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婚姻家事纠纷中的涉房登记问题

来源 :职工法律天地·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869142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婚姻家事纠纷是目前审判实践中最常见和最普遍的一种纠纷,尤其涉房屋登记的纠纷,是矛盾的焦点和核心。本文从《婚姻法解释(三)》的相关法条中,选取了涉房纠纷的规定来解读了,不同情况下房屋登记的产权归属问题,并且也从立法理念、夫妻协议约定以及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完善三个方面提出了措施和建议,以期能够为解决婚姻家事纠纷,提高诉讼效率,促进婚姻家事法的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婚姻家事纠纷;房屋登记;婚姻法解释(三)
  一、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婚姻影响着我们每一个人,家庭是社会的最小单位,婚姻家庭的稳定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经济社会的发展,金融的创新,各种物质因素不断渗透到婚姻关系中,伴随而来的是婚姻关系中各种矛盾的激化,离婚率的不断增加,体现在离婚诉讼中的,新问题、新情况不断出现,体现在对从婚姻关系本身的關注转换到对房产等大综财产的重视。尤其至《婚姻法解释(三)》实施以来,引起了人们的空前关注,普遍认为《婚姻法解释(三)》不符合传统的婚姻家庭观念,对弱势群体的保护,维护婚姻关系存续和稳定,也冲击了我国传统的为乡土社会所认可的婚姻家庭观,是对中国人择偶观的挑战,也是对中国婚姻观的严峻挑战。
  二、《婚姻法解释(三)》中涉房登记纠纷相关法条的探讨
  1.房屋登记在一方名下的处理
  (1)对《婚姻法解释(三)》第七条的解析。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条第(三)项的规定,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不动产应认定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由双方父母出资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一方子女名下的,该不动产可认定为双方按照各自父母的出资份额按份共有,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此条款规定了,在婚后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视为对自己子女的赠与,该不动产为其子女一方的个人财产,登记在双方名下,当然属于共有,未做份额约定的,视为共同共有,其他近亲属赠与的,参照执行。不同于《婚姻法解释(二)》第二十二条的规定,笔者认为,《婚姻法解释(三)》第七条第一款中规定,直接推定婚后父母一方为子女出资购买不动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为赠与给自己子女的双方法律行为,即视为子女的个人财产,不同于《婚姻法解释(二)》中,一方父母婚前赠与行为视为对自己子女个人的赠与,而婚后一方父母的赠与行为视为对夫妻双方的赠与,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2)对《婚姻法解释(三)》第十条的解析。第十条夫妻一方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
  依前款规定不能达成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判决该不动产归产权登记一方,尚未归还的贷款为产权登记一方的个人债务。双方婚后共同还贷支付的款项及其相对应财产增值部分,离婚时应根据婚姻法第三十九条第一款规定的原则,由产权登记一方对另一方进行补偿。《婚姻法解释(三)》第十条的规定很充分的体现了意思自治原则,也即在婚前签订不动产买卖合同,并且以个人财产支付首付款并在银行贷款,婚后用夫妻共同财产还贷,不动产登记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的,离婚时该不动产由双方协议处理。不同于《婚姻法解释(二)》第十九条的规定,突出的体现了意思自治,协议约定。
  2.房屋登记在第三方名下的处理
  (1)对《婚姻法解释(三)》第十二条的解析。第十二条,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双方用夫妻共同财产出资购买以一方父母名义参加房改的房屋,产权登记在一方父母名下,离婚时另一方主张按照夫妻共同财产对该房屋进行分割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购买该房屋时的出资,可以作为债权处理。笔者认为,此条款的含义是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用夫妻共同财产出资购买以一方父母名义参加房改的房屋,产权登记在一方父母名下,也即是实际的出资人,以一方父母的名义购买参加房改的,具有福利性质的房屋,是否由夫妻双方实际使用房改的房屋,均不影响房屋产权归属,在离婚纠纷时,此房改房屋的产权归属归实际的登记人,也即一方的父母,其之前的出资只能按债权处理,而不能将其作为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
  (2)对《婚姻法解释(三)》第十一条的解析。第十一条,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出售夫妻共同共有的房屋,第三人善意购买、支付合理对价并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另一方主张追回该房屋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夫妻一方擅自处分共同共有的房屋造成另一方损失,离婚时另一方请求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此条款规定的适用情形不同于《婚姻法解释(三)》第十二条的规定。根据合同法规定,无权处分不影响双方买卖合同的效力,将房屋卖给不知情的第三人,也即善意第三人,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不能过分低于时价,且已经在登记机关办理了登记手续,物权发生了公示公信的效力,第三人即取得房屋的所有权,未经同意的一方主张追回房屋,人民法院不予支持,这样有利于维护日常合法交易行为的稳定,维护善意第三人的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改进的意见及措施
  1.完善夫妻财产协议制度
  可以从如下层面着手,①第一层面,规范婚前以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协议的内容。在不违背法律、法规以及社会公序良俗的情况下,将只针对财产所有权的内容,扩大到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的内容,使得协议的内容更加具体和明确,方便纠纷的解决。②第二层面,可以要求将婚前以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财产协议,进行公示,不仅可以保护当事人双方的利益,更可以保护到涉及买卖等合同交易时,第三人的利益,关于采用何种方式,笔者认为只要能让第三人清楚知道即可,进行公正或者登记都可以,根据当事人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2.完善不动产登记制度
  对婚姻家事纠纷中涉房登记完善,有以下建议:①关于房屋所有权申请登记。若房屋产权登记人为单身人士,其登记时应出具无配偶证明,同时登记部门应核查有关婚姻登记系统,确认上述事实后方可将房屋登记在其个人名下;若房屋产权登记人处于婚姻存续状态,除非配偶出具放弃房屋产权登记的书面文件或登记人持合法证明该房屋为其个人所有的有效证明文书,夫妻双方应共同申请房屋所有权登记。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一名从事政工工作的人员而言,一定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这样才可以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展开提供可靠依据,实现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在开展具体工作的时候,一定要重视政工师自身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明确其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关键词:政工师;素质;重要性  政工师主要就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的灵魂工程师。要想有效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要具备一定的真理,还要保证政工师本身具有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持续蓬勃发展。公司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其健康发展意义重大。在公司里,大股东在资金数量,信息渠道,权利表决、维护等方面处于强势地位,这固然有利于公司的决策更加迅速,实现了效率优先,却也不可避免的因为人的趋利避害本质而出现牺牲小股东利益的情况,与公平原则相违背。小股东在经济上的弱势地位决定了他们很难维护自身权利,因此,只能依靠国家强制力量通过公司立法来实现事前的法律
摘要:刑事再审程序设置的初衷是为了及时纠正错误,打击犯罪,保障当事人的权益,但由于制度设计的漏洞及价值偏颇,使得本来在尊重和保障人权的今天只能是个例外的制度,在我国却成了常态。在一事不再理原则已经被越来越多国家接纳及多项国际人权法肯定的今天,刑事再审面对着越来越大的挑战。其弊端越来越明显的凸显出来,必须加以改革和重建,真正接纳一事不再理原则,做到一事不再理原则和刑事再审的协调,减轻二者的对抗性,求
通过对心理训练的基本原理分析,论述了心理训练在教学过程中的具体运用方法,通过感知觉训练、动机训练、记忆和思维训练、注意训练、放松训练、意志训练等方法,培养学生"终生
摘 要:本文以一个小案例为切入,介绍了背信罪的本质、犯罪构成、与相似罪名的区别,通过讨论以及与其他国家立法经验比较,引出了当前我国有必要设立背信罪的结论。在规定普通背信罪的同时,规定若干特殊背信罪,由此构建起背信罪的完整体系,是背信行为犯罪化的合理路径,值得我国借鉴。  关键词:背信罪;本质;构成要件;增设必要性  甲因为事务繁忙,委托乙代其将房屋卖出,在市值7000元/m2的情况下,乙告知甲房屋
课程考核不仅仅是为了形成一个结果,更重要的是通过考核的存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一论断对“实用经济法”这类学生学习积极性普遍不高的专业基础课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
摘 要:本文提出了民事在诉讼中,应结合和谐理念与规范的指导思想来调和、缓解、重构或消除这种因对抗产生的负面影响所带来的紧张与不和谐的各种关系。  关键词:民事诉讼法律关系;诉讼主体的和谐;和谐理念;和谐规范  一、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含义  民事诉讼法律关系是指民事诉讼法律、法规所调整的人民法院、当事人及其他诉讼参与人之间存在的以诉讼权利和诉讼义务为内容的具体社会关系。  二、民事诉讼法律关系的要素
病例简介患者,男,50岁,以消化道出血入院,因贫血需输血,有输血史,江门中心医院与数名献血者在凝聚胺交叉配血中不合,送本站进行交叉配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