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t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是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和创业兴趣,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的精神和团结协作、创新思维、实践能力的一项具有重大实践和启蒙意义的活动,是学校结合学科、专业开展的学生群体性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当今素质教育的一项举足轻重的工作,创新创业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人才素质优劣的重要指标。因此,高等院校必须以创新为灵魂,加强创新教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 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 人才培养质量 创新创业活动
  培育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级人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高等院校必须以创新为灵魂,把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提升到一个极其重要的地位。高等院校应大力推进高等教育质量水平提升工程,建立并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不断提高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
  一、我国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
  1.教学方法相对单一
  在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多仍以课堂讲授为主,教师一味讲授,学生被动接受,不懂得自觉掌握和运用科学思维的方法,创造性的灵感和思想火花难以产生,容易导致学生思维的单一性和简单化,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挖掘学生的创造潜能。
  2.创新创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
  高等院校长期以来由于受教育经费的制约,学生的实习场所、科研场所投入不能满足大学生科技创新的需要,许多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实验实习场所、内容、材料不能达到要求,学生动手机会少,缺乏创造力的源泉,视野狭窄,妨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并且,由于经费的限制,很多有创意的科技创新项目因得不到资金的支持无法开展或半途而废。
  3.创新教育体系不完善
  创新教育是一种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很多农业院校由于认识不足和条件的限制,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创新教育体系,使得现阶段的创新教育不完善。
  二、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措施
  1.组织管理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要实行校、院两级管理负责制,加强活动的各项管理。
  学校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管理领导小组,由分管教学的校领导任组长,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科技处、国资处、财务处、各学院教学院长组成,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工作的统筹规划、政策制定、经费保障、管理和决策。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教务处,负责日常工作的落实。
  各学院成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指导小组,由学院负责人、学科专业负责人和学科专家组成,负责本单位“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对项目及实施方案提出论证意见;参与项目的中期检查与结题验收;督促和帮助学校开设与创新训练有关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创业训练、项目管理、企业管理和风险投资类的课程;提出其他咨询性意见和建议。
  2.实施程序
  (1)项目申报: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主要面向全校全日制本科二、三年级的学生。申请者必须学业成绩优秀,善于独立思考,实践动手能力较强,对科学研究、创新创业等有浓厚的兴趣,具有一定的创新意识和创业实践能力,具备从事创新创业的基本素质,有强烈的求知欲和严谨的工作作风,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团结协作精神。
  申请者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团队,每个团队一般由3-6名学生组成。鼓励学科交叉融合,鼓励跨学院、跨专业,以团队形式联合申报。原则上要求项目负责人在毕业前完成该项目。创业实践项目负责人毕业后可根据情况更换负责人,或是在能继续履行项目负责人职责的情况下,以大学生自主创业者的身份继续担任项目负责人。创业实践项目结束时,要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妥善处理各项事务。
  (2)项目评审
  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评审工作由教务处和团委共同组织完成,教务处负责创新训练项目,团委负责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
  教务处和团委分别组织相关学科专家和相关职能部门的专家进行项目评审,形成评审意见,并择优推荐上一级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3)项目实施
  项目实行导师指导下的主持人负责制。项目审批立项后,主持人应尽快制订科学、可行的实施方案,依托校内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实践教学科研基地、大学生创业中心等平台,严格遵守学校有关创新创业方面的管理办法,认真组织实施,并开展有效工作,保证项目的顺利完成。
  (4)中期检查
  项目研究时间过半,学校将组织专家对项目的任务完成情况、困难和问题、下一步工作计划等方面进行中期检查,并提出项目的改进建议。对实施过程中弄虚作假、工作无明显进展的学生及时终止其项目运行。
  (5)结题验收
  项目完成后,主持人需将成果形成总结报告,并附相关论文、设计、专利等固化成果支撑材料,由工作指导委员会成员对研究项目进行结题验收。
  三、构建完善的机制,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顺利进行
  1.组织保障
  分别成立校、院两级管理指导领导小组,负责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宏观调控、政策制定、经费分配、质量检查、组织与实施等,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提供组织和领导保障。
  2.制度保障
  学校应制定一系列相关的制度,并把大学生创新创业内容写入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在课程建设、学生选课、成果认定、学分认定、灵活学籍管理等方面给予了大量的政策支持,保障了更多的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创业训练和创业实践活动。
  3.经费保障
  学校要不断加大创新创业经费的投入,并根据要求进行经费配套,实行专款专用,努力改善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创业中心条件,不断扩大大学生创业基地规模,保障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顺利进行。
  4.师资保障
  学校要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导师队伍建设,加强对广大教师和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工作干部的管理和培训,提高大学生创业指导水平。不断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导师制,聘请企业中专家型的大学生创业导师,鼓励校内教师担任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的导师。学校对指导教师制定了相关的激励措施:对导师给予一定的工作量补贴;对获得省级以上奖项的导师按级别给予相应的奖励;导师指导的项目在职称评定、岗位聘任中和同级别的科研项目享有同等待遇。
  5.条件保障
  学校要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实施的条件建设,进一步建设和开放大学生创新实验室、创业中心、实践教学科研基地,为参与项目的学生免费提供提供技术、场地、政策、管理等支持和创业孵化服务,积极发挥基地的教育功能。
  6.宣传保障
  学校应积极营造良好氛围。通过教务处、团委、学生会、创业社团搭建项目学生交流平台,定期开展交流活动。鼓励表现优秀的学生参加校内外学术会议和科技竞赛,为学生创新创业提供交流经验、展示成果、共享资源的机会。通过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在校园内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主旋律;充分利用各宣传媒体宣传大学生创新创业典型、宣传大学生创业信息,形成浓浓的舆论氛围,同时发挥杰出校友的带动作用,激发在校大学生的创业热情,增强可信度和感召力。
  通过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促进高等院校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强化创新创业能力训练,增强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培养适应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人才。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文从追“新”入手探讨创新能力培养的必要性。公共艺术设计作为环境艺术专业研究生的一门必修课程,旨在启迪智慧,不断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及能力。作者结合当前本院环境艺术专业研究生公共艺术课程学习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措施与方法,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顺应时代发展需要。  关键词: 环艺专业研究生 公共艺术设计课程 教学改革  加快培养创新型人才,是目前我
摘 要: 夏朝的文化渺渺茫茫,历史文献亦不足徵。殷商时代,不仅已经把神秘力量神格化,而且已形成了一个有秩序的神的系谱。周灭商后,继承了殷商文化的一绪,同时也具有显著的西部特征。周人完成了祖先神与至上神的二元化革命。周人的伦理政治孕育了民本主义思潮的萌芽。这种人本主义思潮的萌动,更鲜明具体地体现在周公制礼作乐上。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完成了从神本走向人本的过渡。  关键词: 神本 人本 文化 趋势 
摘 要: 威廉·福克纳在小说《喧哗与骚动》中塑造了南方破落家庭康普生一家的诸多悲剧角色,只留下年迈的黑人女仆迪尔西给人带来一丝希望。本文通过分析迪尔西身上所体现的人性美,挖掘作者对于基督精神重生的呼唤。  关键词: 小说《喧哗与骚动》 迪尔西 基督精神 重生    《喧哗与骚动》是福克纳本人最喜欢的小说之一。作者以康普生家族的命运为载体,表达了自己对于旧南方爱恨交织的情感[6]P8。作品分为四部分
摘 要: 美国20世纪著名的文学家、文体家纳博科夫的文体代表作《微暗的火》,在文本解读方面有众多不同的说法,近年兴起的叙述学热更是让很多学者都运用叙述学原理来分析这部后现代代表作,本文通过分析不同叙述层次中的不同叙述者,一一来剖析文本的几种不同的解读方式。  关键词: 小说《微暗的火》 叙述层次 叙述者 解读方式    一、绪言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微暗的火》的出版,大大
摘 要: 《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法国文坛巨匠福楼拜的代表作,讲述了女主人公艾玛因不满足于生活的平淡而去追求理想的爱情,却一步步走向了悲剧。本文将对包法利夫人的一生进行综合分析,从四个方面探究其悲剧命运的根源所在,感受她的多情、理想、虚荣与幻灭,并从中得到启示。  关键词: 爱情 理想 现实 虚荣 悲剧  《包法利夫人》是19世纪法国文坛巨匠福楼拜的代表作,讲述了一位美丽的小资产阶级女性艾玛的情感
摘 要: 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是保障我国顺利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作者以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活动取得一定经验与成果的广西桂林市临桂县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调查研究,分析其考核评估机制研究,了解其存在的缺点和不足,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以使研究成果推广到完善我国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考核评估机制中,为保障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 城乡中小学教师交流 考核评估机
摘 要: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苏州吴县人。唐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唐寅的诗风别具一格,自成一派,艺术风格多变,读其诗,可以发现唐寅笔下的花卉和明月是两个比较常见的意象,分析这两个意象,发现其中寄予着唐寅的志向,含蓄地将心中块垒郁勃之气抒发出来。  关键词: 唐寅 诗歌 意象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苏州吴县人。唐明代著名书画家、诗人。因明孝宗弘治十一年南京乡试第一,世称“唐解元”。唐寅少有隽
摘 要: 诗词教学在反复阅读的基础上,心游目想,进入境界;展开想象,补足形象;抓住突破口,沿波讨源,才能入乎其内;分析、综合、推理、博观约取,辨别源流,才能出乎其外,从而提高学生的诗词鉴赏能力。  关键词: 诗词教学 入乎其内 出乎其外 鉴赏能力  当前,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诗词教学忽视了学生鉴赏能力的培养,一味地围绕“选择”“判断”“问答”等题型进行诠释、辨析和定义,把一首优
摘 要: 建国初十七年,在以革命战争为题材的小说中,用雄健的笔调正面突出英雄人物、抒写艰苦卓绝却必然胜利的战争成为主流。茹志鹃的小说《百合花》却以细腻抒情的笔调去叙写战争中的“日常小事”,去展现既平凡普通又纯真美好的人性,凸显洋溢着青春与生命活力的个体,而鲜活的生命在战争中消亡带来了强烈的悲剧效果,从而使得这篇小说不再仅仅是带有强烈政治倾向的“英雄颂歌”,而成了一种悲剧化的抒写。  关键词:
摘 要: 武术本源于中国,隶属于优秀的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维护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已是时代条件下紧迫的民族使命与历史重任,中国武术的时代文化危机更是堪忧,我们民族应紧系这一宝贵历史文化的安危,并给予紧迫呵护,使中国武术能在世界文化宝库中长久璀璨。  关键词: 武术 文化 民族 使命  2013年夏天(7月3日)来自美国少林拳法联合武馆的近250名武术学员从大洋彼岸不远万里来少林朝圣。对此消息,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