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册、三级、四线”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初探

来源 :教育前沿·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lok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是基础教育课程改的重要任务。为了突破教育评价这一课改中的瓶颈,近年来,我们以“两册、三级、四线”为基本模式,开展了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验探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评价模式的基本构想由于应试教育的长期影响,评价学生就是给出分数、划定等级的认识在教师的思想上根深蒂固。我们认为,要建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发展性评价体系,必须从根本上实现以下五个转变。
  1.评价目的的转变。即评价学生的目的决不仅仅是为了甄别与选拔学生,而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全面地发展,教师的一切评价活动必须紧紧围绕“促进发展”这一根本目的策划与实施。
  2.评价内容的转变。即把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诸方面都纳入评价的范畴。一是在学科教学活动中开展评价,并要求各科教师充分利用我校前些年开展的“目标评价实验”的成果,不仅关注学生认知领域,更要关注学生非认知领域的评价;二是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表现开展评价,将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各种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品质、德育素质、与综合实践能力等内容全面纳入评价之中。
  3.评价过程的转变。即不搞期末一锤定音,关注发展过程的评价。将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把评价活动贯穿于日常交往与教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让学生在经常性的评价活动之中受到激励、得到发展。
  4.评价手段的转变。一是坚持正面激励为主的评价原则,注重挖掘学生的“成功点”加以肯定;二是坚持分层要求的评价原则,关注学生的不同起点,用发展的眼光看进步;三是坚持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将各科认知领域、动技领域等易于量化的内容交给各科教师以量化为主独立评价,而对情感领域、心理品质、德育素质和综合实践能力等不易量化的内容,则以学生的突出表现为依据,采用多渠道上送“举荐信”、各级评委综合评审的办法进行质性评价。
  5.评价主体的转变。打破在学生评价中教师凭主观臆断一统天下的局面,多给学生自荐、自评的权利,多给学生互评的机会。同时,全体教师、家长和社会人士参与评价,构建全方位的互动式评价机制。
  二、评价模式的操作程序
  1.建立“两册”。一是《家校联系手册》。学生人手一册,设有学生每天、每周、每月、期中、期末和假期的成长记录,学生可以将各时期的重大业绩或问题记载其中。此册每周与家长和班主任见面,并由双方签署激励性的批语。二是每班一本《学生发展记录册》。此册为活页式档案表,每生一个专页,可用一学年。此册主要用于记载三级评委认定的重大业绩或问题,由小组长每周记载,以便于各班进行阶段性分析,每学期(年)进行终结性评价。
  2.成立三级评价组织。只有保证了评价的公开、公正,评价结果才具说服力和权威性,也只有这样的评价才能引起学生的高度关注,对学生的发展产生更大的推动力。为此我们成立了三级评价组织,并赋予相应的职权、规定严格的操作程序。一是学生评价小组。将学生按5-10人分为一个小组,民主选举小组长,将教师按任课情况划分到班,成立3-4人的评价指导小组,每人负责几个小组的指导工作。评价小组每周一次评价例会,程序是:①“自荐”,即各人对本周中的业绩或问题进行小结,经民主表决认定后按“小组级”记载于“两册”上;②“他荐”,对来自各渠道的“举荐信”进行民主评审,表决认定的按“小组级”记载于“两册”上;③“推荐”,确定上送的“举荐信”,并由小组长报送到上级评价组织。评选一名“每周一星”,报班级评委审核后表彰,并在全班展出其事迹材料。二是班级评委会。由各班指导小组教师、班干部或小组长为成员,每月举行一次评价例会,程序是:①对来自各渠道的举荐信进行评审,经表决认定后予公示,记载于“两册”上;②确定上送校级的举荐信,评选本班上报校级的“综合素质发展示范生”;③组织全班的月小结,通报班级评委评价情况。三是校级评委会。由校办室主任、政教员、年级组长和学生会、团总支等学生干部组成。一般半学期召开一次评价例会,程序是:①审核各渠道上送的举荐信,经表决认定后予公示,记载于“两册”;②审核各班报送的“示范生”,命名表彰“优秀学生”或“优秀学生干部”;③组织全校性阶段总结,利用广播、橱窗、网站宣传优秀学生的先进事迹。
  3.建立四条举荐线。一是学生本人。可以对每周学习上的得意之处、活动中的非凡表现和品德行为上的重大事件,用举荐信的形式向各级申报,经认定后记载于“两册”上,作为自身的评价依据。二是本校同学。同学朝夕相处,对他人的评价最有发言权。每个同学都可为他人上送举荐信,经认定后记载于“两册”上,成为评价该同学的依据。三是本校教师。对学生在课堂内外、校内校外的突出表现,教师都可用举荐信的形式向各级报告,经认定后记载于“两册”上,成为评价该生的依据。四是家长与社会人士,学校采用家长会、走访和座谈的方式,让全体家长及相关社会人士明确学生评价的意义与程序,对学生各方面的突出表现他们也可采用举荐信的形式报送到各级评委,经认定后记载于“两册”上,成为评价该生的依据。
  三、评价实验的初步效果我校的评价实验走过了近一年的历程,目前已从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明显的成效
  一是为教师科学评价学生搭建了平台。新课程十分强调学生评价的改革,但我们看到,在课改实践中,教师对于那些不易量化的“质性”评价,仍然感到无从下手和无法表现。因此,教师迈出的“最大步伐”,无非是注重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多用一些漂亮的语言进行口头表扬,但有些做作的口头表扬会让学生感到虚伪。而我校的评价方案为教师对学生的质性评价提供了一个“物化”的平台,教师可以用举荐信的形式将学生的一些突出表现“物化”到“两册”上,让学生在各级的评审、表彰中体验到看得见、摸得着的成就感。
  二是增强了评价过程的教育作用。本方案最大的特点在于突出了学生评价主人的地位,能让学生在互动式的评价活动中受到教育、得到发展。每周的小组互评,学生会为自己一周找不出“闪光点”而愧疚;成为“每周一星”,学生会受到极大的鼓舞;那些受到隆重表彰与广泛宣传的“示范生”,学生会为他们的荣耀而羡慕。
  三是为中考改革准备了“接口”。评价不是为了选拔,然而,初中生毕业、升学却不可能没有标准。本方案为全面、科学和公正地评定毕业或选拔升学,提供了完整、真实的原始信息。
  无论采用等级加学业成绩的方式,还是采用评价等级与学业成绩赋权整合成分数的方式,只要对“两册”中的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处理都能直接得到评价结论。在前段的评价实验中,也暴露出一些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克服的问题。一是教师的评价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有少数教师主观上不善于发掘学生的“闪光点”,仍习惯于用挑剔的眼光找问题,甚至把评价作为威胁学生的工具;有的教师客观上缺乏把握学生“成功点”的能力,在质性评价中缺乏归纳、概括和语言表达能力。二是在非认知领域的评价上,有待于逐步形成相对明确的评价标准体系,这样才更便于评价者的操作,也才能保证评价更加公平、公正。三是家长与社会人士如何更有效地参与评价有待进一步研究,只有让他们积极、主动、经常地参与评价活动,才能克服学生校内外表现的“两面性”,也才能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其他文献
1会议概况由国家有色金属工业局和全国铁应用推广领导小组共同主办的’99全国钛应用推广会议于今年6月对日~6月24日在北京召开.全国钛应用推广领导小组邱纯市组长,中国工业经济
煤发热量测定过程中,存在着较复杂的计算步骤。其中每一个细节出差错都会造成测定结果偏差或完全错误。而这中间,贝克曼温度计孔径值的修正是非常重要的一环。目前,使用非电脑热
小学美术课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的艺术教育课程,是对学生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而美育又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应发挥美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激发
5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人社部考察并主持召开就业工作座谈会。会上,李克强强调,稳定就业必须突出重点;促进就业创业还要织密织牢社会保障安全网,兜
党的十五大以后,我国所有制发生了突破性的变化。因此,作为反映所有制关系的所有权制度也应当适应这种变化;同时,企业产权的明晰与其制度的确立,离不开相应的物权法律制度的建立。建立股份所有权制度正是为了满足这种变化与需要。新的制度的建立必须结合中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股份所有权法律制度属于一种新型的法律制度,它属于物权制度的范畴,但不论是主体上、客体上或内容上,它既不同于传统的物权、所有权、也有别于现存的国家所有权、集体所有权和公民个人所有权,当然,也与通常所说的产权、共有权、经营权及合伙财产权等相区别
汉阳造纸厂干煤车间由厂房、煤斗、输煤廊道、碎煤机房和转运站组成。厂房长80.9m、宽15m、高16.55m,面积121 3.5m~2,于1991年6月12~25日分四次切割爆破拆除。 The dry coal
病文展示语文从我身边轻轻走过海子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是无比明媚而幸福的诗句,不过海子走了,他不能承受生命之重。这位王家卫的御用诗人用生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
是什么原因让人们放弃朝九晚五的生活,转而自己创业呢?欧盟在过去5年里对大西洋两岸的2.1万人做了一个调查,试图从中找到答案。这项调查显示了一个有差异的结果。欧洲人从根
文章论述了山丘区滴灌规划总体布置、供水系统、原则及总平面布置等。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overall arrangement of drip irrigation planning, water supply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