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校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changmaf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扼要介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阐述了在中职学校中使用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性、模式和实现条件,并从课程设置、教材选用和编写、教师配置、场室布置、学生评测等几个方面对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汽车维修;一体化教学;教学模式
  一、引言
  近年来,我国汽车行业发展迅猛,汽车产业已成为促进广东省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被国家六部委列入“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四个专业领域之一;同时,汽车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给汽车维修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汽车行业的发展要求职业教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合格技能人才为目标,构建以能力本位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活动课程体系。
  目前,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模式已难以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发展,也难以满足现代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此,我校汽车部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勇于探索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学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传统教学方法的弊端
  在传统教学中,教学模式是以理论学习为中心的,学生来到学校要先学习文化基础课程,然后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再学习专业课程,最后实习、就业,即“四段式”教学模式。这种以理论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有以下弊端:
  (1)理论教学和实训教学分开,理论教师和实训教师分开,教学内容和实训内容分开,教材内容的实操设备和学校实际实操设备分开,理论教学时间和实操教学时间甚至分隔在不同学期。因此,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时,由于缺乏对知识的感性认识,对抽象的专业知识只能“死记硬背” “似懂非懂”,更谈不上“深入理解” “举一反三”。但是进入实训教学阶段,学生虽较感兴趣,但专业理论知识已遗忘甚多,往往局限于模仿性操作训练,而无法在正确的理论指导下去形成系统的综合技能。
  (2)教学手段单一,理论课教师往往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也就是“板书 讲解”,较好的方法也只是采用多媒体教学,内容的讲解常常是“空”而“虚”,不能和实物连接在一起,非常难被学生消化和吸收。实训课则经常重复一些机械动作,很少能引发学生对理论本身更深层的思考。学生被动地学,教师被动地讲,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难学、难懂、不愿学的现象。
  (3)职业教育课程实践性强,理论教学时不能进行示范性操作指导,也不能动手演示。在讲授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时,理论教师虽然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讲解,学生仍然不知所云。以汽车传动系统中差速器差速原理为例,理论教师反复讲解,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学生依然难以接受和理解,不知其结构和工作原理,但如果教师首先用透明的差速器塑料模型演示各零部件的工作过程,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再指导学生拆实际的差速器,同时告诉零件名称,最后讲解工作原理,学生就很容易明白了。
  三、一体化教学的模式和实现条件
  所谓“一体化教学”,就是将专业理论课与实习课进行组合教学,它不仅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的沟通和联系,而且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和激情。一体化教学不仅仅在于教学场所的转换,而在于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的更新,在于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交融、相互弥补、相得益彰。
  “一体化”教学的体系清晰,形式生动活泼,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有效教学方法,理论知识围绕技能训练展开教学,针对性强,既利于教师的“教”,又利于学生的“学”;教师既讲解理论又传授技能,与学生相处的时间增加,更容易获取每个学生掌握技能和知识情况的信息,便于及时进行有的放矢的辅导,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和效率。通过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突出了操作训练,使学生学到了扎实的理论知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实施“一体化教学模式”应具备的条件:一是要具备先进的硬件设施。硬件设施包括教学场地和实训设备两个方面。教学场地应建立具备理论教学的设施(多媒体演示)及相关专业操作训练岗位所需的多功能综合教室;教学器材应具有实验和实习所需的仪器、仪表、设备、器材、工量具等。二者兼备才能确保一体化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二是软件设施方面,主要是应有一支过硬的高水准的师资队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 “双师型”教师,配套一体化教材、场室设备管理制度和学生评价体系。
  四、汽车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的具体实践
  近年来,我校教师在各级领导的大力倡导和支持下,围绕着专业课程的教与学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在一体化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很多有益的尝试,取得较好的效果。
  (一)课程设置。
  汽修专业中职一年级学生主要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汽车常用材料、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汽车的总体构造等;二年级安排学生进入八大模块学习站学习。这八大模块分别是发动机机械维修、发动机构造与拆装、汽车发动机电器系统维修、汽车车身电器系统维修、汽车传动系统维修、汽车制动系统维修、悬挂与转向系统维修、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将汽车维修的各项技能以典型工作任务的形式融合在八个学习模块中,通过这八大模块平行化学习,学生全面掌握了汽车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维修方法。三年级组织若干个专门化的学习项目,如电喷发动机、自动变速器、汽车商务和汽车美容等。
  以笔者任教的二年级为例,二年级专业课分为八大模块,四个大班分为八个教学小班平行下到各个模块学习,每个模块学习5周,共40周,整个二年级完成全部的模块学习。模块教学安排如图所示。
  (二)教材的选用和编写。
  模块教学开始试运行时,选用原来成熟的教材,辅以实训设备的维修手册。随着一体化模块教学的展开和深入,教师对理论和实训设备的熟悉、掌握,逐渐过度到由教师自己编写与学校实训设备一致的理实一体化教材,即校本教材。最后全校使用自己的校本教材,再不断完善和修改,争取出版发行,成为全国通用的教材。
  (三)授课教师安排。
  每个模块两三年内固定一位教师教学,该教师既组织理论教学,也负责实操教学;既管理学生,也负责场室规划设计、设备管理等等。总之,该教师负责模块功能室内的一切。这种教学模式和配备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能力、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等各种能力起到很好的锻炼作用。经过两三年的反复教学,该教师成为该模块真正的“双师型”教师,成为这模块的专家。然后所有教师再轮换到新的模块进行新的教学,经过多年的轮换,所用模块教师最后都成为汽车专业真正的“双师型”教师。   (四)实训场室布置。
  一体化教学场室是集理论学习、实操实习、资料查阅和工具存放为一体的综合性场室,配备了齐全的教学设备,如黑板、多媒体设施;汽车维修资料陈列架;实训设备、实训台架、实训空间和摆放小部件的零件架等。整个场地既有理论教学区又有实训功能区,两者既分开又有联系,所以在布置场地时,要充分考虑到两者的联系。实训功能区又分为整件实训区和各部件总成实训区,四周做上零件柜,根据实习人数和组别配备工具和零件数量。如传动系统,将一半实训空间用来摆放两套前置前驱和两套前置后驱传动系统台架,便于学生对传动系统有一个整体认识,还可以做变速器换挡整体性试验。另一半用来做零部件检测与修理,四周摆上零件柜,中间放置实训台,未实训的零部件摆在零件架或柜上,实训的零件放在台上或在实训台架上实操。
  (五)学生评测。
  一体化教学采用的评价形式是多方面的,不但要考核理论知识,还要考核动手操作能力。在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核中,不但有单项操作能力的考核,而且有综合操作能力的考核。实训中工具的整理和收拾、实训操作规范也纳入计分范畴,平时的课堂表现、作业、问答、考勤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学习过程、学习态度占70%左右,最后的考核只占30%,这种考核方式重过程,兼顾结果,能督促学生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职业行为习惯。
  五、结束语
  我校汽车科一体化教学工作已经进行了两个多学期,取得了喜人的效果:
  (1)教师专业化成长迅速,一体化模块课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成为合格的“双师型”人才。汽车科专业教师100%拿到技能证书,除少数几个刚工作的年轻教师外,其他教师已经拿到汽车维修技师或高级技师证书。
  (2)教学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所有的实训器材和场室整个学年都被使用,减少了空置率和浪费现象。
  (3)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技能水平大大提高,养成了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形成了初步的职业素养。最近两年在省市技能竞赛中,我校汽车专业的学生屡获一、二、三等奖。“一体化”教学成果——由教师指导、学生自己手工制作的华材“F1”汽车已诞生,该车获得社会、媒体和领导的广泛好评。
  (4)由模块任课教师编写的“一体化”校本教材初步形成。
  (作者单位:佛山市华材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向群.浅谈职业教育的理实一体化教学[EB/OL].http://beiju.blog.tcedu.com.cn/47782.html,2010-1-19.
  责任编辑 陈春阳
其他文献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事业快速发展,体系建设稳步推进,培养了大批中高级技能型人才,为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作出了重要贡献。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深入实践創新驱动发展战略,创造更大人才红利,加快转方式、调结构、促升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贯彻落实《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的意见》工作要求,交流建设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
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很多教师只重视对学生读、写能力的培养,忽视了听、说能力,认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与亲朋好友之间的交流,就是在锻炼口语交际能力,因而不需要消耗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在课堂上练习口语交际。一年级学生的思维与幼儿园阶段差别并不是很大,抽象思维尚未形成,在学习过程中,处于机械记忆状态,缺乏自主性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对于要求较高的口语交际活动更是不感兴趣,如此就造成一年级口语交际教学效果不佳。口
摘 要: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是高职院校教师发展的新探索,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的作用、特点、功能研究,促进高职院校教师发展改革与创新,为学院示范性高职院校发展提供师资队伍建设保障。  关键词:高职院校;教师发展中心;师资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422(2014)08-0050-0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办学水平和加快学校发展的关
全国首届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学术论坛在宁波举行  近日,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创业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仪式暨全国首届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学术论坛在宁波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63所高职院校和中职学校作为创业教育委员会理事单位与常务理事单位的代表参加了会议。  当前是世界青年人口数量的高峰期,青年就业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关注的重要社会问题,而就业离不开创业。创业教育是以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创业基本素质为目标,培
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新单词的呈现是常见的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呈现的方式有多种,哪种呈现方式最适合中职学生呢?不同呈现方式之间的差异怎么样呢?笔者以名词为例,开展了以上问题的实验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在中职学生的英语学习中,词汇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鉴于现在中职学生普遍英语基础比较薄弱的现实情况,学生课外习得单词的数量比较少,大多数单词都是靠课堂上学习的,而课堂上单词的呈现又是词汇
5月,在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省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教研会的指导下,由多所中职学校的一线公共艺术课教师集体研究编写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公共基础课教材、中等职业学校公共艺术课程系列教材《公共艺术音乐》《公共艺术美术》,由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  公共艺术课是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在中职学校教育体系中,公共艺术课以其特殊的教学内容,承担着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专业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任
摘要:实训基地是高等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必备条件,也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区别于一般高等教育的特色之一。本文以广东理工职业学院现代服务业专业群生产性实训基地构建为例,探索产性实训基地的构建,阐述了现代服务业专业群生产性实训基地的硬件建设、功能建设、效益分析。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生产性;实训基地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422(2015)01-0049-05
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实施背景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职业教育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部等三部委《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中的七大重点任务,其中“改革培养模式”指出要“改革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密切与企业等用人单位的
摘要:我国职业教育在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过程中,先后经历了学习借鉴西方“双元制”到如今开始推行“现代学徒制”试点的不同阶段。在借鉴学习的基础上,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特别是在体制机制及政策现状等短期难以改变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不能改变大环境,就改造小环境,甚至为适应环境而改造自身。珠海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从实际出发,经过多年探索,首创并实施了基于“超市型群项目
一、 目前相关的研究现状  国内各位学者从各个角度进行了相关的研究。笔者概况为以下两个范畴:  1. 从技能竞赛角度进行研究  从学校为研究原型做实证研究的有:刘珉以山东外贸职业学院为实证例子、吴东霞以黄山市中华职业学校为实证例子对竞赛如何推动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从宏观角度进行研究的有:马开良从江苏省获全国酒店服务技能大赛三连冠探讨如何推动职业教育均匀发展;陈伯平从如何提高训练效果出发探讨训练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