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Visual Foxpro是一种用来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常用工具,是学生在校期间要学习的一门专业课程,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语言是学习软件编程的一门入门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研究能力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取向的必修课程,它强调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科学的态度和创新思维、综合能力。
【关键词】数据库程序设计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96-02
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较为合理的教学方法。Visual Foxpro是一种用来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常用工具,它是动态网页设计的基础,与VB(或VC)程序开发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网络数据库SQL必不可少的前导课程之一。
一、学习Visual Foxpro的必要性
1.数据库应用领域广泛。
2.Visual Foxpro在众多数据库具有优势。
二、Visual Foxpro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目的不明确。
2.学习方法不正确。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底蕴欠差,理解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所致。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能给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学习目标框架。
三、Visual Foxpro教学方法探讨
1.研究性学习以其独有的特点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2.信息技术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本文以"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一题为例,对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作简要叙述。
(1)学习目标的设计。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让学生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懂得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要想做好就必须善于总结旧知识和研究新知识。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与学生交流之后,由学生在几个不同题目中选择了通讯录管理系统这一研究课题。要求:设计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用计算机管理和维护通讯录档案,有良好的用户界面,有完整的数据管理功能,并提供各种查询功能。
(2)研究学习内容的设计。①确定系统的功能。②系统整体风格和创意设计。③为完成上边的目标,我们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怎样更快更好的完成和完善系统功能。
(3)研究课题的实施,该课题的实施可以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准备和指导。安排一次课,介绍该系统开发的目的、系统开发的目标和要求以及一些要注意的问题,然后向学生演示一个自制的通讯录管理系统和Windows自带的一个通讯录管理程序的实例,让学生去体会它们的不同之处,找出其优点和不足,同时作为参考。第二阶段:设计方案,开展研究。采用学生自由结组和教师指定相结合的办法,产生各个研究小组。各小组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系统分析和确定系统的功能模块,确定分工和职责,每人利用课余时间写出程序流程和代码,然后利用课上时间动手进行上机实验,开展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在研究的基础上,完成具有一定功能的通讯录管理系统。第三阶段:评价、交流。第四阶段:最终评价。
指标1:课题目的内容。指标要求:系统模块整体设计合理;数据库设计合理;系统整体风格和创意设计合理。指标2:课题完成过程、方法。指标要求:系统需由面向对象的事件驱动的主控程序和功能程序构成。主控程序完成功能选择,面向对象的事件驱动的主控程序和功能程序完成相关数据的处理;完成基本功能;为系统增加合理的新功能;能使用菜单为系统组织模块,用快捷菜单为用户界面增加功能设置;解决相同问题使用新思路新方法;有容错功能、源代码有注释;用户界面能灵活运用各种表单控件。指标3:学习即时效果。指标要求:按时完成研究学习任务,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注意团队合作,思维有创新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在完成任务后的总结表述中是否陈述明白清楚,思路清晰。对本课题的评价着重考查学习在研究过程中,是否有独特的思路、选用知识是否全面,所用方法是否简单易行且独特等。
在教学中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不同的课程来说所能取得的学习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本次学习之后总结出以下体会:(1)学生通过本次学习,转变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对于知识的积累与总结以及自主学习的方法得到更好的掌握。(2)用自己的思考解决了实际问题。(3)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同学们初步掌握了数据库设计和软件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更加激发了同学们学习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以及相关计算机知识兴趣和热情。(4)通过这次课题研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并且构造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5)在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过程、方法以及设计等各方面都要了如指掌。(6)应注意到这种学习方式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由于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太少,教师和学生并不能做到完全相互理解对方,使研究心血来潮,效果打了折扣。
参考文献:
1.李波.数据库应用技术Visual Foxpro6.0[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2.王钟庄,邓伦丹,吴赞婷.独立学院《数据库程序设计》.实践教学的探讨-中国成人教育,2008
【关键词】数据库程序设计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96-02
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是较为合理的教学方法。Visual Foxpro是一种用来进行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常用工具,它是动态网页设计的基础,与VB(或VC)程序开发设计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网络数据库SQL必不可少的前导课程之一。
一、学习Visual Foxpro的必要性
1.数据库应用领域广泛。
2.Visual Foxpro在众多数据库具有优势。
二、Visual Foxpro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学习目的不明确。
2.学习方法不正确。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目前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文化底蕴欠差,理解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不强,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所致。另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没能给学生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学习目标框架。
三、Visual Foxpro教学方法探讨
1.研究性学习以其独有的特点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
2.信息技术教学中研究性学习的设计。本文以"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一题为例,对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作简要叙述。
(1)学习目标的设计。本课题的研究目标主要让学生通过对该课题的研究,懂得数据库管理系统的设计并不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要想做好就必须善于总结旧知识和研究新知识。在利用一节课的时间与学生交流之后,由学生在几个不同题目中选择了通讯录管理系统这一研究课题。要求:设计一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实现用计算机管理和维护通讯录档案,有良好的用户界面,有完整的数据管理功能,并提供各种查询功能。
(2)研究学习内容的设计。①确定系统的功能。②系统整体风格和创意设计。③为完成上边的目标,我们在系统开发过程中怎样更快更好的完成和完善系统功能。
(3)研究课题的实施,该课题的实施可以分四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准备和指导。安排一次课,介绍该系统开发的目的、系统开发的目标和要求以及一些要注意的问题,然后向学生演示一个自制的通讯录管理系统和Windows自带的一个通讯录管理程序的实例,让学生去体会它们的不同之处,找出其优点和不足,同时作为参考。第二阶段:设计方案,开展研究。采用学生自由结组和教师指定相结合的办法,产生各个研究小组。各小组根据自己的设计进行系统分析和确定系统的功能模块,确定分工和职责,每人利用课余时间写出程序流程和代码,然后利用课上时间动手进行上机实验,开展研究,得出自己的结论,在研究的基础上,完成具有一定功能的通讯录管理系统。第三阶段:评价、交流。第四阶段:最终评价。
指标1:课题目的内容。指标要求:系统模块整体设计合理;数据库设计合理;系统整体风格和创意设计合理。指标2:课题完成过程、方法。指标要求:系统需由面向对象的事件驱动的主控程序和功能程序构成。主控程序完成功能选择,面向对象的事件驱动的主控程序和功能程序完成相关数据的处理;完成基本功能;为系统增加合理的新功能;能使用菜单为系统组织模块,用快捷菜单为用户界面增加功能设置;解决相同问题使用新思路新方法;有容错功能、源代码有注释;用户界面能灵活运用各种表单控件。指标3:学习即时效果。指标要求:按时完成研究学习任务,能力得到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注意团队合作,思维有创新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新方法;在完成任务后的总结表述中是否陈述明白清楚,思路清晰。对本课题的评价着重考查学习在研究过程中,是否有独特的思路、选用知识是否全面,所用方法是否简单易行且独特等。
在教学中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不同的课程来说所能取得的学习效果是完全不同的。本次学习之后总结出以下体会:(1)学生通过本次学习,转变了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对于知识的积累与总结以及自主学习的方法得到更好的掌握。(2)用自己的思考解决了实际问题。(3)通过一个阶段的学习,同学们初步掌握了数据库设计和软件设计的一般过程和方法,更加激发了同学们学习Visual Foxpro程序设计这门课程以及相关计算机知识兴趣和热情。(4)通过这次课题研究培养了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并且构造了一个和谐的课堂氛围。(5)在研究性学习的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对课题研究的过程、方法以及设计等各方面都要了如指掌。(6)应注意到这种学习方式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由于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太少,教师和学生并不能做到完全相互理解对方,使研究心血来潮,效果打了折扣。
参考文献:
1.李波.数据库应用技术Visual Foxpro6.0[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2.王钟庄,邓伦丹,吴赞婷.独立学院《数据库程序设计》.实践教学的探讨-中国成人教育,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