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共振实时引导与认知融合穿刺活检术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20 μg/L患者前列腺癌检出率的比较研究

来源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177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比较磁共振实时引导穿刺(MRI-BX)与认知融合穿刺(COG-BX)靶向活检术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20 μg/L患者前列腺癌检出率的差异。

方法

回顾性研究,连续入选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北京医院195例PSA<20 μg/L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MRI-BX组80例,COG-BX组115例,比较两组患者年龄、PSA、前列腺体积、PSA密度(PSAD)、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评分等临床资料,分析穿刺结果中前列腺癌及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的检出率。

结果

MRI-BX组与COG-BX组患者比较,年龄、PSA、前列腺体积、PSAD、PI-RA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MRI-BX组和COG-BX组前列腺癌总体检出率分别为53.8%(43/80)和50.4%(58/1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9);其中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分别占58.1%(25/43)和82.8%(4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在PSA<10 μg/L的患者中,MRI-BX组和COG-BX组前列腺癌总体检出率分别为45.2%(28/62)和48.0%(36/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40);其中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占50.0%(14/28)和91.7%(33/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

结论

在PSA<20 μg/L且MRI提示可疑病灶(PI-RADS3分)的患者中,MRI-BX和COG-BX对前列腺癌的总体检出率无差异,但COG-BX对临床有意义前列腺癌的检出率更高,特别是PSA<10 μg/L患者优势更为明显。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包括脑白质疏松(LA)在内的相关危险因素与缺血性脑卒中再发的关系。方法连续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保健科、神经内科发病72 h内住院首发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751例,随访3年,入选患者701例,随访中再发患者124例为再发组;首发缺血性卒中患者577例为未再发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危险因素。结果再发组患者LA程度高于未再发组(Z=-2.307,P=0.021);再发组血糖、血
目的探讨氯化锂对血管平滑肌细胞钙化的影响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用钙化培养基(无机磷浓度为3 mmol/L)建立平滑肌细胞钙化模型。药物处理组用氯化锂(10 mmol/L)预处理细胞4 h后加入3 mmol/L的无机磷,继续培养细胞数天后用茜素红染色检测细胞钙盐沉积水平,同时应用焦磷酸偶联酶反应底物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消耗法,酶标仪(OD340)检测细胞
血管老化指血管结构和功能退行性改变。速度向量成像根据斑点追踪技术,通过对血管精确定位,立体评估不同方向的速度、应变及应变率,能全面评估血管老化过程中力学特点、管壁功能,在血管老化相关疾病的早期检查和治疗中起着重要作用。现简述该技术在评估血管老化过程及相关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中的应用。
目的研究模拟微重力对从医院获得性肺炎老年患者痰标本中分离出来的泛耐药鲍曼不动杆菌表型的影响。方法利用微重力三维细胞培养系统建立鲍曼不动杆菌模拟微重力株,同时建立正常重力株作为对照组,利用Bioscreen观察两菌株的生长速度,通过涂抹平板计数法对两菌株进行菌落计数,通过观察两菌株在含有5 mmol/L过氧化氢(H2O2)的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存活率研究两菌株的氧化应激性,通过结晶紫染色法观察两菌株的生
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胱抑素C(CysC)、血红素氧合酶-1(HO-1)联合检测在老年急性百草枯中毒(APP)所致急性肾损伤(AKI)患者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将2015年5月至2019年6月入住我院急救医学部的老年APP患者102例设为观察组,健康体检者50例设为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按入院72 h是否发生AKI分为AKI组59例和非AKI组43例。所有A
目的评估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后不同抗血栓策略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NKI和万方医学数据库,搜集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后口服抗凝药与抗血小板治疗、维生素K拮抗剂与非维生素K拮抗剂口服抗凝药的非随机对照实验,并分析其术后出血、脑血管事件、全因死亡的发生率。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软件RevMan5.2进行Meta分析。结果9篇文献纳入此次研究。
帕金森病(PD)的确切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未明确。随着对PD的不断深入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PD具有密切的相关性,在缺氧环境中人群胃黏膜长期处于缺氧状态,易导致胃黏膜损伤,增加Hp的感染机会,可能是影响PD胃肠道症状的因素之一,慢性缺氧受损的风险可能导致PD病情的恶化。本文对近年来缺氧环境下Hp与PD之间的相关性研究进行综述。
孟德尔随机化法是在横断面研究数据中通过引入基因型作为暴露因素的工具变量而进行混杂校正的遗传流行病学方法,对无法测量、未知的混杂因素的校正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该方法在老年常见病的病因研究中得到广泛应用且进展较快。本文就此方法原理及其在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阿尔茨海默病、恶性肿瘤等老年常见病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TEAS)对老年胸腔镜手术患者疼痛及快速康复的影响。方法60例行胸腔镜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T)组和对照(C)组。T组于麻醉诱导前30 min经皮穴位电刺激患者双侧合谷、内关、后溪及支沟穴,频率为2/100 Hz,电刺激强度由弱至强,逐渐调节至患者能耐受的最大值(10~15 mA),持续30 min;术中麻醉期间持续TEAS,刺激强度为30 mA,频率为2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其发病率随增龄而增加,心脏晚钠电流增强与房颤的发生相关,抑制晚钠电流已成为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新的靶点。晚钠电流抑制剂通过抑制心房晚钠电流发挥抗房颤作用,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和较好的安全性,有可能成为房颤治疗的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