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创设情境,培养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习惯和能力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wenping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众所周知,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能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解决问题,这是数学能力提升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思维活跃的体现。在教学中由教师提出问题,固然可以促使学生思考,但总是被动的,让学生在思考时产生疑问,主动提出问题,效果才是最好的。
  关键词:欣赏鼓励;激励发问;树立问题意识
  一、创设和谐的情境,欣赏鼓励,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教师精心创设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预设学生能提出问题的各种可能,然而能提出有价值的数学问题的学生总是少部分或寥寥无几,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学生不懂得整合有用信息,不知道如何寻难提问。(2)教学气氛有时过于严肃,学生有恐惧感不敢提问题。(3)部分学生信心不足,总担心提的问题不适,会遭他人讥笑,而不敢提问题等。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我认为课堂教学中要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教师就要努力创设和谐的情境,欣赏鼓励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从事某项学习活动时,才有足够的安全感,才能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
  二、创设生活化的情境,激励发问,让学生学会提问题
  学生有了提问题的勇气和欲望,并不等于就能提出问题了。教师还要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善于提问的能力。有的数学课堂多是教师向学生提问题,很少有学生向教师提问题的现象,往往是教师把学生能产生的疑问都考虑到了,学生只是单纯回答问题,久而久之,造成学生一是不敢提问题,二是不知从何提问题,三是形成惰性。这样,学生总是处于被动状态,不利于创造力的培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设既接近教学内容,又是学生熟悉的或常见的、有趣的生活化情境,教会学生质疑问难的方法:(1)在知识的“生产点”上找问题,即在新旧知识的迁移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2)在知识的“结合点”上找问题,就是在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上发现和提出问题。(3)从自己不清楚、不明白的地方提出问题,学生一旦有了强烈的愿望,就会提出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
  总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学会提问的方法,創设问题情境,养成提问题的习惯,对于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能力的过程中,同时需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积极思考,内化、提升数学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
  (作者单位 陕西省汉中市洋县戚氏镇中心小学)
其他文献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深入发展,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成为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要想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益,学生在讲课前的自主预习非常重要,通过高效预习能极大提高教学
十八大讲话提出文化复兴,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中华文明的传承者,我们必须认清和接受中华文化,开拓创新,不断进取.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政治格局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在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的发展越来越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由于各媒体竞争较为激烈,电视新闻要想脱颖而出,就必须注重其标题的制作.合理进行新闻标题制作,对电视新闻在新媒体时代
留数是复变函数中的重要定理,留数定理在复变函数中的应用相当广泛。不仅仅是在复变函数中,在实变函数中,留数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将实变函数的积分转化为复变函数的积分,再利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已成为当前教学的重要课题。在平常的听课活动以及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认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一些误区,值得我们去思考并加以改进。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误区  1.创设情境,脱离实际  创设数学情境,可让学生发现问题,产生质疑,引发思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创设情境却往往“变味”,有的情境创设没有实效
数学教学与德育培养是一种共生关系,相辅相成,但德育渗透要注意它的策略性,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从长远来看,在数学教学中适度渗透德育比
期刊
高考数学第一轮复习是整个高考数学复习的核心和关键,横跨高考数学复习的"黄金时间段
初中化学教学中注意培养迁移能力对学生的成长非常重要。教学中以学习化学知识为载体,帮助学生建立基本的知识、技能、方法、情感和态度,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扩展、深化,获得新知识,并在新知识的获得过程中,使迁移能力得到了培养、提高和检验。  一、初中化学教学现状分析  初中化学只有一年的学习时间,一年内既要引导学生入门,又要参加中考,教师往往忙于传授知识和应付中考。由于初高中的教师又是分离的,并没有多
初中物理是一门实用性较强,且具有超强积累性、客观性以及逻辑性的学科,物理习题课的开展是学生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的重要方式。它不仅能够巩固学生所学的知识,还有效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