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诗言志”与“诗缘情”文艺思想的对立与融合

来源 :枣庄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ang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汉代定儒学为一尊后,“诗言志”成为契合政治指向的正统文艺观,但是随着汉末士人生存环境的改变,加上玄学的兴盛,在汉魏之际儒家文艺思想也有了新的变化,具体表现为“言志”与“缘情”概念的不断分化,并且逐渐清晰。虽然西晋朝文风绮靡,文章不再是“经国之大业”,促使“诗缘情”的文艺思想勃发,但是随着东晋时局的发展,“诗言志”的文艺思想再次崛起,儒家文艺思想最终在东晋时期形成了“情志并举”的格局,对后世文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其他文献
摘 要 法律和标准是职业教育稳步发展的保障。法律为职业教育实践设定基本框架和底线要求,是职业教育全过程的制度保障;标准为职业教育活动提供具体规则和规范引领,是职业教育各环节的质量规范。依据法律与标准的互动协同关系,结合我国职业教育法治化和标准化的现状,借鉴其他国家的相关经验,得出结论:只有坚持标准必须入法、教育质量评价标准是重点、教师能力标准是关键、教育标准与职业标准依法衔接、依法监督和评估教育标
摘 要 从引入“企业生产要素”的视角来剖析产教融合型企业的生成,产教融合型企业也是按市场规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实体性组织。产教融合政策诠释各生产要素在产教融合型企业中何以嵌入:“产业链”观照企业“资本”要素投向,“创新链”隐射企业“企业家才能”要素措置,“教育链”映衬企业“土地”要素启封,“人才链”呼应企业“劳动力”要素优化。产教融合实践驱策各生产要素在产教融合型企业中以何变革:“资本”要素调动“
摘 要 区域高等职业教育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的表现形式,产教融合是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特色发展的基本方向。区域高等职业教育承担着服务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的重要职责,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系统内部的要素融合、高职院校办学系与企业的融合、高职院校与区域行业的融合、高职院校集群与现代产业集群的融合四者互相交融、逐步推进,共同构成区域高等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内容体系。区域高等职业教育
摘 要 为了解广东省首批进入“双高”建设计划的14所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现状,以专利为切入点,基于IncoPat专利搜索平台中2000-2019年的专利信息数据,从专利申请数量、专利类型、技术领域、法律状态、专利转让和申请人等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发现广东省“双高”院校的科技创新能力近年来发展迅速,科技创新领域与区域经济密切相关,并在全国高职院校中具有一定实力;但同时也存在科创成果质量不高、成果转化率
摘 要 在明晰高职师范类院校内部质量监控保障体系构成要素的基础上,深入分析高职师范类院校内部质量监控中的现实问题,发现普遍存在没有形成完备的内部质量监控目标体系、内部质量监控组织体系不完善、教育质量监控体系实际运行效果不佳、教学质量细化监控制度体系完备性不够等问题。为此,提出高职师范类院校内部质量监控实施的改进建议:加强校内教学质量文化建设,完善内部质量监控制度体系,建立多元内部质量监控主体,提高
摘 要 教师队伍建设是高职院校“双高计划”建设的基石。浙江省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在近年来表现出规模持续扩大、年龄结构趋于合理、教师素质提升明显等良好发展态势,同时也存在教师队伍增速低于学生数量增长,社会服务能力不强,高层次领军人才缺乏等突出问题。在“双高计划”建设背景下,高质量发展成为发展目标,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浙江省要加大人才引进力度,扩大教师队伍体量;建立“外引内培”机制,保持高层次人才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