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并呼吸道黏液栓形成的早期预测指标

来源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fml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研究黏液栓堵塞呼吸道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早期预测指标。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儿科住院的130例行纤维支气管镜灌洗术的MPP患儿病历资料,依据纤维支气管镜下有无黏液栓堵塞呼吸道分为黏液栓组(60例)和对照组(70例),比较2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纤维支气管镜下表现及治疗情况,将有临床意义及统计学意义的单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了解儿童MPP呼吸道黏液栓形成的早期预测指标。

结果

黏液栓组热峰[39.8 ℃(39.5 ℃,40.0 ℃)比39.5 ℃(39.0 ℃,39.8 ℃)]、热程[(11.3±3.1) d比(7.8±2.4) d]、住院时间[(13.5±3.8) d比(8.5±3.2) d]、外周血白细胞总数(WBC)[(9.4±3.7)×109/L比(8.2±2.9)×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0.698±0.112比0.623±0.119)、C-反应蛋白(CRP)[48.2 (19.8,91.0) mg/L比12.4 (7.1,25.4) mg/L]、乳酸脱氢酶(LDH)水平[466.5 (371.5,639.0) U/L比323.0(273.2,376.8) U/L],以及合并胸腔积液(56.7%比17.1%)、肺不张(23.3%比7.1%)、肺坏死(16.7%比0)、累及肺叶≥2(40.0%比21.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394,t=-6.957、-8.021、-2.046、-3.672,Z=-6.402、-6.433,χ2=22.074、6.786、12.639,5.306,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热程、CRP、LDH是儿童MPP并呼吸道黏液栓形成的独立预测指标,其ROC曲线临界值分别为热程≥9.5 d[曲线下面积(AUC)=0.810,95%可信区间(CI):0.738~0.883]、CRP≥30.4 mg/L(AUC=0.826,95%CI:0.757~0.895)、LDH≥343.5 U/L(AUC=0.828,95%CI:0.756~0.900)。

结论

热程≥9.5 d、CRP升高(≥30.4 mg/L)、LDH升高(≥343.5 U/L)可作为儿童MPP并呼吸道黏液栓形成的早期预测指标之一。

其他文献
目的报道4例鸟苷二磷酸甘露糖焦磷酸化酶β亚基(GMPPB)基因突变所致继发性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病的病例,并结合文献对本病的临床表现、肌肉影像、分子病理及遗传学特点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09—2017年在我院门诊就诊的继发性肌营养不良蛋白聚糖病2个家系共4例患者的详细病史、体格检查、肌电图和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分析家系1和家系2的2例先证者的肌肉影像、肌肉活体组织检查病理特点,并对该2例患者行靶向二代
目的探讨调控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同系物1(SIRT1)活性对脑缺血大鼠血管发生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方法将120只清洁级健康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组(模型组)、SIRT1激动剂组(激动剂组)和SIRT1抑制剂组(抑制剂组),每组大鼠各30只。用线栓法制作短暂性大脑中动脉栓塞模型;恢复血流再灌注24 h,对大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法测
目的回顾性分析经分子生物学诊断的6例胶原Ⅵ蛋白相关肌病患者的临床、病理、基因变异特点,提高对胶原Ⅵ蛋白相关肌病的认识。方法对2010—2017年间于我科住院的患者,经外周血或冰冻骨骼肌组织行二代测序后筛选胶原Ⅵ蛋白相关肌病6例,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骨骼肌活体组织检查结果等。结果6例患者均为幼儿期起病,起病年龄(2.00±0.75)岁,出生后存在运动发育迟缓;6例均表现为四肢近端肌无力,1例伴远端肌无
期刊
目的研制适合我国临床使用的重症肌无力(MG)严重程度量表。方法使用60例MG患者的测评数据,在Delphi法结合前期评价形成有10个条目的初始量表基础上,用条目的观察者间信度、重测信度、条目对内部一致性和结构效度的贡献筛选条目编制新量表。对形成的新量表,评价条目的观察者间信度和重测信度以及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观察者间信度和重测信度、结构效度和与现有量表的相关性。用患者能自测的项目形成自评量表,在57
期刊
儿童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PBB)是细菌引起的支气管内膜感染性炎症,支气管镜下可观察到其气道黏膜和/或气道管腔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可为PBB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目的了解厦门市海沧城郊区2个月~5岁儿童鼻咽及口咽部肺炎链球菌携带状况及其血清型和耐药性分布。方法采集2015年6月至2016年3月在厦门长庚医院住院、门诊就诊儿童的鼻咽、口咽拭子进行细菌培养和鉴定,采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鉴定抗生素敏感性,荚膜肿胀试验检测血清型。结果共采集1 996例2个月~5岁儿童的口咽和鼻咽拭子,分离出肺炎链球菌94株,口咽携带率为0.80%(8/968例)、鼻咽携带率为8.
目的探索儿童重症人博卡病毒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9月1日至2017年3月31日人博卡病毒检测阳性住院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共17例患儿纳入分析,男女比例为152,年龄4个月~4岁10个月,<2岁婴幼儿占82.4%(14/17例),秋冬季节多发。小儿危重评分68~88分,中位数82分,≤70分1例,70~80分7例,>80分9例。临床以肺
迁延性细菌性支气管炎(PBB)与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的发病机制均有黏液-纤毛清除系统异常,但始动因素不同,前者是由于感染所致的继发改变,而后者是由于纤毛结构和/或功能先天异常所致。慢性湿性咳嗽是两者共同的临床表现,需注意鉴别。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患儿还可存在内脏转位、反复中耳炎、鼻窦炎等,且更易感染铜绿假单胞菌,而对于常规抗感染效果欠佳或反复发作的PBB也应警惕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的可能性。合理应用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