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金铜佛像的鉴定与辨伪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razymou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些年来,由于金铜佛造像有着广阔的升值空间和投资前景,故其极受各路藏家的追捧,拍卖成交价也屡创新高,在艺术市场的行情十分火爆。正因如此,使得各种不法之徒利令智昏,应运而生了不少造假的伪作。虽然我们对于散见于全国各地古玩集市售价低廉、粗制滥造的一些新作佛造像,一般能较容易辨识;但目前对于一些做工精致、刻意作旧,并按照真品精心仿造的金铜佛像,我们还是较难识别。有基于此,笔者根据自己多年来累积整理的经验,和大家谈谈金铜佛造像的鉴定与辨伪。
  金铜佛造像的时代特征
  中国的古代金铜佛造像,历史悠久,内涵丰富。不仅有佛教、雕塑、艺术方面的内容,还包括了历史、文化、社会风俗等多方面的知识。所以大家必须掌握以上方面丰富的学识,同时了解其各个时期的时代特征。
  汉和十六国时期:金铜佛造像一般为平直的头发,呈面目平和的方脸,作坐姿。此时期的造像,多为尺寸较小的单尊。像1989年四川绵阳何家山东汉晚期崖墓出土,现藏于绵阳市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一棵青铜摇钱树(图1)。这是我国发现的时代最早的金铜佛造像,笔者曾借学术交流会机会参观过。其有佛像五尊铸于树干之上,每尊高6.5厘米。肉髻,头后有横椭圆形光。两耳较大,微闭双眼,上唇有髭。上着通肩袈裟,左手拳执,右手施无畏印相,结跏趺坐。
  北朝至以后:金铜佛造像通常为盖碗式的头,螺旋式的发髻。高额,瘦而长的脸,面目清癯;大耳高鼻,闭目凝神。右肩袒露,上披袈裟。或头攮项光,或身后周围作火焰纹的背光。或结跏趺坐,或掌心朝上呈盘腿坐。佛座有的是须弥座,点腰较矮;有的是四足方座。北魏造像还有个显著特点,即主佛两旁常有多为立姿的一或两位菩萨。
  隋唐:金铜佛造像的造型,多头戴莲花冠,高发髻。圆脸,胖腮。外披袈裟,着僧祇支,穿垂于双足的百褶裙。项或背光,都是较粗的尖楣形。底座之下,有双层或单层四足高床。
  宋代:此时的金铜佛造像,多为菩萨像。高发髻,脸下尖而上胖,身段高长。或一拱一掉的腿,拱腿上放的左手臂,右手则往下垂搭,于座上平按。腿上盤左手,腹前伸右手。佩戴璎珞,细腰的圆座上有两层莲花。宋代还有普贤、文殊和观音菩萨像的出现,且多在长方形四腿座上就坐,或坐于像背、狮背、狲背之上。比方说河北正定的隆兴寺内,一座十分高大的大悲铜菩萨像(图2)。该观音菩萨像通高有22米多,并有42臂,庄严雄伟。其比例匀称的造型,纤细颀长的体型,雕琢精细的衣纹,极富宋代金铜佛造像的艺术风格。
  明代:明代的金铜佛造像,表情庄重而不失柔和。多头戴叶片作镂空状的宝冠,正中叶片呈弯月形。大耳下垂,额头较宽,细眉长目,鼻高唇薄,面相丰润。璎珞、佩饰精密繁复,肩宽腰细,身材比较匀称协调,婀娜多姿。上身袒露,线条流动柔和的衣着轻薄贴身,转折自若。台座造型宽大,为束腰式仰覆莲座,宽肥的莲瓣呈一周对称分布。如高19.6厘米,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十六世纪作鎏金铜弥勒菩萨坐像(图3)。另外,造像的衣饰边缘,一般刻有细碎的花纹。莲座的边缘,还有一周连珠纹;圆润的莲瓣、外卷的底沿特征明显。而黄中泛红、金水成色足的色彩,为明代标准色。
  清代:此时的金铜佛造像,多头戴冠叶呈平板状、不镂空的宝冠。丰颐宽额,方圆丰润的脸型,双目传神,五官精致。璎珞、串珠等胸前饰物,雕刻得极为精美细腻。造型优美,身体比例协调。一般肩披较为宽大的帔帛,身着衣纹呈放射状的汉式衣装,衣褶曲折生动。莲座底沿外撇明显,莲瓣扁平规整。尤其是度母造像的眼线,间距较宽,且呈一波三折式。
  金铜佛造像的鉴定
  我们通过对造像之时代特征的了解后,如果再对造像材料与质地进行观察,对人体感官和知识、经验方面进行积累,同时参照其他的艺术门类,相信大家鉴定起来必定得心应手,水到渠成。
  1.观察金铜佛造像的材料与质地
  在鉴定时,我们首先要注意不同的时期用铜是不同的。金铜佛造像的用铜,有青铜、黄铜、红铜和其他铜合金等。一般在青铜上鎏金的佛像,才被称为金铜佛造像。元代以前的金铜佛造像,通常均以青铜铸造;除此之外,还少有些许红铜制品的出现。元代以后,铜锌合金的黄铜佛像则出现较多,但大多不鎏金;还出现了纯铜制作的所谓红铜佛像,这些都需要认真观察分辨。如同样是清代,其早、中、晚期特别是乾隆时代,造像又有不同的用铜材料。由于乾隆朝国力强盛,皇室又崇奉佛像,故此时的造像用材与质地都非常好。因此一上手就感觉特别沉的,应该就是乾隆时期的金铜佛造像。而晚清时期的制作,其手感则明显要轻了许多。
  另外,不同地区或受其影响而制作的金铜佛造像,其用材与质地亦有所不同。比方说明清宫廷的造像,往往在整体鎏金上光方面非常注重。而藏地的金铜佛造像,则爱镶嵌矿物,如绿松石、青金石等,注重的是远视效果,有的鎏金或贴金只表现在脸部。且受克什米尔风格影响的藏地造像,还多以澄黄亮丽的黄铜铸造;同时造像常以白银镶嵌眼与白毫,唇部与衣纹则喜用红铜镶嵌,令造像有华丽精美的整体效果。而受尼泊尔风格影响的藏地造像,铸造则喜用红铜,且一般鎏金并镶嵌宝石。
  2.靠知识、经验的积累和人体感官鉴别
  金铜佛造像是一种特殊的人体和雕塑艺术。尽管现代科技昌明,但在其鉴定方面依笔者愚见,还是靠我们不断储存的知识、长期积累的经验和人体丰富的感官鉴别,方才靠得住。如何鉴定造像,笔者总结有如下四个方面:
  (1)造型方面的鉴定
  首先,正确的定名是鉴定准确之前提。金铜佛造像的标志、手印、坐姿和佛座均十分规范,铸造时亦非常严谨,所以只有加强学习,了解金铜佛像的不同时代特征,再加上细心观察和对照,方可定名无误。如此一来不仅能弄清造像是佛还是菩萨,且还能区分是什么佛与什么菩萨的造像。
  再者,造像的面相和体型,亦为鉴定的关键。其包含面部的五官、体型的比例、衣纹的特征等内容。而朝代不同,甚至同一朝代的不同时期,其整体风格方面亦有许多不同。例如隋唐两朝,尽管造像有相近的整体风格,但隋朝造像的脸型是半圆的,而唐初起则变得有一些削瘦,可见面相还是略有区别。像笔者曾经看到的近代仿作隋朝菩萨(图4),以及仿唐代金铜佛立像(图5),明眼人一看便知不对。再如康乾时期的造像,其与清代中、晚期相比较,同样有些差异存在。   另外,造像非常实用的鉴定方法,还有造型细部和装饰的观察。以明代莲花座上的莲瓣装饰打比方,大家可观察到明代的莲瓣长而精细,且有小型的三角装饰于瓣与瓣间;而显得粗壮的清代莲瓣,则瓣与瓣间无任何装饰。故明清金铜佛造像一个十分有效的鉴定方法,就是看莲瓣。
  (2)铸造工艺方面的鉴定
  中国古代金铜佛造像的铸造方法,一般有失蜡和翻砂两种。因有高超的铸造工艺,较薄的造像壁,长久的氧化腐蚀还令其比重下降,所以造像的分量较轻。此为行话中的“手头”。同时由于壁较薄的原因,使得人们用手敲击的声音清脆悦耳,有如天籁之声。此为行话中的“声响”。而作伪的佛造像,由于作伪者不知原物的重量,随意铸成;加之伪作存世短,无长久氧化腐蚀,故一般分量偏重。
  在造像作伪中,还有因浇铸的胎体过薄但分量很轻,从而使得伪作有失重感的现象。由于古代匠人在铸造工艺方面,通常注重佛身、佛床、光背之间的比例和陈设的稳定性,从而凭借其丰富的实践经验,一般能够让造像下重上轻;同时古代匠人还有意通过加重佛座或佛床的分量,或采取佛身稍稍前倾、将光背加厚的方法,来校正器物的重心。而作伪者无法顾及、知晓此类工艺,使得有些伪作做得不是过于平均,就是十分单薄。尤其是铸造单薄、均衡、板直的造像光背,一看就能感觉不对。如果用手敲碰上述胎体过厚或过薄的伪作,过厚的有混浊之铜声,过薄的有散而脆之铜声,甚至小的震荡感还会产生。
  (3)漆色方面的鉴定
  观察古代金铜佛造像的漆色,是鉴定其真伪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关键手段。当我们从造型、铸造工艺方面难以辨明其真伪时,如何确定是真品还是伪作,可以通过其表面漆色的好坏来鉴定。
  金铜佛造像的漆色,分为生坑和熟坑两种。其中生坑,是指由于种种化学反应,使得造像表面引起自然的、层层产生漆蚀的质变,从而在造像器表形成的或绿或红、或蓝或紫的漆色。此种漆色坚实匀净,深浅度基本一致,与物体合一,呈现出莹润而自然、美妙而诱人之感。而伪作的生坑,不但假漆容易脱落,而且漆斑。同时不润的绿、红、蓝、紫等色,都显得十分刺眼,行话称“发贼”。
  而熟坑,是指造像表面被进行了涂蜡处理,从而使得造像的表层光亮耀眼,底层色泽丰富。相对于伪作,尽管其表層由于涂蜡而显得明亮光泽,但底层还是灰暗呆板,且毫无层次感可言。
  (4)铭文方面的鉴定
  古代金铜佛造像的铭文,又有“发愿文”之称,其一般镌刻于佛床的框内及佛足的表面,亦有镌刻于背光背面的少数铭文。它既有几十字的,还有多达百余字的。其主要内容包括时代、年号、月日,及地方名、施愿者姓名和发愿内容等。
  铭文的真伪鉴定,有三个步骤。其一,是根据各时代的不同画风,来进行字体观察。其二,由于刀法技术的好和差、自然和生硬等,均为铭文分辨真伪的要点,所以我们可以看刀法的好坏。尤其是后刻的造像铭文,大家可以通过观察字口的铜色,和铭文的总体色泽是否一致来判断。其三,是观察铭文所刻的内容,与造像所表示的内容是否一致。例如铭文所刻内容中的时代称“北魏”,那么我们就应该观察造像是否属北魏时期的风格特点。还有一点需特别说明,即造像完全是佛的形象,但如果镌刻的铭文却称为观世音像,大家就即予否认,这是不对的。这是由于个别的佛像在当时就被称呼错误,以讹传讹所造成,但东西是真的。故遇到此种现象,大家不要草率行事,还应从风格上进行辨别,从而得出正确结论才是。
  3.参照其他的艺术门类
  每个时期的金铜佛造像,皆有其时代特征与发展规律。大家或可参考相关考古资料,或可参考故宫出版社《金铜佛像集萃》、外文出版社《洛阳藏故宫大佛堂文物·金铜佛像》等有关图册,或可参考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金铜佛像鉴定二十讲》等进行分析,或可凭借接触的实物细心观察,以此加强学习,正确辨伪。
  同时在金铜佛造像的鉴定中,大家还需要参照其他的艺术门类,如雕刻、壁画、古代佛像绘画、唐卡等,进行有益的辅助鉴定。我们还可浏览各大博物馆的官网,如首都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等地的“佛教造像”栏目,在提前做好功课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多接触、欣赏一些馆藏的标志器。如果有条件,能参观既有雕刻又有佛教造像专门陈列的展馆,如故宫博物馆、中国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等,那是再好不过的造像鉴定学习之地。
  金铜佛造像的辨伪
  针对金铜佛造像的辨伪,笔者总结整理了两种切实可行的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1.了解常见的作伪方法
  如今作伪的金铜佛造像,手段高明,几可乱真,务必请大家擦亮眼睛。其常见的作伪方法,一般分为五种:
  (1)全新浇铸。这是最多见的一种作伪,即采用失蜡法或翻砂法,根据原物的造型,或依图录中见到的式样,或凭想象来铸造成像。
  (2)用两件残器拼合成完整的一件。即东拼西凑,张冠李戴,如将有残的甲物移至完好的乙身,合二为一。
  (3)为完整原物而局部加铸。即传世或出土之佛像损缺某个局部,作伪者便参照他器加铸完整。
  (4)加刻铭文。即为牟取最大利润,作伪者在本身无铭文的原器上,加刻铭文。且所刻年代通常较早,常刻北魏的年号与发愿文作伪。
  (5)加涂金粉或金漆于表面。即为了显示造像昂贵,重新加涂一层金粉或金漆,于原来没有鎏金的造像表面,或鎏金大部分脱落的造像表面之上。
  2.掌握有效的打假秘诀
  此为业内专家和专业技术人员所授,对于金铜佛造像的打假,非常受用:
  (1)西藏、青海地区的金铜佛造像,铜壁一般都非常厚,且每年都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会鎏一次金。非鎏金佛像,因很少有入土的腐蚀,故铜锈分布非常散,并呈有斑斑点点的深绿色,还不会成片。而铜质好的官制佛像,长出许多锈迹的可能性不大。
  (2)金铜佛造像真品,一般都是多次炼出的熟铜,且铜壁十分厚;反之仿品,其铜壁就非常薄。质地佳的铜料,分量在上手后就感觉不一样。
  (3)由于造像里面大多会填充一些名贵的药材、舍利、经书或药方等物,然后从底部封存,故原封造像十分珍贵。可摇一摇看有无东西,敲一敲听听声音。在古代,因内空的造像需要封底,其封盖均为“刀砍式”,且用铜皮封后再将缝用胶质抹平,故佛像的“看底”十分讲究。而目前作假的佛像,皆采用焊锡工艺,根本看不到手工的接痕,故非常容易辨别。
  (4)因明清中央集权逐步达到顶峰,造像亦呈现了将帝王神化的迹象,故明清金铜佛像的相貌,与当时的帝王有极大的相似性。明代的佛像脸很圆,下颌骨突出,显得很丰满,眉间有佛顶珠,制作十分精美。而清代的较之略显瘦小,一般与大家所见的帝王画像吻合。
  以上所述,就是笔者对中国古代金铜佛造像中,其鉴定与辨伪方面的浅见。不足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其他文献
对火炬松原产地的适生条件和在我国南方不同纬度气候正带各个生境的生长表现、经济价值、营林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等诸因素作了分析,阐明了在广东省北部乃至东北部低山丘陵地区
一、概述目前我国公路路基碾压质量控制和检查方法是,在各施工路段内,选一定长度路段作为检查段。在该段内抽样检查少数断面;每个断面挖几个坑采样,计算相对密实度。这种方
许多文章在谈到戏曲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难以适应当代观众的审美心理和需求,跌入低谷,呈现出萧条景象这个问题时,把“节奏太慢”列为一大罪状。乍一听去,似乎倒也言之有理
集装箱码头铺面上的荷载主要是车辆荷载,即所谓活荷载,以及静荷载(包括集装箱垛、挂车的支轮,其它车辆的支腿)。 (一)车辆荷载 目前各国设计集装箱码头铺面,基本上采用车辆
对于“人道主义干涉”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资产阶级革命早期,现在的国际法条款虽然对“人道主义干涉”的某些方面达成了一致,但是至今仍然存在许多分歧。本文试图从国
中央实验话剧院第三次把《桃花扇》搬上舞台,花开三度,引起人们的褒贬议论,这是很自然的事。我认为该剧演出形式的处理,是简练、清晰而统一的。一组共用斜平台、几片悬挂的
本文重点在于解决大行山区侧柏营养袋育苗的容器规格和营养土配方选择问题。试验结果表明:中等规格(5.7×14cm)的容器,有利于苗木生长发育,在造林中应广泛使用。小规格容器(3.8-5.1×12cm),适宜造林地较
研究摸清了防治落叶松红瘿球蚜的防治适期为:越冬成蚜产卵前期、虫瘿开裂期和第二代若蚜越冬前期;试验筛选出防治最佳药剂为: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2000-2500倍液,防效均能达到90%以上。 The stud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方法对80例老年男性2型糖尿病合并尿路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及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老年男性糖尿病患者无症状尿路
沥青路面的开裂是各国普遍存在的问题,也是我国沥青路面当前的主要病害之一。因此,对沥青路面开裂的整治工作,是改善沥青路面的使用品质、提高路面使用寿命的一项既有理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