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种希望,收获未来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mu43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利用种植及综合活动有机整合,提高幼儿的科学探索欲望和能力,并让幼儿亲身体验播种的乐趣,促进幼儿各方面健康和谐发展。以《幼儿园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为指导思想,本着为了一切孩子的宗旨,让孩子在田园教育特色中收获成长。
  【关键词】幼儿园;特色教育;科学探索;收获未来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说过:“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与活动经验,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身心发展的经验。”阳山县第三幼儿园有着地处农村的优势,园内种植面积多达4000平方米,满足了种植需求和种植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孩子的科学探索能力和亲身体验能力,而且有利于促进老师的科研能力,也有利于促进田园特色教育。
  一、播撒希望的种子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说:“要为孩子创设探索和学习的环境,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幼儿园可以为幼儿提供种植场地,可以根据场地和幼儿班级进行区域划分,针对季节种植可生长的植物和瓜果蔬菜,并根据年龄特点来选择种植。小班可简单一点。例如,生菜、菜心、白菜、葱等,这些可直接播撒种子,易操作;中班可增加种植难度,比如说,要挖坑的红薯、要移植种的油麦菜等;大班种植难度再加大,比如说,要搭棚的豌豆、要搭架的青瓜等。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幼儿们热情地投身于大自然的田园之地中,体验种植的乐趣,收获快乐的知识经验。
  当你望着好奇心满满的孩子们捧着一颗颗希望的小种子,在幼儿们眼中这是世界上最宝贵的东西,带着孩子们的美好憧憬和未来的种子,开心地让它一点一点地拥抱着大地之土,播撒希望之光。
  二、探索种植奥秘
  《3—6岁儿童学习和发展指南》中说:“经常带幼儿接触大自然,激发其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幼儿喜欢亲近大自然,对周围的很多事物和现象充满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幼儿看到自己亲手播种的植物,会拥有成就感,会忍不住观察和探索,脑袋里会出现各种奇妙的问题,一个幼儿就好奇种子为什么不发芽:“是不是被虫子吃了?泥土里面是不是有怪兽?种子是不是在睡觉呀?……”激发了幼儿大脑的想象力和探索能力,并产生要挖掘其中奥秘的欲望。
  每天可通过散步、户外活动、种植活动等,让幼儿对植物进行观察记录,鼓励幼儿大胆地和同伴交流分享自己的问题和发现,一起收集资料和验证猜想。
  植物在幼儿的美好憧憬中一天天成长,幼儿忍不住看一看、闻一闻、摸一摸。会很惊喜地发现很多奥秘,也会冒出各种奇妙的问题,想要探究答案。有些幼儿可能会问:“为什么青菜长高了?为什么生菜要喝水?为什么茄子要开花?……”让幼儿动手、动脑去思考,从而发现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大自然是幼儿的奥秘王国,小草、小蜗牛、小蝴蝶、小蜜蜂、小花、小虫子……都会激发幼儿强烈的探究欲望,一条小虫从草丛中爬过,幼儿都会忍不住停下观察和想要触摸;一只小鸟飞进课室,幼儿们的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小鸟身上,对小鸟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一只小青蛙跳到田地,幼儿也会被它的呱呱声吸引……田园种植活动为幼儿提供了接触大自然、认识大自然、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机会。
  三、快樂劳动,劳动快乐
  蒙台梭利曾说过:“我听了,我就忘了;我看了,我就知道了;我做了,我就理解了。”通过幼儿亲身体验劳动,帮助植物浇水、拔草、施肥、搭架等,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关心和责任心,养成爱护植物,关心周围环境,乐于亲近大自然。
  记得有一次幼儿园的花生成熟了,对于拔花生,幼儿们也是满脸期待,看到一大片一大片绿色的花生地,更是忍不住看一看,摸一摸,跳一跳。抑制不住地开心,听到老师拔花生指令,立马扑向花生地努力地拔花生,有一个幼儿开心地一边拔一边唱:“嘿哟,嘿哟,拔花生……”另一个幼儿说:“我力气很大。”还有个别幼儿拼命喊加油,还有一个幼儿非常得意:“我拔的花生好多……哈哈”可真有趣呀!幼儿们拔花生、拿桶、摘花生,分工明确,共同合作,花生地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快乐劳动画面。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育不但应当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尊敬和热爱,它还必须培养学生劳动的习惯。”通过拔花生等快乐劳动实践活动,让幼儿亲身参与体验劳动,知道食物来之不易,让幼儿懂得珍惜食物。幼儿在身体力行的同时,也收获了快乐健康成长。
  四、健康成长,收获未来
  当幼儿们看着自己亲手拔的花生煮熟了,一盘盘花生发出诱人的香味,幼儿们毫不犹豫地拿在手上,剥开一层一层的壳,吃到了美味的花生,心里也是美滋滋的,自己劳动的果实永远是最好吃的。
  小小的一粒花生种子,是从发芽到苗期、开花期、结果期、成熟期,一步一步地成长收获。幼儿也是一样,从跌跌撞撞到学会成长,卓别林曾说过:“时间是一个伟大的作者,它会给每个人写出完美的结局来。”
  每一次田园种植活动的开展,教师也从中收获,不仅提升了教师的教研水平,还增强了对种植教育的信心,有效地发掘到种植活动的价值。有句话说得特别好“书犹药也,善读之可治愚。”作为教师,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理应扩展自身的知识面。
  《幼儿园指导纲要》中提出:“整合活动资源,选择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水平,让幼儿在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获得完成经验,促进其身心全方面和谐的发展。”田园种植活动贴近幼儿的生活及兴趣需要,形成了幼儿园的特色教育。
  田园种植活动的开展,给了幼儿更多的探索实践机会,解放幼儿的双手,让幼儿拥抱大自然,让幼儿自然而然地去探索发现其中的奥秘,让幼儿敢想敢说,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有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
  参考文献:
  [1]程静.幼儿园种植课程的构建与实施[J].辽宁教育,2014(10).
  [2]金瑞云.幼儿园种植农作物系列园本课程初探[J].新课堂,2013(12) .
其他文献
“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感受年轻就老了/生儿养女一辈子/满脑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时间都去哪儿了/还没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柴米油盐半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  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它轻轻地来了,又轻轻地去了,谁也不能拦阻无情的它,因为它不会为任何人停下。父亲也在时间的“滴答”声中慢慢老了……  儿时,我贪玩,荒废了学业,至今我还记得我因为想看表演旷课被父亲责骂的情景。我每天都会跑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文明的瑰宝。这些古诗文是需要历代传承的,但由于历史久远,想要学生理解背诵也是一件不易之事。一些文言文篇幅长段落多,文意枯燥难懂,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心理,谈“背”色变。当然,我们并不提倡死记硬背,学生死记硬背就如猪八戒吃人参果,囫囵吞枣,不知其味,学生连断句都不会该怎么读呢?连句子的意思都不明白,又该如何记忆呢?连诗文的思路都无法理顺又该如何去背诵篇章呢?那么我们
近年来随着“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教师越来越需要深入的理解学科特征。构建基于学科素养培养的课堂。历史学科的五大核心素养分别是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唯物史观和家国情怀。其中时空观念是学习历史的最基础的素养和能力。任何历史都是在一定的时空下发生的,只有清楚史事发生的时空,学生才能够区分历史中的众多史事,知道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进而形成对历史的理解和评价。基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如何在历史
我想牵着您的手,陪您到老,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  ——题记  小时候,我总是害怕过马路。在车水马龙中,往往找不到方向,身边充斥着各种刺耳的鸣笛声。那时候,母亲坚定的大手时常牢牢地紧握着我的小手。我们一起走得很远,很远……  渐渐地,我长大了,出门时看到她此时是牵着父亲的手。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加快脚步,想把他们甩得远远的。慢慢地,我习惯了。习惯了把自己的手揣在兜里快步走,我离妈妈也越来越远。我曾经这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英语语言的学习从内容到形式都在发生着显著的变化,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也呼唤着创新与变革。  从教师层面来说,教师教学方式有待创新。目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依然是以“演绎式”“单词表式”等方式为主,即教师向学生展示英文单词,再告知中文,按照释义——帯读——跟读的流程,课堂是“填鸭式”的,学生们被动接收信息,缺乏主动思考,因而他们在词汇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课堂活跃度等方面的表现
【摘 要】在委托管理模式下,如何提升受托学校的文化建设是关乎受托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笔者用自己近三年的委托管理经验,结合实例阐释委托管理下学校文化建设的提升策略,对于学校的委托管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委托管理;学校文化;学校发展  学校文化是以学校为地理环境圈,由全体师生在学校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积淀和创造出来,并为其成员所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
校园德育建设一直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在小学,德育在规范学生行为,端正学生学习生活态度和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而新时期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如科学精神,健康生活,责任担当等方面,都离不开德育渗透。本文结合笔者的实践做法,谈谈小学校园德育建设的一些策略,与大家一起交流。  一、打造德育团队  校园德育并非校长一人的事情,也不是班主任的事情,全体教职员工都要参与,有计划、有
【摘要】数学是一门具有很强抽象性的学科。实践表明,教师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进而能够促进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所以,教师需要不断地探索培养学生数学迁移能力的有效途径,以便于学生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迁移能力;教学策略  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遵循“授之以渔”的原则,让学生掌握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和思想。在素质教育不断推进的情况下
一、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要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写作要“力求表达出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提出“学生作文也是一种体验,一篇好作文应是学生的一种独特体验”。这些都表明作文是以学生在生活中的体验为题材的,是写学生自己的一种独特体验。生活是写作重要的源泉,脱离生活的作文是无源之水,是缺乏生命积淀的产物。  在广州,八年
近日,东莞少年宫选取了陈家祠、荔枝湾、沙面几个代表性研学点,以历史发展脉络让六年级的孩子们了解广府的起源以至近代极具代表性的多元文化,再穿越到中国近代,在沙面探秘“万国建筑博物馆”,探寻近代中西外贸的历史和特殊的租界文化。广府文化所具有的移民文化、兼容文化、开放文化等特點,使广府文化独树一帜,其文化特点对广东社会历史乃至海外华侨华人产生了重要影响。这次的研学旅行,对于六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开阔了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