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岁,我开始穿运动鞋

来源 :智族GQ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T_SX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智族GQ》与ChristianLouboutin见面的当天,Louboutin饶有兴趣地指向摆在我们面前的“CollageSneaker”上一张小男孩的照片,“这是我,很小的时候。小时候念书的时候,我最喜欢的鞋子是Adidas的运动鞋和沙漠靴。我记得长大念书时,大概13岁左右,我的母亲总是让我在校服搭配的正装鞋里穿袜子,但是我从来不穿,因为我觉得穿袜子太奇陉了,可她每天都会因为这件事情说我。有一天,我终于把她成功说服了。”他笑着对我们说道。

  从小对于风格有着一定向往的Louboutin,年轻时也热爱“盛装”,在巴黎的夜晚到来之前,他会去面料市场寻找做盛装的材料,将自己打扮得“美美的”——这些都有迹可循。在“CollageSneaker”上,你会见到出现于70年代巴黎夜晚派对中盛装的Louboutin。“我成长的过程里经历了70、80年代这两个重大的时装世代,不知怎么的,我身边围绕的时装世界的人很大程度地影响到了我。在很长的一段時期内,这些影响逐渐地成为我的设计灵感来源,也成为了品牌的根基。”
  就这样一个让全球女性与男性向往优雅的法国鞋履品牌,由Louboutin与他带领的设计团队从他办公室中一面贴满了手绘图与照片的墙上,选中几张最具纪念意义的照片,将它们用“拼贴画”的手法拼在了一起,最后成为这双“Collage Sneaker”。
  CL=ChnStian Louboutin

GQ:是什么契机让你打算设计一双这样的鞋履?


  CL:有天我在巴黎看了一个关于一位男演员的展览,展览里挂满这位演员在六七十年代的作品,所以我想为什么不用拼贴画的方式来推出一双鞋款?但表达的方式是不同的,展览中涵盖这位演员的很多面—一好的与不好的。但是我只想展现快乐的瞬间,回到办公室后,我跟团队说,你们去看看这个展览吧。后来团队中的人决定选用挂满照片与手绘的一面墙中不同的照片,有我比较个人面的照片,也有不同的情绪。

GQ:这双鞋更像是你个人的一种记录吗?


  CL:这双鞋上汇总了我早期的素描、拼贴画、照片以及插画,在这里还有一张我的照片,那时候我才13岁,可以说是我自身与品牌的缩影。

GQ:照片中的这个人是你吗?


  CL:这是我,在1970年Lou-Lou deh Falaise的派对——或是她的婚礼派对上,我记不太清了。我当时给自己化了这样一个“一半天使,一半魔鬼”的妆。我穿的服装也是,一半红色丝绒象征着恶魔,一半粉色是天使,裙子也是我自己做的。那时候我基本都是穿着戏服去参加派对的,因为能够在面料市场上买到你所需要的一切。

GQ:70年代对来说是怎样的?


  CL:那时我还是个青年,我经常出去玩儿,每天晚上都去。那个时候我不会想着工作的事隋,或许现在的年轻人会常常想着去工作,但是70年代的时候没有人想着工作,大家都致力于如何让自己开心,音乐是这样,服装设计也是。我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始,而且去party上也遇到了很多有意思的人——伊夫·圣罗兰、t

GQ:到了哪个阶段你决定开启自己的品牌?


  CL:鞋履设计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你可以用剪刀剪出一件外套,但鞋子是不可能的,这是一个昂贵、很专业、耗时久的过程,且需要有专业的机器测量。我27岁才开始,对于那个时候的我来说已经很晚了,因为在20~27岁,我购物也认识了很多人。我的生活、接触的人、大环境,都是设计的素材,这双“CollageSneaker”也是同样的道理。我记得我开始收集戏服珠宝的时候,无论是几天前看过的展览,或者是很久之前去过的一个地方,都能够在某一瞬间融合,成为自己的作品与灵感,灵感的获取是日积月累的,不是突发的。

GQ:以往你设计的女士鞋款很受欢迎,是什么契机让你开始男鞋设计的?


  CL:10年前,有一位法国的说唱歌手让我为他的巡演设计鞋子搭配他演出的服装。我发现为男士的不同场合设计鞋履很容易,于是我就开始设计男鞋。思路与女鞋的设计很相似,每一个女孩身体里都有一个跳舞女郎,她可以穿着高跟鞋跳舞,也可以穿着运动鞋跳舞。那么对于男鞋的思路也是这样,都是在动感、动态与静态的一瞬间。对于男性来说,运动员也是演员,即使我们只关注他们在场上短暂的几秒钟,但是长时间关注他们的身体,你会发现他们其实是很好的演出者,而我设计的时候总是想着演出者的样子,因此就自然而然地发生了。

GQ:你会如何建议我们《智族GQ》的读者搭配这双运动鞋?


  CL:这双鞋搭配西装的效果会很好。我往往想让消费者有他们自己穿搭的想法,很多时候我反而会被他们惊喜到。不要把自己框在一个盒子里,如果你今天穿运动鞋,另—天穿正装鞋,让自己去尝试并享受生活中的不同角色。你要会“玩转”时尚,能“玩转”时尚的人也能玩转鞋子。
其他文献
谁说你不能戴首饰,首饰可不是女人的专属物品,从古代的东珠朝冠和翡翠扳指,以及现代穿搭之中手指与腕问的躁动就能看出,男人对于首饰的野心不容小觑。一两件恰到好处的首饰更是点睛之笔,众生皆苦?不存在的,更何况将首饰与腕表完美搭配,穿戴之间的趣味横生会让你知道什么才是有型的王道。  让首饰和腕表恰如其分  Less is more!满手的戒指腕表手环让人眼花缭乱,稍有不慎就会被指间的锋芒伤到了眼睛。过多的
1889年春天,安德鲁·卡耐基发表了一篇文章,主题是金钱。如果对某种东西拥有越多就意味着了解越多,那他绝对是这个领域最权威的专家:卡耐基可能是有史以来最有钱的美国人。这篇文章后来集结成一本小册子出版,广泛流传,名为《财富的福音》。  《财富的福音》开篇就讨论了社会的不公平状况。那是所谓的“镀金时代”,大多数美国人都勉力支撐,艰难过活,占全国人口百分之一的权贵们则在罗德岛大兴土木,修建别墅豪宅。卡耐
遠离世俗尘嚣, 他是居住在深山的独行者。 在未开发的蛮荒之地里, 大雪是他的保护色, 生存更是唯一目标。  1
寝室1床是我,绰号“臭颊鼠”,是3床给起的。3床是我们的寝室长——徐陈健,“房主”称号因此而来。只有高祥叫他“zhishou”,为什么、怎么写我都不知道,只知道“房主”不喜欢这个绰号。“房主”身高近1米90,躺下去脚可以一直伸到我床上,爱好背诵《道德经》,喜欢一名叫河图的歌手。  “房主”和我初中就是同学。因为我嘴里很能塞东西,他便叫我“颊鼠”,据他说那是一种可以把食物储存在两颊中的鼠类。为了反击
一提到双褶裤,很多人都会觉得这是一个复古风格的兴起、单褶长裤与双褶长裤其实一直都是同时存在,并非此消彼长,经典的双褶裤会将多余的面料在裤头折叠,这样芽着者自然就有了更赛松的穿着感,比起经典款,Ermenegildo zengna的双褶裤有了全新更加简洁的面貌與线条,对折的直线条双褶有更加干练的视觉效果,同时还融入了工装裤的贴兜元素。
GQ男人可以穿花衬衫进公司吗?或者说,办公室文化可以容纳花衬衫的存在吗?Well,在大多数情况下的确是不允许的。就算是你司空见惯了“你一定要拥有的10件花衬衫”这样的话题,一般也会加上一些定语——“海岛”/“度假”。花衬衫是一个大家衣橱里面都会备上一两件的单品,不断催眠自己说:“这个我拿去度假穿再适合不过了。”结果因为没有假期,就算是假期到了,还是怕穿得像是中年危机的大叔而再次把它锁在了衣柜。但G
我们惯用不同顏色来表达自己的鲜明个性,彰显与众不同。就像在态度多元化的社交媒体上“无畏发声”,更具包容性的视觉文化的转变也更改了色彩的潮流,造型干亮色与天然色彩都在“为自己积极发声”。但有时真的无须迫不及待地“选好阵营”,保持中立,中性色彩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建议你用全身同色代表你的选择,这样的上下,内外一致才能让你的观点更立得住脚。
50年代的美国梦  50年代的西方,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人们的穿搭风格逐渐向现代风格发展,从19世纪遗留下来的Morning Suit以及Evening Suit所代表的传统穿衣被逐渐分解并简化。在60年代波普风潮以及摇滚歌手带来的时髦风潮到来之前,服装的变化可谓经历了一场“不流血的革命”。1947年Christian Dior为女性设计的“The New Look”诞生,男装风格在当时盛行“Lei
见到Cucinelli先生的第一面,是去他的办公室做拍摄准备。没有左右簇拥,“Ciad”看见我们,这位65岁的品牌创始人大方迎上来,用意大利式贴面亲吻欢迎远道而来的宾客。  几十个小时前我们还在人潮涌动的静安寺。经翡冷翠,来到翁布里亚,一个深度旅行家都不一定知道的地区,然而举世闻名的圣方济各和他的方济各会和方济女修会诞生于此,高端奢侈品牌,被誉为“山羊绒之王”的Brunello Cucinelli
上个月卷首语的标题叫《TOUCH》。和以往不同,我罕见地抱有了标题“非如此不可”的决心。要说为什么,理由可以有很多,比如主题讲的是人与人的连接,比如文中援引了《破碎故事之心》里的一句话“It hink love is atouch and yet not a touch”,而touch是这句话的关键词……但在答案的最深处,那是一部叫《TOUCH》的漫画。它的动画版本在国内被翻译成《棒球英豪》,在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