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复杂

来源 :青年文学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r_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其他文献
摘 要:作为我国现代新诗著名流派的新月派代表诗人的徐志摩,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及其超然的想象力,将传统与现代相融合,创作出了大量经典诗歌作品。他的诗歌意境优雅风格婉约,想象丰富,字句圆润,彰显音乐之美,神韵飘逸多变,散发着理想主义的光芒和人性之美的光辉。这些独具一格的艺术特性和美学价值诗歌,在我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诗歌;徐志摩诗歌;艺术特性  作者简介:刘妍(1983.
摘 要:《西线无战事》是由德国作家埃里希·玛利亚·雷马克创作的战争题材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了以保罗·博伊默尔为代表的德国士兵,在严酷的战争中出现种种异化的现象,并且对战争的意义产生了质疑。本文从弗洛姆的观点分析《西线无战事》异化的士兵形象,主要从三部分论述异化的士兵形象。首先,从外在环境的角度论述士兵异化的起因;其次,从内在精神的角度展现士兵异化过程;最后,士兵是“边缘人”异化结果。  关键词:《西
摘 要:黄宾虹先生作为传统中国画四大家之一,其绘画最大的特点,就在于金石书法用笔风格的融入。他在山水画创作中揉入了金石碑学的用笔,在流畅的画笔运行中,加入金石刻文的迟涩和凝重,营造出“内美静中参”的境界。本文通过对黄“金石入画”的特点由来进行阐述,结合金石古文的风格来对黄作品中“金石入画”的力与美进行赏析,提出黄宾虹将中国画的笔墨提炼推进到极致,作为既有创作实践又有理论建树的大师,其称号是当之无愧
摘 要:詹姆逊对文本的解读,不仅注重明确的叙事,而且注重的是没有说出来的东西,因此他认为文学批评家的首要任务就是将历史文本本身恢复“充分的言语”,所以詹姆逊的视野是很开阔的,并且作为一个标榜马克思主义者,詹姆逊在接受广泛的文论思想的同时采取的是一种批判的吸收和辩证的借鉴,并在文类批评中提出了“符码转换”的思想,可以说为我们在文学研究过程中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思路。  关键词:詹姆逊;政治无意识;文
摘 要:2017年开播的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将受访者的个人成长、情感经历、背景故事与经典佳作相结合的形式,选择精美的文字,用最真挚的情感读出文字背后的意义。《朗读者》这档节目的持续走红与其独具特色的开场白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开场白的主题性、现场性及生动性在这档节目里运用各类辞格表现得淋漓尽致。以《朗读者》前七期的开场白为研究对象,采用陈望道先生在《修辞学发凡》中的辞格定义,解读《朗读者》的开
冬神死去时  北国的军队正在溃退  他所豢养的彗星、暴雪、狂风  一颗颗尖叫着掉下来  地上万物蠢蠢欲动  低声浅唱,汇聚成嗡嗡的雷声  命运女神高高举起长矛  顿时大雨如注  沉睡多时的大海  被婉转动听的鋼琴声唤醒  海神波塞冬的白马昂首奔跑  在碧绿的草原上  苏醒的松鼠打着哈欠  一眨眼就消失在花园里  恋人们在长街上依依惜别  月亮躲了起来不忍睹视  所有人都准备新的生活  猪圈马厩打扫
摘 要: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著名女作家,她的作品兼具通俗性与高雅性备受读者喜爱。本文从张爱玲小说中的亲子关系出发,探索张爱玲消解温情的亲情书写,进一步把握张爱玲特殊的文学表达。  关键词:张爱玲;亲子关系  作者简介:喻赛琼(1997.8-),女,汉族,湖南省益阳人,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4级本科在读,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6-0-01  李商隐的《安定城楼》作于唐文宗开成三年(838年),时李义山因“牛李党争”的波及,故参加博学宏词科未中。在帮助料理完恩师令狐楚的丧事后,应节度使王茂元的邀请,初入泾原幕。不幸落选的李商隐来到甘肃泾原,登临安定城楼,发端幽思,“将忧念国事、抒写抱负、感慨身世、抨击腐朽融为一体”(《李商隐诗
摘 要:日本特有的内外文化影响着日语语言的表达方式,是日语语言最为显著的语言特征。基于此,本文说明了日本社会对于内外文化的界定,分析了授受关系中的内外文化,阐述了日语语言特性中的内外文化。  关键词:日语;内外文化;敬语  作者简介:袁媛(1983.2-),女,汉族,湖北黄石人。  [中图分类号]:G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8)-27--01  引言: 
摘 要:《羊脂球》描述了一个关于战争时期的爱国主义与人性美丑的故事。古往今来,妓女遭人歧视或被人怜悯,而名为“羊脂球”的妓女,却成为了一个值得人尊重的形象。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莫泊桑运用大量的对比手法,将“羊脂球”的美好品质无限凸显、更加鲜活。可以说,贯穿全文的对比艺术是这部百世流芳的作品的灵魂所在。  关键词:对比;《羊脂球》;莫泊桑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