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死亡病例的心脏病理特点分析

来源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ym29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总结60岁及以上老年冠心病病例的心脏病理特点,分析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死亡病例的心脏病理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

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医院病理科资料库1969年4月至2013年10月的尸检病理资料,纳入60~100岁老年冠心病病例,共471例,以尸检病理报告结论为依据,AMI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者,为AMI组(共128例),其余病例(343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心脏病理特点,用冠状动脉积分反映冠状动脉整体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对AMI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老年冠心病病例中,严重冠状动脉狭窄230例(48.8%),三支病变88例(18.7%),左前降支狭窄达Ⅲ级及以上338例(71.8%),左前降支狭窄Ⅳ级141例(29.9%),左主干狭窄达Ⅲ级及以上122例(25.9%),左主干狭窄Ⅳ级45例(9.6%),发生AMI 128例(27.1%),其中39.1%(50/128)为首发AMI,60.9%(78/128)为合并陈旧性心肌梗死的病理改变。与对照组比较,AMI组年龄更小[(77.1±11.6)岁比(83.2±9.1)岁,P<0.01],严重冠状动脉狭窄更多[77.3%(99/128)比38.2%(131/343),P<0.01],三支病变更多[30.3%(43/128)比13.7%(45/343),P<0.01],冠状动脉积分更高(9.9±2.8比8.0±2.5,P<0.01),心脏质量更重[(447.8±90.6)g比(426.6±99.1)g,P<0.05],肺瘀血或肺水肿比例更多[57.8%(74/128)比39.9%(137/343),P<0.01]。AMI组中有23例(18.0%)发生心脏破裂。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左前降支狭窄Ⅳ级(OR=3.55,95%CI 2.05~6.17,P<0.01)、三支病变(OR=2.47,95%CI 1.30~4.67,P<0.01)是老年冠心病病例发生AMI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老年冠心病中严重冠状动脉狭窄多见,左前降支为常见的病变血管。AMI死亡病例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更严重,心脏质量更重,心脏破裂并不少见。左前降支严重狭窄和三支病变是AMI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其他文献
目的检测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E-钙黏蛋白(E-cadherin)和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探讨联合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对其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选择94例NSCLC术后留取的蜡块及临床资料作为观察组,选择80例正常肺组织作为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E-cadherin和Vimentin在两组中表达,对NSCLC患者进行术后随访,进行生存分析,
目的探讨紫檀芪(PTER)调节转移相关基因1(MTA1)表达抑制肝癌生长的机制。方法应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法检测MTA1基因在78例肝癌组织以及相应的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与肝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同时PTER作用于SSMC-7721细胞24 h,Western blot及噻唑蓝(MTT)检测其蛋白表达和细胞活力。结果(1)肝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TA1的阳性表
目的观察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抗体对活化的肝星状细胞(HSC)中纤维性胶原、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TIMPs)的影响。方法把培养的大鼠肝星状细胞株HSC-T6接种于6孔板上。设正常空白对照组,TGF-β1 (1 μg/L)干预组,及在TGF-β1 (1 μg/L)干预的基础上加入用培养基倍比稀释的TGF-β1抗体(1∶100、1∶200、1∶400、1∶800),在24 h后收集细胞
期刊
目的评价心力衰竭(心衰)专用超滤设备治疗心衰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入选2010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住院的心衰患者134例,利用SPSS 22.0软件产生随机序列号,将入选者按照1∶1的比例完全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超滤组,每组67例。对照组采用强心、利尿(静脉推注呋塞米1 mg/kg)、扩血管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超滤组采用心衰专用超滤设备进行超滤治疗。对照组在治疗后8 h评价疗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特点及其与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关系。方法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入选2014年9月至2015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门诊诊断为不稳定性心绞痛收住院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患者共1 101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排除单纯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220例以及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且无高血压者50例,将剩余患者分为两组,即不稳定性心绞痛合并高血压组742例和单纯高血压组89例。入选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后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的远期预后。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1至12月在阜外医院行PCI的冠心病患者10 724例。根据既往是否有CABG史,将患者分为既往CABG组(437例)和非既往CABG组(10 287例)。术后随访患者2年,记录主要不良心脑血管事件(包括死亡、心肌梗死、再次血运重建和再发卒中)和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期刊
目的探讨在中国大的冠心病中心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的应用情况和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连续纳入2013年1至12月在阜外医院进行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10 724例,进行2年随访,记录死亡、心肌梗死、支架内血栓、再次血运重建、再发卒中等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比较IABP和非IABP患者的临床预后,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基线资料。不良事件的多因素分析采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