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写作成为学生的生活方式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cheal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博客”这种新鲜的网络事物,很符合高年级小学生的胃口,学生对这种新鲜的事物非常喜欢,当然在不知不觉中会带动他们的写作兴趣。其次,班级教学属于现实生活,而网络“博客”属于虚拟世界,在这个虚拟世界里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再次,在这个广阔的平台里,同学们可以看到全班同学的作文,可以取长补短,互相竞争。另外。在班级“博客”中,主体是全体学生,管理者也是班级学生。所以,尝试从建立班级博客,让作文成为孩子的写作方式来拓展孩子的写作空间。
  【关键词】博客 写作 生活方式
  随着网络的流行,网络逐步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了很多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孩子们对于新鲜的事物天生好奇,我发现班级有不少同学有自己的QQ空间,少部分同学还有自己的博客,他们在空间和博客里畅所欲言,无话不谈,角度独特、文笔细腻、感受深刻,让我惊叹。于是我开始尝试建立班级的“博客”,给更多的孩子提供一个更大的空间。
  五、六年级的小学生,内心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它容纳着许多梦想与渴望,承载着无数的心酸和眼泪。浏览一篇篇“博客”就是走进他们的心灵,你会发现世界上没有一道风景比得上它的美丽,海洋上没有一场风暴比得上它的强烈,地球上没有一片废墟比得上它的荒凉……它是播撒精神种子的沃土。
  利用好“博客”,能否提高孩子的写作能力呢?我开始尝试,我坚持让我的学生每人每周写一篇“博客”,“博客”的范围、题材、文体不限。接下来就可以让全班所有人去分享他们的快乐、感受他们的痛苦、接受理想的震撼、品味激情燃烧的时候了。世界上最感人的作品往往是作者的内心独白,一篇篇“博客”在率真中流露出对生活的热爱,在清纯中呈现着心地的善良,在低沉中渗透着内心的苦闷……这里他们写下了青春的誓言,留下了青春的热情,录下了青春的思考,记下了青春的迷惘……
  有些同学写下了自己的远大理想,有些同学写下了自己家庭的幸福。他们更多利用暑假长途旅行,观光祖国大好河山,欣赏祖国文明古迹。我为他们高兴,我为他们祝福。青春固然是美好的,有激动、欢乐、兴奋、幸福,但也有苦闷、孤独、忧郁与伤感,学生在“博客”中流露出来的苦闷与伤感,老师绝对不能袖手旁观,要像朋友那样来倾听,用那满蘸着真情的笔墨与他们交流,去抚慰,去疏导,使其最快地摆脱困境。
  “博客”是同学们心灵的栖息地,是我们发现问题的地方,同学们开心时我们一起分享,他们伤心时我们一起共度,老师在领悟真爱的同时充当良师益友,指导学生更好地学习,生活。“博客”不仅是我走进学生内心的途径,也是我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
  每次,我浏览完班级的“博客”后,我都会挑选几篇进行点评,还经常邀请学生一起点评。评议可以从命题、选材、中心、遣词造句、修辞表达等方面有所选择地点评,强调同学习作中的优缺点,以发现、鼓励为主。凡是每次评议优胜者贴人班上“优秀作文选刊栏”供大家学习。然后充分发挥同学们绘画、书法、电脑等特长,将这些习作经过一番加工,搜入班级“优秀习作集”中。每次评议,同学们争先恐后发表自己的观点。这种方式既是对学生写作训练的加强,又是对平时教师命题作文讲评的补充,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容易引起共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一种愉快、积极的心里状态下逐步提高读写能力。在评议过程中由于学生思维不受限制,同学们写的内容就更多了,有时来自对生活的观察、领悟,有的受课文启示,有的还会受同学习作的启发,题目、选材丰富多彩,活泼新颖,又不失童趣。习作更像是他们描绘生活的画册,而不在是单纯的作文,同学们都觉得写作有意思,就是有几个过去一写作文就头疼的同学,现在也不怕了。
  有了读课文而触发的灵感和同学习作的启发,同学们不断创造出好的习作,即使是同一主题的几篇文章,他们也会变换着不同的内容,不断有新鲜的感觉。在评议过程中,同学们从表扬中得到成就感,从不足中深感不完美的遗憾。成就感成了他们习作的信心,遗憾却促使他们产生新的习作愿望,每次的一点成功,他们都会视如珍宝,让它成为自己今后习作中的闪光点。
  当然,现在关于“博客”的评议活动我还尝试着放在每堂语文课之前,每次一篇,原文采用投影仪展示,评议时间不超过六分钟。因为同学们喜欢口头表达,兴趣大,这样也能为这堂语文课拉开一个漂亮的序幕,同学们期盼某个同学的“亮相”,等待着又一个精彩的“表演”,大家会为某同学的一个别具匠心的命题得意、拍手,也会为某同学独具慧眼的选材惊叹、叫绝。当时也有为自己考虑不周而遗憾,于是老师借此东风引入课文,不管是“有心栽花”还是“无心插柳”总能“水到渠成”。但学生在评议时,老师决不先入为主,也不放任自流,在学生评议时,老师除了认真听外,还应充分利用态势语表示注意,赞许,提示等,尽可能让学生充分发挥,最后老师只言片语的小结是非常重要的,它往往能刺激学生的成就心里,激励学生继续学习,完成本课时学习的关键。
  教学观念的更新,既要与时俱进,也应能经过教学实践的验证。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以来,我发现“博客”给我们班级的作文教学带来了很大的益处。另外,在班级“博客”中,主体是全体学生,管理者也是班级学生,老师只是其中一个年长些的学生,学生的主人意识很强,既是主人,有谁不想把自己的家经营得更好的呢?
  现在,班级“博客”已经成为我们班学生学习、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我期待着“博客”、写作,能陪伴他们一生,能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其他文献
作为一位有数年教学经历的初中语文教师,我深知新生班第一堂课的重要,既关系到新老师在同学们心中的形象,又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学习热情,所以得精心准备!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基于此,我把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做为新学期第一堂课的教学目标,具体教学过程分解为三个步骤:1、用心导入,师生互动拉近距离;2.寓教于乐,启发思考提升热情;3、解读趣味,教授方法。为了与同行作更好的经验交流,提高教学水平,我把自己具
【摘 要】阅读能力是英语听、说、读、写、译五种基本语言能力之一,新教材和新课标都对其提出了较高要求。本文从如何引导学生感知教材、理解教材、拓展教材,培养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做事”的过程中学得语言知识和技能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初中英语 阅读教学 感知 理解 拓展  全日制初级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在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
曾几何时,空洞的说教、无休止的练习和冰冷的分数让本应该充满生命温情的思想品德课堂也成为应试教育的阵地。学生的生命主体被抹杀了,学生的生命体验被剥夺了,学生的生命多样性被忽视了,同样,教师自身的生命价值和自我生命的发展与成长也被忽视了。  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生命是人的根本,关注生命是人的发展的必然要求。因而,我们的教学应是一种以人的生命发展为归依的教学,它应该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人格得以塑造、个性
摘要:小学生思维偏向于直观形象,对于抽象的知识难于理解,所以小学数学教材知识点都安排直观演示、动手操作等活动,帮助学生理解,而很多时候,因为操作时关注了操作本身这个活动的有序,忽略学生在操作中应该有的思维跟进,尽管有操作,学生理解知识还如"囫囵吞枣" 将学生动手和思维紧密结合的实践操作会有效的提高课堂效率,激发学习兴趣,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关键词:直观形象、操作感知、提升认知,自觉优化
初三整个级重新分班,刚从初二阶段过渡而来的初三新生面临着学习、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的变化,课程内容的加深等问题,再加上独生子女较多,第一次住校单独生活等原因,很多学生常常感到无所适从,甚至茫然和恐惧,表现为以下几个症状:  一、部分学生不适应住校环境,怕吃苦。还没从逃脱父母全程监控的喜悦中缓冲过来,不少新生就被“现实浇了一盆冷水”,他们发现衣服要自己洗,食堂饭菜远没有家里的可口,“更糟”的是8个人共
一种声音在耳边回荡“我讨厌他,我不帮他学……”,“作业太多了,把他抓起来……”发出如此愤世嫉俗的声音的正是我们所说的“学困生” 。这群“弱势群体”知识贫乏,学习成绩不尽如人意,调皮捣蛋、屡教不改……在此我们喜欢称为“学困生”。我任教的学校就有这样一批学生。我校属于叙永县最南面的贫困山区,处于川黔两省交界的特殊地理位置,每年招生基本上囊括了赤水河对岸贵州的学困生,再加上近些年来,外出务工、进城淘金者
【摘 要】女作家艾丽丝·沃克的小说《紫色》描写了黑人女子茜莉从童年到中年,从麻木、觉醒、抗争到最后独立的生活历程,是一个关于黑人女性在父权社会所造成的各种逆境中寻求自我的故事。从“女性声音”的视角出发研究,最初,茜莉话语和身份是缺失的;之后,茜莉话语渐渐恢复,开始自我觉醒;最后,茜莉变得独立、拥有了话语权,并最终完成了自我蜕变和自我的身份寻求。  【关键词】话语 身份缺失 身份寻求  《紫色》
[摘要] 学习数学知识对低年级儿童来讲,是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的,为了增加直观性提升儿童对数学的兴趣,新编数学教材在更新内容的同时,也适当地配加了一些插图,这些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本文在结合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就简笔画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见解,对提高低年级数学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简笔画 低年级数学 教学 妙用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常会发现老师在上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该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情趣。”“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阅读方法的指导,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略读和浏览。”教学实践也证明,阅读教学要落到实处,就必须从朗读上多下功夫,从“读”出发,把“读”贯穿教学全过程,引导学
摘要: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一旦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就会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自觉自愿的去进行学习。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只有当学生对物理感兴趣时,才会想学、爱学,才能学好。因此,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育心理学指出,兴趣是产生注意的基础,求知的动力,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其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