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本链接生活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g7707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作为一门重要的自然学科,是人们认识和探索世界的重要理论基础,同时物理知识则在人们了解世界的过程中得以丰富,所以物理知识与生活之间很强的联系性.因此,在开展初中物理教学的时候,如果教师可以立足物理教材,积极链接实际生活,则可以有效提升物理课堂教学质量.本文重点就物理教学“链接”现实生活的运用策略进行了探究,以期更好地指导我国初中物理教学工作的开展.
  1巧借生活实例,导入物理新课
  物理学科本身的研究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生活中与物理知识相关的各种实际问题,所以相应的教学内容不可脱离生活实际.然而,在当前的初中物理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物理教师却将课程教学的重点放在了如何提升学生的成绩方面,却忽略了学生在实际课堂学习中的感受,更没有就如何将生活化实例导入课堂教学中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至于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面对这些枯燥、乏味,甚至有些抽象的物理知识的时候,他们很容易出现厌学的情绪,即便部分优等生可以熟练地掌握这些初中物理知识,并且可以有效地提升他们的解题能力,但是也无法将他们所学到的这些物理知识应用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就是当前学校所培养出来的学生有很大一部分比例呈现“高分低能”的现象.究其根本原因,其主要是由于当前我国的中学物理教学脱离了生活实际,或者说与生活实际联系融合的不够紧密,所以为了切实提升学生的整体物理素质,就必须要加强物理教学与生活之间联系和融合的紧密性.此外,由于新课导入是物理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其质量直接关乎教学的整体质量,所以物理教师必须在导入新课的过程中合理导入生活实例,以富有趣味性或者其他生活中常见的实例来激发学生对于物理这门课程的兴趣.
  例如,在讲解“力学”部分物理知识的时候,为了使学生可以明确掌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物理原理,物理教师可以合理导入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实例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比如,当我们用手在桌子上用力拍打的时候,为什么我们的手掌会有疼痛感?在我们向后划船桨的时候,为什么我们的船是向前划行的?当我们用鸡蛋敲击石头的过程中,为什么鸡蛋壳会被破坏?这些学生在生活中常见或者常做的现象均可以使学生深刻地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物理原理.又如,在讲解“摩擦力”部分物理教学的过程中,物理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一下我们生活中哪些实例涉及到摩擦力现象.经过学生的思考之后,他们发现摩擦力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存在,比如,我们为什么可以向前走路?鞋底为什么要设置成花纹状纹路?二胡为什么可以奏出优美的旋律?这些均是摩擦力在实际生活中的具体体现.再如,在讲解“牛顿第一定律”这部分物理知识的时候,物理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在平时坐公交车的情景,尤其是在汽车突然启动或者刹车时的感觉,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和了解“惯性”等等.通过借助这些生活实例来导入课堂新课,则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培养他们观察和思考生活的好习惯.
  2创设生活情景,增强学习感悟
  物理学科作为一种重要的自然学科,对于学生的演绎推导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具有较高的要求,然而初中生本身的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差,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物理知识,降低他们的学习难度,教师必须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生活情景,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去拓展他们的学习思维,增强他们的学习感悟,不断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但是在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常常容易忽视教学氛围的营造,至于贴合生活实际的情境更是少之又少.通常而言,初中生学生的年纪比较小,他们正处于感性思维向理性逻辑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此时他们更加乐意采用感性思维来分析有关的物理问题.而如果教师可以将学生在生活中的所见所闻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逼真、生动的生活化情境,则可以使学生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去积极思考、探究和感悟,从而可以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效果.
  例如,在讲解“光的直线传播”这部分物理内容的时候,如果教师一味地向学生灌输大量的基本物理理论,那么势必会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更无法深刻理解和掌握该部分的物理知识.而如果物理教师结合实际的生活实例,为学生创设一个非常熟悉的生活化情境,比如让学生将刻有三角形、圆形以及长方形等不同形状孔洞的不透明纸片放置在太阳光下,接着让学生思考一下其在太阳光下可以表现出什么形状的光斑.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和所学的知识,他们会知道透过三角形孔洞的会在地面上形成三角形光斑;透过长方形孔洞的会在地面上形成长方形光斑.此时物理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亲身做一些带有孔洞的纸片,并在阳光下进行照射,此时他们会发现,无论是什么形状的孔洞,所形成的光斑均是圆形的.如此一来,学生就会深刻理解“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这一物理基本理论.因此,通过为学生合理地创设一些生活情景,则可以活跃课堂教学的氛围,增加物理教学的趣味性和现实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物理知识,同时也有助于提升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教学回归生活,增强学习效果
  初中生具有很强的好奇心,此时很喜欢对各种问题“刨根问底”,所以在平时的生活中他们可能对于某些生活问题存在疑惑,但是却常常无法自主解答,以至于他们的困惑越积越多,甚至会成为学生学习的压力,所以物理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合理地构建其同生活之间的联系,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中存在的各种疑惑.通常而言,发现问题实际上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获取有关的知识,提升他们的探究精神.因此,在平时的初中物理教学开展的过程中,物理教师需要在学生掌握基本物理知识之后,让物理课堂教学回归生活实际,并要善于捕捉学生在学习或者生活中存在的各种疑惑问题,以便及时帮助学生解决他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各种知识盲点或者疑惑点,从而为学生构建物理知识与生活实践问题之间的桥梁,不断提升学生解题能力.此外,实验教学也是中学物理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所以为了使其回归生活,就必须要使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立足于生活实际,切实回归生活,不断提升物理实验的实用性,从而使学生深刻地观察物理现象,使他们可以切实理解和掌握有关的物理知识和原理.
  例如,在平时的生活中,针对雨后出现彩虹的问题,学生在学习“光学”部分物理知识之前,他们可能常常感到疑惑,但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这一问题,物理教师可以在讲解“光学”部分知识的时候,为学生引入“彩虹成因”这一生活实例,以使学生可以明确彩虹就是太阳光线透过不同角度折射后所形成不同颜色;针对那些生活在西藏地区的学生而言,他们发现自己家里所用的锅与平原地区家庭中所用的锅不同,在学习“大气压强”部分物理知识之前,学生可能不理解,所以物理教师在讲解“大气压强”部分物理知识的时候可以为学生引入这一生活实例,从而使学生可以自行用物理知识来解决有关的生活实际现象.而针对物理实验而言,物理教师可以借助一次性筷子、乒乓球、矿泉水瓶、皮筋、气球、纸箱和纸盒等生活中常见的废旧物品来引导学生自行制作一些简单的物理小实验,从而可以增强物理实验教学与生活之间联系的紧密性,使物理实验回归生活中,从而不断培养和提升学生的观察力、实践力和创造力,使物理实验更好地服务于生活.
  总之,知识与生活之间本身就具有紧密的联系,物理知识教学也不例外.在平时的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需要在立足物理教材的基础上,加强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及融合的紧密性,以使学生可以在逼真的生活情境中去了解、思考和感悟物理知识,从而不断提升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其他文献
多食用碱性的新鲜蔬菜与水果有预防脱发功能。脱发与头皮发黄的因素之一是由于血液中有酸性毒素,多是体力和精神过度疲劳、长期过量食用纯糖类和脂肪类食物,使体内代谢过程中产生酸毒素。肝类、肉类等食品中的酸性物质容易引起血中酸毒素过多,所以要适量食用。维生素E能抵抗毛发衰老,促进细胞分裂,使毛发生长。可多吃鲜莴苣、卷心菜、黑芝麻等。头发干枯、发梢开叉,可多吃大豆、黑芝麻、玉米等食品。头发的光泽与甲状腺的作用
摘 要:当前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已经逐渐深入开展,各种模式、各种教学策略应用在不同的课堂教学体系之中,因此如何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融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中,形成核心素养下的课堂教学策略,是决定当下初中物理课堂深层次改革的关键问题,本文将基于核心素养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对形成高效课堂的策略有一定的作用.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物理,教学策略  文章编号:1008-4134(2020)08-00
长痣的人更长寿    大多数人将痣看作是身体的一大瑕疵,但英国《每日电讯》近日却刊文称,长痣的人可能更长寿。  英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身上痣长得较多的人要比皮肤光滑洁白的人年轻好几岁。而且,痣多的人染上心脏病、骨质疏松症等疾病的几率要比同龄人更低。  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皮肤学专家维罗尼卡·巴塔耶博士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对900多对双胞胎的DNA研究之后,发现痣和衰老存在着某种联系。染色体端位上的端粒
摘 要:以初中物理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功率(或高中物理电池的最大输出功率)为例,指出office等办公软件在研究该问题时的创造性应用,开阔学生视野,增进教师教学研究的技术方法,培养学生的STEM素养,发展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STEM,Office软件,几何画板,核心素养,创造力  文章编号:1008-4134(2020)08-0053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初中物
摘 要:在活动教学中为实现学生对知识的深度理解,实现发展高阶思维及应用能力的迁移,基于深度学习相关理论,本文尝试对实践中的活动教学进行有益改进;先聚焦学科大概念,再提炼单元核心概念,以此为活动主线进行主题化系列核心活动的大单元教学设计,并寻求合理有趣、有挑战性、能持续进行的活动载体;再合理规划课时教学,在课程教学时基于核心活动设计开展进阶式的情境问题探究子活动,以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  关键词:深
意外,自然是不曾料到、发生后又措手不及之事。当宝宝发生意外,这是一个妈妈们不敢设想的话题,可是,不敢想不等于不会发生,我们,还是未雨绸缪吧!    意外之外伤篇    磕碰在所难免、不必过分在意  如果是一点点的皮外伤,通常我就简单的处理一下,有时候甚至只是清洗一下伤口。大多的时候,我都不会太在意,因为妈妈和家人过于重视伤口,对宝宝的心理会有很严重的暗示,有思想负担,对伤口的复原并没有什么好处
摘 要: “三角形”思維导图是种有效的学习工具,能够妙解浮力压强的计算题.浮力压强计算题是中考常见的一种压轴题.它涉及较多的物理量,物理量的相互关系错综复杂.学生常常无法利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笔者利用独特的“三角形”思维导图构建浮力与压强的知识框架,把相关的物理概念、规律、公式框架性地展示出来,准确地描述它们之间的联系,扫清学生的解题障碍.同时利用 “三角形”思维导图通过构建解题模型,降低了解题
“初高中物理衔接的教学研究”是安徽省教育科学重点研究项目课题,虽然此类课题的研究已经多年,其研究成果已取得很多突破,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研究,特别是重点课例的问题还有待完善,目前,我们采用初中与高中两所学校交叉研究的方式来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对初中与高中衔接课例的研究,有很大的突破本文以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新教材第十五章第三节中“伏安法测电阻”为例,谈谈我们的教学过程与感受,以抛砖引玉,共同探讨本
摘 要:深度学习是相对于浅层学习的一种高效学习方式,是基于核心素养下的有效学习,是实现知识本位转向素养中心的过程,本文通过“新知的获得、知识的转换、知识的评价”为过程,通过生活经验、意义建构、激起矛盾的途径,实现深度学习下激起学生认知冲突的有效教学策略,从而实现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  关键词:深度学习;认知冲突;评价  文章编号:1008-4134(2020)06-0004 中图分类号:G6
开学不久,原本成绩优秀的学生到了三年级却突然成绩下滑。究其原因,原来是孩子在幼儿阶段超前教育,导致一、二年级时厌学,结果小学学习方法尚未掌握好,等到三年级终于暴露出基础差的问题,这种现象被幼教专家称为“三年级效应”。专家表示,家长过分实施幼儿“超前教育”,反而给孩子带来厌学情绪;而三年级正是小学学习的一道“坎”,家长要“授之以渔”,注意教孩子掌握学习方法。    “老本”吃光成绩下滑    近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