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思考

来源 :学周刊·A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neraini1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于阅读教学,每一位教师都深知它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教师在教学中更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关注学生的能力形成,以及情感方面的变化。因此,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就显得尤为重要了。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那么,我们该如何进行阅读教学呢?针对小学中年级段,我进行了如下尝试。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于阅读
  夸美纽斯说过:“如果人们吃饭没有食欲,勉强地把食物吞到胃里去,其结果只能引起恶心和呕吐,至少也是消化不良,健康不佳。反之,如果在饥饿感的驱使下把食物吃到胃里去,那他就会乐于接受,并很好地消化。”这是一个很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乐于阅读。
  二、在读书的过程中注重方法指导
  1.要求学生能够读懂文章
  学生在读书这个过程中会有许多问题出现,比如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不明白的句子等等。在读书之前,教师就要能预见这些可能出现的问题,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想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必须要在日常教学中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想办法强化这一训练,不但在课文中要加强词语的理解,还要在平时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等的交流中,让学生确定是否对自己不常用的词有所了解了。这样既为学生积累词语打下基础,又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外,通过教材的课后习题,教材的编写者告诉给学生,即使是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的意思也可能是不同的。例如,冀教版三年级下册《伙伴》一课后的词句积累有这样一题:a.猎狗,你究竟在哪里呀?b.乌鸦叼着肉在前面飞,马哈多急急地在后面追,他要去看个究竟。同样是“究竟”一词在同一篇课文中,由于语境的不同意思也不同。
  2.进行读写训练,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我们的课本上,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出色的范文。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以课文为例,让学生体会到为了表达一定的内容,作者是怎樣准确、生动、鲜明地使用语言的,做到读写结合的。
  (1)做摘记。每学一篇课文或读一篇好文章,都有一些好的词语、句式,教师应要求学生有目的地收集整理,鼓励学生做好摘记。值得强调的是,摘抄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为写作服务。如果学生只是一味地摘抄,不懂得运用,那么,积累再多也无济于事。所以,教师应鼓励学生在理解词语、句式的意义和用法的基础上,把自己喜欢的词句应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水平会得到真正的提高。
  (2)仿写。即指结合课文的内容进行故事情节、描写手法、文章结构、修辞手法的运用等方面的练笔。如在讲完《桂林山水甲天下》这篇文章后,我让学生根据课文的写作特点进行仿写,写出自己家乡的美。然后,和课文进行比较,看同样是描写家乡的山水,自己的写作技巧与作者有哪些差距。这样学生就能找到自己的弱点,在进行类似知识的学习时,就能加以注意。这样组织教学,便把阅读与练笔有机结合了起来。
  (3)扩写和缩写。对于篇幅简短的文章,在教学时采用扩写的方式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细腻把握,同时能加深学生对原文的理解,锻炼学生的想象思维和创新能力。缩写则是在主题不变的前提下,简要说出文章的内容,使篇幅简短明了。这样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和感知能力,训练学生的总结归纳技巧。
  (4)续写。即指在学完课文后,结合课本内容进行合理想象,在原文后边添加相关内容。如在讲完寓言《皇帝的新装》后,教师可安排学生续写:如果皇帝再次看到那两个服装设计师,他会怎么做?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有的说:“皇帝知道实情后把那两个人杀了。”有的说:“皇帝叫那两个人又做了一件更美的服装。”这样教学,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使教学更具有趣味性。
  3.阅读教学要关注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要提倡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在阅读时有情感的投入,细心体会教材中人物的内心世界,走进作者或主人翁的心灵。如在《父爱 母爱》的阅读教学中,学生在阅读相关文章时,能结合自己的情感去阅读、去感悟,这样学生才能真正理解文章的内涵,才能在自己的学习实践中有意识地矫正自己的不足。
  三、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语文知识的积累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学生从课本上学到的东西是有限的。为了拓宽知识视野,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课外读物,内容、体裁可以多样化,如可以利用节假日去公共图书馆阅读古今中外名著。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鉴别、审美能力等。如通过《名人传》的阅读,学生能从中学到刻苦学习的精神;通过收看新闻报道等相关信息,可以得知当今社会是节能减排的时代,节能减排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使学生主动成为节能减排的小使者;通过《昆虫记》的阅读,使学生了解作者细腻的写作手法,有利于自己在写作中的创作发挥。
  总之,教师应在阅读教学中把课堂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这样通过阅读教学,学生的阅读速度会得到提高,感知教材能力、理解分析能力、评价赏析能力得到锻炼,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龙文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与教材内容读本.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2).
  [2] 秦训刚,晏渝生.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责编 张翼翔)
其他文献
中职英语教学与普通中学教学有很大的区别。一是中职学生兴趣和学习态度以及学习基础远远不及高中学生。二是中职学生学英语的动机和目的不明确,所以对于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评价也应有其特殊性。总体来说,我认为对于中职学生的评价不应着眼于学生英语知识获得的量,而是应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是否积极、学习是否有自信心、学习情感是否有变化、学习技能是否有提高等等。所以针对中职学生的特点和教学的特殊性,我在教学中尝试多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学习强大的动力源自于内心深处对学科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感兴趣,才能把内心这种强烈的学习需要转化为源源不动的学习动力。激起学生对学习的兴趣,让学生把英语学习作为一种自觉行为是初中英语教学最重要的教学目标。英语趣味教学符合初中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是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手段。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所谓课上得有趣,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
桃花源是虚构的,几乎所有人都知道。但是,一直以来,老师们要不就直接将虚构这一事实告知学生,要不就只是以"遂迷,不复得路"来判定桃花源的虚构性。这其实远远不够。教育主张"授
初中学生刚开始接触和学习物理,如果教师的课堂教学枯燥乏味,学生很可能对物理这门课敬而远之,从此不感兴趣了。所以教师备好课很重要,要让授课内容生动有趣,充分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如何才能做到使課堂教学生动有趣,我在以下几方面做了一些尝试,学生普遍反映很好。   一、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科学合理地设计授课内容   物理学家丁肇中曾说:“好奇心是科学的原动力。”我们现在所学习的科学知识,就是在科学
通过氧化石墨烯(GO)和聚醚胺的酰胺化反应制备了具有富胺表面和长链分子的功能化氧化石墨烯(DGO),并制备了DGO/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研究了聚醚胺修饰氧化石墨烯对环氧树脂复合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