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安全供水分析及应对措施

来源 :建筑遗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shanc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人聚为城,城以水为本。城市供水体系是衡量一个城市能否以可持续发展道路为向导完成经济建设计划目的重要指标之一。科学而富有效率性的城市供水技术能够促进城市水源的供水多元性、安全性与稳定性,从而在城市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效能上提供保障。本文将从城市供水资源现状和城市用水供给情况展开分析并提出针对性改善建议。
  关键词:城市供水;供水技术;水处理成本;生态安全意识
  一、城市安全供水现状分析
  继年以来,民生问题多次被国家战略发展部门作为重点课题多次提出,倡导坚持贯彻“以民为先“的工作内容。与此同时,城市安全供水在郑州,吉林,武汉,长沙等多个城市入选为“十大民生问题”。在市政基础计划设施规划中,城市供水系统的技术革新改进与完善也已经成为政府关注的首要问题之一。近来我国生态意识的大范围普及让城市安全用水也受到来自社会各界与日俱增的关注。
  在国家统计网站环保类别中获取到的调查资料表明,我国突发性水污染环境问题仍然占据突发性环境事件类别中较大比例。其中重大突发性水污染事故层出不穷:2004年9月湖北省东北部大悟化工厂突发性液氨泄漏,高浓度液氨流入,造成大面积生化污染;2007年9月武汉危化码头甲醇货轮发生意外燃烧爆炸,汉江下游水厂供水安全不能保障;2008年东荆河“水华”突发,两岸潜江、监利两市县的供水受到威胁。2009年葛洲坝水库集装箱意外落水,相关化学品落入江中,库区水质安全受损;2011年武汉多次水源地污染事故频发,水厂供水中断给当地居民生活和生产活动造成巨大影响和经济损失。从以上突发事故来看,意外频发造成的突发性水污染,水厂中断供水在目前难以有效避免。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强城市供水基础设施的完善,做好供水中断预警,保证城市供水畅通,水源水质安全,也是城市综合发展的必要战略。目前,我国各级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就围绕该问题制定相关管理条例,不断加强和完善水污染治理和城市安全供水防护技术等工作內容的推进。以下将根据供水厂运营情况和城市供水循环系统做简要分析并提出相关解决办法和措施供有关参考。
  二、城市安全供水应对措施
  1、科学规划供水水体系统防护净化治理,建立有针对性的处理办法条例。
  由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落后,过去的企业为获取即时效益,降低生产成本,大多在距离河道较近的地区建立厂房,生产废水经简单加工处理甚至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河道中。而目前我国城市供水取水源多来天然地表水系以及人工水库,一旦因为废水排放导致突发性水体污染,供水厂必然采用中断供水以保证用水安全,造成整条供水链瘫痪,挑战居民和企业工厂用水需求。针对高污染性企业,应该采取重点防护措施,建立水体污染预警,全面控制污染源。供水系统必须在居民生活用水和企业用水之间循环,要保证供水安全必然要将生态有机保护置于首位,摒弃过去落后的“先发展,再治理”的经济理念,坚持治理与发展一致性原则。分层分类开展污水排放和治理工作,将强化城市供水安全防污处理技术与地表水系自身净化力相结合,保证供水链稳定性。
  2、在传统净水工艺技术基础上采取多重净化模式。
  过去的大部分水厂供水净化技术和净化指标早已落后于国家现在颁布的供水水质标准,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企业工厂经济活动产生的废水以及生活污水排放物质中增加许多复杂的化工合成物质而不再单一,若是继续采用过去的单纯的常规化水处理办法难以保证供水安全达标。目前国内水厂水处理净化技术应该按照不同水体水质,不同区域环境,不同的化工分子结构和不同的净化目标有针对性的在传统净水处理上做出技术革新。我国已开发的污水处理革新技术应用有生化预处理技术,臭氧生物活性炭吸附净化技术,深度膜净化技术等。
  3、供水水源多元化,保证用水供给,提高水质安全级别。
  城市经济收入占据全国地区经济收入中的最大比例,城市经济持续发展以城市供水链作为基础之一。突发性供水中断对城市企业工厂运作和人民生产劳动的破坏性不可小觑。因此要提供有力供水保证必须建立多元化取水措施。过去我国供水水体主要来自地下河道,水质优越,由于多年无节制开采和污染浪费,地下水资源日益消耗,我国目前已经关闭地下水源供水,主要以地表水为水厂供水源,将地下水作为临时供水储备。同时,在供水系统中采取多水系,多水厂联网供水等方案都能够促进多元化供水。比如南水北调工程就是一个多开发水系供水的成功案例。
  4、建立高效供水应急机制,保障生活经济临时用水。
  供水水系意外污染事故难以杜绝,长时间的的供水中断对经济生活造成的影响源源不断,只有建立起行之有效的应急供水系统,完善应急设施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技术上,我国研发引进的科学应急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应急净化处理,活性炭和活性炭吸附应急净化处理以及强氧化分解应急处理三大工艺,根据不同污染源不同地域特点采用不同的应急净化处理技术。另外,提高水厂管理人员工作能力素质,定期供水安全培训,加大安全防护基础设施成本投入,突发性应急供水演练等都是能够有效提高供水应急效率,保证供水的科学办法和措施。
  水源污染防范与保护预警的建立是有效可行机制也是解决供水问题的关键。根据相关部门调查研究表明,我国85%以上水体已经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水生态环境状况不容乐观。若是不能及时建立高效的防污预警保护措施,随时将在大范围内爆发环境水污染,对企业工厂生产和居民生活将是不可避免的巨大冲击。水污染预警保护的建立能够根据不同的水系的污染程度及时将详情反馈到水厂技术部门,为水厂争取时间让相关部门根据具体情况解决方案,制定科学措施实施应急办法。
  三、总结
  “以人为本,以民为先”的执政理念在政府工作内容中被多次强调,企业和政府部门领导对此也应该治污排水问题上感受到迫切性,将工作重心有选择地转移,加大对相关环境治理部门的针对性投入。只有对水资源问题重视起来,加大成本和人力投入,才能根本上遏制水体恶化,从源头上提供供水保证。
  参考文献:
  [1] 程凯;科学利用雨水资源 缓解运城市水环境恶化[J];山西水利;2006年01期
  [2] 张文元;曲宣丞;浅谈水环境问题及对策[J];内蒙古水利;2008年01期
  [3] 周军;浅谈城市水利与城市水利规划[J];广东水利水电;2006年03期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是对混凝和活性炭吸附两种预处理方法进行研究,在用絮凝剂对城市生活垃圾厌氧消化液进行预处理当中,以厌氧消化液的CODcr的去除率为考察指标,确定了聚合氯化铝(PAC)的最佳混凝条件;用粉状活性炭进行预处理时,以消化液的浊度为考察指标来确定粉状活性炭的最佳吸附条件。并对二者进行了对比。  关键词:厌氧消化液;粉状活性炭;聚合氯化铝;混凝;吸附  前言:  将城市垃圾中含量较高的生活有机垃圾(
期刊
摘要:建筑工程中,新型节能环保材料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建筑物的隔热保温效果,对建筑使用者的生活和工作环境的改善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从建筑工程中,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应用的重要性出发,对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提高我国建筑工程在节能环保效用上的发挥。  关键词:新型;节能环保材料;建筑工程  0.引言  在建筑能耗量的排放量上,建筑工程占据着全国总用能量的1/4,居于耗能的首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近年来建筑行业快速持续发展,在建筑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运用大量的能源。随着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和节能减排思想的提出,这使得建筑设计过程中节能的理念在现代化建筑过程中被广泛的提及和应用。本文主要针对建筑节能的重要性、现阶段节能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善现状的基本方法进行研究。  关键词:建筑设计;节能建筑设计  一、建筑设计在节能建筑设计的重要性  时代发展的需要  节能建筑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能源被消耗殆尽,我国已经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问题。就现在的能源缺乏来说,需要尽可能的在有限的可以使用的能源限制内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这一问题不仅在我国如此,在全球范围内同样如此。已经有资料显示,在我国建筑能耗是一般发达国家的三倍左右。对此本文主要研究了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中的优化方案,主要从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基本措施及应用进行了相对的研究,发现在电气
期刊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城市的建设,而建筑行业作为城市建设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得到了人们更多的关注。建筑行业扮演着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角色。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建筑逐渐增多,城市建筑对能源的消耗也越来越大,在提倡低碳环保的社会形势之下,建筑物的节能环保也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建筑设计中的节能建筑设计是建筑物节能环保的重点,故建筑设计中节能建筑设计成为现下研究
期刊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审美观念有了很大变化,各式各样的建筑如雨后春笋般越来越多的矗立于城市之中。城市住宅由纯多层住宅或纯高层住宅向具有一定规模的商住楼发展、公共建筑亦由功能单一向多用途、大面积综合性的建筑发展。综合性建筑的给排水设计也就成了影响建筑物日后使用的重要因素。建筑给排水(包括消防给水)工程又是建筑物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和建筑学、建筑结构、建筑供暖与通风、建筑电气等工程共同构成可
期刊
摘要:建筑物的岩土工程勘察,应在搜集建筑物上部荷载、功能特点、结构类型、基础形式及埋置深度、建筑物的变形限制等方面资料的基础上,按照设计程序分阶段进行。岩土工程勘察应满足不同阶段的要求。本文主要探讨岩土工程勘察质量问题及控制策略。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质量;控制策略  绝大多数建筑物都是建造在地基之上的,工程地质条件与工程的稳定性、结构形式、施工和造价等密切相关,岩土工程勘察阶段的划分是与工
期刊
摘要:在我国进入21世纪以来,经济的发展速度令人吃惊。在这种情况下,水利水电工程也在不断的加快着脚步,其中基坑排水技术就是重要的一项,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对基坑进行施工时,最应该做到了就是防水和排水这两项,这是基坑施工中不可或缺的两项,也是提高质量和保证施工稳定性的重要一环,在水利工程中,在对围堰合拢闭气施工结束后,必定要进行对基坑排水的工作,确保基坑内部处于一种干燥的施工状态下。基坑是水利水电工程
期刊
摘要:建筑给排水系统被喻为建筑物的血液,在我们重视血管疾病的今天,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设计、施工环节也应当被重视起来,它与我们建筑物日后的使用功能、舒适度和安全性密切相关。本文根据作者从事建筑给排水设计若干年,所遇到和关注的一些常见的具体问题,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并希望同行指正,一起学习和探讨,共同进步。  关键词:建筑;给水;排水;消防;设计  1.前言  随着房地产行业如火如荼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水
期刊
随着城市的飞速发展,由于市政排水管道占地面积大,管道线路长,尤其城市日益严峻的城市交通问题,所以如何快速、经济、高质量的完成市政排水管道的施工就显得尤为重要。给排水管道工程是城市一项基础设施,由于许多市政排水管道的建设项目施工地是在市区内,工作环境多变,有的地下管线及电缆情况不清楚,在保证工程安全的前提之下,还受到路面上交通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施工难度加大,施工质量和工作期限很难得到保障。  关键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