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运动在社区体育中开展的现状及应用

来源 :体育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hu_y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0-000-02
  
  摘 要 近十年来,我国城市居民居住环境正逐步走向以社区为单位,社区体育作为社区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社区居民的身心健康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还对国家实施全民健身运动计划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目前,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严重匮乏,严重的影响社区居民正常的开展体育活动,使经常化的体育活动没有保障。因此,如何在我国现有的城市水平以及居民的消费水平的基础上开展社区体育,就显得非常重要。而武术健身由于自身不受年龄、性别、场地和器材的限制等条件,在社区体育中占有较大优势以及发展潜力,并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武术运动 社区体育 武术健身
  一、社区体育现状
  (一)社区体育活动开展经费不足
  社区体育作为一项正在发展的体育运动模式,需要充足的资金投入。目前,我国社区体育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导致社区体育的发展缓慢。调查表明,我国社区体育的经费投入严重不足,而且经费的来源单一,其中锻炼者的会费,占经费来源的47.5%;街道、居委会拨款占12.4%;活动站的经营收入占3.7%[1]。在沈毅的调查中显示,北京76%的社区体育活动经费来自社区会员的会费,26%的社区是由挂靠单位或其它方式解决,其它城市的经费比例也大致如此[2]。
  (二)社区体育场地设施不足
  体育场地是体育运动的最基本保障,而体育设施的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到体育锻炼者的参与度。体育场地设施的不足是影响社区体育开展的重要原因。沈毅的调查表明,影响武汉市社区体育发展的原因,场地设施的缺乏占34.20%。调查表明,北京市8个城郊区63.5%的街道办事处没有体育设施,36.5%的街道办事处也只有乒乓球室、棋牌室、门球场等小型场地;广州市的公共体育场地不足20个,面积仅为115万平方米,平均每千人占地不足200平方米[2]。上述这几个我国经济较发达的大城市的体育设施尚且如此,中小型城市的情况更是不容乐观,乡镇新兴的社区建设中,体育设施的建设更是少之又少,甚至没有。这些状况的存在不仅不能满足社区居民的锻炼需求,而且也制约了整个社区体育的发展。
  (三)参与社区体育活动人群的意识薄弱,体育人口较少
  目前,参与社区体育锻炼的主体是老年人,中青年对锻炼的意识薄弱,忙于工作而缺乏锻炼。所谓体育人口即每周参加体育活动不低于3次,每次的活动时间不少于30min,且具有中等或中等以上强度者。体育人口是体育运动的最根本要素,体育运动的参与人数是衡量体育运动发展的重要标准。但由于人们都处在一个生活、工作高度紧张的时代,社区体育受到人们参与时间、性别、年龄、体质、季节、场地和器材的影响,参与人数并不理想,据吴秋林、宋平、缪洲生等人调查江西33个社区3210名居民中,体育人口只有918人。其中,社区体育人口的性别分布是男性占体育人口的54.41%,女性占45.57%;年龄分布为马鞍型,即两头高,中间低,特别是60岁以上的居民,占社区体育人口的41.10%[3]。
  二、武术健身对身心的影响
  (一)生理方面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对身体机能有很好的改善和调节作用。研究表明,长期参加武术锻炼的人,能够增强体质,改善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功能水平,增强心血管系统的机能 ,从而达到提高机体的运动能力,增进健康、延缓衰老。武术作为传统的体育项目,任何体质、任何年龄段的人群都适合。可以根据个人的年龄、体质选择不同强度、不同种类的武术项目。就太极拳运动而言,科学表明:不仅可以锻炼肢体,更可以使神经系统中过于紧张的部分得到休息和养护,被闲置而废退的部分得到活动,达到大脑各区合乎生理要求的均衡,因而对心脏病、高血压等多种慢性疾病有较好的改善与治疗作用[4]。同样的,武术运动中其它项目也对身体的各项机能有很好的调节作用。大量调查研究表明:大多数长期坚持武术锻炼的人都感到效果良好,自我感觉身体健康,只有少量人认为效果一般或根本无效,因此,武术运动对人的生理方面的影响效果还是比较好的[5]。
  (二)心理方面
  武术强调动静自如、身心放松,当身体放松时大脑也会处于入静状态,这样便进一步加深放松,有利于抑制中枢神经兴奋,缓解过度紧张的神经,进行健康调节,这对人们紧张的病态生活状况具有良好的自我保健调节作用[4]。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承受的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因此精神也经常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城市居民中有越来越多的人患上了心理疾病,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生活。除去专业的心理治疗,体育运动也是舒缓压力的重要方式,武术健身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选择,通过参加武术健身,可以使人的身心得以适当的放松,从而有效的缓解人的心理压力,让人有更充沛的精神参与到工作当中。
  三、武术健身在社区中的推广价值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高,人们生活水平低下,社区体育健身场的设施比较少,不能够满足人们的锻炼需求。就此,应根据社区内现有锻炼场地和健身器材,开展适合的体育项目,使在社区里的人锻炼身体不受影响。武术健身在社区中的体育锻炼中逐渐突出,在解决我国发展缓慢与体育设施短缺的社区体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主要是因为武术健身自身的条件,在社区体育的发展中具备优势,即:武术健身不受年龄、性别、体质、时间、季节、场地和器材等的限制。无论是处在哪个年龄段的,拥有怎样的体质的人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武术锻炼,这些对于工作、生活都十分忙碌的城市居民来说无疑是相当便利的。正是这样的强适应性让武术健身在社区中有广泛的推广价值和推广空间。
  (一)武术健身适应现阶段我国居民的经济生活状况
  体育器材与场地很少,不能满足居民健身的需求。目前,城市居民收入偏低,很难承受体育的一些费用。吴宝忠的调查表明,目前体育项目游泳每小时20-30元,乒乓球每小时10-20元,羽毛球每小时30-40元,网球沙场地每小时15元、塑胶场地每小时30-50元不等。如果要坚持锻炼,每月至少要花去几百元,这里还没包括交通费用[6]。而武术健身项目对体育设施要求不高,在社区内只需找一块小的空场地就可以进行健身锻炼了,甚至在家中也可以锻炼。对居民来说,不仅不需要投资,还可以达到健身锻炼的目的,因此,武术运动与我国居民现阶段的经济水平较符合的。
  (二)武术健身有利于形成终生体育的习惯
  武术是不受场地与器材以及天气的影响都可以练习的,这就给终身体育带来了方便。在锻炼形式上,武术不仅可以一个人单练,而且可以多人同时进行练习,这样大家可以互相指导学习,共同进步,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为把武术作为终生体育奠定基础。
  四、武术健身在社区体育中的实施措施
  任何一项体育运动项目要在居民当中流行并推广开来,都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宣传与组织工作,只有形成一项系统,才能让这项体育运动扎根于社区体育之中、得到长足发展,才能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武术健身也不例外,需要这些措施:
  (一)在社区体育中加强武术健身的宣传
  大多数人对于武术健身都没有一个全面、系统的认识,认为那不是普通人的运动,实际上这是一种对武术认识不清造成的误解。要想武术健身在社区中得到推广,首先就必须让社区居民了解武术、接近武术,这样才能营造浓厚的武术健身氛围,让更多的人都参加到武术健身的行列中来,这就要求深入得对社区居民进行切实的宣传,例如:可以利用媒体,安排一些专题片、公益广告等喜闻乐见的方式,还可以举行一些武术表演和面对面的交流,这种生动、活泼的形式很容易被居民们接受,使人们有兴趣接近武术[7]。
  (二)开展各种形式的武术运动,培养专业人才
  在人们了解了武术之后,就要想办法让人们喜爱并且投入到武术运动中去。这时,社区就可以开展各种以武术健身为主的社区体育活动,并配套得在这些活动中安排些表演性质的比赛,提高人们的积极性。由于在现在的社区中,体育指导员还不多,社区可以组织安排一些专业的武术健身人士或体育教师对重点对象进行培训,让这些人起带头与指导作用,这样就能做到以“点”带“面”,不仅激发了社区居民武术健身的热情,加强了运动的专业性,也能促进繁荣整个社区体育的发展[8]。
  (三)将武术健身纳入社区建设体系
  要想让武术健身在社区体育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就应该将武术健身纳入社区建设的规划中去,进行统筹、长远的安排与推广,形成一个长期发展的态式,这样才可以处理武术健身在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要想真正实现这样的目标,这就必须充分发挥政府、街道、居委会的领导作用,并且可以吸纳各社会团体参与进来,把这项体育运动当成一个长期工程来抓,从人力、物力、财力各个方面给予大力支持,使武术健身真正溶入社区,与社区发展相互促进[9]。
  五、结论
  社区体育的条件有限,而武术健身作为我国传统的体育项目在社区体育中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地位,是其自身所特有的,要想在现有的社区体育中更好的发展武术健身运动,就应该增加体育资金投入,培养人们的武术健身意识,针对武术健身的特点进行大力的宣传,在社区中营造浓厚的武术健身氛围,使二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苏龙,张庆武.我国社区体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5.1.
  [2] 沈毅.民间体育项目在社区体育中的应用[J].辽宁体育科技.2003.10.
  [3] 吴秋林等.江西省社区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5.1.
  [4] 张健华.小议太极拳健身祛病机制[J].辽宁体育科技.2003.2.
  [5] 梁俊雄等.城市社区体育建设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3.9.
  [6] 吴宝忠.武术健身在我国社区体育中的优势地位[J].大众武术研究.2005.11.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0-000-01    摘 要 本文通过体教结合的方式把运动员的高水平训练比赛与德、智、体全面发展相结合,分析了我国目前高水平篮球运动员及后备人才的培养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结合美国篮球的人才培养模式提出我国在培养过程中所应注意的问题和建议。为提高篮球后备力量的数量和质量,使体育和教育深层次、实质性的结合,培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0-000-01    摘 要 毛泽东《体育之研究》一文对体育的界定、地位、观念以及作用进行了阐述,比较全面的反映了毛泽东的体育观。文章从多方面揭示了体育的真义,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教育理论,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  关键词 体育 体育观 教育  《体育之研究》一文是毛泽东以“二十八画生”之名发表在19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0-000-01    摘 要 本文对高校如何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体育生活方式的对策进行研究,有如下结论:1.开展丰富多彩且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体育活动以迎合大学生的喜好,提高大学生的兴趣;2.鼓励并支持各体育社团的创建与发展,激发大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3.多渠道指导大学生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制订科学的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0-000-01    摘 要 在中学体育课的运动技能教学中,教师必须正确把握新课标指出的新思想与新理念,正确处理运动技能教学与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体育游戏教学、学生体能锻炼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引导学生具备良好的体育学习态度,积极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指导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规范,鼓励学生注重参与合作,
普通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高品质人才的一个重要基地,是提高全民素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大力提高学生艺术表现力,不但能陶冶自身的情操,树立自信,还能为今后实
在信息通信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三网融合已然成为时代的主流方向,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内蒙古的三网融合也在不断前进。基于内蒙古的区情区况和参融企业的实力水平,三网融合的进
现代社会,传播手段层出不穷,公众拥有了更多信息发布、意见表达的途径,人们对于公众事件关注度越来越高、了解的渠道越来越多。全媒体时代的到来给政府应对公共危机带来了便利,另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1)10-000-02    摘 要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除了遵循一般的武术教学与训练的方法外,还要结合少儿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科学的教学与训练。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通过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实践,浅谈一下在少儿生理、心理等方面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 少儿 武术教学与训练 注意问题  少儿武术教学与训练是一项
我国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区光照条件优越、水资源匮乏、坡地资源丰富,但是受地形和水分条件的限制,坡地资源的利用效益整体低下,如何利用好这些地区的坡地资源对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