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米洛斯的维纳斯》谈多媒体辅助教学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o199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多媒体教学手段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工具,已经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本文以教学《米洛斯的维纳斯》一文为例,陈述了多媒体教学方式对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 丰富直观 突出重点 动静结合
  
  我们经常说:“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对于长期在学校苦读的学生来说,他们的生活似乎更缺少提供让学生去发现美的对象。那么,作为老师,我们就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美,去感受美。翻开语文课本,那一篇篇洋溢着情感,飞扬着灵性的小说、散文,那一首首或婉约,或豪放的具有震撼力量的诗歌,它们既具有知识之美,情感之美,更具有艺术之美。我们就应该把这些文章当作艺术品一件件的展示给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去发现美,体验美,从而体会这美的背后所蕴含着的理性思考,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及能力。
  然而,由于受语文传统教学方式和方法的制约,语文教学却成了让老师们最头痛的一件事,本来美不胜收的语文教学变得死气沉沉,枯燥无味。这时多媒体的出现,无疑给我们的语文教学带来了活力。其强大的超文本功能,多渠道的信息传递方式,为现代语文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语文教学,是指语言、文字、声音、图象集于一体,以其生动活泼的形象及动听悦耳的音乐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以其信息的丰富性、多渠道性、综合性、多向性的特点,打破封闭式的死水一潭的教学状态的现代教学模式。这种优化的教学形式能最大限度的调动起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并以其鲜明的直观形象,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吸收,促进学生积极地思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此,我经常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现结合《米洛斯的维纳斯》一课的多媒体教学实践谈谈我个人的体会:
  一、内容丰富,画面直观,易于学生感悟教材
  为了导入新课,我让同学们在美妙的法国音乐中观看了凯旋门、艾菲尔铁塔的图片,顺势引出卢浮宫这个艺术的殿堂,并对其进行简要的介绍。在介绍卢浮宫时我特别强调华裔建造师贝聿铭为博物馆设计的新入口,从而激起了学生们的民族自豪感,不知不觉中又给学生强化了德育教育。接着我又向同学们介绍了卢浮宫三宝,让他们直观的观察卢浮宫三宝。这时我们的课题呼之欲出。看似很多的内容,但是运用多媒体的展示,我却只用了四分钟。这时学生学习的兴趣已充分的调动了起来。
  二、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维纳斯的雕像是一尊艺术品,而随笔名篇《米洛斯的维纳斯》又何尝不是艺术品呢?我就先给学生介绍感知大家作品的方法。
  [艺术欣赏的三个阶段]
  审美感知:直观的感知审美对象。
  审美理解:把握作品的意味、意义和内涵。
  审美创造:联想、升发开去,进行审美意象的再创造。
  然后根据教学重点设计题目,引导学生自己去把握课文。这个环节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的理解课文,抓住作者的觀点。
  [审美感知]
  米洛斯的维纳斯是有双臂好,还是无双臂好?为什么?作者观点是什么)
  [审美理解]
  这里“有”与“无”的辨证关系是什么?
  [审美创造]
  任何的“丧失”、“残缺”都会带来艺术效果“质”的飞跃吗?
  同时,因为这篇文章有些较难理解的句子,而同学们在预习时或多或少的也提了些问题,所以我又设计了一个“质疑,释疑”的环节。这个环节最能体现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上课时,同学们针对课文的内容提了十来个问题。这时候我就把学生提的问题进行归类,然后引导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在把握重点的基础上,通过讨论等方式解决难点,在教学过程中又体现了互助合作,有助于融洽师生间的关系。而教育心理学也认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有兴趣参与教学,我们的教学就不会索然无味了。
  三、动静结合,加深理解
  在分析文章教学重点时,为了加深同学们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我适时的插入了“艺术表现上的虚实相生之法”这个话题。而这正是在把握作者观点“用艺术的名义否定有”的基础上引申出来的。
  [艺术表现上的虚实相生之法]
  八大山人(清初画家朱耷)画一条生动的鱼在纸上,别无一物,令人感到满幅是水;齐白石画一枯枝,站立一只鸟,别无所有,但用笔多么神妙,令人感到环绕这只鸟的是一个无垠的空间,和天际群星相接应,真是一片“神境”。《画鉴析览》云:“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皆画,画之空处全局所关,即虚实相生法。”
  中国是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国,艺术特别是绘画艺术尤令世界瞩目。这里我就给同学了举了两个中国国画中的两个典型例子:
  同学们看见国画后,发挥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开始畅所欲言,课堂氛围非常活跃。我记得一个同学说了这么一句:“老师,我很喜欢徐悲鸿的《马》,它给了我一种一马平川的气势。”是呀,其实我们的学生并不是丧失了想象力,而是我们没有给他们提供想象的机会与空间。
  四、激发兴趣,培养情感
  课堂教学的任务基本完成了,但是同学们意犹未尽;同时为了培养同学们发现美,感悟美的兴趣,我在教学中又加入了开放性教学的环节。
  开放式讨论:你能针对虚实相生发表一下自己的观点吗?可以举例说明。
  第一次接触虚实相生的同学们可能一时无法想起例子,我就先给同学们举了例子:
  儿童教育学家认为,儿童应该尽可能少的看电视,而用看电视的时间去读相对应的书籍。为什么呢?其实呀,儿童是最具有想象力的。但是看电视就容易限制儿童的想象力。比如,奥特曼,如果儿童都看书,那么在每个儿童头脑中都有一个奥特曼的形象。但是看过电视以后,奥特曼的形象就单一了。
  再比如同学们都熟悉的诗句:“此时无声胜有声。”
  顿时,同学们又开始了热烈的讨论。在热烈的讨论中我对全文进行了总结。较难把握的文章在多媒体的帮助下迎刃而解。
  ★作者单位:湖北省宜城市宜城一中。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的改革过程中,文言文的教学改革相对缓慢。“多耗低效”是文言文课堂教学的普遍现象。笔者以为诵读品味、务实基础、质疑激趣、拓展延伸的有层次的实施教学,才有可能
文言文教学要受重视朗读,在教学《〈论语〉选读》的过程中,通过思考读、示范读、吟咏读、品味读等方法放情朗读,体会字、句、章的音韵美、节奏美、结构美、内涵美,进而达成积
利用数学模型,分别模拟计算长江口不同地形、不同工程条件以及不同径流量影响的潮流场,在此基础上,统计分析深水航道三期地形和工程条件下,大、中、小潮和不同径流量时各汊道涨落
介绍了一种自主开发的以CAXA为平台的转塔式数控压力机加工代码自动生成的CAD/CAM编程系统,它可以通过在华正电子图板中绘制图形,借助华正独有属性查询及输出到文件功能,经过一个软件转换,不需要复杂的操作,就能用压力机转塔上优选的工位自动生成米英制两种制式的数控代码,同时生成多种格式的检查文件及编程日志文件。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思路,设计原理,绘图图元模块、文字、直线及矩形框,圆的技术处理,数控代码生
作业是教师检测学生学习阶段成果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巩固和延伸,故历来教师都注重对作业的布置。但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制的影响下,为追求“高分数”的考试结果,作
在应试教育这根指挥棒下,所谓高中语文的“高效课堂”,往往成为了机械的、古板的、填鸭式的讲授课堂。而诵读,这种自古至今在语文教学中最具亲和力、最具生命力、最具感染力的教
京都天华会计师事务所最新公布的一份《国际商业报告》显示,随着生产成本的不断攀升,全球食品饮料行业或将迎来新一轮的整合热潮,目前全球有1/5的食品饮料业生产商正在寻求并购
[摘要]图片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方法。本文对图片教学做了简单阐述,并分析了它的优点——可以产生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有一定的帮助。同时还简单阐述了在图片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以及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图片进行选择、分析和处理,以求在实际教学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关键词]图片教学 教学形式 教学功能 分析处理    长期以来,中学语文教学主要以语言为主要的课堂沟通交流手段。但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