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的探析

来源 :语数外学习·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z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任务,就是培养具备现代企业和社会所需要的全面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未来劳动者。随着科技的进步,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劳动力由“单位人”逐渐过渡到“社会人”,也就是说,作为劳动者只有具备了很强的适应能力,才能够迅速地将所学知识迁移至新生的行业或领域,这是现代人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必然要求。因此,学校要注重有效教学和创新教育,以满足二十一世纪对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人才的需求。
  作为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加强对學生进行有效教学责无旁贷。作为中学的数学教师,要以培养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以及创新个性的学生为主要教学目标,要把尊重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创造潜能放在首位,要以培养有特点、有个性、有创造能力的人才为宗旨,这是中学数学教师不懈的追求。
  一、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孔子说:“好知者不如善知者,善知者不如乐知者。”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强调:“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兴趣是学生探索、创造的力量源泉,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的前提,可见,点燃学生求知的火焰要从培养兴趣入手。大多数学生在心理品质上主要表现为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主动性差,依赖性强,自信心严重不足。自卑心理导致厌学情绪者居多,拥有学习数学的热情、兴趣和恒心者甚少。因此,中学的数学教师任务艰巨,提高教学质量要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
  如在讲授“数的绝对值”时,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在教学中,我用多媒体动画画了一条数轴,让学生知道一个数的绝对值是这个数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这样,绝对值的概念就在学生的脑海里形成了,它是一段距离。然后,当我问字母a的绝对值是多少时,让学生能够用分情况讨论的方法去解决……从而,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教给学生探究方法,学会数学建模
  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通用的格式:现象+原理;问题+解决;习题+拓展;发现+证明,等等,力求简单明了。在此基础上,可以逐步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并以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发现的问题为契机,可以采取张贴招标的形式,也可以建立课题小组,每学期进行展评和结集打印。
  教师要教会学生逆向探究,数学的许多结论都是互逆的,比如运算的加法和减法;乘法和除法;乘方、开方、对数运算三者也体现了一种逆向关系;整式的乘法运算和因式分解;图形的性质和判定等,让学生形成一个逆向思维的习惯,可以有效地整合初中数学知识,加强横纵的联系,实现知识的压缩。在上述习题探究中的变换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也可以以此为探究点,进一步发散,形成多向思维。
  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会类比,初中数学的类比可分为知识的类比和方法的类比。知识的类比一般是指某些相近或者形似的知识可以进行类比探究。比如,分数与分式的类比,解方程与解不等式的类比,还有某些拓展性的类比,例如数轴和坐标等。方法上的类比,如函数的学习、图形的学习等.
  从问题出发,引领学生进行探究性的学习,在提问和解答问题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提升了个人数学素养,初步实现了课标所倡导的“人人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理念。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和发展。
  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提炼探究方法的过程。通过对探究方法的提炼并进一步指导学生探究学习,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要注意选择机会给予学生关注和知识上的指导,要善于发现、挖掘、推广和肯定有价值的东西。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积极关注基础差的学生,激励他们从自身出发,在探究新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弥补自己知识的不足,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开启他们的数学思维。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
  图形的学习一般都是围绕图形的定义、作图、性质、判定、应用这些内容展开的。无论是平行线、图形的全等与相似、平行四边形、圆等,在抓住主要元素的基础上围绕着上述项目展开。函数的学习应围绕函数的定义、解析式、作图、性质、应用展开。数和式的运算则是围绕在运算法则的前提下进行加减乘除以及其混合运算(后期增加乘方与开方),把这些运算放在一块,在学习和比较中,引导学生发现他们的类似之处。
  要引导学生抓住主要元素进行分析探究,抓住主要元素也就抓住了探究目标。例如,在探究图形的性质与判定的时候要抓住重要的线段与角,进行分析和思考,线段要考虑其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等,初中数学图形与几何部分重要的元素主要有点、线、角、弧。对几乎所有图形的研究和学习都是围绕这些重要元素展开的;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都是围绕对边、对角线以及内角这些元素展开的;图形与变换、三角形的全等与相似则围绕着对应点、对应角、对应线段展开的。
  布鲁纳说过: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引导学生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高品质的主动参与,是培养富有主动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人才最起码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相信学生的创造力,留多一点空间给学生选择,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将自主学习融入学生生活,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主探索。
其他文献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课是主要课型之一,既可训练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还可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时,教师要重视阅读教学,巧设阅读情境,调动学生阅读的热情,同时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深化对文本的理解,升华情感,营造高效课堂。  一、巧设阅读情境,激情导学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课文是重要的载体,但在教学的过程中,若只是单纯地面对文本,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难以全身心投入对文本的
简而言之,合作学习就是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为每一个小组制定一个共同的学习任务,划分每一个小组内部成员的具体学习任务,通过合理明确的学习分工来完成本学习小组的学习任务。实施合作学习是有着深刻的现实需要的。合作学习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快乐、友爱、团结、互助的学习环境,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逐渐形成积极向上的学习意识,即不仅知道如何积极、主动地完成学习任务,还能够学会理解、帮助同学,培养起积极
初中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技能,展示出了具有自主能动学习新知、积极主动探究问题的特性。初中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养成,对教学活动的深入推进和教学效率的提升起到推动的作用。解题教学是初中数学教师巩固教学要点、理清章节体系、实施教学目标、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是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能力培养的重要载体。教学实践表明,初中数学有效教学,能够对学生良好学习技能的锻炼和学习素养的积淀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培养学生们的“听、说、读、写”的语文综合能力,必须要在“读”和“写”这两方面做足功夫。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两句诗形象地说出了语文教学中“读”和“写”这两方面能力的重要性以及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一、读  1.默读  “默读”是学生们获取新知识的主要途径。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去默读。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总
新的数学教学理念要求教师要以学生为本,切实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动性,通过多种方式增强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彻底把学生从应试教育的禁锢中解脱出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打开他们思维的翅膀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增强各个知识点的趣味性。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剪纸、画图、拼图等,如:将两个边长为10cm的正方形纸片用剪刀剪开后拼出一个大的正方形。  问:(1)拼出的大正方形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加深,人们逐渐意识到文化因素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在英语教学中渗透西方文化,让学生认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在此,笔者提出了在英语写作课、对话课和阅读课中增添文化元素的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 写作课模式  学生储存丰富的语言材料是写好英语作文的前提和基础。教师应为学生挑选适合其阅读的语言材料,让学生背诵并牢固掌握优秀句型和短语,为英语写作打下
在目前的初中英语教学中,部分教师过分依赖教材进行教学,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导致课堂脱离生活和缺乏生命力,而且英语学习仍局限于课堂,满足不了学生个体差异的发展,其工具性功能未能都到充分的发挥,学生的英语人文意识十分欠缺。教师通过充实课堂教学内容,开发课程资源,创设真实或尽量真实的语言情境,拓展灵活有趣的课堂教学活动,并延伸到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开发社团及校本课程的一体活动,最终达到让学生通过课堂内
一堂成功的小学语文课,离不开充满魅力的课堂导入。精彩的课堂导入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关系,给学生以启迪,提升学生活动的主动性。对于语文教师来讲,应当从学生的兴趣爱好与课堂的整体内容出发,探索出行之有效的导入方法。  一、借助旧知识带动新知识  “课程标准”要求科学处理基础知识同技术水平的关系,故而在教学中必须注意感情的应用、语言的沉淀,使学生获得扎实的基础,并激发其潜能。用语文学科中的旧知识来带动新知
在初中英语学习中,课外作业补充了课堂学习,提高了学生英语知识运用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然而,在当前作业设计中,还存在不少问题,如口头作业不多,侧重于书面作业,不利于培养学生交际性;形式单一,欠缺创意,限制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作业缺乏个性化与探究性等。为解决上述问题,教师需对课外作业进行有创意的设计。  一、创新书面与口头作业,多样练习  书面作业是最常见的作业形式,对知识巩固与深化也是有一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