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饲料添加剂在家禽营养中的好处

来源 :国外畜牧学·猪与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ngta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家禽需要一定的纤维来维持健康的消化系统。可溶性纤维可作为家禽的能源来源,但它们也会降低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等营养物质的消化率。纤维可通过增加消化液黏度,以及在有果胶时与营养物质结合或产生屏障效应来实现这一点。这反过来会降低肠道通过的速度并可能导致垫料潮湿。同时,在植物性材料中发现的不溶性纤维(结构纤维)不能用作单胃动物的能源来源。
  大多数可溶性纤维是可发酵的,这意味着肠道细菌可以将它们用作食物来源,这对家禽肠道微生物的平衡具有积极影响。人们通常认为所有不溶性纤维是不可发酵的。事实上,肠道细菌也可以使用某些结构纤维。通常它们的发酵更慢并且对特定类型的细菌能产生一定作用。
  本文的重点是不溶性纤维,特别是木质纤维素,家禽用它们来优化健康和生产力。
  由于能对器官产生物理刺激,纤维在嗉囊的发育中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它也有助于调节消化道通过率,且已知可改善胃肠道的发育。
  当将木质纤维素加入到肉鸡日粮中时,肠绒毛长度和密度的提高表明营养吸收能力增加。嗉囊重量提高了11%,類似的,饲喂木质纤维素的鸡,其肠道重量增加了7%。
  为了增加日粮中纤维的含量,可以改变规格以增加高纤维原料的使用。这些成分包括葵花籽粕、燕麦壳和麦麸。
  原题名:Benefits of fiber feed additives in poultry nutrition(英文)
  原作者:Zoe Kay
其他文献
皮革工业是四川省出口创汇和繁荣地方经济的支柱产业,该省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对四川皮革工业的发展均予以高度关注,在“八五”和“九五”期间,四川省委、省政府将皮革工业
1 淀粉糊化rn“糊化”这一术语被广泛地用于制粒工艺中,并且与生产高品质饲料颗粒密切相关.糊化是指淀粉颗粒双折射结构消失或淀粉颗粒结晶区天然存在的次级键不可逆地断裂.
中图分类号:S8-1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7)12-0074-04  2 结果  2.1 生猪福利的重要性  消费者对生猪福利重要性的认识取决于讨论动物福利时的背景,因此动物福利是否重要是相对的。有三大趋势展示了生猪福利的重要性:一是生猪福利相对于诸多社会问题的重要性;二是重点关注与生产相关的问题,评估哪些福利举措更为重要,或公众更关心哪些问题;三是更多关注市场相关
一个被喻为最国际化的皮革、物料及零配件展览,“APLF-原料及制造技术展”将于3月31日至4月2日在香港举行.创办23年以来,原料及制造技术展一直都是国际皮革业的贸易平台,为商
本文阐述了气相色谱液体自动进样器的基本设计思路,系统的结构与组成.该系统包括:机械子系统、执行机构子系统、控制驱动电路子系统、PLC控制子系统和主控端.通过两种实验方
摘要:[目的]明确不同花生品种(系)的磷素利用效率差异及其与产量等的相互关系,为花生节磷栽培及磷高效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不同省份的34个花生品种(系)为供试材料,在山东莱西和招远两试验基地进行花生春播大田试验,收获期分别取样测定营养体和生殖体的磷含量,计算磷素累积及分配等相关指标,并分析各指标与产量间的相互关系。[结果]不同花生品种(系)各器官磷含量及累积量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
如何确保采用干抗压强度为21OMPa的硬岩石填筑碾压施工质量是工程施工中的一个疑难课题.文中对苗家坝水电站标段大坝填筑所用的主堆石、过渡料、垫层料、特殊垫层料,进行了与
摘要:[目的]明确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多主棒孢菌[Corynespora cassiicola(Berk&Curt)Wei]的生物学特性,为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采集自云南省香蕉种植区的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叶片为材料,采用常规组织分离法进行病原菌单孢分离,并对病原菌进行形态特征观察及致病性测定;应用平板培养法进行病原菌生物学特性测定。[结果]香蕉棒孢霉叶斑病病原菌菌丝生
现代政治思想家认为社会正处于“后真相”阶段,人们更倾向于诉诸感情,而非诉诸理性。新技术跨越了人类认定事物的偏见,人们只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而不理会其他观点。  最新研究发现,现代消费者也正处于一种后真相阶段。今年12月,食品诚信中心(Center for Food Integrity,CFI)出版了数字民族志研究的结果。CFI表示,这是一种尝试,试图通过消费者的说法来了解他们的行为,并查明他们实际
以配制的酸性嫩黄G染料废水为研究对象,考察O3、O3/H2O2体系对去除染料废水中的COD.和色度,提高可生化性的效果,分析pH值、初始污染物浓度、H2O2投加量等各种因素对O3氧化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