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作文中亮点的设置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dd36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中考的满分作文通常都是主题或深远或独到,结构或严谨或新颖,语言或优美或洗练,且有几处闪光的亮点。本文主要探讨怎样辅导学生在写作中进行亮点的设置,在作文教学过程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关键词: 作文 亮点 设置
  
  在中考中语文能不能得到高分,往往取决于作文得分的高低,一篇中考的满分作文通常都是主题或深远或独到,结构或严谨或新颖,语言或优美或洗练,且有几处闪光的亮点。我们在进行作文训练,批改学生习作时,总会发现有一部分学生能在作文中做到思路清晰,却写不出一篇文句优美的文章,没有亮点的闪烁。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妙笔生花,在作文中设置亮点呢?笔者下面以优秀中考作文为实例,谈谈如何设置作文中的亮点:
  
  一、如何选取闪亮的标题
  
  标题是作文的“眼睛”,好题一半文,作文时要充分发挥才智,创造出“浓眉大眼”或“眉清目秀”的标题来,为文章增添绚丽的色彩和无穷的魅力。好的题目可以体现以下几种美学特征:
  1.动态美。在标题中恰如其分地冠以动词,使之具有一种力量美,使美的形象和情思更生动、更鲜明、更突出、更有吸引力,从而使标题更具有动感。如《缔造荣耀》、《叩醒心灵》、《走出失败的泥潭》、《反省,归来吧》、《带着反省上路》等,大多是动词开头的短语,给人一种动感。
  2.含蓄美。所谓含蓄美,就是将丰富生动的内容以藏而不露的方式展示出来,进行提示点化,或褒或贬,让读者自悟其意,如《遗失的美好》、《见贤思齐》、《低头与昂首》等。
  3.古典美。恰到好处地引经据典,或恰如其分地仿写、改造古语,能使作文的标题更形象、有文采、有韵味,涵义深远,表意精当,如《若为人生故,反省不可抛》、《吾日三省吾身》等。
  4.联想美。把代表相近、相反或异类的事物、情感、人物、事件等词语放在一起做并列结构的标题,使读者隐约地感受到他们之间存在的某种内在联系和丰富的内涵,从而开发读者的想象空间,丰富作品的内涵。如《茧与蝶》、《反省·力量·成功》、《你是鸡蛋、胡萝卜,还是咖啡?》等。这类标题凭借多种“意向”,使读者在生活中积累的知识同过去的体验连接起来,通过激发丰富的想象力,使材料在思维中延伸出抽象的画面,给下文创设了情境,使文章的标题成为作者与读者沟通心灵、交流情感的源头。
  5.力度美。在标题中,开诚布公地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抓住本质,攻其要害,达到一种无以辩驳的力度美。如《让反省做主》、《反省不可抛》、《拥抱反省》、《反省是金》、《请不要忙》、《我是谁》等都达到了这个效果。
  
  二、组织创新性的材料
  
  材料要创新。新世纪是创新的时代,生活日新月异、丰富多彩,只要用心观察、留意,“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世上所见所闻、自己的所思所感均可入文。因此,这些决定了材料的千变万化。家务劳动、校园生活、亲戚朋友、兴趣爱好、旅游观光、社会活动、历史故事等都是写作的好材料,如优秀作文《孔子谦“两小儿辩日”》就是撷取了历史上孔子东游的事例,引出孔子的反省:知识是没有穷尽的,自己尚不能达到所说的境界,再由“反省是孔子的谦”这一材料引出“反省是诗仙的悟”,是“邹忌的智”,从而唤醒我们需要反省的主题。其实,只要善于向生活汲取素材,善于做生活的有心人,材料就永远是新鲜的、弥漫芬芳的。
  
  三、运用得体的文体
  
  近年来,中考作文要求“文体不限”,这使思维活泼、创意新奇的学子们有了广阔的舞台,童话、小说、寓言、戏剧、书信等形式相继出现。如实验报告:《反省是金》,通过化学实验的形式来证明反省是“金”,可谓新颖独到;又如诊断证明:《我是谁》等创新的形式也闪亮登场。可见,文体只是一种形式,一种智慧的外化,无论何种文体都能写出好文章。
  
  四、安排恰当的结构形式
  
  作文时根据主题的需要,选择相应的材料,安排恰当的结构形式能使文章更精彩,如恰当运用倒叙能增强读者阅读的兴趣,设置悬念能引人入胜。经常出现的几种结构形式有:
  1.分小标题法。在文章中运用小标题法帮助构思,一般不会跑题,因为围绕小标题单独写一件事情,便于操作。
  2.段落排比法。它的特点是文章各个段落之间关系是并排的,每个段落内容地位平等,不互相包含。
  3.问答对话法。让文章的整体结构采用一问一答或几问几答,问什么答什么,不能“答非所问”,另外,写对话要写出对话时的语气、节奏、说话人的情态,还要注意在叙写对话时不能忽略情节的推进、发展和变化。其他的还有“散点辐射法”、“镜头组合法”等。总之,“文无定法”,应该根据选材的特点,综合思考,从而设计出有特点的、精巧而新颖的、表达效果最佳的篇章结构。
  
  五、用优美洗练的语言表述
  
  语言是优秀作文的重要因素,因为无论怎样的新颖之意、独到之识、真挚之情、优美之形,不借助语言,都只是虚幻的影踪,无法成为读者的审美对象。中考作文中的高分作文,对语言的要求,不仅仅是规范、连贯、得体,还要讲究生动形象、有文采、深刻,给读者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感受。如《走出失败的泥潭》一文的结尾:“夜是黑的,反省让你穿透黑暗,看到光明;冰是寒的,反省让你突破寒冷,回忆温暖;失败是无法回避的,反省让你从失败的泥潭拔出,走向成功。”这些语言的运用,激昂豪放,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富于文采。再如《反省叩醒沉睡的心灵》一文的开头:“反省是锤,敲醒沉睡的心灵;反省是风,吹散心中的阴霾;反省是灯,照亮前方的黑暗;反省是船,载你走向光明。”其语言流动,如长风掠过麦浪,舒卷自如,起伏有致;似江水滔滔,一泻千里,给人一种酣畅淋漓之感。要想在作文中拥有美的语言,就要深入生活、亲近大自然。让心灵拥有许多原汁原味的生活底片,再经过未来生活的不断浸泡、冲刷、烘干,就会创造出丰富而鲜明的语言来。这是直接积累。另一种是间接积累,是通过广泛的阅读,不断丰富词汇库,这样有助于语言的创新,经过学习、吸收后,创造出新的个性化的语言,达到语言创新的新境界。
  
  参考文献:
  [1]鲍传玉.让细节描写成为作文的亮点.现代语文(理论研究),2005,1.
  [2]王纪金.中考满分作文细节描写例析.初中生学习(中考与作文),2008,4.
  [3]刘师勇.让“亮点”在作文中盛开.现代语文(教学研究),2007,3.
  [4]张允玫.瞬间的闪光——谈谈细节描写的典型性.中学语文,2006,5.
  [5]祝华,敖思芬.浅论考场作文创设亮点的方法.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05,6.
其他文献
摘要: 近十几年来,随着全球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典型的跨文化活动。本文从跨文化交际角度,分析了由于文化差异导致江西旅游英译文本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江西 旅游英语翻译 跨文化视角    一、引言    随着旅游业在全球范围内的迅猛发展,旅游已成为一种非常典型的文化活动和跨文化交际。何为跨文化交际?简单地说,“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从事交际的过程就是跨文化交际”(胡文仲,1999)
摘要: 审美教育与语文教学的关系极为密切。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学名著,它们是真正的艺术品,具有极强的审美特征,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最好材料。因此,通过语文教育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观点、审美趣味和审美能力是中学语文教育固有的要求。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 素质教育    审美教育又称美育,它是通过对社会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欣赏、鉴别,培养学生认识美、热爱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摘要: 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是社会发展的要求。语文学科是融人文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学科,对学生个性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个性的培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学生个性    小学生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策略在新的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站在这一高度来重新
摘要: 运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可创设生动、形象、富于感染力的情景和氛围,激发学生兴趣,陶冶学生审美情操,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负担,最终达到促进素质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 电教 小学语文 教学应用    语文是工具性学科,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发挥学生的特长,进行政治思想教育的基础,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传统课堂教学中的“一枝粉笔、一本教科书、一块黑板”这样简单的媒体介入
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该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一、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的误区    在小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中出现了不少误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角色错位  我们发现当前教师在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