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教学中的情景创设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o_oo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
  在我们百色革命老区,经过了几年的新课程的教学,我越来越觉得:实施化学教学,应舍弃传统的片面强调知识和技能目标,必须把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放在首要的位置。因此,努力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景,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尤为重要。
  结合自己过去的教学实践,我对九年级化学教学中创设情景实施教学有几点体会:
  一、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在最初接触《化学》时,对这门课程是怀着一种既好奇又敬畏的心理,觉得它很神秘莫测。如何把学生对这门科目的神秘感转化为学习兴趣呢?关键在好第一节化学课。
  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我就设计了几个趣味实验,如“空中生烟”、“烧不坏的手帕”、“雨落红花绿叶出”等,让学生过把化学瘾,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感受到学习化学的快乐。
  在进行“燃料的燃烧对环境的影响”的教学时,我会组织学生进行酸雨的模拟实验:将SO2、NO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后得到模拟的酸雨,然后将制得的模拟酸雨进行以下实验:树叶(取嫩树叶更好)与酸雨的反应、活泼金属与酸雨的反应、大理石与酸雨的反应。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认识到酸雨会损坏森林、植被、农作物,腐蚀金属及大理石制品,污染土壤及水源等,从而认识到酸雨的危害的严重性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以及发展新型无污染能源的紧迫性,使他们从小就树立良好的环保意识。也让学生也有进一步学好化学知识、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责任感。
  二、设置化学问题,培养学习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我会根据不同的课题内容创设学习情境并设置不同的化學问题。例如:在木炭、硫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后,可设置这样一个问题情景:为什么可燃物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的多?让学生根据现实生活中木炭、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进行讨论。在学生分析综合得出结论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提出下一个问题:在空气中不易燃烧的物质能否在氧气中燃烧呢?
  三、重现学习情景,提高学习能力
  在探究质量守恒定律的知识时,我通过分组实验、演示实验及课件三种方式重现了300多年前拉瓦锡的证明质量守恒的有关实验及图片,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化学家的研究成果;也让学生知道一条科学规律的发现的道路是多么曲折、是多么的来之不易。从而让学生树立起热爱科学、去寻觅和发现身边的科学的意识。
  四、通过身边发生的故事创设情境,提高学习能力
  身边发生的故事具有真实性和说服力,而且还能吸引学生,教学效果好。在学习二氧化碳的课题时,我是这样引课的:在我市某县,一个夏天的中午,女主人死在关紧门窗的房间里,警察勘查了现场后判定女主人是因二氧化碳窒息而死的。而房间门窗都关得紧紧的,二氧化碳不可能从室外输入,房间里除了女主人朋友送来的半箱冰激凌外没有其它东西。最后警察判定是朋友送来东西杀死女主人,你知道是为什么吗?谜底揭开后引出了干冰,由干冰又引出了二氧化碳,从而进入本课题的学习。
  学生学习后,深感生活中化学知识无处不有,从中也树立学生的法律意识,也使学生对社会对人民增添了一份责任感:学好化学,造福人类。
  生活中化学情景可以说是无处不有、无处不在,而创设学习情景不仅能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还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使我们的化学教学焕发出勃勃生机。
  作者信息:
  姓名:韦玫瑰;地址:广西百色民族高中初中部
  邮编:533600
其他文献
【摘要】做好青少年的教育工作是国家振兴的根本,青少年教育更要与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相结合,日常教学中应该侧重对青少年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在  数字化时代,信息技术是一个新兴不久的教育学科,也是我们应该重点关注的学科。本文即针对信息技术教学,简单的谈一谈如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加强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B  引言  
【摘 要】本文以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与不足,探讨了传统教学与网络教学的优势互补,说明网络教学不可能完全替代传统教学,两者必须相结合,摒弃各自的缺点,整合两种教学模式的优势并使其互补,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传统教学; 网络教学; 建构主义 ;优势互补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B  随着中国教育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的功能也逐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