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K2/STAT3信号通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及针灸干预效应分析

来源 :中医药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q86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由细胞因子、受体、JAK2、STAT3蛋白和下游基因组成.现代分子免疫学通过对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调节机制进行研究,证明了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免疫调控应用在脂质代谢、血管生成、肿瘤微环境等方面,其机制是在主要通过调控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激活相应靶基因、分泌细胞因子来完成的.相关研究表明,针灸能干预JAK2/STAT3信号转导通路的激活,来对脂质代谢异常、脑血管疾病等有治疗作用.但目前研究尚有不足,明确针灸治疗对相关通路调控下游基因的作用机制以及针灸干预效应将有助于更好地认识临床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疏肝清脂方对糖尿病合并脂质代谢紊乱患者胰岛功能水平及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筛选本溪市中医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诊治的糖尿病合并脂质代谢紊乱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对入组的122例患者进行分组.对照组61例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疏肝清脂方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血糖指标、血脂指标、胰岛功能及肠道菌群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佛山市中医院EICU和ICU诊断为脓毒症心肌损伤的患者49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0例,对照组19例,对照组脓毒症集束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观察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心肌损伤标志物和生存情况,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入组患者的APACHEⅡ评分和SOFA评分均较高,病情较重,且感染部位以肺部为主,内科发生脓毒症心肌损伤的人数较其他科室多.观察组的NT-proBNP水平在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短
目的:探索烈香杜鹃和龙胆花提取液的可雾化浓度及其急性毒理作用.方法:从药物提取液原液开始,逐步递减浓度,探索烈香杜鹃和龙胆花提取液的最大可雾化浓度;用已知的最大药物雾化浓度多次雾化吸入,明确最大浓度和剂量的烈香杜鹃和龙胆花提取液是否产生明显毒副作用;比较不同雾化浓度对小鼠的影响.结果:80%的烈香杜鹃原液和60%的龙胆花原液雾化顺畅;急性毒理实验未检测出烈香杜鹃和龙胆花提取液雾化吸入的最大有毒剂量.结论:烈香杜鹃和龙胆花提取液的最大可雾化浓度分别为80%和50%;雾化吸入龙胆花及烈香杜鹃提取液对小鼠无明显
刘完素首创玄府学说,提出“玄府郁闭为百病之根”,玄府广泛存在于机体内外表里,同样也存在于肝脏中,即肝玄府.文章阐释了肝玄府的性能,提出了玄府郁闭是肝纤维化发生的基本病机,开通玄府是肝纤维化的基本治则,从玄府辨治肝纤维化,以期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和新的思路.
目的:通过研究糖尿病足小鼠模型给予玉米须提取物后血糖、胰岛素、体质量、内皮因子的变化水平,探索玉米须提取物对小鼠糖尿病足的干预效果.方法:150只小鼠适应性喂养1周后,随机选出30只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余进行糖尿病足造模.造模后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玉米须提取液高、中、低剂量组,每组30只,空白对照组给予基础饲料喂养,其余4组给予高脂高糖饲料喂养至实验结束.第12周开始,进行糖尿病足模型造模,造模前禁食12 h以上,但可自由饮水,用浓度为0.1 mmol/L的柠檬酸(pH 4.2)缓冲液溶解链脲佐菌素(S
结肠炎-癌转化是炎症性肠病从炎症-不典型增生-癌变逐步进展的过程,在此期间,肿瘤微环境通过分泌细胞因子营造了适合肿瘤生长的环境,而脾虚湿热是结肠炎-癌转化过程中的主要病机.本文通过对结肠炎-癌转化、肿瘤微环境在炎-癌转化中的作用、炎-癌转化的中医病机以及脾虚湿热与肿瘤微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论述,旨在探讨中医药在延缓结肠炎-癌转化进程中的药理作用,为结肠炎-癌转化的治疗提供新方向.
目的:探究链脲佐菌素(STZ)联合单侧肾切除手术诱导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建立的方法,并对其有效性进行评价;观察当归补血汤对本研究中DN大鼠模型的肾组织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灌胃脂肪乳及单次腹腔注射STZ(40 mg/kg),并结合单侧肾切除手术建立DN大鼠模型,观察建模期间受试动物的体质量及摄食量情况,分别在建模成功后的第4、6、8周检测各组受试动物的尿量、体质量,计算肾体比,计算UACR,检测相关血液生化学指标;造模成功的受试动物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当归补血汤组(4.2 g/kg)及厄贝沙坦组(0.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不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均涉及免疫炎症发病机制,神经炎症成为中枢神经系统无菌性疾病如脑血管病、神经退行性疾病、神经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发生发展的重要病理基础.而在中枢神经系统主要免疫细胞中均有表达的模式识别受体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s,TLRs)能够识别各种外源性和内源性分子介导神经炎症的产生,因此特异性靶向TLRs可能是调节神经炎症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途径.中医药通过多途径、多靶点起效,在抗炎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们以TLRs信号通路与不同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关
目的:对异叶青兰进行生药学研究.方法:按照中国植物志规范对异叶青兰原植物进行性状鉴别并对叶片、花托、茎等部位进行细致描述,使用BX53生物显微镜对异叶青兰各部位进行粉末显微鉴别,使用HistoCore MULTICUT生物轮转式切片机对异叶青兰进行茎横切和叶横切,并在BX53生物显微镜下对其进行观察及标注各个部位,使用SZX-16体式荧光显微镜对异叶青兰种子进行鉴别并描述,参考2020版中国药典第一册的薄层研究方法对齐墩果酸、迷迭香酸、木犀草素进行薄层鉴别及方法提高.结果:异叶青兰药材性状与现有植物描述一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中风后疲劳(PSF)的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文、英文数据库,严格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符合针灸治疗PSF的临床研究文献,并建立数据库.使用Excel 2019分析处方中的高频腧穴、经络归属、特定穴情况、腧穴部位,应用Apriori算法、Cytoscape及SPSS 25.0进行腧穴关联规则、配伍网络结构、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纳入26篇文献,提取针灸处方29首,涉及46个腧穴,以并补气血阴阳原则,多选取任脉、督脉、胃经腧穴,特定穴多用五输穴、下合穴,其核心处方选穴为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