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友人评说长征

来源 :新湘评论·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rtdud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党领导的红军长征,是一部中国革命的百科全书,谱写了豪情万丈的英雄史诗。作为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以特有的精神魅力,体现了党和红军的优良传统,不仅在中国人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成为突破时代和国界的伟大事件,在世界上广为传扬,产生了巨大的国际影响。
  80年来,许多国际友人对长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盛赞红军长征。他们中有著名的领袖人物、军事统帅,也有专程来中国采访报道的记者、作家,更有一些外国朋友来到中国重走长征路,体验长征精神
  不论你对红军有什么看法,对他们的政治立场有什么看法,但是不能不承认他们的长征是军事史上伟大的业绩之一。在亚洲,只有蒙古人曾经超过它,而在过去三个世纪中从来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举国武装大迁移,也许除了惊人的土尔扈特部的迁徙以外,对此斯文·赫定在他的著作《帝都热河》一书中曾有记述。与此相比,汉拔尼经过阿尔卑斯山的行军看上去像一场假日远足。另外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比较是拿破仑从莫斯科的溃败,但当时他的大军已完全溃不成军,军心涣散。
  ——摘自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冒险、探索、发现、勇气和胆怯、胜利和狂喜、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千千万万青年人的经历,经久不衰的热情,始终如一的希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主义情绪,像一把烈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不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所有这一切以及还有更多的东西,都体现在现代史上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的历史中了。
  ——摘自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红军的西北长征,无疑是一场战略撤退,但不能说是溃退,因为红军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其核心力量仍然完整无损,其军心士气和政治意志的坚强显然一如往昔。共产党人认为,而且显然也这么相信,他们是在向抗日前线進军,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这帮助他们把原来可能是军心涣散的溃退变成一场精神抖擞的胜利进军。进军到战略要地西北去,无疑是他们大转移的第二个基本原因,他们正确地预见到这个地区要对中、日、苏的当前命运将起决定性的作用。后来的历史证明,他们强调这个原因是完全对的。这种宣传上的巧妙手法必须看成是杰出的政治战略。在很大程度上,这是造成英勇长征得以胜利结束的原因。
  ——摘自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事实、数字和一路上千山万水的名称,都不足以说明红军长征的历史性意义,它们更不能描绘出几十万参加长征的部队的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以及他们所遭受的苦难……长征已经完成,红军正在继续创造历史。
  ——摘自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
  长征是革命战争史上伟大的史诗,而且远不仅于此。
  ——摘自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
  就在这种情况下,史诗般的长征结束了,距离从江西宽田出发的时间,正好是两年一个月零十九天。重新合在一起的有战斗力的红军现在约有八万人,和1934年10月中央红军离开江西时的战斗力不相上下。来到西北的平原和山区以后,它是历史上一支无与伦比的坚强队伍。
  ——摘自艾格尼丝·史沫特莱《伟大的道路》
  长征是一篇史诗。这不仅是因为纯朴的战士及其指挥员们所体现的英雄主义精神,还因为长征实际上成了中国革命的熔炉。它锻造了在毛泽东领导下打垮蒋介石、夺取全中国的整整一代的人和他们兄弟般的革命情谊。
  ——摘自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任何比拟都是不恰当的。长征是举世无双的。它所表现的英雄主义精神激励着一个有十一亿人口的民族,使中国朝着一个无人能够预言的未来前进。
  ——摘自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一九三四年中国革命的长征却不是什么象征,而是考验中国红军男女战士的意志、勇气和力量的人类伟大史诗。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不是战役,也不是胜利。它是一曲人类求生存的凯歌,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环生,危在旦夕的战斗。
  ——摘自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长征已经对中国的面貌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在中国引起了思想意识上的巨大变革。长征赋予中华民族以许多世纪以来所未曾见到过的异乎寻常的团结和非凡气概。现在,我们只能像中国人那样地予以评价,视之为一次举世无双的,充满理想、勇气和献身精神的集体主义壮举。
  ——摘自哈里森·索尔兹伯里《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
  长征是中国人民的重要精神财富,人们对长征满怀民族自豪感,并用以提高千百万青年人的觉悟。“红军帽”将世世代代传下去,传给中国社会各个阶层,传遍中国现在所进行的现代化事业的各个领域,甚至在国外,在新加坡、旧金山等地,长征也被视若“天路历程”,而铭刻在华侨青年的心中。中国的教师把长征视作为理想而斗争的典范,用长征来教育下一代。
  ——摘自迪克·威尔逊《一九三五年的长征:中国共产党为生存而斗争的史诗》序言
  长征集中体现出一种新的精神,共产党已将这种精神灌输到当代中国人民的生活中,并且希望世世代代传下去。不管长征的继承人如何利用长征谋求政治上的好处,这支伟大的军队在1934-1935年通过集体和个人所表现出的真正大无畏精神,必将受到全世界世世代代人民的景仰。
  ——摘自迪克·威尔逊《一九三五年的长征:中国共产党为生存而斗争的史诗》序言
  毫无疑问,长征是人类历史上一个伟大的业绩。红军跨过十八座高山,渡过二十四条河。其中,有好几条是亚洲最大的河流……共产党的军队打败了十个省的军队,持续进军,对人数上、装备上都占优势的中央军,则时而揍一下,时而迂回前进。
  ——摘自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长征是艰苦的冒险,长征是人类的勇气与怯懦、胜利与失败的搏斗。特别应当指出的是,这一行动要战胜敌人和恶劣的自然条件,需有坚定不移的勇敢精神。
  ——摘自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红军幸存的主力部队,经受了难以名状的艰难困苦的考验,在激烈的战火中锤炼成钢铁战士。他们都是有坚定的政治信念和不屈不挠精神的人。
  ——摘自王安娜《中国——我的第二故乡》
  长征十万人中大约只有七千人走完了征途,但不能仅仅从数字上看问题。人牺牲了,但忠于事业、忠于信仰的献身精神不死。长征是一次解放。长征既打破地域上的隔绝状态,又解除了人们心理上的桎梏,使人们的思想从古老的狭隘的乡土观念中解放出来,在人们面前表现出国土之辽阔,揭示出民族精神遗产之博大。长征塑造了一代新人,这代新人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就推翻了两千年来停滞不前的伦理体系和政治制度。长征简直是将革命划分为“公元前”和“公元后”的一条分界线。其后发生的一切事情,都要从这个举世无双的奇迹说起。
  ——摘自威廉·莫尔伍德《中原逐鹿:蒋介石和毛泽东为控制中国而进行的斗争》
其他文献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举旗定向、谋篇布局、攻坚克难、强基固本,开辟了治国理政新境界,开创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在治国理政新的实践中,习近平同志以非凡的理论勇气、高超的政治智慧、坚韧不拔的历史担当精神,把握时代大趋势,回答实践新要求,顺应人民新期待,提出一系列重大思想理论,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形成一系列治国
期刊
2009年10月28日,习近平同志在纪念李大钊120周年诞辰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学习李大钊同志勇于献身的革命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德。”李大钊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他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他的伟大精神和崇高品德是共产党员学习的不竭源泉。  “为主义而死分也”  李大钊一生追求真理,直至找到马克思主义并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第一人。他曾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我可以自白,我
期刊
江华,一个湘南边陲三省交界处的国贫县,却在经济下行压力普遍加大的情况下,实现了新发展、新飞跃。2015年,全县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3.03亿元,是2010年的2倍,年均增幅12.0%:财政总收入9.61亿元,是2010年的3.6倍,年均增幅29.2%;固定资产投资94.22亿元,是2010年的3.5倍,年均增幅28.3%;规模工业增加值23.06亿元,是2010年的3.8倍,年均增幅21.2%。一个
期刊
5月30日,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召开。这是共和国历史上又一次科技创新盛会。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人类社会演进、中华文明发展、世界科技革命的全局高度和历史站位,深刻阐述了国家发展和科技创新面临的重大机遇,提出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目标和五大重点任务。这次会议把科技创新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吹响了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我国科学技术发展将迎来又一
期刊
1月4日,“这里是湖南——湖南文化走进联合国”展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拉开帷幕。中共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文雄在致辞时用“一粒种子”向来宾介绍了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他说:“很多朋友都知道,在国际上享有很高声誉的杂交水稻,就是湖南科学家袁隆平院士领衔的团队培育的,它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饭问题,让全世界千千万万的人们远离了饥饿,可以说是‘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长大以后也去学农”  20世纪70年代
期刊
1936年,华罗庚前往英国,留学剑桥大学。著名数学家哈代欣赏他的才气,对他说:你可以在两年内获得博士学位。华罗庚却说:我不想获得博士学位,我只要求做一个访问者。我来剑桥是求学问的,不是为了学位。两年中,华罗庚集中精力研究堆垒素数论,并就华林問题、他利问题、奇数哥德巴赫问题发表18篇论文,得出了著名的“华氏理论”,向全世界显示了中国数学家的智慧和能力。 (腾敦勇)
期刊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不少老部长说过,这辈子有“两怕”:怕主席的威严,怕总理的认真。確实,周恩来对那些不负责任的人和事会予以严厉批评,听汇报时,他反对用“大概”“差不多”“可能”这种含糊不清的词,而要求用准确的数字说明问题。尤其是对那些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部长们,要求更高,有时甚至会让人下不了台:“你签了字,问你情况答不上来,那就是官僚主义!”而且强调“不要如浮云一样,过了就忘了”,要举轻若重一抓到底。
期刊
第一,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  第二,革命的利益高于一切。  第三,遵守党的纪律,严守党的秘密。  第四,百折不挠地执行决议。  第五,群众模范。  第六,学习。  五、共产党员的标准  第一,终身为共产主义奋斗。  共产党是为人类的彻底解放,为共产主义和无产阶级事业而奋斗的政党。因此,一个愿意献身共产主义事业的共产党员,不仅应该为党在各个时期的具体任务而奋斗,而且应该确定自己为共产主义的实现而奋斗
期刊
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纵横十一个省。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长征又是宣言书。它向全世界宣告,红军是英雄好汉,帝国主义者和他们
期刊
长征,不仅是人民军队辉煌历史上的一大壮举,也是人类军事史上的一个奇迹。在孤军远征的险恶环境下,红军一次次濒临绝境,却又一次次化险为夷,爆发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战斗力和生存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高超战略指导能力和军事指挥艺术,是红军摆脱困境、直至取得长征胜利的一个至关重要因素。  积极防御的战略方针是长征胜利的核心关键。战略方针是军事战略中最核心、最根本的内容,是实行战略指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