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农村中学在数学教育方面过于依赖课堂教学这种单一的形式. 课堂教学为传授基础知识、统一教学计划与管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要使学生学数学、爱数学、提高数学应用能力,我们需要打破单一的课堂教学形式. 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课外活动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重要途径. 数学课外活动与课堂教学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它的灵活、自由、形式多样,可以根据时间、地点、对象的不同,灵活地选择适当的课外活动形式.
一、数学故事会
数学故事会是数学活动中很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初中学生都喜欢听故事. 数学故事是用故事的方式普及数学知识,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开扩他们的眼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例如,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我国对数学所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举办了一个专题数学故事会——中国在世界上的数学之最. 事先提出要求,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充分利用报刊、书籍、电视、网络等手段,让学生收集整理中国在世界数学研究史上的数学之最,并以故事的形式让学生讲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举办这个故事会,学生知道了我国的许多数学之最:最早提出和证明勾股定理,最早采用十进制,最早的几何学著作——《墨经》,最早提出分数运算法则及正、负数加减法,祖冲之求得当时最精确的圆周率,等等.
数学故事还可以讲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等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动人故事,南京长江大桥为什么建得又高又长……
二、数学讲座
数学讲座也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活动形式,这种活动没有什么限制,可以吸收广大同学参加. 数学讲座的主题和内容可以多种多样,不受体裁限制,可以是专题讲座、数学史的故事、数学名题、数学新进展等,讲座的题目不宜很大,要穿插一些故事、趣闻、轶事,以增加学生听讲座的兴趣,讲座不宜有过多的推演和证明,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结合初中实际,可以向学生讲一讲借马分马问题、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七桥问题、四色问题和机器证明等. 再如,学生学完了根与系数的关系后,针对基础稍好的学生可举办专题讲座: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a > 0)的根的性质和符号的规律. 通过举办讲座,学生明白了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a > 0)的根的性质和符号有如下规律:
若Δ > 0:
(1)c > 0,b > 0时,方程有两个负根;
(2)c > 0,b < 0时,方程有两个正根;
(3)c < 0,b > 0时,方程有一个正根,一个负根,负根绝对值大;
(4)c < 0,b < 0时,方程有一个正根,一个负根,负根绝对值大.
若Δ = 0:
(1)b >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负根;
(2)b <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正根.
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根与系数的关系有一定的帮助. 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可进一步启发思考:一元三次方程的根与系数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三、数学游艺会
数学游艺会是一种以文艺演出和游艺活动为主的综合性数学课外活动,可因地制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游艺会搞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例如,可举办数学谜语活动. 事先让学生从报刊、书籍上收集有关数学谜语,教师进行筛选,选出质量高、谜语所涉及的知识不超出学生所掌握的范围的谜语,如数学名词类:两牛打架——对顶角;再见吧,妈妈——分母;马路没弯——直径. 数量词谜,舌头——千,等等. 采取分组竞赛的方式,教师口头出谜,由学生回答(分必答、抢答、风险等题). 对猜谜成绩较好的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奖励,以此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寓数学问题于游戏中,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到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这就是数学游戏. 针对前几年有人用一根绳子绕成一个类似太极图的绳圈,让人用手指按中间的一个洞,当设赌者拉开绳子时,看绳子是否能套住手指,套住手指为赢,否则为输的方法在行骗,多数人由于不知道其中奥秘,上去一赌结果输了很多钱. 一天,我组织学生做了这个游戏,开始时,我故意让几名同学赢了几次,后来,上台来与我赌的同学都输了,最后我用奇偶数的知识揭开了谜底,学生恍然大悟.
四、数学制作与实践
数学制作与实践活动对于领会数学对象的生动形象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学生学习相应的知识后,教师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制作数学教(学)具、数学玩具,进行应用数学知识的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为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完全等三角形知识后,可以引导学生用小木条制作简单的角平分仪;学完相似三角形知识后,可带领学生用量角器、小木块、细线、小铅锤等制作水平仪、测坡(倾)仪等. 学完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后,可组织学生利用自制的测倾仪、皮尺等实地测量学校旗杆、教学楼等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五、社会调查活动
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和处理周围及生产实际问题是数学应用能力的具体体现. 为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可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例如,在学习了方程和函数的有关知识后,可组织学生进行如下的社会调查活动,并指导学生完成调查报告:“小商贩口算心算方法的调查”“邮政资费标准的调查”. 通过调查后,学生学会了口算心算要从高位乘起,依次加减低位乘得的积,直到最低位为止;接近整数的按整数计算,再减去不足部分的积,等等. 有的同学还惊讶地发现有些没读过几天书的人也会利用表格表示函数的方法帮助算账,对他们佩服之余更多的是对他们不辞辛劳的工作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通过调查,同学们知道邮政资费与所寄物品重量有关,对生活中的数学及数学应用于生活有了初步认识和感知体验,提高了分析、理解以实际生活为背景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数学故事会
数学故事会是数学活动中很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初中学生都喜欢听故事. 数学故事是用故事的方式普及数学知识,增加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开扩他们的眼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
例如,为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了解我国对数学所作出的贡献,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我举办了一个专题数学故事会——中国在世界上的数学之最. 事先提出要求,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充分利用报刊、书籍、电视、网络等手段,让学生收集整理中国在世界数学研究史上的数学之最,并以故事的形式让学生讲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通过举办这个故事会,学生知道了我国的许多数学之最:最早提出和证明勾股定理,最早采用十进制,最早的几何学著作——《墨经》,最早提出分数运算法则及正、负数加减法,祖冲之求得当时最精确的圆周率,等等.
数学故事还可以讲中国著名的数学家华罗庚、陈景润等刻苦学习,报效祖国的动人故事,南京长江大桥为什么建得又高又长……
二、数学讲座
数学讲座也是很受学生欢迎的一种活动形式,这种活动没有什么限制,可以吸收广大同学参加. 数学讲座的主题和内容可以多种多样,不受体裁限制,可以是专题讲座、数学史的故事、数学名题、数学新进展等,讲座的题目不宜很大,要穿插一些故事、趣闻、轶事,以增加学生听讲座的兴趣,讲座不宜有过多的推演和证明,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
例如,结合初中实际,可以向学生讲一讲借马分马问题、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七桥问题、四色问题和机器证明等. 再如,学生学完了根与系数的关系后,针对基础稍好的学生可举办专题讲座: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a > 0)的根的性质和符号的规律. 通过举办讲座,学生明白了一元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a > 0)的根的性质和符号有如下规律:
若Δ > 0:
(1)c > 0,b > 0时,方程有两个负根;
(2)c > 0,b < 0时,方程有两个正根;
(3)c < 0,b > 0时,方程有一个正根,一个负根,负根绝对值大;
(4)c < 0,b < 0时,方程有一个正根,一个负根,负根绝对值大.
若Δ = 0:
(1)b >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负根;
(2)b < 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正根.
使学生更进一步理解根与系数的关系有一定的帮助. 对于学有余力的同学可进一步启发思考:一元三次方程的根与系数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三、数学游艺会
数学游艺会是一种以文艺演出和游艺活动为主的综合性数学课外活动,可因地制宜,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游艺会搞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
例如,可举办数学谜语活动. 事先让学生从报刊、书籍上收集有关数学谜语,教师进行筛选,选出质量高、谜语所涉及的知识不超出学生所掌握的范围的谜语,如数学名词类:两牛打架——对顶角;再见吧,妈妈——分母;马路没弯——直径. 数量词谜,舌头——千,等等. 采取分组竞赛的方式,教师口头出谜,由学生回答(分必答、抢答、风险等题). 对猜谜成绩较好的学生以组为单位进行奖励,以此激励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寓数学问题于游戏中,让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学到数学知识、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这就是数学游戏. 针对前几年有人用一根绳子绕成一个类似太极图的绳圈,让人用手指按中间的一个洞,当设赌者拉开绳子时,看绳子是否能套住手指,套住手指为赢,否则为输的方法在行骗,多数人由于不知道其中奥秘,上去一赌结果输了很多钱. 一天,我组织学生做了这个游戏,开始时,我故意让几名同学赢了几次,后来,上台来与我赌的同学都输了,最后我用奇偶数的知识揭开了谜底,学生恍然大悟.
四、数学制作与实践
数学制作与实践活动对于领会数学对象的生动形象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学生学习相应的知识后,教师引导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制作数学教(学)具、数学玩具,进行应用数学知识的实践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力,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感性认识,为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奠定基础.
例如,在学完全等三角形知识后,可以引导学生用小木条制作简单的角平分仪;学完相似三角形知识后,可带领学生用量角器、小木块、细线、小铅锤等制作水平仪、测坡(倾)仪等. 学完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后,可组织学生利用自制的测倾仪、皮尺等实地测量学校旗杆、教学楼等底部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
五、社会调查活动
从数学的角度出发,分析和处理周围及生产实际问题是数学应用能力的具体体现. 为了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让学生体会数学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可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社会调查活动.
例如,在学习了方程和函数的有关知识后,可组织学生进行如下的社会调查活动,并指导学生完成调查报告:“小商贩口算心算方法的调查”“邮政资费标准的调查”. 通过调查后,学生学会了口算心算要从高位乘起,依次加减低位乘得的积,直到最低位为止;接近整数的按整数计算,再减去不足部分的积,等等. 有的同学还惊讶地发现有些没读过几天书的人也会利用表格表示函数的方法帮助算账,对他们佩服之余更多的是对他们不辞辛劳的工作产生了深深的敬意. 通过调查,同学们知道邮政资费与所寄物品重量有关,对生活中的数学及数学应用于生活有了初步认识和感知体验,提高了分析、理解以实际生活为背景的数学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