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合唱排练方法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q4463954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合唱是一门很复杂的歌唱艺术,是多声部的和声美与复调美,其普及性强,参与面广。在合唱排练中,需要严格的纪律、科学的训练、统一的节奏、声音的融合等。因此运用合适的合唱排练方法非常重要。现就从分析作品、队伍编制、作品编排以及指挥方法几方面阐述。
  1、分析作品
  指挥首先要做的就是研究乐谱、分析作品。对作品的思想、风格、表现手法理解越深入,对作品的解释和表现就越到位。强弱、快慢、情绪、段落结构等等,都纪录在乐谱上。理解和熟记乐谱,是指挥的必经之路。
  2、合唱队的编制
  合唱团声部位置安排有很多种,根据不同作品的需要,以及各声部的特点来安排。
  同声合唱(男声合唱或者女声合唱) ,至少会分高、低声部。人数配备比例:同声二部合唱3: 2;同声三部合唱9: 7: 8;同声四部合唱7: 4: 4: 5。
  混声合唱(男、女混合组织或者童声、男声混合组织)二声部,高、低声部人数配置比例一般为5: 3。混声四部合唱配置为:左上男高,左下女高;右上男低,右下女低。
  3、组织排练
  当指挥对作品非常熟悉,胸有成竹之后,通常需要经历多次排练,才能与团体达成默契和一致。正规的排练组织要经历:抄写乐谱,个别练习,集体视唱,分声部练习,集体和排,连排,最后是彩排。在能够充分把握作品的前提下,如果有条件,应根据作品的难易程度、合唱队水平的高低、时间要求的长短、演出的性质、规模、条件等因素制定排练计划。如果时间要求很紧,则要善于抓住作品的重点,适当加大“合练”的时间。
  个别练习的目的:让大家尽快熟悉和理解作品,同时也是指挥帮助队员解决技术问题的好机会。
  经过初步的个人练习后,指挥应尽快组织集体视唱。初次和练的要求可以松些,这里指挥就要对作品给予解释,要给予合唱队明确的要求。
  分声部练习:指挥有机会给予更细致的要求和处理,在这个环节要完全解决声部内的问题。
  集体和排:极为重要的排练。针对整体和各处细节上的音乐处理,需要反复排练,精雕细琢,直到达到要求为止。
  业余的合唱团非主旋律部分容易跟着主旋律跑,这时候你要单独把这个声部拿出来练一会,然后与主旋律配合,再把剩下的声部加进去。各个声部的声音要达到和谐统一,让合唱队员留心听别的声部的声音,不能因为怕跟着别的声部跑了就故意放大声音,只顾自己唱。指挥这个时候的任务就是控制整体的和谐,哪个声部冒出来了就示意他们弱下去。
  遇上音高问题,高音区发出的声音刺耳难听,指挥就要帮助队员调整自己的发声方法。或者唱不上去就用假声,千万不要使劲喊,这样出来的声音不仅难听且对嗓子不好。
  连排:总结性的排练。要求尽量一气呵成。合唱队通过连排,可以始终保持演出状态。
  彩排:让合唱队在正式的演出条件和要求下,进行非正式的“演出”。灯光、音响、舞台布置、艺术造型等等都会具体落实。彩排的成功标志着排练的最终结束。
  4、指挥要求
  首先请放松心态,站正站稳、昂然挺胸。在没有动作的时候,把自己变成一棵松。脚是站立的根基,可以微微张开也可以略有前后,不可以走过去晃过来。接下来要说的就是手上功夫。双肩要坦然而松弛,需要时只要将肘轻松端起,臂略微前伸使手抬到正确的位置就好,大臂不要夹紧或者随意伸展———放松,如果还找不到感觉请幻想弹钢琴。手掌朝向前下方,虚握或不握拳,手指自然而松弛,如握苹果状,能够灵活地做出任何动作。
  关于手的位置,通常以右手为主,掌握节奏;左手为辅,给予提示。小编制的合唱不需要那么多提示动作,所以可以让左手略低于右手,以突出主要。
  离身体的空間以能抱住一个人为宜,高度于脸前不高于头或者端在胸前最常见。对于宽广、舒缓的乐章也可以放在肚腹前不低于腰,在高音和激昂的时候可向舒展。指挥手的活动空间以曲子风格有异,动作以明确和得力为佳,通常不必过大。
  当辅助手没什么大事的时候,双手可以做对称的相反动作。在节奏紧凑的乐章,动作需要简洁而短促,总以手舞带动小臂的动作为主,大臂不要乱晃,除非在慢而强的乐章,到那时双手通常可以张开而变成相对。
  下面简要介绍几种常见拍子的指挥方法:
其他文献
透析近年来农村学校的音乐教育状况,深感素质教育举步艰难,特别是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后劲不足。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音乐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开发人类智力,陶冶人的情操,激励人们奋进的一种教育工具却被教育者忽视了。教育改革已走过几十年的探索历程,但农村综合教育改革始终得不到健康协调的发展,其原因是忽视了美育教育,因此,要下大力抓好农村学校音乐教育工作的探索与改革。  一、转变工作意识,树立全面的
【摘要】 在新课程理念下,作业应是发掘新知的沃土、生命意义的载体、发展个性的舞台。就历史与社会学科而言,《历史与社会》作业的布置与评价必然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发生形式和内容的变化,并构建起人文互动性作业评价新机制。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历史与社会》 作业布置 作业评价  历史与社会学科尽管经历了从闭卷到开卷的大转变,更加看重对学生能力的考察,但与之相配套的规定作业却一成不变,就拿《历史与社
美术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对农村学校来说却是可有可无,引不起学生和学校的重视,作为农村学校,要想上好一节美术课的确很难。农村小学还好一点,课程少,再加上小学生比较喜欢画一些简单的画,涂涂颜色,但对农村初中来说美术课就不好上了,因为小学到初中,课程一下就多了,压力也大了,再加上美术课不参加考试,所以学生也就不重视美术课,每次上美术课,班上的学生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