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部巨大脂肪肉瘤1例

来源 :中国临床案例成果数据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史摘要

患者,女性,54岁,约半年前无明显诱因下触及右侧颈部包块,鸽子蛋大小,无发热,无疼痛,无咽喉痛,无呼吸不畅,当时至当地医院就诊,专科检查后建议继观,注意复查。之后患者右颈部包块渐增大,一直未予重视。近来患者出现进食梗阻感,夜间睡眠时有呼吸不畅,遂再次至医院就诊,CT检查示右侧口咽及后方占位,口咽受压狭窄,甲状腺右叶受压,考虑含脂肪组织的病变,建议至上级医院就诊。患者遂至本院就诊,专科检查后拟右颈包块收住入院。

症状体征

右侧咽旁、咽后壁黏膜膨隆,表面光滑,右颈部可触及肿块,最大径约8 cm,质软,边界尚清,透光试验阴性,无明显触痛,皮温正常,颈无抵抗,甲状腺无肿大,双侧声带稍充血,运动可,右侧梨状窝暴露欠佳,耳、鼻未及特殊异常

诊断方法

病理诊断:结合分子病理检查结果符合高分化脂肪肉瘤,病变大小12 cm×9 cm×2.5 cm。

治疗方法

手术切除。

临床转归

痊愈。

适合阅读人群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其他文献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50岁,因发热,阵发性连咳10余天就诊。5个月前曲霉菌感染,头孢西丁联合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好转后出院,2周前右上肺侵袭性肺曲霉菌感染,1周前采患者胸水标本检查诊断为胸腺瘤。症状体征10余天前开始出现发热,阵发性连咳,咳嗽时感胸闷,深呼吸时感右侧胸痛。诊断方法结合患者症状、体征、体液免疫检测和影像学检查明确诊断为(1)右上肺侵袭性肺曲霉菌病。(2)右侧肺炎。(3)右侧胸腔积液。(4)左肺磨玻璃结节。(5)肝功能异常。(6)胸腺瘤。治疗方法抗感染联合胸腺瘤手术切除。临床转归患者症状缓解,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70岁,因发现盆腔包块1个月入院。最终诊断为原发性输卵管高级别浆液性腺癌。症状体征1个月前于外院体检发现盆腔包块,无阴道不规则流血、无腹痛腹胀等不适。诊断方法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计算机断层显像、妇科超声及盆腔增强磁共振成像。治疗方法肿瘤细胞减灭术 术后多次化疗 靶向治疗。临床转归患者病情好转。适合阅读人群妇科;肿瘤科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82岁,因"便中带血1年余,排便困难伴大便变细"1个月入院。诊断方法本院肠镜检查示距肛20.0cm乙状结肠肿瘤。腹部CT检查示乙状结肠肿瘤,考虑结肠癌侵出浆膜层。肝脏多发转移性肿瘤。左肾多发囊肿。血常规、生化、心电图、胸片、心脏彩超、肺功能等未见明显异常;肿瘤系列检查示癌胚抗原209.48ng/ml,铁蛋白450.5ng/ml。治疗方法在全麻下行手助腹腔镜下乙状结肠癌切除术,术中顺利,术后常规病理检查示(乙状结肠)腺癌,Ⅱ级,盘状型,肿块大小5.5cm×5.5cm×0.7cm,肿瘤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8岁,因"双眼视物模糊1年",希望控制近视。症状体征VAsc:OD:0.2,OS:0.3,VAccOD:-1.75/-0.50X180=1.0,OS:-1.50/-1.25X170=1.0。双眼眼压正常,眼前节及眼底无明显异常。无明显验配角膜塑形镜禁忌证。诊断方法主觉验光、裂隙灯、眼轴、角膜地形图等。治疗方法验配角膜塑形镜。临床转归第一副镜片出现双眼中央角膜上皮点染,修改镜片处方后配适良好。适合阅读人群眼科;视光科
病史摘要患者,男,29岁,因"头晕头疼呕吐近12h"入院。症状体征体格检查:GCS评分15分,Hunt-Hess分级Ⅱ级,四肢肌力及肌张力无殊,双侧巴氏征阴性。诊断方法入院急诊脑动脉CTA提示蛛网膜下腔出血及前交通动脉瘤。介入术后眼科眼底镜检查发现右侧视网膜多发散在出血灶。治疗方法入院急诊行动脉瘤介入栓塞术,术后予ω-3脂肪乳进行肠外营养及尼莫地平针预防血管痉挛。临床转归患者术后出现以眼底出血为表现的Terson综合征,在药物治疗下好转并且视力恢复。适合阅读人群神经外科;眼科
病史摘要患儿,男,3个月25d,吃奶差、呛咳49d,加重40d,机械通气5h,外院诊断"肝内弥漫性病变(考虑婴儿型血管内皮瘤并肝内型门-体分流),先天性心脏病"。症状体征2022年9月20日,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吃奶差、呛咳,伴腹胀,加重40d,于外院持续对症治疗,无明显好转,彩超提示肝内型门-体分流、重度肺动脉高压,后病情逐渐加重,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行机械通气转入本院。入院体格检查示心率136次/min,机械通气30次/min,吸入氧浓度40%,血压69/21mmHg(1mmHg=0.133kP
病史摘要患儿,男,8个月龄,因"鼻塞、流涕1个月余,张口呼吸1周,发现鼻腔肿物1d"于2022年8月入住本院。症状体征双侧鼻腔黏膜肿胀明显,可见脓涕。咽无充血,双侧扁桃体Ⅰ度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诊断方法电子鼻咽镜示左侧鼻道可见肿物完全堵塞,周围无空隙,右侧鼻道肿胀狭窄,镜子无法通过。鼻窦CT示左侧鼻腔后鼻孔区见软组织肿块,边界不清,范围约49mm,邻近骨质压迫性骨质吸收改变。MR增强扫描示左侧鼻腔﹣后鼻孔区见软组织肿块,边界尚清,最大截面约45mm×23mm×42mm,T1WI呈等信号,T2WI呈高信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45岁,2015年确诊为左乳腺癌,给予手术、术后辅助化疗。2016年1月29日因"左乳癌术后9个月余,胸壁复发3个月余"入院。症状体征患者精神可,ECOG评分1分,饮食、大小便基本正常,全身无明显压痛,肝脾未触及明显肿大。左乳缺如,左前胸壁局限性隆起,约5cm×4cm,质中、固定、无压痛,边界欠清。左胸壁皮肤多发红色结节,部分融合,较大者约1cm×1cm。诊断方法胸部CT提示左胸壁肿物、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左胸壁肿物穿刺活检提示低分化癌浸润/转移,考虑乳腺来源可能性大,预后指标:E
病史摘要患者,男性,52岁,哈萨克族,因"发现肝脏占位4个月余"就诊。既往体健,有包虫病疫区生活史。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明确诊断为"肝占位性病变(肝泡型包虫?其他?);布-加综合征(肝后型门静脉高压);食管静脉曲张;肝功能不全;低白蛋白血症;右膈膨升"。症状体征2021年9月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上腹疼痛,疼痛呈持续性,持续时间1h,可自行缓解;于2021年12月右上腹疼痛较前加重,疼痛时间延长至2h。体格检查无特殊。诊断方法胸部及上腹部CT平扫加增强提示右侧膈肌抬高;肝左叶混杂密度占位,考虑肝包虫
病史摘要患者,女性,26岁,未婚。4年余前因骶尾部疼痛10个月就诊,盆腔MRI示骶尾部肿瘤,行腹腔镜下腹膜后骶尾部肿瘤切除术。术后病理:倾向神经母细胞瘤。术后症状缓解。术后5个月影像学检查发现骶尾部异常信号,无伴随症状。术后9个月盆腔MRI示骶尾部占位。术后18个月盆腔MRI示骶尾部异常占位,较前稍增大,术后38个月年出现骶尾部不适,盆腔MRI示骶尾部异常占位增大增多。术后41个月症状加重并出现右下肢不适,住院治疗。诊断方法影像学检查示腹膜后肿瘤,术后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治疗方法术前化疗2次,化疗后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