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新课改,用兴趣点燃地理课堂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hipho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让学生在兴趣的感染下快乐地学习是取得教学活动成功的关键。因此,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多花一些心思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努力用兴趣点燃课堂,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进而提升地理课堂教学质量。作者结合自己在地理课堂教学中的一些实践体会,总结了几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技巧。
  关键词: 地理课堂 学习兴趣 综合素质
  
  地理学科是初中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虽然在小学阶段,学生也接触了一些简单的地理知识,但是进入初中以后,地理学科知识相较于之前更加抽象,尤其是自然地理部分,很多的知识是具有相当的难度的。因此,教师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讲课的技巧,提高地理课堂的趣味性,努力培养学生对于地理学科的兴趣,这样才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另外,在如今新课改的背景之下,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成为地理学科的重要目标,这种以兴趣为手段开展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在此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能够得到有效发挥,进而有利于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重视导入技巧的运用
  导入是课堂教学的首要环节,我们要想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要“先下手为强”,在课堂教学活动的一开始就牢牢抓住学生的眼球,为学生兴趣的培养做好铺垫。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重视导入技巧的运用。在地理课堂上,教师通常会利用讲故事、设置悬念、做游戏、图片展示等多种手段来导入新课。例如,我在给学生讲“大陆漂移学说”时,就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提出了这样几个问题:为什么在极其寒冷的南极大陆会发现只有在暖湿环境下才能形成的巨大的煤层呢?为什么在炎热干燥的赤道附近会发现古代冰川的遗迹呢?为什么非洲西岸的一些动植物与隔着大西洋的南美洲东岸的一些动植物非常类似呢?在上课的一开始,就利用几个问题激发起了学生的悬念。在好奇心的刺激之下,学生急切地想要知道悬念的答案,自然会饶有兴趣地投入到接下来的学习活动中。所以,恰当运用导入技巧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个有效手段。
  二、传授一些记忆技巧
  在地理学习中,记不住是让很多学生头疼的问题。初中地理学科涉及大量的地理名称、地理特征、规律、地图等,对于这些繁琐的知识,很多学生往往是记了忘、忘了记,反反复复,给学生的学习造成很大的负担,从而影响很多学生学习地理的热情。因此,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要帮助学生过了记忆关,传授给学生一定的记忆技巧,这样,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加知识的趣味性,自然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有很多经常用到的记忆策略,像是形象记忆法、谐音记忆法、特征记忆法、歌诀记忆法、对比记忆法等,运用这些记忆策略可以有效降低记忆负担,提高记忆效率。例如,在记忆地理图形时,我们就可以采取一些特征记忆法帮助记忆,像是意大利在地图上就酷似一只长筒靴,我国的黑龙江版图就像一只展翅欲飞的天鹅,而陕西省的版图刚好与陕西著名的文物兵马俑很类似。这种通过特征来记忆地理图形既简单又不容易忘记,从而大大提高记忆效率。又比如,在记忆一些比较琐碎的知识时,我们可以采取谐音记忆的方式,像是黑色金属主要包括铁、铬、锰等,为了方便记忆,我们就可以按照谐音把它们记忆成“铁哥们”;在记忆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时,我们就可以把“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按照谐音记忆成“养闺女,贴给哪家美”。利用谐音可以把比较生僻的字词与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有利于学生加深记忆。
  三、把生活引入地理课堂
  在生活中,处处都蕴含着地理知识。与课本上的理论知识相比,生活中一些生动的地理知识往往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在地理课堂上,大可以引入生活,例如,在讲到我国的气候特征时,我们就可以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影响说起,如我国的南方地区,像广东、海南等地,由于气温长年较高,在这个地区就比较适合种植一些瓜果蔬菜,而我国的北方地区由于冬季较为寒冷,则不适合种植瓜果蔬菜,这时候,我们就可以利用便利的交通把南方的瓜果蔬菜运输到北方地区,改善当地的饮食条件和生活质量。除此以外,气候的不同也会给人们的着装、出行和房屋建造带来很多的影响,这些生活中的素材一旦被拿到地理课堂上,可以迅速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把生活引入课堂的做法也可以提高学生把知识运用于生活实践的意识和能力,真正达到地理学科的目的。
  四、恰当引入多媒体工具
  在地理学科中,有很多知识相对是比较抽象化的,而这些抽象化的知识利用传统的教学工具黑板、模型、地图等很难直观地解释清楚。如七年级上册中关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的有关知识,即使教师拿着地球仪给学生一遍又一遍地演示,很多学生依然无法理解。为此,我们可以大胆引用多媒体工具,充分发挥多媒体工具形象、生动、直观的优点,来讲解一些较为抽象的问题。像是利用多媒体,我们就可把地球公转、自转的过程,以及它的运动所产生的地理意义通过图片、动画演示等形式直观地展示在学生面前。地球公转带来的一年四季的变化,以及自转所产生的黑夜交替都可以用多媒体直观地展示出来,这样既能增加知识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又能有效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这样的多媒体课堂当然会受到学生的欢迎。
  兴趣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重要的内部驱动力。初中地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解放思想、结合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让学生在兴趣的推动之下获得的不仅仅是地理知识,同时还有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一系列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是我们实施新课改,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于媛媛.激发初中地理学习兴趣的方法[J].新课程学习(中),2011,(01).
  [2]赵凤夫.谈地理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黑河教育,2010,(01).
  [3]杨佩芳.浅谈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J].新课程(教师),2010,(01).
其他文献
本研究分为二部分:   第一部分:洁泽凝胶对小鼠阴道表面活性蛋白D 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   观察中药复方洁泽1 号凝胶、洁泽2 号凝胶对小鼠阴道表面活性蛋白D的作用,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思维能力的发展方向,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改革的主题。就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而言,我认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在中学教学中更为重要。中外历史头绪繁多,时间跨度大,且内容繁杂、枯燥,并且历史研究的对象早已逝去,难以被直接观察,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历史都是间接来自前人根据其价值观记载下来的史料,并且前人留下的史料形式丰富多彩,有传说、典籍、图标、笔记、碑文、民谣等,因而要学习了解历史,培养历史
“高效教学”是每个教师追求的目标。只要促进学生的发展,有效地实现预期的教学效果的教学活动,都可称之为“高效教学”。我从教历史十几年,下面就从课前读书、课中教学、课后训练三个方面跟大家分享自己的教学体会。  一、课前读书是“高效教学”的前提  课前读书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掌握课本知识的重要途径,一定要指导学生把书看一遍。要提醒学生一件事,那就是设身处地地去思考书上的内容,想想它们为什么这样?要是你处在
信息技术教育与历史学科整合就是将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工具和手段渗透到历史学科之中去,以历史学科的学习过程为载体,达到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以及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和综合能力的目的。  1.利用多媒体进行历史教学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历史知识不仅很丰富,而且具有很强的综合性。我们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就要注意这一特点,对基本史实的落实和一些课堂上较难表达的历史知识、历史事件、基本概念等,可分专题到有关网站上查找相
陶行知在《实施民主教育的提纲》和《民主教育》中指出:“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之能想;解放学生的嘴巴,使之能谈;解放学生的双眼,使之能看;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之能干;解放学生的空间,使之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解放学生的时间,不逼迫他们赶考,使之能学习自己渴望的东西。”解放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动参与者,在学习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下面
教学法是每个老师在教与学中必须学习与探讨的一个问题,中职院校老师面对理论学习积极性不高的学生,选择什么样的教学法及如何提高学生职业能力的做法,成为当前首要的一个难
摘 要: 本文从性别差异的角度出发, 提出现有地理教学活动应根据学生性别不同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建立性别公平的学习环境,促进男生和女生的身体与精神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初中地理教学 性别差异 女生 地理空间思维能力    一、引言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老师很少注重男生和女生在地理学习中的差异。由于性别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和学习方式,以往统一的教学方式、统一的要求并
摘 要: 情境教学模式是如今新课改所推崇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情境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更容易得到发挥,因此,情境教学模式更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作者结合初中地理学科的特点,总结了几点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以及在情境教学中常见的一些误区,以期为情境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关键词: 初中地理课堂 情境教学法 误区    随着教学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在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