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教学已经引起了教育行业的广泛关注。在信息技术和互联网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文章主要分析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策略,从而为学生数学素养和数学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练习课;实践
一、 引言
小学是学生的教育启蒙阶段,也是学生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养成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在開展各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运算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等,从而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开展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当前的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
二、 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开展小学数学日常教学的具体实践中,练习课教学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因而已经引起了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但是其教学过程中还是有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目前,我国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很多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过程中,其练习题的设置未能切实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其练习题的难度过大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逃避心理,但是难度过低则起不到巩固知识的根本目的。其二,在开展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只专注于习题的讲解和练习,但是却忽略了对错题的复习反思,这就使得部分学生在某一类型的题目中频频出错。其三,小学练习课教学中的习题设置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导致课堂教学出现重复操练和机械练习的不良现象,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使学生在习题练习过程中产生疲倦心理。其四,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因而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较差,同时也使得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出现了大幅的下降。
三、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练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的设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优化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对于传统的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而言,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乏味,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较差。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摆脱千篇一律的教学设计,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不断优化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设计出符合学生长期发展的课堂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完成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接受数学练习并爱上数学练习,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比如,教师在开展《连加和连减》的教学过程中,就根据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其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切实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使得学生的运算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教师在开展该节课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模拟了学生准备坐校车上学的场景,通过校车发出的“嘟嘟嘟,嘟嘟嘟”声音成功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然后通过相应的计算机操作,使得校车在到达第一站的时候上来了三个学生,到达第二站的时候上来了两个学生,到达第三站的时候上来了四个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数学知识探究校车上现在共有多少个学生;然后该教师又模拟班级上的25个学生已经全部坐上校车准备回家的场景,然后在第一站的时候下去了两个同学,在第二站的时候下去了四个同学,在第三站的时候下去了一个同学,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校车上现在有几个同学,在学生回答正确之后,教师又随意更改了学生的总数以及学生上下站的人数,从而切实锻炼了学生连加连减的计算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一些数学问题,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还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代入感和熟悉感,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切实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后续课程的高效开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二)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目标预设
在开展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当前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根据其实际情况设定明确的练习目标,进一步增加小学数学练习课程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和熟悉技能的根本目的,为学生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的进一步优化奠定夯实的基础。比如,教师在开展《2-6乘法口诀》练习课的教学实践中,就发现学生对乘法口诀的掌握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于是该教师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们分为了若干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内成员对乘法口诀的掌握水平大致相同,然后为每一个小组布置了难易程度不同的习题练习,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差异化教学,满足了不同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这种教学方法既能让学生保持题目的正确率,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同时也能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有一个良好的巩固,从而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
(三)了解学情合理组织练习活动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对于周围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很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分散注意力,这给各项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年龄特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合理组织各项练习活动。首先,教师要合理控制练习时间和练习形式。目前,小学数学练习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可以分为连续练习和间接练习,比如,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练习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就引导学生先进行口头计算,然后根据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复杂一点的笔算,然后再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口头计算,这种循环往复的练习方式会有效调节学生的课堂情绪,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其次,教师要正确处理教与学以及知与情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练习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练习要求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然后通过相应的强化训练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掌握。最后,教师还要根据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设置科学合理的反馈机制,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练习活动,有效减少重复错误的多次出现,进一步优化学生的练习效果。比如,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实践中,就让学生们准备一个单独的笔记本用于记录错题,并定期将本子中的错题进行重复练习,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进一步优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反思和感悟,有效提高学生习题练习的准确性。 (四)合理使用题组练习的方式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相对较强的学科,各个知识点之间往往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将多个知识点融合进同一道数学题目之中,从而进一步增强习题练习的应用性、开放性以及综合性,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练习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与此同时,题组练习在小学数学练习课中的合理运用,还能进一步优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得学生们在观察、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提取信息以及综合信息的能力,为学生的日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比如,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实践中,就设置了如下的题组练习:在下面算式适当的位置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得等式能够成立;(1)8 8 8 8 8 8 8 8=100;(2)4 4 4 4 4=16;(3)9 8 7 6 5 4 3 2 1=22,使学生在解答这些题目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加减乘除能力,同时使得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为学生思维能力、运算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的进一步优化奠定夯实的基础,切实加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锻炼。
(五)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
在传统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会在黑板上布置一些习题,然后让学生完成对习题的解答之后,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一讲解,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与学生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良好的课堂互动,学生课堂参与感相对较低,因而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思维方式无法得到顯著的提升,同时这种枯燥乏味的练习方式还会进一步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涯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实践中,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切实可行的练习方式,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比如,教师在进行《单元表内除法》的教学实践中,就给每一个学生发放了一把瓜子,然后让学生从中拿出六个瓜子,然后将这六个瓜子平均分为三等份,在学生分完之后,教师就提问6除以3等于几,然后引导学生分析答案与每份瓜子的数量是否保持一致,接着又让学生把瓜子分为两个等份,并提问6除以2等于几,继续让学生观察答案与每一等份的瓜子数量是否保持一致,然后老师又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从而使学生在分配瓜子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了数学的除法运算,同时也进一步活跃了小学数学的课堂练习氛围,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
四、 结语
练习课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数学能力以及数学素养的提升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断优化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目标预设,了解学情后组织练习活动,合理使用题组练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淑君.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的实践探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0(13):71,77.
[2]张美珍.小学数学练习课如何培养学生深度思维能力[J].数学大世界,2020(1):1.
[3]黄礼勇.让动手实践走进小学数学练习课[J].新课程,2018(7):160.
[4]谭颖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5]丁敏.小学数学练习课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9):87.
作者简介:秦雅娴,安徽省亳州市,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实验小学。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练习课;实践
一、 引言
小学是学生的教育启蒙阶段,也是学生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养成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主要是指在開展各项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的抽象能力、推理能力、运算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等,从而引导学生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开展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当前的教学实际以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素养。
二、 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开展小学数学日常教学的具体实践中,练习课教学占据着较大的比例,因而已经引起了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但是其教学过程中还是有一些现实存在的问题,影响了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目前,我国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很多教师在进行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过程中,其练习题的设置未能切实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其练习题的难度过大会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和逃避心理,但是难度过低则起不到巩固知识的根本目的。其二,在开展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只专注于习题的讲解和练习,但是却忽略了对错题的复习反思,这就使得部分学生在某一类型的题目中频频出错。其三,小学练习课教学中的习题设置缺乏针对性和目的性,导致课堂教学出现重复操练和机械练习的不良现象,浪费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同时使学生在习题练习过程中产生疲倦心理。其四,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因而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较差,同时也使得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出现了大幅的下降。
三、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
练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的设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能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对学生数学能力的优化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对于传统的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而言,大多数教师的教学模式较为单一乏味,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相对较差。为了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必须摆脱千篇一律的教学设计,并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不断优化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设计出符合学生长期发展的课堂形式,进一步提高学生完成练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接受数学练习并爱上数学练习,从而充分挖掘学生的内在潜能。比如,教师在开展《连加和连减》的教学过程中,就根据学生的生活实践为其创设了良好的教学情境,从而切实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并使得学生的运算能力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教师在开展该节课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向学生模拟了学生准备坐校车上学的场景,通过校车发出的“嘟嘟嘟,嘟嘟嘟”声音成功吸引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然后通过相应的计算机操作,使得校车在到达第一站的时候上来了三个学生,到达第二站的时候上来了两个学生,到达第三站的时候上来了四个学生,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数学知识探究校车上现在共有多少个学生;然后该教师又模拟班级上的25个学生已经全部坐上校车准备回家的场景,然后在第一站的时候下去了两个同学,在第二站的时候下去了四个同学,在第三站的时候下去了一个同学,然后引导学生思考校车上现在有几个同学,在学生回答正确之后,教师又随意更改了学生的总数以及学生上下站的人数,从而切实锻炼了学生连加连减的计算能力。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效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学会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一些数学问题,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模式还进一步增加了学生的代入感和熟悉感,营造了一种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切实激发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为后续课程的高效开展奠定了夯实的基础。
(二)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目标预设
在开展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对当前的教学内容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并根据其实际情况设定明确的练习目标,进一步增加小学数学练习课程的目的性和针对性,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和熟悉技能的根本目的,为学生数学素养和数学思维的进一步优化奠定夯实的基础。比如,教师在开展《2-6乘法口诀》练习课的教学实践中,就发现学生对乘法口诀的掌握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于是该教师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们分为了若干个小组,每一个小组内成员对乘法口诀的掌握水平大致相同,然后为每一个小组布置了难易程度不同的习题练习,从而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差异化教学,满足了不同学生对知识的不同需求。这种教学方法既能让学生保持题目的正确率,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同时也能让学生对已经学过的知识有一个良好的巩固,从而进一步优化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应用能力。
(三)了解学情合理组织练习活动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他们对于周围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也很容易被周围的事物分散注意力,这给各项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年龄特征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从而在了解学情的基础上合理组织各项练习活动。首先,教师要合理控制练习时间和练习形式。目前,小学数学练习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可以分为连续练习和间接练习,比如,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练习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就引导学生先进行口头计算,然后根据学生的计算结果进行复杂一点的笔算,然后再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口头计算,这种循环往复的练习方式会有效调节学生的课堂情绪,使学生的思维一直处于活跃状态,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其次,教师要正确处理教与学以及知与情之间的关系。在此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对练习课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以及练习要求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然后通过相应的强化训练来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和掌握。最后,教师还要根据课程教学的实际情况,设置科学合理的反馈机制,使学生能够对自己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认识,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练习活动,有效减少重复错误的多次出现,进一步优化学生的练习效果。比如,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实践中,就让学生们准备一个单独的笔记本用于记录错题,并定期将本子中的错题进行重复练习,从而使学生对自己练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进一步优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反思和感悟,有效提高学生习题练习的准确性。 (四)合理使用题组练习的方式
数学是一门系统性相对较强的学科,各个知识点之间往往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实践中,可以将多个知识点融合进同一道数学题目之中,从而进一步增强习题练习的应用性、开放性以及综合性,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达到最好的练习效果,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与此同时,题组练习在小学数学练习课中的合理运用,还能进一步优化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使得学生们在观察、思考和探究的过程中,切实提高学生分析问题、提取信息以及综合信息的能力,为学生的日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比如,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实践中,就设置了如下的题组练习:在下面算式适当的位置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使得等式能够成立;(1)8 8 8 8 8 8 8 8=100;(2)4 4 4 4 4=16;(3)9 8 7 6 5 4 3 2 1=22,使学生在解答这些题目的过程中,有效提高学生的加减乘除能力,同时使得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为学生思维能力、运算能力以及分析能力的进一步优化奠定夯实的基础,切实加强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和锻炼。
(五)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
在传统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实践中,教师通常会在黑板上布置一些习题,然后让学生完成对习题的解答之后,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一一讲解,这种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与学生以及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良好的课堂互动,学生课堂参与感相对较低,因而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思维方式无法得到顯著的提升,同时这种枯燥乏味的练习方式还会进一步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学生的数学学习生涯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实践中,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及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切实可行的练习方式,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比如,教师在进行《单元表内除法》的教学实践中,就给每一个学生发放了一把瓜子,然后让学生从中拿出六个瓜子,然后将这六个瓜子平均分为三等份,在学生分完之后,教师就提问6除以3等于几,然后引导学生分析答案与每份瓜子的数量是否保持一致,接着又让学生把瓜子分为两个等份,并提问6除以2等于几,继续让学生观察答案与每一等份的瓜子数量是否保持一致,然后老师又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究,从而使学生在分配瓜子的过程中进一步掌握了数学的除法运算,同时也进一步活跃了小学数学的课堂练习氛围,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感。
四、 结语
练习课是小学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数学能力以及数学素养的提升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课程的教学目标,不断优化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进行目标预设,了解学情后组织练习活动,合理使用题组练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感,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进一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淑君.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的实践探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0(13):71,77.
[2]张美珍.小学数学练习课如何培养学生深度思维能力[J].数学大世界,2020(1):1.
[3]黄礼勇.让动手实践走进小学数学练习课[J].新课程,2018(7):160.
[4]谭颖盈.小学数学课堂练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8.
[5]丁敏.小学数学练习课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7(9):87.
作者简介:秦雅娴,安徽省亳州市,安徽省亳州市利辛县实验小学。