度,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面。
  总之,作为初中语文老师,我们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要学会改变以往两种极端的教学方法,不仅引导学生在吟咏诗词中接受传统文化的濡染,培养语感,还可引导他们学会在诗歌的比较与拓展中更好地理解诗意、体悟诗情,提升能力!
  参考文献:
  [1]郝贵良.试从绘画角度赏析诗歌[J].语文教学通讯,2014.
  [2]周全中,李天华.传统文化融入中学语文课堂三路径[J].语文建设,2018(3).
  [3]冯英华.被遮蔽的美丽存在——中国古代文学史女性外貌描写的特征及其审美意蕴探[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5.
  作者简介:
  姚志敏,福建省龙海市,龙海市乌礁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种植活动是幼儿园常见的一种活动形式,是幼儿与植物、泥土、水以及各类工具相互作用的过程,也是幼儿关注生命成长的天性。然而现在很多的幼儿园,在不到十平方米的种植园地里,种上了两三种植物,植物行行笔直,间距统一;也有的幼儿园种植园地很大的种植园地中,统一种上了同一种作物。种植园地成了观赏园地,种植似乎是成人的事,幼儿只是旁观者,欣赏者。这样的种植抹灭了幼儿的天性,忽视了幼儿亲近自然的需要。针对以上
摘 要:信息时代,快速阅读能力和信息筛选处理能力非常重要。为了让学生获取更多的信息,扩大知识面,学会根据需要搜集处理信息,教师应认真研读课标,依标施教,重视学生默读能力培养,打好基础,在课内教学中重视方法指导,强化训练,课外积极创设语文实践的机会,让学生在大量的阅读实践中,提高略读浏览的能力。  关键词:略读浏览;默读;依标施教;课内指导;课外提升  “略读浏览的能力指的是运用略读浏览的阅读方法,
摘 要:在新课改背景下,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在小学教育阶段,为了推动学生身心素质的健康发展,学校应加强对体育学科的重视,对教学内容及方法进行科学改革创新,使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本文将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切入,深入分析体育游戏对于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探究传统体育游戏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创新应用。  关键词:小学体育;传统体育游戏;儿童心理发展;创新  一、 前
摘要:反思对于教学而言,它是一种教师课后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也是教师课堂回顾—解析正误—课堂体悟—课堂重构—提高自我的过程。一个优秀的教师首先应成为教学中的反思者,这也是实现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经之路。教师在对教学的不断反思过程中,无论对自己的教学的肯定或者否定,都是一种不断学习、不断提升的精神表现。它将有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教学技能、改善课堂调控能力。  关键词:反思;流程;学法;语言;灵感  “不
摘 要:笔者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了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对构建语文“和谐课堂”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语文“和谐课堂”;调查;研究     一、 调查的背景与主旨  为从根本上解决教与学的矛盾,在课堂教学中真正实现师生关系平等,使学生自觉、积极地进入学习状态,学习兴趣得以提高,潜能得以发挥,能力得到锻炼,个性得到发展,我们以“和谐课堂”为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如何改进语文课堂教学,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摘要: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并且提高各种能力的主要渠道,所以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直接影响了教学质量与人才的培养。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老师只是做到如何指导学生有效地学习,同时课堂也是师生思维沟通的一个过程。从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初中数学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数学老师慢慢地改变了自身的教学观念,响应号召不断地提高、改进教学方式,并且帮助学生改变他们学习的思想,改变传统的被动式的教学方
摘 要:2019年秋季,全国小学语文一至六年级全部使用教育部部编本教材。这在小学语文教材改革史上绝无仅有,从而也结束长期以来小学语文教材版本杂乱的状况,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了有利条件。作为新教材的实施者,每一位一线语文教师都应该及时转变,积极参与学习,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行新教材的实施。  关键词:部编本;小学;语文教材;教学方法     2019年秋季,对于全国小学语文教材来说意义重大。为什么这么
摘 要: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操作简便,它的开发和应用不仅提高了研究生管理工作的系统性和科学性,而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将研究生管理工作者从繁重、重复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本文对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的应用进行初步探析,并展望了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未来的开发重点。  关键词: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探析  近几年,随着我国研究生扩招,在校研究生数量越来越多,2016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考人数达
摘要:沭阳县小语培育站根据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科学搭建网络平台,精准实施“评测课堂实力、制订研修计划、夯实教学‘内功’、提升科研能力、观摩名师教学”等研修策略,以“深度阅读、同伴互助、自我反思、导师‘点睛’”等途径唤醒学员专业发展的自觉,使学员逐步成长为“上得了公开课、开得了讲座、写得了论文、做得了课题、出得了简报、带得了徒弟”的乡村小学语文优秀种子教师,从而有效破解了乡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困境。 
摘 要:传统的中职英语教学满堂灌现象比比皆是,学生没有自主呼吸的空间,长此以往,培养出的学生也是死读书,读死书,课堂教学毫无生气,教育出的学生也是能力极差,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信息化教学孕育而生,它是新形勢下教学发展的新趋势,更是突破传统教学的一种新理念。  关键词:信息化;中职英语;课堂教学  当前,中职英语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学生基础薄弱,对新知识的接受心有余而力不足,缺乏学习英语的兴趣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