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蛋白质摄入对进展期慢性肾脏病患者肾脏预后的影响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han5213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不同蛋白质饮食对慢性肾脏病(CKD)患者肾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通过问卷调查和收集临床资料相结合的方法,对2009年1月—2012年7月在北京友谊医院肾内科CKD门诊就诊的159例2~4期CKD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利用门诊登记随访系统每个月对患者进行临床随访,记录患者的门诊随访资料,包括原发病、血压、体质指数(BMI)、生化指标、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EM)评估、饮食回顾等,计算饮食中每日蛋白质摄入量(DPI)评估明确营养状态,应用简化的MDRD公式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根据不同的DPI将CKD患者分为极低蛋白饮食(VLPD)组:DPI≤0.6 g·kg-1·d-1;低蛋白饮食(LPD)组:DPI >0.6~<0.8 g·kg-1·d-1;正常蛋白饮食(NPD)组:DPI≥0.8 g·kg-1·d-1

结果

(1)159例患者中,4例(2.50%)进展到尿毒症期行肾脏替代治疗,2例(1.25%)出现肾功能迅速下降住院,9例(5.66%)因心脑血管疾病住院,2年肾存活率97.5%。(2)研究结束时共发生PEM 9例,其中血浆白蛋白<32 g/L共2例,BMI<20 kg/m2共7例,CKD各期相比发生PE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不同DPI与ΔeGFR无显著相关性,且不同DPI对ΔeGFR影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各组间比较均P>0.05。

结论

在一定范围内,不同蛋白质摄入量对CKD患者肾脏预后可能无明显影响。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核心结合因子α-1(Cbfα-1)基因沉默对高磷诱导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成骨样分化和钙化的影响。方法体外原代培养大鼠VSMC。针对大鼠Cbfα-1基因设计合成4对候选小分子干扰RNA(siRNA)序列,以Lipo 2000为载体,转染体外培养的VSMC;FAM荧光标记siRNA优化转染条件。反转录(RT)-PCR检测Cbfα-1 mRNA表达,筛选有效siRNA序列。将有效siRN
目的探讨循环肿瘤细胞(CTC)动态变化对中国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治疗反应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自2010年3月至2011年1月从中国6个乳腺肿瘤中心共入选300例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在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开始新的全身治疗前(基线)、治疗3~4周以及6~8周通过CellSearch系统进行外周血CTC检测。用Kaplan-Meier方法绘制无进展生存(PFS)曲线,通过Log-Rank检验分析CTC动态变化对
目的探讨急性前壁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心电图及心肌酶峰与左室功能的相关性。方法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河北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STEMI患者288例,其中前壁18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138例均连续入选,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访梗死后3个月心功能。结果STEMI患者的心电图前壁导联ST段抬高幅度之和(∑ST)、Q波之和(∑Q)以及Q波导联数,与Killip分级、心肌酶峰
目的回顾性分析肾癌骨转移患者的生存情况,评价治疗效果,并确定预后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积水潭医院1990年10月至2010年10月治疗的66例肾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3组:(1)行根治性手术治疗的单发骨转移患者19例;(2)行姑息性手术的骨转移患者31例;(3)未行骨科手术的肾癌骨转移伴内脏转移患者16例。根据Kaplan-Meier法和Log-Rank检验测定了不同变量对生存时间的影响,
目的探讨皮下放置Ommaya囊并经皮穿刺注入甲氨蝶呤局部化疗治疗颅内多发及复发肿瘤。方法回顾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友谊医院2010年1月至2013年9月收治的颅内多发及复发肿瘤45例病人的临床资料并随访结果。45例中全部放置Ommaya囊。41例分流管置于脑室,3例置于瘤腔,1例置于囊性瘤腔。术后经皮穿刺Ommaya囊注入甲氨蝶呤局部化疗。结果化疗疗程结束后复查头颅MR,32例颅内病灶基本完全消失;
目的提高对合并中耳乳突炎的鼓室球瘤的影像学认识,减少本病的误诊和漏诊。方法收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自2002—2011年来临床表现为搏动性耳鸣和听力下降,经手术病理明确诊断为鼓室球瘤且合并中耳乳突炎病例共8例,回顾性分析这些病例的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分析其影像学特征以及CT与MRI对其诊断价值。结果CT术前诊断中,5例诊断为中耳乳突炎,鼓室球瘤被漏诊,另外3例考虑中耳乳突炎伴鼓室球瘤不除外;M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患者合并焦虑及抑郁情绪的影响因素。方法调查2011年3月至2012年3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76例成年哮喘患者,最终筛选出144例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一般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特征,根据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结果判断患者有无焦虑、抑郁情绪及哮喘控制水平分级。分别以哮喘合并焦虑情绪、哮喘合并抑郁情绪为因变量,以一般人
目的比较乳腺导管内癌及浸润≤1 cm N0M0的各期乳腺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方法随访分析2002年1月至2012年12月解放军第三○七医院收治或会诊的57例导管原位癌(DCIS),46例浸润≤0.1 cm微浸润(pT1mic)及74例pT1a-b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应用单因素分析的方法,探讨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3组患者肉眼肿瘤大小[2.0(0.1~7.0)比2.0(0.5~10.0)比2.0(0
期刊
目的探讨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早期男性乳腺癌的生物学行为、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数字随机分配药物,对12例Ⅰ、Ⅱ期男性乳腺癌患者给予芳香化酶抑制剂治疗,治疗前后均进行雌激素水平检测,另12例服用他莫昔芬为对照组。监测两组复发、死亡及不良反应。结果芳香化酶组和他莫昔芬组无一例患者因不良反应而停止治疗。两组患者在T、N、TNM分期、雌激素受体阳性(9例比10例)、孕激素受体阳性(10例比9例)、人表皮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